快點來登入喔~!!
《開局就殺了曹操》第396章 這劉皇叔就這般的好?(三合一)
  第396章 這劉皇叔就這般的好?(三合一)

  黃忠的功夫如何,這一路上同行而來,荀彧自然知道。

  如今與這徐榮相比試,居然被徐榮壓得險象環生,聰明如他,自然是知道這是怎麽回事。

  黃忠是一個很穩妥的人,尤其是那舔犢之情,讓人為之感動。

  荀彧對黃忠很有好感。

  再加上那徐榮眼紅戰功,仗勢欺人,他心中對此人也是有些看不過,當下就出聲對黃忠提醒。

  以劉成之前拎著曹操腦袋入長安時,所發生的事情舉例子。

  告訴黃忠,此時不是留手忍讓的時候。

  這時候揍徐榮越狠,之後的事情,就越穩。

  言語之中,又提了董璜這個董卓的親侄子。

  既是在提醒黃忠,也是在提醒徐榮,這裡不是徐榮能夠一手遮天的地方。

  同時,言語之中,也給了董璜極大的面子。

  黃忠本已經被徐榮的咄咄逼人,給弄得滿肚子都是火氣。

  這時候聽到荀彧提醒,心中的那些迷霧,一下子就被破開。

  徐榮也一樣是聽到了荀彧的話,對此很是憤怒,覺得這荀家小子,過於看不起人!

  當下就喝道:“你隻管盡情出手,我掂量掂量你有多少分量!”

  說罷,重重的一刀,又急又衝的對著黃忠就劈砍過去!
  準備一刀就將黃忠打落馬下。

  按照之前的趨勢,他有把握能夠做到這些。

  黃忠不再忍讓,雙臂猛的一震,直接揮刀迎了上去。

  “砰!”

  兩刀碰撞到一起,徐榮斬向黃忠的這一刀,一下子就被劈到了一邊!
  心中正發著狠的徐榮,不由大吃一驚。

  慌忙變換姿勢,準備再斬黃忠。

  卻不想黃忠一刀早到!

  不等徐榮刀劈出去,就狠狠的砸在了他的刀上。

  一擊就將徐榮手中的刀,給劈的往一邊歪斜。

  然後趨勢不減的劈在了徐榮的胸腹之間!
  又快又狠!

  徐榮根本就來不及躲閃!

  黃忠的刀,就已經劈在了他的身上!
  他的面色,瞬間就變得蒼白!

  覺得自己要完。

  結果,在刀劈到自己的胸腹之間時,力道遠沒有想象之中的那樣大。

  只是有著一些不輕不重的撞擊力而已。

  徐榮猛的松了一口氣,知道這是黃忠對自己手下留情了。

  黃忠收刀,對著徐榮拱拱手,出聲道:“徐中郎將一路追殺呂布賊子而來,消耗很大,這一次,我是佔便宜了。”

  徐榮此時隻想找個地面鑽進去。

  方才變得蒼白的臉,在這時候,臊得通紅。

  他知道,剛才黃忠最後斬向自己的那一刀,收放自如,僅從此刀,就能夠知道,黃忠武藝遠在自己之上。

  此時如此說,只是為了讓自己的面上好看一些罷了。

  “敗了就是敗了,不能找什麽借口,是我徐榮技不如人,在這裡丟醜了!”

  他對著黃忠拱拱手,如此出聲說道。

  然後,出聲招呼自己的兵馬,帶著他們,從這裡出發,一路轟隆隆的朝著潼關那裡而去。

  呂布雖然已經死掉了,但潼關那裡還有不少呂布的兵馬。

  這些也需要解決了,不然的話,留下也是一個大禍患。

  這是之前的時候,董卓和徐榮等人交代好的。

  不過,此時徐榮這般急匆匆而走,連多余的話都沒有說,也沒有搭理董璜和李傕兩人,可就不僅僅是他嘴上說的,想早點完成董太師交代下來的任務,那樣簡單了。

  黃敘見到這一幕,臉上露出了一些笑容,不過望向徐榮離開時的目光,卻顯得陰鬱……

  轉頭看看那帶著兵馬,打著火把,一路頭也不回的朝著潼關而去的徐榮,李傕和董璜兩人,都忍不住的露出笑容來。

  甚至於李傕還直接笑出了聲,很是開懷的樣子。

  看著一向在他們面前傲氣的徐榮,被整的灰溜溜而走,他們隻覺得心中格外暢快。

  “黃漢升對吧?

  你這一次可是立下大功了!

  我叔父在長安受封台上,可是親口下了懸賞,能夠擒殺呂布者,賞千金,封侯!

  我這就派遣快馬連夜飛奔入長安,將此事告知我叔父。

  漢升你與文若兄都帶著家小,夜行不便,就隻管在這裡的安歇,明日早上了,再啟程往長安趕就不耽誤。”

  董璜來到黃忠跟前,笑著與黃忠如此說道。

  說罷,想了想又讓親兵將他的旗幟取來一面,交給黃忠。

  “關中這裡,整體上沒有什麽的動亂,呂布也被處理的差不多。

  漢升與文若一文一武,相得益彰,文若又是荀司空侄子,在關中行走,不會有什麽危險。

  我送這旗子,倒是有些多此一舉。

  不過,也多少有些作用。

  若是遇到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文若與漢升有不想展現自己實力的話,可以將這面旗子給亮出來。

  也還有一些用處。”

  有本事的人,在哪裡都容易招人待見。

  就比如現在,董璜就已經開始向才來到關中的黃忠以及荀彧兩人示好了。

  對於這樣的示好,黃忠荀彧自然不會不接。

  幾人又在這裡稍稍談論幾句,董璜和李傕就與荀彧黃忠告了別,帶領各自麾下兵馬,一路轟隆隆的朝著潼關那裡趕。

  他們這一次為了盡可能快的追趕上呂布,所帶的都是騎兵。

  潼關那裡有八千兵馬,隻徐榮帶著自己部下騎兵前往那裡,人數有些少,不夠穩妥。

  目送二人帶領兵馬離開,黃忠身子也放松了一些。

  與荀彧說了一些話後,二人帶著人手返回到簡易營地之中,開始歇息,為明日行進做準備……

  ……

  夜色下的潼關,顯得很是安靜。

  但實際上,一點都不安靜。

  不安靜的地方,不是潼關之內,而是潼關的外面。

  蟲兒低鳴聲中,有螢火在飛舞。

  李進帶領著兵馬,在夜色的掩映下,隱藏在距離潼關大約有兩裡的地方。

  派出哨探,留意著潼關那裡的動靜。

  早在劉成離開關中前往益州的時候,給徐晃李進二人去的信中,就說了若是之後,董卓那裡有什麽差遣,就隻管按照命令去做的事情。

  所以現在,李進帶著兵馬來了……

  時間在他的等待之中,一點點的過去。

  等到天色快亮的時候,一直沉寂的潼關,才終於起了喧鬧聲。

  同時有很多的火盆被點燃。

  隱約間能夠聽到一些‘呂布’、‘投降’之類的話。

  李進見到此景,便已經知道是長安那裡的兵馬,按照董卓所定下的時間來了。

  當下就命令親兵,擂響身邊放著的戰鼓。

  戰鼓聲的陡然響起,直接將夜色的寂靜,擊了一個蕩然無存。

  隱藏起來的李進兵馬,馬上點燃火把。

  一人三根火把,手中拿著一根,另外兩根插在地上。

  點燃之後,立刻就就照亮了好大一片的區域。

  站在潼關之上,望過來場面很是震撼,很能攝人心魄……

  潼關這裡,宋憲、郝萌等人夜裡被驚醒。

  剛一醒過來,就得到了一個極其勁爆的消息。

  他們的主公呂奉先刺殺董卓不成,已經被誅殺!

  董太師大度,這時候他們只要放下武器,那麽就隻誅殺首惡呂布,與他們這些兵卒無關。

  他們還是他董太師的好兵。

  還不等郝萌等人從這極為震撼的消息之中反應過來,潼關之外,陡然之間,就響起了隆隆的戰鼓聲。

  然後就是無數的火把通明……

  好家夥,這關內關外都有兵馬給堵住了!
  董太師已經很貼心的將他們的道路給選好了。

  除了乖乖的出來接受整編之外,只剩下了死亡這樣一條路好走……

  在這樣的情況下,就算是郝萌宋憲兩人再對呂布忠心也就沒有什麽用處,只能是按照董卓的意思來。

  也是直到這個時候,郝萌才忽然間驚覺。

  一開始從洛陽遷都的時候,這劉皇叔就落在最後面,進行斷後。

  最終,大量兵馬都沒有入潼關,直接就駐扎在了潼關之外的澠池。

  之前隻以為,劉皇叔這樣做是為了洛陽的廣大地區,並讓關中地區,有更深的戰略空間。

  現在看來,這不僅僅是為了防關東地區,是連整個關中通往關東地區的道路,也給順帶著防住了啊……

  天亮了沒多久之後,潼關這裡的事情就已經解決了。

  郝萌宋憲,以及剩下的八千多呂布剩下的兵馬,全都都放下了武器,被暫時控制起來。

  在得到確切的消息,說潼關這裡的事情,已經結束,局面已經被控制了之後。

  帶著兵馬,堵在潼關之外的李進,派出了兵馬,朝著後方疾馳而去。

  兵馬來到了潼關往東大概十裡之遙的地方。

  這裡是出了潼關往東而行的必經之地。

  地形比較複雜,是一個埋伏的好去處。

  這人來到這裡之後,有兵卒出現,帶著他往一個隱蔽的地方而去。

  “事情都解決了?”

  全身披掛,盔甲上弄了一些草進行遮掩的徐晃,望著這人詢問。

  “都解決了……李校尉派我回來……”

  徐晃聞言,點了點頭,對這人說道:“你回去告訴李校尉,我先帶著這裡的兄弟,返回澠池那裡守著。

  澠池那裡一下子調走這樣多的人手,我不放心。

  他可以慢慢返回澠池,不用太著急。”

  這人領命從這裡離開,一路飛快的前去李進那裡傳達徐晃意思之後,徐晃也命人敲響戰鼓。

  將隱藏著這裡進行埋伏的將士,都給召集起來。

  稍作休整之後,就帶著他們,一路往澠池急行而去。

  徐晃這一路,也是專門為潼關那裡的呂布兵馬準備的。既然現在呂布與呂布的手下,被徹底的解決,那他也就沒有再繼續呆在這裡的必要了,還是早點回到澠池那裡比較安心。

  劉皇叔入益州的時候,專門給自己來了信,將澠池那裡交給了自己。

  那自己就要將事情完成的漂漂亮亮的,不能讓那裡有任何的閃失。

  不然的話,可就辜負了皇叔對自己的信任。

  縱然知道,依照現在的情況,以及自己離開時候,在澠池那裡安排下的手段兒,澠池那裡應該不會出現什麽問題。

  但徐晃還是想要快些回去。

  這樣比較穩妥……

  ……

  黃忠騎在戰馬之上,手中拎著刀,帶著周倉等人,護著車駕,沿著大路朝著長安行進。

  荀彧也騎在馬上,手中拿著一卷書。

  原本的時候,荀彧騎在馬上大部分的注意力,都在自己手中的書上。

  但是現在,他乾脆是直接就將手中的書卷給合上了。

  不再去看書卷上的內容。

  整個人的目光,都被道路兩側的景象所吸引。

  此時已經是深秋,到了谷子成熟的季節。

  道路兩側的田野,放眼望去,到處都是一片深淺不一的黃。

  這是因為播種的時間不一樣,成熟的程度也不同。

  有風吹過,送來一陣兒的谷子香味。

  這連成一大片的、一望無際的谷子,也隨著風的吹動,起伏起來。

  翻滾著一道道極為漂亮的金色谷浪,相互簇擁著,滾向遠方。

  有一些身上色彩多為白色,帶少許彩色的蝴蝶,在飛舞,不時落在田埂上面的野花上采蜜。

  滾動的金色谷浪之中,有農夫站在那裡,雙手拄在鋤頭柄上,迷醉的看著眼前的景象,黝黑的臉上,全是笑容。

  眼中仿佛有光。

  他臉上的笑容,以及眼睛,如同那翻滾的金色谷浪一樣燦爛耀眼……

  如此景象,直接就讓荀彧看的呆住了。

  也是這樣的景象,才有那樣大的吸引力,能夠讓荀彧不看手中書卷,全心全意的去看這周圍的景致。

  “真是好景致啊!
  與這樣的景致比起來,什麽樣的名川大山,都變得黯然失色!”

  荀彧看了半晌,忍不住的感慨出聲。

  他的內心為之波動,臉上開始出現笑容,眼中也似乎有光芒流露出來。

  似乎是被那谷浪,以及谷浪之中的農人所感染。

  “可不是嗎,這一路行來,經過了許多地方,山山水水沒少遇到,就眼前的景象,最是好看!”

  邊上的黃忠接話道。

  聲音之中滿是感慨與一些抑製不住的歡喜。

  “若是之前所在的地方,是這光景,誰還會跟著黃巾去做賊啊!

  還會去落草為寇啊!”

  周倉的一張黑臉,這時候有些泛紅,整個人都顯得很是激動。

  良田一連望不到邊,田中百姓安心勞作,眼中透露著希望,寧靜而祥和。

  “想不到這關中,居然發展的這般好!

  入了關,就像是進入到了一個完全不同的地方。

  一道潼關,橫在這裡,潼關之外,洛陽以東,諸多兵馬混戰,民心不安,良田被毀,潼關以西,一眼望去都是良田,田中谷物將要成熟,百姓安定……”

  黃忠從荊州而來,一路上經過了諸多地方,見到了很多的景象。

  但眼前的這種的景象是從來不曾見過的。

  不是說他所經過的地方,沒有大片種植了作物的良田,而是說,他在那裡所遇到的耕作的百姓,與關中這裡的耕作的百姓不一樣。

  在其余地方所遇到的百姓,死氣沉沉的,縱然是田中的糧食長勢很好,臉上也依然難掩愁容。

  黃忠知道這是為什麽。

  是苛捐雜稅太重。

  莊稼長在地中還沒有收割,就已經等於不是自己的了。

  辛苦一年,糧食收割下來,除去各種苛捐雜稅,基本上沒有什麽剩余。

  關中這裡耕作的百姓,則完全不同。

  不論是在田間耕作的,還是路上遇到的農人,一個個臉上都很是喜悅,看不到什麽愁苦。

  “老丈,您們為何都這般喜悅?”

  荀彧從馬上下來,對著迎面而來的一個拎著瓦罐,背著鋤頭,立在路邊,等著讓他們先過的老農施禮問好之後,開口如此詢問。

  老農聞言,臉上的笑容變得更為燦爛了。

  他伸手指向道路兩旁的谷子道:“這樣多的糧食,眼看著就要成熟,如何會不高興?”

  荀彧又道:“糧食不是還未收下來,就已經不是自己的了嗎?”

  老農臉上笑容愈發燦爛,打量了一下荀彧黃忠一行人,開口道:“郎君一行人,之前沒有來過關中吧?”

  荀彧道:“老丈如何知曉?”

  老農笑道:“若是之前的來過關中,就須知道,劉皇叔在關中所進言施行的關中三策。

  知道我等只需要上交地中產出三成,其余算賦之類,全部不用再繳的事情。

  也就不會問出這等話了。”

  說出這些話的時候,老農身上有著一種說不出來的滿足驕傲和安心。

  在提及劉皇叔三個字的時候,是發自內心的尊重,身子都不自覺的站直了。

  “這劉皇叔就這般的好?”

  荀彧又問。

  聽到荀彧問出這句質疑劉皇叔的話,老農臉頓時變得不悅了。

  心中對於眼前這個讀書的富家郎君的好感,一下子就消失了一個乾淨。

  “劉皇叔,就是這般的好!!

  若不是劉皇叔,關中這裡,不知道要餓死多少人!
  老漢當時走路都發飄了,用不了多長時候,就會餓死,是劉皇叔帶著兵馬糧食出現,與我們吃的,給我們土地,種糧。

  種糧免費給,讓我等苦命人去耕種,不必歸還……

  以往,我等才來到關中的時候,關中是一片荒蕪,田地不多。

  皇叔進言之後,開始親自主持屯田安民事。

  這關中之地,一天一個樣的開始變化……”

  說起這些事情的時候,老農的情緒是激動,眼中仿佛有著光。

  “關中是有了皇叔,才變成這幅樣子的!”

  老農一直以來都生活在底層,平日裡遇到荀彧這樣的一看就出身不凡的人的時候,都是立在道路一邊躲著走,說話也不敢高聲。

  但是現在,在聽到眼前這富家子,言語之中似乎是對劉皇叔有些不信任,有質疑之後,頓時就不幹了。

  一改往日裡唯唯諾諾的樣子,挺直腰杆,在這裡與這富家子說話,維護皇叔形象。

  “這關中真是幸運,遇到了劉皇叔這般的人物,真應該與其立生祠!”

  荀彧靜靜的聽完老農的這一番話,忍不住的出聲感慨。

  老農一聽這話,高興了。

  “我們這裡,每個屯都立有皇叔的生祠,早晚祭拜不曾怠慢過!”

  他如此說道,腰杆挺得更直。

  荀彧又與這老農說了幾句話,就對著老農恭敬施禮,告辭離去,繼續往長安而行。

  老農站在這裡,目送著他們離開,背著鋤頭,拎著瓦罐,繼續朝著田地而去。

  看著這樣多即將成熟的谷子,再回想一下方才那些外地來的人,聽自己說出了皇叔在關中做出來的事情之後,顯得震動,以及之後對皇叔的恭敬樣子,心情不由更好。

  背著鋤頭,腰杆挺的更直。

  心中下定決心,要更加努力的去耕作。

  劉皇叔給了這樣好的耕作條件,

  在這等情形下,再不好好做事情,那可真的對不起皇叔的這一番苦心了!

  “劉皇叔,真是一個不得了的人物!”

  告別老農,往前走了一小段兒的距離之後,周倉忍不住的出聲,滿是感慨。

  “誰說不是?
  在如今這種情況之下,能夠對百姓這般好,讓關中這裡,短時間之內,就出現了這般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可謂是獨一份!”

  黃忠接話。

  心中再想一下劉表、袁術、袁紹、孫堅等人,隻想著相互攻伐掠奪,而不管治下之民死活的行經,心中對劉皇叔的敬佩,就開始加倍。

  果然,有些事情,全靠同行襯托。

  荀彧沒有說話,但心中震動更大。

  黃忠、周倉只看到了表面所能看到的東西,他透過眼前這些事情,卻看到了更為重要,更為不得的事情。

  這是事情就是——民心!
  一開始接到自己叔父寫來的書信時,荀彧隻覺得自己叔父所言有不少誇大成分。

  覺得董卓遷都關中,不足半年時間,不論如何,關中都發展不到自己叔父所說的那種程度。

  如今自己親自踏足關中,才發現叔父所言,都是真的,不曾有半分誇大。

  甚至於,這關中要比叔父所說的更要好!
  果然,關中帝基已成!
  民心凝聚,民心所向的厲害!

  這劉皇叔到底是一個何等的人物啊!
  荀彧心中如此想著,迫不及待的想要與此人相見……

  ……

  “黃忠黃漢升?

  荀彧荀文若?”

  長安城這裡,得到快馬連夜飛報消息的董卓,如此念叨……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