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錦繡重生:天價豪門千金》1877.第1873章 宮廷畫
  這或許就是古董讓人感到癡迷的魅力所在,在歷經時代變遷,戰爭禍亂後,這些物品能夠保存品相完好,在歷史學家的手中,它們就成為了歷史的見證者,也是子孫後代的無比貴重的財富。

  賽米亞的這口箱子裡面的東西,之所以讓霍思寧這樣驚喜,完全是因為,除了那盞長信宮燈之外,其他的東西都是成對出現的。

  華夏古董最難得的地方就是這裡,國外的很多文明,都講究一個獨一無二,所以很多歐洲古董流傳下來往往也都是孤品,因為製作者在最初設計的時候,就隻設計了一件。

  但是華夏文明不同,在設計和製作的時候,華夏古代工匠往往都會講究成雙成對,因此,很多東西在最開始製作的時候,都是成雙數製作的。

  只是,經過成百上千年的歲月變遷,很多物件都流失了或者損毀了,最後真正流傳下來的東西,都成了單個的物件,鮮少有能湊成完整一對的。

  然而,賽米亞這箱子裡的東西,竟然非常湊巧地都是完整的一對,唯獨那盞長信宮燈,只有一盞,但這並不是因為另外一盞已經失傳,而是因為那東西藏在冀北博物館,想來就算賽米亞想要湊齊這一對燈盞,也有心無力。

  流傳數百年的東西,要保持物品的完整性本身就很難得了,極少有成對出現的,所以很多收藏愛好者,為了將手中的物件湊成一對,不惜花費巨大的財力物力,但是即便是這樣,大部分人仍然是求而不得。

  就算在市面上,成對出現的物件,往往價格也比單隻的價格要高,而且並不是一加一等於二那麽簡單,是成幾何倍數增長,有一些甚至翻數番都未必能買得到。

  就在霍思寧把玩這些物件的時候,忽然她的目光落在了那木箱子底部,發現那箱子底部,還有一幅卷軸,看到那卷軸,霍思寧頓時一頓,忙將手中的那長信宮燈放下,蹲下身去,將那箱子裡的卷軸給拿了出來。

  將那卷軸給放到了賭桌上,解開中間系著的麻繩,將那畫小心翼翼地鋪展開來。

  霍思寧的這個動作,頓時就引得蘇青青李峻這些人都齊齊湊了過來,當霍思寧將畫卷完全展開之後,站在一旁的蘇青青頓時就大吃一驚,道:“這是宮廷畫!?”

  霍思寧一愣,她在剛剛拿起這畫的時候,的確是感覺到了這畫上面撲面而來的紫色靈氣,不過這靈氣看起來並不厚重,估計也就是清代中後期的作品而已。

  但是現在聽到蘇青青這麽一說,她下意識地就朝著這畫的落款看去,果然,在這畫的左下角,有五個字落款:郎世寧恭畫。

  霍思寧沒有料到,這畫竟然是郎世寧的作品,而且還是宮廷油畫,看到這畫上面描繪的東西,霍思寧心中有如掀起了驚濤駭浪,半晌都未能平靜下來。

  郎世寧原名朱塞佩·伽斯底裡奧內,他是個意大利人,生於米蘭,在清康熙帝五十四年作為天主教耶穌教會的傳道士來到華夏傳教,隨後入宮進入如意館。

  因為郎世寧從小酷愛藝術與科學,盡管當時的康熙帝並不中南城郎世寧所信仰的宗教,但是這位年紀過六旬的帝王,卻是對郎世寧的繪畫才能很是欣賞,將郎世寧視為一位藝術家,甚為禮遇。

  之後,郎世寧就成為了宮廷畫家,為帝王以及他的妃子作畫。

  康熙帝駕崩後,皇四子雍正即位,此後不少傳教士都遭逢厄運,唯獨郎世寧在宮廷服務且受到特殊禮遇。

  不僅如此,郎世寧歷任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銜達到了正三品宮廷畫師,可以說是獨享三代帝王的器重,別說是作為一個外國人,就算是華夏本土畫師,能做到正三品,這在華夏國歷朝歷代都是絕無僅有的。

  郎世寧在華夏從事繪畫長達50年,還曾參與過圓明園西洋樓的設計工作,也許是因為受西方素描畫的影響,郎世寧的畫將中西技法融於一體,在平面上標新縱深立體感方面,形成了精細逼真的效果,並且創造出了獨屬於郎世寧的新畫風,他的畫在當時的滿洲貴族圈子裡面,成為了藝術品的一種流行時尚,甚至於在華夏繪畫史上,也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不過,因為郎世寧的畫作多為宮廷畫,所以他的作品主要存於故宮博物館、琉璃故宮博物館,華夏少數幾個博物館裡面也藏有一兩幅,國外克利夫蘭博物館還有柏林東亞美術館也藏有個別作品,但是流傳在民間和海外的卻是極少數,至少在此之前,霍思寧就從未見過也未曾聽說過。

  霍思寧手中的這一幅油畫,畫的正是乾隆與幾位妃子遊園的場景,畫中乾隆與幾位妃子正在禦花園內嬉戲遊樂,畫上的人均著清一色旗裝,著花盆底,手執繡帕,或追逐蝴蝶或俯身嗅花,動作不一而足。

  這幅畫運用的正是西洋技法,所以上面的每一位妃子都各具特色,形態相貌也各不相同,或楚楚動人或豐滿雍容,或面若桃李或肌骨瑩潤,舉止嫻雅但不失嬌俏,娉嫋纖腰似春水蕩漾,略施粉黛卻眼露柔情,每一個人的相貌都很是逼真,完全將這些妃子最美的儀態都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

  看到這畫,霍思寧忽然想起來,她曾經看到過一個電視劇,電視劇裡面就有一個情節,據說是根據史實改變的,說的是乾隆皇帝讓郎世寧給他以及后宮妃嬪一塊兒繪製合像,包括乾隆和皇后在內,一共十三個人。

  這幅畫被乾隆取名為“心寫治平”,在郎世寧將此畫完竣後,乾隆只在畫剛剛完成、七十萬壽和讓位時將畫拿出來給人看過三次,此後就將這幅畫密封,並且旨諭有誰竊視此畫,必凌遲處死。

  這幅畫後來在八國聯軍入侵的時候遺失,後來就出現在了米國克利夫蘭博物館,至今仍然收藏在此館內。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