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小啞巴》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七章

  “是地志。”一直沉默著的安樂,和她一樣是前所未有的欣喜,但彼此也很努力地在克制,因而語氣十分平常,“姑娘愛看的。”

  來上京的時候,季恆也在馬車裡為她備了一本,至此一發不可收拾。有圖有畫,加上生動有趣的注釋,她很是愛不釋手,那也是她看的第一本。

  安樂很是小心地用指腹撲了撲上頭的灰塵,仔細數了數,竟有數十卷之多。

  她跟著俯下`身去,目光在上頭來回穿梭,似乎想到了什麽,用手比了比。

  “姑娘是想看豫縣的罷?”安樂似乎看明白了她的意思,眼尖手快地一陣翻找,遞上前去,“喏,這就是。奴婢瞧了,大魏的各州各縣都有,姑娘可以看上好一陣子了。”

  她擺擺手,‘青州。想看青州的。’

  毫不避諱,亦或者心底根本無法克制,沒有一刻不想知道他在哪裡,又在做什麽。

  “青州啊?”安樂微微一愣,很快又繼續翻找起來,小聲嘀咕道,“奴婢記得藏書閣裡應當是沒有的。”

  沒有嗎?
  俏俏有些失落,握著書卷的手緊了又緊。

  “姑娘想做什麽?”安樂攔住她的去路,勸道,“你才嫁來顧家,這麽一大家子,連面孔都分不清,去了恐怕也幫不上什麽忙。奴婢只是覺得,顧公子既然這樣做,應當是有他自己的道理,姑娘照顧好自己便好。”

  他白皙的面色中微微透著粉嫩,昨夜喜服的臃腫將他瘦薄的身子骨很好地遮蓋了,瞧著確實有幾分被藥味醃入味的虛弱感。

  “走吧,爹爹已經在前廳等我們了。”他打量了一眼這個自己新進門的小媳婦,除了虛有的名分,余下的都不屬於自己,但還是猶豫把手伸了出去,以夫君的名義去攙扶她。

  昨夜似乎並不尋常,但當顧溪橋叩開房門的時候,俏俏又覺得昨夜平靜,無事發生。

  ‘你記錯了,’這回她終於搶先一步,在嚴嚴實實的書卷中把青州的地志找了出來,拿到安樂的眼皮子跟前晃了晃,‘這不就是嘛!’

  片刻的出神,也讓顧溪橋有些不知所措,默默地收回手去,低喚了一聲,“虞姑娘。”

  而今聽來,除去容貌,他的身形甚至是嗓音,多半是有些像季恆的。

  兩個小姑娘面面相覷,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緊接著,又有沉悶的聲音傳來,夾雜其中的似乎還有婦人高亢的質問聲,“新婚之夜,不好好待在新房,跑來這裡做什麽?你將來是要當家做主的,如何能叫一個女人給難住了?”

  俏俏愣了一愣,徑直朝外頭走去。

  安樂停下手,湊近看了看,還真一字不錯,尷尬地撓撓頭,“姑娘知道的,奴婢向來沒什麽記性。”

  略微的差異之處,便是季恆的聲音是柔中帶穩,而顧溪橋卻是疲憊的滄桑感。

  她頭一回這麽近看顧溪橋,昨夜又驚又嚇,戒備過度,並未細看,對他的印象也只是停留在那晚的長街初遇,他的口齒伶俐。

  “不過,藏書閣的書實在太多,奴婢也記不清。只是偶然聽虞將軍說起過,裡頭沒有一本書是有青州有關……”

  無人回應,死水一般寂靜。

  安樂下意識地講身邊人護在了懷裡,靜聽著正在發生的一切。

  正說著,安靜的夜裡突然被一聲瓷器碎地給驚破,沉浸在地志中的俏俏拍了拍心口,茫然地看向窗外。

  聲音離得不遠,像是從顧溪橋去的方向傳來的。

  她不由想起顧溪橋的交代,無不認同的點點頭。聽那婦人的聲音凶巴巴的,自己去了可千萬別是火上澆油才好。

  她所問的,是季恆在的方向。

  再細看的時候,卻發現多了一絲不易叫人察覺的微妙。安樂知曉,季恆回上京次數一隻手都數得過來,即便是有人常年打理藏書閣,那裡頭的書早就陳舊不堪,哪裡會像眼前這麽般簇新的詭異?
  這樣的疑慮,安樂自然也沒說出口,只是看著眼前人,把手往那圖上一指。

  “是這,”安樂輕點了一下圖上的位置,“羊河,邊陲重鎮,自古以來兵家必爭之地,殿下啟程的第一站必定會先去那兒。”

  聲音小得幾乎連自己都要聽不到。

  前廳中,長輩們早已正襟危坐,等待新過門的媳婦前來敬茶。虞家的事情已經過去這麽多年,也仍舊心有余悸。這門婚事明面上是太傅義女出嫁,可誰人不清楚後面背靠的是靖安王這座大山。

  顧棠之對這個姑娘則是喜歡的很,笑眼盈盈,親切和藹自不必說。俏俏在一眾人中注意到了某個婦人的身影,雖說也是笑著的,但直覺卻讓她有些渾身不自在。

  她依照著顧溪橋的模樣敬茶,顧棠之欣慰地點頭,在場眾人亦是傳來喜氣洋洋的笑聲。

  “我是個粗人,不會說什麽漂亮的話。適逢大喜,有幾句話還是想說給姑娘你聽的。”開口的正是俏俏一開始就注意到的婦人,同昨夜聽到的一模一樣。

  俏俏不會講話,平靜地看了顧溪橋一眼,又朝那婦人行了一禮,認認真真地候著。

  “這就是我和你提起過的二叔母,她姓薑。”他側了腦袋過來,小心示意。

  婦人珠圓玉潤,目光如鷹隼般刺透過來,上下打量著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姑娘,似乎在探尋著什麽。在看到對方並未開口回話的時候,顯然一愣,又看了看顧棠之。

  “橋兒他生性靦腆,不愛說話,若有什麽照顧不周的地方,隻管來告訴叔母,叔母替你做主,”婦人盯得仔細,連俏俏的每一次眨眼都不肯放過,“我也曾聽聞一些舊事,如今你嫁給橋兒,那便是一家人。有什麽難處,也是咱們一起扛。你孤身一人留在上京定然不習慣,若要出去走走,也可叫橋兒陪著,只是他身子不好,長遠的路途恐怕就不能了。你爹爹不日就要外出經商,年末方能回來,這宅中大小事,我難免也有考慮不周的地方,要是她們有伺候不好,也隻管告訴我。”

  “叔母,俏俏她……”顧溪橋也早習慣了叔母的陰晴不定,忍不住開口想緩一緩。

  “橋兒,”薑氏的臉色有些難看,聲音也低沉了下來,“我在和你娘子說話呢……”

  隨即又把目光投向不曾開口的俏俏,“俏俏可有什麽想問的?”
    俏俏伸手輕輕錘了錘跪得發麻的雙膝,茫然地搖了搖頭。

  一旁的顧棠之有些看不下去了,忙道,“大喜的日子,說這些做什麽?!好孩子,快些起來,你叔母就是這樣,總愛嘮叨。”

  安樂看在心裡,一面心疼久跪不起的俏俏,一面又顧及到季恆臨走前的吩咐,故而只是默默忍著?在聽到顧棠之發話後,哪裡還管這許多?趕在顧溪橋伸手前,就把自家姑娘攙扶了起來,心疼得要命。

  ‘俏俏多謝叔母教誨。’在這麽多雙目光的注視下比劃,俏俏緊張得不行,雙手不自覺地發抖。

  此時的薑氏已然變了臉色,再是愚笨的人也能看出,這姑娘不會說話。她氣得不行,努力克制著,笑起來十分難看,“你……不會說話?”

  “叔母,俏俏自小得了失語症,這麽些年一直也未能開口。”向來話少的顧溪橋,更快有了回應。

  “因何先前從未聽大哥提起過?”薑氏看向顧棠之,幾乎是要把失望寫在了臉上。顧家是不如從前風光了,但也不至於沒落到要娶一個啞巴當媳婦的份上。

  心底裡壓根是吃不了這樣的虧。

  顧棠之反問,“興許是她怕生,不愛說話呢?你眼下要做的,就是替虞家,替殿下,替我好好照顧她,而不是成日裡盯著這些無關痛癢的東西。”

  俏俏不由多看了顧棠之一眼,心存感激。

  一番話把薑氏給噎住了,她從來未沒見過如此護短顧棠之,不得不低頭,“我嘴笨,若有什麽說錯的地方,可千萬別怪罪才是。”

  有了昨晚的事,俏俏大概知曉了她的脾性,更不願招惹上她,便客客氣氣地擺擺手,笑臉相迎,‘沒、沒有的事,叔母見外了。’

  本想再找一找差錯的薑氏幽怨地看了她一眼,再無他話。

  “爹爹叔母,俏俏初來乍到,孩兒領她去宅子走走。”顧溪橋也看出來了她的不自在,也想趁機找個理由走開,再次被薑氏打斷,“這也不急於一時,你爹爹今日就要啟程,先幫著瞧瞧有什麽遺落的。”

  “讓俏俏先回去吧,”薑氏說道,“這裡也沒有什麽緊要的事了,諸位有勞,先散了吧。”

  “那孩兒先送她回房。”

  “你站住,你爹爹還有幾件事要單獨與你說。”薑氏似乎有些看不慣自家侄兒這般舉動,立馬冷著臉製止。

  才幾步路,未免也太嬌貴了些。俏俏看出了顧溪橋的難處,輕輕搖搖頭,示意他不要跟上來。

  “孩兒想問叔母,為何對她抱有如此大的成見?”見那背影走遠,顧溪橋終究還是沒有忍住,又似乎要將心底許久以來的壓抑通通爆發,“就因為她不會開口說話?又或者叔母認為是靖安王強塞給顧家的,所以心裡不痛快?”

  “橋兒,怎麽和你叔母說話呢?”向來溫和的顧棠之也黑了臉,把手中的茶碗往桌上一拍。

  “孩兒失禮了,”顧溪橋嗓音稍稍收斂了些,泄氣道,“孩兒只是不明白。”

  “不明白是嗎?”薑氏冷哼一聲,“讓我來告訴你。我不管她從前是什麽樣的身份和地位,既然嫁到了顧家,就應該按照顧家的規矩來。靖安王又怎樣?這是家事,他本就無權過問,更何況如今他遠在邊關,恐怕有心無力了。”

  “叔母這是何意?她才過門,又何曾做錯了什麽事衝撞於叔母?”顧溪橋也有些急了,哪怕他對俏俏再無感情,可以一個陌路人的身份來看待,確實委屈了些。

  “橋兒,為了一個才過門的媳婦,連你叔母也敢忤逆了是不是?”不知曉緣由的顧棠之自然向著薑氏,畢竟自己外出奔波的這些年,也都是她將諾大的一個家打理得井井有條,從未有紕漏。

  與其說偏袒,倒不如說是欣賞和認可她的辦事能力。

  “爹爹,孩兒不過說了句公道話。”他淡淡開口。

  “公道話?”薑氏冷哼一聲,看著顧溪橋這般護短的模樣,著實來氣,“我且問你,昨夜新婚,為何獨自一人在書房過夜?”

  這話讓顧棠之也坐不住了,先是一愣,而後反應過來,“橋兒,這是真的嗎?”

  他忙於經商,家宅上的事顯少過問,但這關於開枝散葉的事,哪能不上心?
  顧溪橋以沉默作為應答。

  “時辰不早,也該出發了,”顧棠之也明白了這是怎麽一回事,到底還是要給季恆留幾分薄面,故而也沒有細問,只是站起身來拍了拍顧溪橋的肩膀,“爹爹老了,往後咱們整個顧家就寄托在你的身上了,照顧好你叔母,還有……”

  “虞姑娘……”

  見顧棠之起身,薑氏也迫不及待地跟上前去,走到一半卻又折返了回來,輕歎一口氣道,“橋兒,希望你能明白叔母的良苦用心。同為女子,叔母從未想過要為難她,阿邕走得早,你是顧家唯一的血脈,也是唯一的希望。”

  提及到早年夭折的孩子,薑氏總痛不欲生,聽得顧溪橋心口悶得慌。

  “叔母知道,這門婚事對你而言太過倉促了些,但對她來說,又何嘗不是呢?叔母給你三個月的期限,倘若你們彼此之間無法生養出感情,那便分道揚鑣,莫要誤了姑娘家的終生。”

  “叔母……”一聽到分開兩個字,顧溪橋覺得自己的心猛地跳了一下,“侄兒不會叫叔母失望的。”

  “那便好,”薑氏滿意地點點頭,“只是有一句,叔母不願看到你勉強自己,若真有緣無分,也別強求。凡事只求一個問心無愧。”

  顧棠之走了,浩浩蕩蕩的車隊沿著街巷,離開了上京。

  顧溪橋看了看落在照壁上的殘陽,如血殷紅,他自己也數不清這是第幾次目送父親離開。年歲久遠,頭上的白發漸生,原本挺直的脊背也一點點變得佝僂。

  這一走,又得是年末才能相見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