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古代逃荒發家記》第三十四章 富陽縣
  第三十四章 富陽縣

  巨鹿山一別後, 紀珩已經有一個多月沒見過江笙。

  他那時正逢從盛京來南方上任,路過巨鹿山附近,得知當地的情況後, 便應自己表哥周將軍所托設計裡應外合剿滅叛軍。

  待事情了結後, 他便馬不停蹄地赴任,到了富陽縣後才發現此地情況是多麽糟糕。

  地勢險峻, 民風彪悍, 生產落後, 土匪橫行。

  他上任後的第一步就是打通梧州到富陽縣的道路,剿滅盤踞在附近山頭的土匪, 只有為百姓創造一個安全穩定的環境, 百姓才能更好的從事生產經營,從而實現安居樂業。

  為此,他借助了家族的關系, 向梧州借調了當地的駐軍來幫忙剿匪, 梧州的刺史和都督也一直對連月山這些土匪深惡痛絕, 雙方達成協議就直接對土匪動手。

  最近幾日剿匪的事已經處於收尾階段,殘余的土匪棄了山頭從平山縣逃往周河縣, 他立馬帶人追來, 沒曾想還是晚了一步,叫土匪劫持了兩艘客船。

  好在如今土匪已盡數伏誅, 死於土匪手下的人官府也會妥善處置。

  李錦是他在盛京城的好友,他從文, 李錦從武, 他因受到朝中風波牽連被貶來到富陽縣後, 未過多久李錦也遭了毒手被貶為庶人,他得知消息後便寫信讓李錦來富陽縣投奔他, 誰知李錦單槍匹馬就來了,還差點命喪在南方的大山裡,又如此有緣地被江家人救了。

  照理來說,她一口氣殺了幾十個人,任由誰見了都會覺得她可怕至極,但江家人卻沒有感到害怕,只有滿滿的擔心,將她仔細查看完畢才放下心來。

  紀安交代好後就回去複命了,李錦自然也早就隨著紀珩走了。

  “小妹,你脫力了,快些上車。”

  這是她一直揣在懷裡的叢林生存手冊,方才以一敵三時,她為了破對方的招數,直接以胸膛接之,對方的刀砍破了她的外衣,書也被砍破,但沒傷到她分毫。

  紀安為她牽著馬,一行人往村子裡走去,天色漸黑,遠遠地就看見村裡燃起了寥寥炊煙,提前到達的將士已經安排妥當,江家一行人直接被帶到一戶農家歇下。

  這紀公子曾說自己是行商的,如今為何會來了南方做官,江家人心裡打起了鼓。

  江笙打量著眼前這匹高大的白馬,目露欣賞,這一看就是良駒,江家那兩匹拉馬車的白馬和這一比真是不夠看的。

  她雖然不會騎馬,但她會騎機車,腳踩在馬鐙上一撐,腿跨過馬背就坐穩了。

  “走吧,先去洗澡換身衣服,從此處下船走一裡地就是一個村子。”

  “是,大人。”衙役們走上前來幫忙推板車和牽馬車,兩匹馬受了驚嚇如今正有些發抖,謝春等人好一陣安慰又喂了幾個果子,馬兒才情緒穩定下來。

  江笙擺擺手,“我身上都是血,會把車弄髒。”

  “多謝。”江笙淡定地接過,她知道他看見了,也知道他可能在懷疑自己是不是外邦來的奸細,但她無所謂,又沒有實際的證據。

  江家人進門的時候,主人家正在忙著殺羊和給雞脫毛,女主人爬得高高的取下幾塊臘肉來,灶房裡燈火通明,熱浪滾滾,兒媳婦們正熱火朝天地劈柴和燒熱水。

  江笙搖頭,她沒受傷,就是有些乏力,身上全是血,黏糊糊的很不舒服,兩條胳膊用力過猛有些發抖。

  紀珩的視線掃過甲板上橫七豎八的屍體和江笙的臉龐,斂下眸子,道:“此事怪我,若是我計劃周全,就不會讓土匪有機會逃來周河縣,也不會讓你和你的家人陷入險境。”

  再一看紀珩身上的官服,江家人頓住了腳步,連忙跪下道:“草民拜見大人。”

  好在書只是封皮和線裝被砍掉了,內容還在。

  她伸手摸了摸白馬的頭,白馬果然沒有拒絕她,“那就替我謝過你們公子,麻煩你前方帶路吧。”

  江家人都有些拘謹地搖頭,普通百姓面對當官的總是從內心深處感到害怕的。

  “好。”江笙拿起刀從死人身上割下一塊乾淨的布把書包上,跟隨著紀珩下了船。

  江笙任由他們七手八腳地拿著帕子給自己擦臉,道:“我沒事,都是別人的血。”

  李錦道:“還好你來得及時,否則我一輩子英名就要在這小小土匪手裡翻船了。”

  江成傑見江笙有些疲倦,連忙扶住她。

  紀珩點點頭,吩咐自己的下屬,“把他們帶下去好生安置,你們帶著人把船上清理好再將船開回周河縣碼頭複命。”

  紀珩默認,岔開話題道:“你們都沒事吧?”

  江笙抿唇,沒否認他的話,彎下腰把零落在地上的紙張撿了起來。

  他們拿出了最大的熱情接待這些客人,當然了,紀安提前給了他們許多銀子,叮囑他們務必要把江家人照顧好。

  紀珩見狀也蹲下`身幫忙撿,他不經意間看了一眼紙張上的東西,結果發現這些文字像本朝的字又有些不像,筆畫更簡單明了,句子都是橫著從左到右寫的。

  說罷他又想起一事,“這些土匪是被你攆到這兒的?”

  “都什麽時候了,你還管什麽髒不髒的啊!快上車!”

  江家人都勸說江笙上車,但江笙自己都嫌棄自己這一身,要是弄到了車上,她就更難受了。

  紀珩聞言伸手虛托道:“快快請起。”

  這戶農家在村裡算是大戶人家了,很大的一個院子,十幾間屋子,牛棚裡還有兩頭牛和數頭羊。

  江家人自然歡喜,畢竟初到富陽縣人生地不熟的要擔心的事情太多,可如今有紀公子這個熟人在,多少心安了一點。

  江家人已經在岸上等著了,謝春因為受了傷被先一步抬走治療去了,他們剛從大難中逃脫,有種劫後余生的感覺,還有些沒緩過來,見江笙走了過來,林氏等人連忙上去圍住她,“阿笙,你身上好多血,你可有受傷?”

  借住的人家有兩個浴桶,主家人的兩個兒子把浴桶抬進江笙住的屋裡,兒媳婦緊隨其後提來一桶桶熱水,很快就倒滿了。

  紀安走過來道:“諸位,今夜就先去附近的村子落腳吧,明日可隨我們一起去富陽縣。”

  這時紀安牽著一匹白馬走了過來道:“江姑娘會騎馬嗎?不若騎馬去吧就不會弄髒馬車了。這是我們公子的愛駒,性格溫順,不踢人的。”

  他目光一凝,收回視線若無其事地把紙遞給了江笙。

  這時江家人們也認出了紀珩來,紛紛喜道:“紀公子,竟然是你!”

  紀珩安排好了事,這才來到江笙面前,停住腳步,嗓音溫和道:“你可還好?”

  “姑娘,水好了,可要我給你搓搓背?”兒媳婦捏著手,有些緊張地看著江笙。

  這一身血,怪嚇人的,若不是因為這是官府的人帶來的,他們還真不敢接。

  江笙道:“不必了,我自己來就行,你們忙你們的去吧。”

  兒媳婦松了口氣趕緊出去把門帶上。

  江笙脫了衣服,先用自己帶來的香皂把手和臉洗了,然後用帕子把身上擦了擦才進入浴桶裡,熱水裹上身後,渾身的毛孔都張開了,疲憊也減輕很多,待熱水漸冷後,她擦乾身子穿上乾淨衣服,感覺自己體力已經恢復了些許。

  浴桶很大,裡面裝了至少七八桶水,把水倒出去也是個麻煩事,江笙想了想,打開門,正好撞見主人家的三兒子站在院子裡。

  對方見了她連忙主動道:“姑娘,我來幫你倒水。”

  江笙見其他人都在忙,便道:“那就麻煩你了,誒,等等,不用找桶,我們兩個抬出來就行。”

  三兒子聞言頓住腳步回頭看她,猶豫道:“很重的,我倆應該抬不動。”

  江笙笑了笑,“試試再說。”

  她先進了屋子,把袖子挽起來,手抓住桶壁感受了下,還行。

  三兒子站在她對面,猶猶豫豫地抓住另一邊。

  “一二三,起。”江笙輕喝一聲,一下把大半邊桶抬了起來,三兒子只需要借個力讓木桶別觸地就行了。

  他見狀目瞪口呆,這裝了水的浴桶,三個大男人都抬不動吧。

  兩個人抬著浴桶出了門,把洗澡水倒在溝裡,待江笙再回過頭時,見三兒子已經滿眼崇拜地看著自己。

  “女俠你力氣好大,聽說你殺了很多土匪,你功夫一定很厲害吧!”

  江笙:“……”

  她輕咳一聲,“還好。”

  她輕松地一隻手提起浴桶往回走,三兒子忙不迭地跟在後面,“女俠你叫什麽,我叫陶青,我可以拜你為師嗎?我也想當你這麽厲害的人……”

  江笙:“……”

  這時,她看見脖子上胳膊上都纏著白布的謝春走了過來,連忙指著他道:“你看見那個受傷了的人沒,他也很厲害,他殺了十幾個土匪呢,你去拜他為師吧,我是女人不方便收你。”

  陶青聞言眼前一亮,立馬朝謝春跑了過去,謝春看著眼前熱情得要命的少年,一頭霧水,“你……”

  “師父!”陶青撲通一下跪了下來,“師父在上,請受徒兒一拜。”
    謝春:“???”

  江笙笑著提著桶走了,先去打了點水刷了刷後把桶立在屋簷下,江家人其他人也收拾好了,正在幫陶家的人做晚飯。

  堂屋裡,陶父陶母正和江父林氏聊天,得知他們要去富陽縣開荒,陶父感歎道:“實不相瞞啊老弟,若不是我祖輩世代生活在此,我也想帶著我的家人遷走了,這周河縣到處是河,魚蝦雖然多,但不值錢啊,年年發大水,種點東西就被衝走,只剩下地勢高點的地方的莊稼能勉強混個溫飽。”

  陶母也道:“去縣城找活兒乾也就那樣,家家戶戶都窮,有連月山隔著,梧州那些做生意的都不愛來我們這兒。”

  陶父摸了摸胡子,“我這輩子就去過一次梧州,還是和附近幾個村子的二十幾個人一起的,那會兒年輕,想去梧州賺錢,哪曾想去的路上就死了四五個人,回來的時候還是跟著官府的船隊一起回來的。”

  說到這裡,陶父和陶母都奇道:“你們是北方來的,那你們是怎麽跨過連月山的?是跟著官府來的嗎?”

  江父道:“實不相瞞,我們是走陸路來的。”

  “陸路?官道?沒遇見猛獸和土匪?”陶父兩人瞪大眼。

  江父道:“我們人多,家裡人還會武,遇見猛獸倒不怕,加上特地繞路,倒是沒碰上土匪。”

  “那毒蛇毒蟲瘴氣呢?這些玩意兒可是無孔不入的。”

  江父:“我們提前備好了解毒的藥丸,對了,我們也備了份禮,正準備送給你們呢,藥丸就在裡面,可解百毒。”

  他拿出一個盒子,裡面裝著兩塊香皂和幾個瓷瓶,瓷瓶上貼著字符,寫明了是解什麽毒的。

  江家既然打定了主意要做藥丸生意,自然不會錯過推廣的機會。

  陶父陶母下巴都要掉到地上了,江父和林氏貼心地給他們一一介紹,而後又將一顆蚊香丟進香爐裡,過了一會兒,亂飛的蚊子果然一個個像折斷了翅膀一樣掉了下來。

  這時,陶家兒媳婦在院子裡叫大家開飯了。

  陶家這回可是下血本了,殺了一隻羊做了清燉羊肉,兩隻雞做紅燒的,幾條油炸的魚,還有臘肉和臘魚直接洗好下鍋煮。

  陶父還拿出了珍藏的酒來。

  既然紀珩的下屬選擇了陶家來接待江家人,自然是提前考察了這家人的品行的,況且紀安給了陶父五兩銀子,今日的夥食才花二兩銀子不到。

  七八月正是各種蔬菜成熟的季節,知道江家人是北方人,陶家還特地做了幾個當地的特色菜,唯恐江家人吃得不好。

  男人喝酒,女人聊天,很快兩家人就打成一片了。

  江父還熱情邀請陶家待江家在富陽縣的房子修好後去吃喜酒。

  而此時的另一家農戶裡,紀珩和李錦正秉燭夜談。

  兩人都分別說了自己離開盛京後的遭遇,往日裡李錦都是不假辭色的,只有在面對老友時,才展露出幾分笑來。

  “那丫頭竟然專門跑去巨鹿山救你?”李錦有些詫異,“這一路上她可對我愛搭不理的,甚至沒跟我說過幾句話,瞧著也不像是個熱心腸的人。”

  紀珩喝了口茶水,道:“可能因為我幫過他們家吧,本是舉手之勞而已。”

  李錦嘖嘖道:“今日要不是她,我可能現在已經在湖裡喂魚了,她那身功夫是從哪兒習來的?”

  紀珩搖頭:“你說她手裡有能解連月山各種毒物的藥丸?”

  提起這事兒,李錦神色一肅道:“我正要與你說此事。”

  他簡單把江家人做藥丸賣藥丸的事兒說了,道:“若是我們能夠大量囤積這些藥物,何愁不能打通富陽縣到梧州的通道,如今土匪已經被你滅了大半,不成氣候。”

  紀珩道:“你接下來有什麽打算?”

  李錦面色有些難看,“我李家受奸人陷害皆被貶為庶人,李府也被抄了,如今一家老小只能在盛京過著入不敷出的日子,還要隨時提防有沒有仇家下黑手,我父親在朝中和邊關有些舊部,但都不是好去處。”

  紀珩屈起手指,敲了敲桌面,猜測道:“所以你的意思是……”

  “對,只要有這些藥丸,我就可以讓他們來南方。”

  次日一早,在陶家修整完畢的江家人便收拾了東西作別了。

  陶青哭著喊著要跟謝春走,嚇得謝春趕緊溜了,最後還是陶母親自勸了下來,“他們去了富陽縣一窮二白的,還要修房子和開荒,你少去添亂,待後面房子建好了,就帶你去喝喜酒。”

  陶青聽了後這才不情不願地應了下來。

  今日江家人將啟程踏上逃荒的最後一段路,紀珩和幾個將領騎著馬,江家人的馬車跟在後面,最後面的將士們押著被活捉的土匪,走了一天左右出了清河縣的地界,進入富陽縣。

  走陸路的話會比走水路慢上幾天,一行人又足足走了五天才到了富陽縣城。

  原以為富陽縣沒有那麽多的大江大河,很適合種地,那應該比清河縣要富裕一些才對,哪知道到了後江家人都傻眼了。

  這富陽縣縣城居然比周河縣還破,縣城城牆上的樓甚至倒塌了一半也沒修,城牆上有大片被火燒黑的痕跡,牆壁上還有很多坑坑窪窪的地方,若是不知道的人,還以為這是邊關的縣城。

  紀安尷尬解釋道:“富陽縣和平山縣多土匪,去年土匪前來攻城,差點把前任縣令活捉了,這也是公子一上任就下大力氣剿匪的原因。”

  江成傑問:“那這城樓為何不修一下?”

  紀安:“沒,沒錢……富陽縣和平山縣每年所交的稅賦都是梧州最少的。”

  這兩個縣人口本來就不多,加上土匪經常下山燒殺淫掠,能征到的稅就很少了,若是強征會如何?百姓交不出來就是交不出來,逼急了就去當土匪。

  曾經有段時間富陽縣發水災,山上的土匪甚至比山下的百姓還多。

  之前的縣令不是沒想過剿匪,但一沒錢,二沒人,紀珩也是借了家族的權勢和交情才和梧州借來了兵,且他對梧州刺史許下了承諾,若是五年以內不將富陽縣的人口和賦稅提高一倍,就自請辭官。

  紀安道:“公子上任也才一個月,先平息了匪患,才有精力去處理其他事。”

  江家人面露苦笑。

  一行人先進了縣城,果然見縣城的人比周河縣還少,街上的鋪子生意也不怎麽好,紀珩先帶著人回縣衙,讓紀安全程陪同江家人安頓。

  他們找了個巷子將馬車停下後,便來到一個面攤吃麵。

  “老板,來十四碗面!”

  “誒,好嘞!”

  面攤的老板心情很好,一邊煮麵還一邊哼上了小曲,老板娘利落地搬了一疊碗來放在他們面前,給每個人倒了一碗茶水。

  江家人看了看周圍,見周圍吃麵的人,擺攤賣東西的人,還有路上行走的人,都面帶笑容,仿佛發生了喜事。

  “誒,老板,縣裡是有什麽喜事嗎?”

  老板聞言道:“你們還不知道啊?新來的縣令大人帶兵剿匪回來了,以後我們縣裡的百姓再也不怕土匪了!”

  他這一嗓子直接把周圍吃麵的人注意力引了過來,大家都七嘴八舌開始討論此事,說到最後就開始怒罵土匪的罪行,情緒十分激動。

  江笙問:“這附近的土匪一直都是如此猖獗嗎?”

  紀安道:“倒也不是,是近十年才多起來的,往些年富陽縣雖然也窮,但是靠種地也能活下去,直到後來朝廷和赤魯起了戰事……”

  赤魯是北方的遊牧民族,與本朝素來有爭端,朝廷為和赤魯打仗每年都要花費巨額的軍費,致使國庫空虛,不得以提高稅賦,稅賦一高,本就貧困的百姓就再也活不下去,只能選擇落草為寇。

  是以如今天下已經大亂,北方旱災和農民起義,南方土匪橫行,解決了連月山附近的土匪,南方還有很多地方仍然匪患嚴重。

  紀珩知道很多人都是被迫當了土匪,是以他沒有讓下屬趕盡殺絕,但凡主動投降歸順的,都被帶回了富陽縣城外的一處地方關著等著後續處置。

  紀安說完,江家人都心情沉重,仿佛看到了還沒逃荒時候的自己,糧食大減產,朝廷卻提高賦稅,致使民不聊生。

  江笙安慰道:“別喪氣,南方至少有一點是北方遠遠比不了的,那就是開荒。”

  富陽縣地廣人稀,地形主要是丘陵,加上氣候溼潤光照充足,簡直太適合開荒種地了!

  且此處到梧州坐馬車只要兩三天,太適合把東西運到梧州賣了!
  “是啊,只要有地種,我們還怕什麽,我們這麽一大家子人,還會餓死不成?”江成傑握拳道,“而且我聽說南方的樹木都長得很快,木材也便宜,我這手幾個月沒有碰木工活,早就癢癢了。”

  江成山也道:“那我們就趕緊找個地方落腳,抓緊時間修房子和開荒。”

  這麽一說,江家人又變得充滿鬥志,那麽難的逃荒之路都過來了,還有什麽可怕的。

  這時老板娘把面也端上來了,每人一大碗,上面鋪著一層碎肉末,臥著幾片青菜,這樣一碗面才六文錢一碗。

  “客官們請慢用。”

  趁著江家人埋頭吃麵的時候,紀安笑道:“你們來得正好,我家公子剛好準備發布詔令,鼓勵大家開荒種地,還有那些帶回來的土匪也讓他們種地去,地是誰開荒的就歸誰,且頭兩年不收稅賦!”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