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古代小商販養家科舉日常》第三十章 招牌菜
  第三十章 招牌菜

  程遠聽後毫不猶豫的說道:“高兄若是有活盡管和程某說, 程某現在身無長物但力氣還是有的,至於工錢看著給點就行,多少都無所謂。”

  高冬青剛才是一時衝動, 現在想來又覺得怪不好意思的,這程兄弟雖然看著落魄,但眉宇之間的氣質是掩蓋不住的,想來以前也算是個人物。但你話都說出來了也就不好收回了, 便接著說道:

  “我家在是裡外的高家村,家裡承包了個魚塘, 塘裡養著魚和鴨子,今年以來這魚和鴨子的要貨量多了不少,我一個人實在是忙不過來了,就想著找人分擔一下,魚塘旁邊有間小屋,平時守夜的時候我就住那, 還算是結實, 若是程兄弟有意, 那房子便給你住了, 另外我每個月再給你三百文錢。”

  程遠如今孤身一人流落他鄉,差點就客死異鄉了,他十分感激上蒼能讓他遇到黃長植和高冬青,之前他也怨恨過上天不公,為了要讓他承受這麽多的苦難, 也懷疑過是不是自己在邊關殺孽過重才會受到如此報應。死過一次後他看開了, 人生無常, 但又處處有希望,他只要好好活著, 總有一天能找到兒子的,自己都能遇到好心人,他的兒子肯定也可以。

  “黃三哥救命之恩,程某永世不忘!高兄弟大恩大德,程某沒齒難忘!兩位請受程某一拜!”

  程遠說著就要跪下去,黃長植和高冬青一人一邊趕緊扶起。

  “程兄弟,你這是幹什麽呀,老高我這受不起啊!”高冬青說道。

  “是呀,程兄弟,這出門在外不就是要互相扶持嘛,以後呀,我們好好的乾,我這邊南來北往的,也幫你留意這,說不定哪天就有你家小子的消息了呢!”黃長植說道。

  程遠握緊了兩位的手,說道:“兩位說的是,我等著那一天。”

  年夜飯的主食依舊是餛飩,這餛飩黃寄北一家是百吃不厭的,黃四娘尤愛新出的三鮮餛飩,豬肉加上切碎的木耳,再加入切碎的香菇和胡蘿卜,那滋味別提有多鮮了。

  豬蹄洗乾淨,剁成一塊塊的,放入鍋中,煮開。煮熟後的豬蹄放入配置好的香料包,加入鹽和醬油,再小火慢燉一個時辰,之後放在一旁等涼透了,直接上手就能吃。冬天氣溫低,鹵製好的豬蹄能放上五六天,這一鍋夠他們吃的了。

  接下來的幾天都是大晴天,路上也漸漸地恢復了熱鬧。

  三人一起乾活,沒一會兒茶棚的積雪就清理乾淨了,三人約定好了,程遠還是先跟著黃寄北回黃家,等雪化了再去高家村找高冬青。

  灶上燉著蹄髈,煤爐上則是鹵著豬蹄,這道菜是由黃寄北負責烹製的,他饞這一口好久了,一年忙到頭可不得犒勞一下自己。

  兩天后程遠跟著黃寄北一家一起去茶棚,等著高冬青從縣城回來就坐他的驢車一起去了高家村。高冬青夫婦都是厚道人,想必程遠去了以後日子不會難過。

  除夕前一天白氏帶著四娘開始炸肉圓,一個個圓滾滾的肉團子在油鍋中翻滾,這次白氏可放了足足的豬肉,再加上饅頭屑、生薑細蔥,別提多香了!
  黃長植更是早早的就在一直有合作的張屠戶家預定了蹄髈和豬蹄,大年三十那天,白氏燉的蹄髈把屋外的小孩子都要饞哭了,連路過的老王氏都忍不住一直往院子裡張望,就等著晚食前白氏自己送過去了。

  忙碌之間,一年就這麽結束了,黃寄北迎來了到這的第二個春節,他已經十二歲了。

  比起去年,今年黃寄北家手頭寬裕了不少,白氏終於可以大展身手了!

  除夕夜的飯桌上魚也必不可少的一道菜,高冬青托程遠給他們送來了兩條大草魚,白氏收下魚後用碗裝了一碗的炸肉圓,又添了兩個豬蹄,讓程遠帶回去吃。過年就講究個禮尚往來,這是不好推辭的,更何況程遠這些日子對范荷花他們也很是照顧,若不是有程遠在,再加上她們母女三人堅持,白氏就是拉也要把他們拉過來一起過年的。

  夜幕降臨,村裡已經響起了鞭炮聲,等黃長植帶著黃寄北去老宅祭祖回來就可以開飯了。

  黃長植回家後和黃寄北他們說了程遠要去高家村乾活的事情,黃寄北也為程大叔感到高興。

  下過雪後天氣愈發寒冷了,客人們都往木屋裡面擠,不願坐在外面棚子裡吹風。黃寄北感歎著,要是客棧早點建起來就好了,這其他季節還好,大冬天的真的太冷了!雖然比不上之前,但茶棚的收入還是不錯的,肉夾饃和鴨血粉絲依舊很受歡迎。

  這魚實在是太大了,程遠走後白氏拿出其中一條魚一分為三,前半部分做成了魚頭豆腐湯,中間部分做成炸魚塊,後半部分做成魚丸,謝婆婆牙齒不好,就愛吃白氏做的魚丸,又軟又滑,另一條則養在了盆裡等明天再做。

  父子兩回來後拿上白氏事先挑揀出來的兩碗肉菜送去了老宅,黃寄北一進屋就感覺大家的目光都朝他們這邊集中了過來,看樣子就等著他們的肉菜過來開飯了。

  老黃家這一年也真是元氣大傷,五畝水田沒了,賣地的錢也沒留下多少,沒有這五畝良田全年收成都少了不少,長子院試失利,只能去十八裡鋪謀生,一個月才能回來一次,一個月一兩的收入養活他們自己都算困難,還要老王氏隔三差五的接濟一點。

  薑氏比起年初剛嫁進來的時候憔悴不少,長時間做繡活到底是傷身子的,黃寄南雖說不用乾活,但心裡卻很不舒服,嶽父嶽母現在也不大看得起他,這讓他很是惱火,隻盼著年後的考試讓他揚眉吐氣了。
    大娘黃小梅的情況比薑氏還要差,自從范荷花帶著二娘三娘出去自立門戶,蘇氏又跟著去了十八裡鋪照顧黃長楷起居,家裡的雜活就全都歸她了,現在她每天一大早就要起來做洗衣做飯、喂雞喂豬,大房隻留了她一個在家,她想反抗也反抗不了,幾個月下來,當初那個水靈靈的大姑娘已經和村裡同齡的姑娘們沒區別了。

  二房黃長棣以前就是個悶葫蘆,現在更悶了,整個人呆呆的,活的不清不楚。他知道自己做錯了,卻又不改正、也不反抗,依舊是逆來順受。

  四房就像個局外人,老黃家怎麽樣他們無所謂,畢竟他們都指著嶽父一家,只要把嶽父一家討好了,將來黃寄東考個功名他們的日子這不就起來了嘛。但他們似乎沒注意到,自己兒子已經沒了之前的活潑開朗了。

  主屋的氛圍真是壓抑,黃長楷陰陽怪氣,老王氏挑三揀四,黃老爹默不作聲。黃寄北父子放下碗,說了幾句吉祥話後就趕緊回來了。

  趁著黃長植父子去送菜的空檔,白氏又快速的炒了個地三鮮,給雞湯調了味,等父子兩送完回來菜已經都上桌了。一家子熱熱鬧鬧的圍著做著坐了下來,這樣來看,家裡的桌子的確小了些,菜都要放不下了。

  大家早已等不及了,立馬開吃,黃長植還給自己和白氏整了點小酒,一杯下肚,萬分舒爽!

  黃四娘摸著自己圓溜溜的小肚子,滿足的打了個飽嗝,把大家都逗笑了。今年黃寄北和四娘收到的紅包明顯比去年鼓了很多,這也說明他們家是一年比一年好了!
  正月十五前,茶棚是不開張的,正月裡家家戶戶或是在家或是走親戚,路上人不多,就算有也是去親戚家的吃飯的。

  趁著這個時候,黃寄北和白氏開始研究客棧的招牌菜。客棧可和茶棚不一樣,得有正經的菜式,只有打出了自家的招牌,才能長久的立足。客棧這麽大的投資,說不緊張是騙人的。

  是以年前黃寄北一家就購買了大量食材,這個時節在家裡多備點食材也不會引人注意,誰家過年不吃點好的呢。

  黃寄北的經營理念是雙管齊下,既要做堂食,也兼顧外帶,這樣就算堂食的生意起不來,有外帶撐著,生意也不會太差,是以他想了三道硬菜作為客棧的招牌:烤鴨、叉燒肉、酸菜魚。

  烤鴨是他早就想做的,之前受限於條件,只能暫時擱置,如今可以安排起來了,畫設計圖紙的時候他就規劃好了廚房烤爐的位置,方便今後使用。

  叉燒肉可以作為涼菜也可以作為熱菜,上菜速度快、方便帶走、味道獨特,是個很不錯的選擇。

  而且烤鴨和叉燒不僅可以供客人點菜,還能做成簡易的快餐,配些綠葉蔬菜和鹵蛋,就能快速完成一份盒飯的製作,非常適合趕路人。

  酸菜魚更是後世大家百吃不厭、經久不衰的一道名菜,無論是陽春白雪還是下裡巴人都是適配的。半個月前黃寄北就陪著白氏把酸菜醃上了。

  以前每到冬天,黃寄北的媽媽就會帶著全家醃酸菜,黃寄北至今還記。醃酸菜一般用的是芥菜,沒有芥菜的話,青菜、白菜和雪裡紅也是可以的。

  黃寄北選擇用淘米水進行發酵,先將芥菜洗乾淨放在太陽底下控乾水分,再燒一鍋開水,把晾在室外的芥菜拿回來。將芥菜放在開水中過一遍,一遍即可,時間長了菜就爛了,把井水舀入大盆裡,再取一小碗大米放入,反覆搓洗讓淘米水更好的融入。等燙過的芥菜晾涼了就可以開始醃製了。

  拿出一個洗乾淨晾幹了的老酒壇,放入芥菜,等芥菜都碼進去了在最上面一層再放些花椒、蒜瓣和小米辣,壓上一個大陶碗,倒入淘米水沒過壇子裡的菜,天氣熱的時候兩三天就可以吃了,冬天天冷,要醃上十天才能發酵入味。

  大年初一黃寄北家晚膳的主菜便是這道酸菜魚,放在盆中養了一晚的大草魚依舊活力十足,處理的時候沒少費力。新鮮的魚肉肉質就是不一樣,一條大草魚片出了滿滿一大盆的魚片,放入蔥薑花椒和料酒醃製,下鍋前再過裹玉米澱粉,這樣才會滑嫩有嚼勁。

  加入切好的酸菜,再放一把豆芽,一大鍋的酸菜魚這就做好了,出鍋後撒上芝麻和小米椒,淋上熱油,“刺啦!”一聲,把大家的食欲都激發了出來。

  至於其他菜色,黃寄北很放心的交給了白氏做主,有林紅留下的那本菜譜,這都難不倒她的。

  至於鴨血粉絲湯,黃寄北打算等客棧開張後就讓高大叔一家做了,今後鴨子和魚還要依賴高家長期提供,舍些利益沒什麽,沒必要什麽都攥在手裡。當然這些還只是打算,他還沒來得及和高大叔一家說。

  正月裡的這些天,黃寄北家關著門在房裡一遍遍的研究,一次次的改良,一家人每天吃的肚皮滾滾,半個月下來都胖了一圈,黃寄北倒是沒怎麽胖,他長高了。

  這是他來到這過的第二個年,如今他已經十二歲了。如果客棧開張順利的話,今年年底他也應該回學堂了。現在每天能學習的時間有限,遇到問題也無人可請教,的確不利於學業進益。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