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古代小商販養家科舉日常》第六十五章 天福雞
  第六十五章 天福雞

  海涯省輪廓形似一個橢圓形大雪梨, 地勢四周低平,中間高聳,全年暖熱, 雨量充沛。

  黃寄北第一次做父母官,自知責任重大,上任後,他先是遍訪全州, 總算是對這片土地有了大致了解。三崖州下轄五個縣城,分別是:紫貝縣、玳瑁縣、林昌縣、海昌縣、苗水縣
  其中, 最為貧困落後的要數林昌縣,該縣山地較多,既不像紫貝縣那樣有礦產,也不像海昌縣那樣有海域,更不像苗水縣那樣有耕地。

  林昌縣主要的產業就是伐木業,靠山吃山, 林昌縣山多樹多, 砍柴賣樹就成了主要的經濟來源, 可在三崖州, 木材根本賣不上價,多年的砍伐反而使得當地土質變得疏松,時常有山體滑坡,百姓們日子過得很是困難。

  是以,黃寄北把林昌縣作為了第一個發展目標。

  凡事需因地製宜, 只有了解一個地方, 才能找到適合這個地方的發展方向, 黃寄北不是那種整天待在府衙處理文件的官員,他更喜歡下基層考察。

  黃寄北穿著尋常衣物, 隻帶著一個面善的衙役,衙役扮作小廝,挑著兩個竹筐,兩人跋山涉水來到了林昌縣耕牛鎮天福村。

  天福村是林昌縣遠近聞名的富裕村,此村養得一手好雞,村裡的雞做成食物後皮薄滑爽,肉質肥美肉,香味甚濃,肥而不膩,供不應求,很受當地人歡迎,天福村的村民們也因此過得比其他地方好很多。

  若是林昌縣其他地方也能和天福村一樣有一技之長,日子就能好過許多。

  同樣是養雞,為什麽天福村的雞就如此不同呢,黃寄北此行就是為了一探究竟。當然,直接去問是不會有結果的,之前也不是沒有其他地方的人過來取經。

  天福雞抹脖子放血後用開水燙一下,拔毛開肚,清洗乾淨,斬去雞爪雞尾,切下雞肚子裡的黃色的雞油。這個雞油可是好多西,待會可用來熬油。

  倒不是天福村村民藏私,他們村的雞供不應求,根本不用擔心有人搶生意,實際上村民們很是熱情好客。

  見到黃寄北買了這麽多隻雞回來,白氏和紀寧雨都很訝異,事情沒得到驗證前黃寄北不想家人跟著一起煩惱,便稱是自己嘴饞了。

  這次既不紅燒也不燉湯,她要做一種全新的吃法,是謂雞飯。

  黃寄北選了十幾隻雞後黃寄北並不急著走,向大娘討了碗水,就這麽坐在村口的大榕樹下看著雞群覓食,這些雞個體不大,每隻約三斤左右,毛色鮮豔,翅短腳矮,身圓股平。

  老農很是健談,一番交談下來黃寄北對天福村的歷史人文都有了了解,他猜測,可能養雞的秘訣就在這些榕樹身上了,討要了一些榕樹籽,黃寄北和衙役帶著十幾隻雞回了府衙。

  “老伯,請問這是什麽果子呀?”

  用老薑在雞的表皮和腹內擦一遍,並均勻地塗抹鹽後醃漬半小時。

  黃寄北進村後尋到了一位慈祥的大娘,稱自己妻子剛剛生產,需要吃雞補身體,聽聞天福村的雞特別鮮美,但外面很難買到,故特地來村子裡買。大娘對於黃寄北此舉很有好感,邀他進屋,熱情地接待了他,打開雞窩供他挑選。

  “阿娘,這是三崖州有名的天福雞,市面上很難買到,我今天去林昌縣,順便就多買了些,阿娘我們今晚就吃雞好不好,吃不完的我們就先養在院子裡吧。”

  “那其他村也有嗎?這裡都喜歡在村裡種榕樹嗎?”黃寄北追問道。

  黃寄北感到有些奇怪,這大榕樹下是一塊平地,草都被人踩沒了,硬邦邦的土地也不會有蚯蚓,為什麽這些雞這麽喜歡在這裡覓食呢?

  “也有,只是不多,我們這有句俗語:榕樹不容人,要是在離榕樹太近的地方蓋房子,時間長了房子的地基可能會被榕樹的地下根系破壞掉,影響房子的壽命,我們村幾十年前原本也是要砍掉這些樹的,可有個算命先生說這榕樹是我麽村的風水樹,在屋前種榕樹會保佑我們平安富貴。”

  白氏聽完就笑了,自家兒子可難得有這活潑的的時候,那她當然要大展身手了。

  地上好像有什麽東西,黃寄北靠近了些,這下看清楚了,好像是小果子,黃寄北用手撚起幾粒,向一旁乘涼的老農詢問。

  “嗨,這哪是什麽果子呀,這是榕樹籽,我們村到處都是。”

  只是連他們自己都不清楚,為什麽自己村子裡養出來的雞就是比別處要好,他們平時也沒花多少心思在養雞上,都是放養的,倒是有幾家嘗試著圈養,養出來的反倒沒有先前好。

  老農接過黃寄北手中的果子,眯起了眼,隨後說道:

  天福村地處耕牛鎮北面,村裡村外多榕樹,樹上古枝參天,濃蔭遮日,雞雛成群,追逐嬉戲,生棲繁衍。

  接著,取一個大鍋,倒入足夠多的清水,放入蔥結和薑片。

  黃寄北忙了一天也不覺得累,跟在白氏身旁,母子兩一起琢磨新吃法,紀寧雨則笑著在一旁幫他們打下手,屋外黃長植正在給剩余的天福雞搭雞窩。

  大火將水燒開,拎著雞頸將天福雞浸入鍋中,數到十將雞提起控水,繼續大火把水燒開。再次將雞身浸入湯中數到三十,然後再拎起控水;

  繼續燒開鍋中的水,將整隻雞放入湯中,蓋上鍋蓋熄滅柴火,浸泡兩刻鍾;

  打開鍋蓋取出鍋中的雞,用冷開水衝涼,放入準備好的冷水中浸泡至完全冷卻,撈出冷卻後的雞,就可以切塊裝盤了。

  接下來就是蘸料的準備。
    將一小匙白糖放入炒鍋中用小火加熱,至發出焦糖香時,放入兩大匙醬油和兩大匙雞湯,煮至糖融化並變得濃稠時,裝碟作為第一種蘸料。

  老薑、蒜瓣、指天椒切碎,淋入兩大匙沸騰的雞湯,放入少許桔子汁和鹽調味後作為另一種口味的蘸雞料。

  白氏和黃長植這邊在忙,紀寧雨那邊也差不多快好了。

  只見她把米用清水淘洗乾淨並放在一旁控乾,把雞油放入乾淨炒鍋,加入少許水和蔥段,用小火慢慢把雞油熬成液體狀,待油渣呈棕黃色時撈出,接著用雞油小火煸香薑片和蒜片,倒入大米略微炒一下,再加鹽炒勻,倒入鍋中,加雞湯煮飯。

  家中並不是沒有仆人,只是他們都很喜歡這種在一起親自動手烹飪食物的感覺,那是滿滿的人間煙火味。

  米飯煮好了,挑出裡面的蒜片和薑片,晚飯就可以上桌啦。米飯搭配白斬雞,加上一份燙熟的青菜,配上蘸雞料,一頓美味的晚食就做成了!黃寄北給這套組合取名叫做雞飯。

  黃長植夾起一塊金黃色的雞肉放入你的口中,咀嚼咽下後不禁豎起了大拇指,脫口而出: “棒!”

  這麽多隻雞一時半會兒也吃不完,紀寧雨便提議舉辦場宴會,宴請當地權貴的夫人小姐,和大家打好關系。

  黃寄北覺得這主意甚好,他們初來乍到,他一直在想有什麽好的方式盡快融入當地環境,這段時間也有不少的名流鄉紳給他遞過拜帖,他們各自代表著不同的勢力,接哪個不接哪個都很有講究,是以他把這些帖子都壓了下來。

  紀寧雨這個提議正好與他不謀而合,紀寧雨先宴請後宅摸清情況,再由他主動宴請各方勢力代表,化被動為主動。

  天福雞擺盤美觀,色澤淡黃光亮,皮脆肉嫩味鮮,醮佐料而吃,入口噴香,爽滑異常,非常拿得出手。

  但既然是要舉辦宴會,隻一道白斬雞未免太單調了,黃寄北這就前世品嘗過的各種雞肉美食,比如說加入椰汁和椰肉烹製而成的椰子雞火鍋,用椰子水做湯底,肉質鮮嫩無腥味,湯鮮柔嫩,再如配以花生辣椒爆炒而成辣子雞丁,又如裹上饅頭屑炸成的雞排和雞塊……想起來就讓人垂涎三尺口舌生津。

  白氏這回可找到事情做了,沒幾天的時間,她就在黃寄北的協助下把這些菜式給研究了出來。

  宴會定在十天以後。

  對於接受過世家培養的紀寧雨來說,舉辦一場宴會不算什麽難事,前來赴宴的夫人們本來還想看這位剛成親不久的知州夫人的笑話,哪知一上來就被紀寧雨世家小姐的做派鎮住了。

  整個宴會,無論是從場地擺設、菜品設計、宴會流程都是無可挑剔的,紀寧雨的言談舉止更是讓在座各位感受到了大家風范。

  這場宴會紀寧雨還特地設計了一道椰子燉,椰子燉盅用杞子、淮山、紅棗、豬肉和天福雞一起燉,對於女子具有美容養顏的功效,濃濃的湯裡還帶著椰香味,非常清新。

  笑話沒看成,反倒是她們自己,唯恐給人落下了土包子的印象,這些夫人小姐們都打起了精神,努力表現出自己的禮節,甚至開始模仿起紀寧雨的行為舉止。

  黃寄北這邊也進行的較為順利,這次宴會他並不想明面上談什麽政事,只是招呼著大家吃好喝好。黃寄北表示,這次宴會就是為了和大家聯絡感情,不談其他。

  雖然表面上不談,但一頓飯的時間能看出來的事可不少,比如說誰和誰走的比較近,誰比較猖狂誰又比較低調,哪些是可以為自己所用的,哪些又是必須打壓的。

  當然,這些都是以後要慢慢處理的,但通過這兩場宴會,白氏的白斬雞和雞飯很快的在上層社會流行開來。

  上行下效,雞飯的做法很快就在三崖州流行開來,就算不搭配飯,光是白斬雞也是夠美味的,每家都有自己喜歡的蘸料配方,飯館的大廚,家裡的煮婦,都以自家能調配出美味的蘸料而感到自豪。

  海涯省天氣燥熱,是以白斬雞這種涼菜在當地很受歡迎,再加上酸酸甜甜的蘸料,即使是在炎熱的夏季,也能讓人胃口大開。

  天福雞的名號也因此更響亮了,以前是只在三崖州聞名,現在是在整個海涯省都很有名氣,不少州外的人都慕名而來嘗鮮,天福雞就更加供不應求了,價格也漲的厲害,於是市面上就出現了很多冒牌的天福雞。

  本來也只有家境比較好的人家才能吃得起雞,這麽一來,這道美味就更加局限於上層社會了,而三崖州更多的還是普通百姓。

  還好,經過3個月的喂養試驗,黃寄北基本可以確定天福雞的奧秘了,這秘密就在這榕樹籽上,樹籽富含營養,家雞啄食,體質極佳,是以做出來的菜品就特別美味。

  黃寄北循序漸進,先找了幾個附近山上榕樹多的村子做試點,在這幾個村子也成功後進一步擴大范圍到整個耕牛鎮,直至最後推廣到整個林昌縣。

  這樣一來,天福雞的供應量很快就上來了,養雞的人家收入增加,不養雞的人家也能用更便宜的價格買到天福雞了,百姓有錢了就能改善生活,就能進一步促進商品經濟。

  通過黃寄北的宣傳和政策鼓勵,三崖州外的府縣時常會有小販過來收購,然後販賣到整個海涯省,天福雞的市場進一步擴寬了,成為了他們海涯省的有名的特產。

  為了感謝天福村村民,黃寄北將這種雞統一命名為天福雞,並幫助天福村的村民在村裡修建了學堂,自編教材,並出錢聘請了老師,來教導天福村以及附近村落的孩子,大人中若是有有想要讀書認字的,也可以進學堂免費聽學。

  不僅僅是三崖州,整個海涯省文化水平都很落後,整個省都沒有出過一個進士,黃寄北能力有限,只能從小處做起,慢慢來,文化建設也是他這個知州的分內之事。

  冬去夏來,很快時間來到了三崖州最難熬的夏季。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