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漁女趕海發家記》第四章
  第四章

  三日又三日,海珠腿上猙獰的傷口結出血痂,傷勢好轉,她就不再窩在屋裡,上午冬珠隨村裡人去趕海,她拎了椅子坐在河邊下勾釣魚。

  “姐,我去撿柴了。”風平說。

  “好,別跑遠了,不能靠近水邊。”漁民不種莊稼,靠海不靠山,燒的柴多數是割了野草曬乾,或是從海裡撿了海草曬乾,也有海上漲潮飄來的木頭,原主的爹還活著的時候,家裡的柴都是他撐了船去灘塗上的紅樹林裡砍的。

  過了大潮日,海上的風浪小了許多,連帶入海河的河面也平靜不少。海珠察覺手上的木棍上力道下沉,來魚了,她按耐住激動,扯扯松松,一條巴掌大的銀魚露出水面。

  沒料到能釣起魚,海珠大聲喊:“風平,拿桶來。”

  隨著風平一起過來的還有三個小子,比他大不了幾歲,也是沒爹沒娘的孤兒,靠族裡給的救濟糊口,餓不死也飽不了,全身上下就一件看不出原色的破爛褲子。

  “海珠姐,你這魚鉤是什麽做的?”

  “繡花針。”海珠捏一截蚯蚓掛繡花針上,將魚鉤再次拋下水。

  三個黑小子怏怏“噢”了聲,站在水邊看一會兒又跟風平一起去摟柴。

  早上還晴好的天,這會兒飄來幾朵陰雲,冬珠到家了把魚簍放水盆裡,先忙活著把院子裡曬的蝦乾和鹹魚收進屋。海珠讓風平拿剪刀來,她扶著水缸坐下,把魚簍裡的東西倒出來,多是蛤蜊。

  海邊的天說變就變,三條魚剛收拾乾淨,天上就開始落雨點子。海珠想到河邊釣魚的小子,還沒出聲就聽門外響起一道粗嗓門:“下雨了還在河邊幹啥?不想要你們的小命了?都滾回去。”

  “沒事,還有三條魚,大姐晌午給你們煮魚湯喝。”海珠擼起袖子開始刮魚鱗,眼下遞來一個大陶碗,她笑眯眯誇道:“風平可真乖,我弟弟太勤快了。”

  載人的漁船靠岸,船上的人看到海珠在河邊,關切地問:“海珠,你腿上的傷好了?”

  說起這,海珠晃了晃桶,略帶炫耀道:“釣了三條。”這可是她自己釣起來的,往後每天如此,就是族裡的救濟斷了家裡也不會缺菜。

  魏金花從身後搗了下說話的婦人,好的不提淨提傷心事,“別把孩子惹哭了。”

  “快了,已經結血痂了。”

  風平羞澀一笑,蹲在水盆邊嘩啦啦攪裡面的蛤蜊。

  “風浪小,今兒大家都沒撿到好貨。”冬珠歎氣,前幾天撿的蝦蟹螺還能賣幾文錢,今兒撿回來的去了殼還不夠一個人吃的。

  “結痂了就快好了,好事好事。”船上的人托了冬珠一把,繼續說:“媽祖保佑,等你好全了去媽祖廟拜拜,你家走了晦,前段時間太倒霉了。”

  巴掌大的魚條,撒網都撈不起來,不過也沒人在這時說掃興的話,笑言兩句各回各家。

  “別掉水裡了,你們就坐我這兒,別跑遠了。”海珠把魚鉤遞過去。

  還想接話的人訕訕閉了嘴,看冬珠臉上的高興勁兒不見了,忙調轉話頭:“海珠釣到魚了?”

  桶裡攢到三條魚時,趕海的人回來了,小潮日湧上來的海貨少,家家戶戶收獲都不豐。

  “掉水裡也沒事,我們都會泅水。”沒拿到魚鉤的兩個小子機靈的把椅子和魚桶幫忙送進門,都沒讓冬珠沾手。

  海珠也準備收拾了東西回家,之前的三個小子跑了來,問她借魚鉤使。一根繡花針也要一文錢,他們買不起。

  五堂叔是負責給族裡的孤兒送糧送菜的,族裡的小孩對他又敬又怕,他的話剛落地,河邊的三個小子夾著尾巴拎著魚鉤跑開,魚鉤往齊家的門口一丟,頂著劈裡啪啦的雨一溜煙往家跑。

  “今早去碼頭賣了批乾貨,換了點米糧,這是你們接下來一個月的口糧。”五堂叔進屋把一鬥糙米倒出來,看著海珠說:“知道你娘走時留了一袋米,你家最近不缺糧吃,但也細著點,多考慮考慮以後”

  一鬥米大概有十二三斤,合算下來三個人一天的口糧不足半斤,一天三頓煮粥也只能混了水飽。海珠明白五堂叔的好心,認真地點頭應下。
    五堂叔頂著雨在院裡院外轉了一圈,叮囑冬珠把大門杠上,一頭扎進雨裡又往別家去。

  屋外瓢潑大雨,河道上浪花拍擊河岸的水聲響亮,遠處的海面也黑沉沉的嚇人。小漁村的石頭屋裡不受風雨影響,說笑聲混著飯菜香一道逸向雨幕。

  “若是不下雨,托鄭叔買塊兒豆腐回來是極好的。”魚小刺多,海珠煎了魚搗碎煮湯,過濾掉魚刺隻留湯,再把蛤蜊煮開殼,去了殼跟五個蝦尾肉一道丟魚湯裡煮。魚、蛤蜊、蝦都是鮮活下鍋的,熬煮出來的湯更是鮮味十足,海珠咽了好幾次口水,艱難得把目光從湯裡拔出來,這不是她能喝的。

  尋常的魚蝦蟹罷了,冬珠和風平不知吃過多少,早就吃厭的東西,也不知道是大姐的手藝好還是她臉上的饞意太明顯,顯得手上的兩碗魚湯滋味特別好。冬珠用杓子舀個蝦仁遞過去,試探道:“姐,要不嘗一小口?”

  海珠受夠了這行走不便的日子,日日做夢想的都是去汪洋大海裡遨遊,巴不得腿上的傷三兩日就好全,她就是饞掉舌頭也不會嘗一口影響傷口好轉的東西。

  “不吃,你自己吃。”海珠攪了攪陶罐裡的米粥,把雞蛋打進去繼續攪,看雞蛋花浮出粥面,她的神思已經飄到了海裡,“等我傷好了要把海裡的魚蝦蟹嘗個遍,蛤蜊青口海螺鮑魚什麽的我當零嘴吃。”

  冬珠聞言撇撇嘴,都是硬殼子有什麽好吃的,有錢了她想大口吃肉,想吃米飯,不想喝粥了。

  雨下了半天,一直到天黑才停,姐弟三個在家睡了一下午,吃了晚飯又繼續睡。這一覺才讓海珠養回了神,早上醒來時家裡就她一個人。

  濕漉漉的院子裡胡亂擺著樹枝和海草,昨夜裡海上風浪大,退潮後海灘上堆的樹枝和海草多,村裡人一大早都去摟柴了,冬珠和風平搭鄭家的船也一道去了。

  河道上有船來,海珠放下手上的漁網看過去,見是鄭家的船回來了,她笑眯眯地打招呼。

  “每次看海珠笑我就心情好,就是不知道這丫頭是真想開了還是強裝的,唉……”魏金花低聲跟她男人說,近了她也笑著問:“補魚網呢?”

  “是啊,在家沒事,我也做不了什麽,就把漁網翻出來補補。”海珠往船上看,“冬珠和風平沒回來?”

  “別擔心,你奶看著呢。”魏金花跟鄭海順把柴送回來還過去的,船頭的柴是兩個孩子撿的,她跑兩趟就都抱到齊家的院子裡。

  “先前回來看你還在睡,我開門進來你都不曉得,可嚇了我一跳,以為你又發熱燒迷糊了。”魏金花關切地問:“身體沒不對勁吧?”

  被人關心擔憂的感覺不賴,海珠心頭暖烘烘的,多好的人,她們姐弟三個處處麻煩人家,幾乎成了鄭家的拖油瓶,人家絲毫沒嫌棄過。

  “沒事,腿上的傷結痂了就不會再發熱,魏嬸兒你就放心吧。”海珠大聲說,努力向人展示她的精氣神,“我就是之前生病熬狠了,底子有些虛,多睡多吃不要多久就能養回來。”

  魏金花恍然大悟,這些日子光顧著這丫頭活了過來,忽略了她身上瘦沒的肉,出船的時候她交代男人再去碼頭就買幾隻母雞回來。

  日子一日一日過,轉眼就入了八月,禁海期快結束了。村裡的婦人都拿了漁網出來修補,男人們則是把船從水裡拖了起來,刷漆的刷漆,箍板的箍板。海珠閑了就瘸著腿去給人幫忙,補漁網、翻曬鹹魚、洗刷海帶她都乾,別人修漁船她也拄著棍去看,回去了就在她家那艘破船上搗鼓。

  “海珠,你鄭叔說明天有艘商船要去永寧碼頭,我托人給你娘去個信,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人,你有沒有想給你娘帶的話?”趁著冬珠和風平不在家,魏金花過來了,說這話時特意留意著海珠臉上的神色。

  海珠愣了愣,手上刮魚的動作停了,她怔愣著不知道該說什麽該問什麽。這個反應落在魏金花眼裡反倒讓她安了心,心想這丫頭往日的開朗果然是裝出來的。

  “我娘……我娘……”海珠踟躇著,看了魏金花一眼,繼續說:“魏嬸兒你能跟我說說我娘的情況嗎?我想等我傷好了帶著冬珠和風平去看看她,也不知道方不方便。”

  “你娘改嫁的那個男人歲數有些大,姓於,是個小行商,比你娘大個十來歲,是個鰥夫,沒孩子。”於來順托媒婆給他介紹女人的頭一個條件就是好生養,看中秦荊娘就是看她生養了四個兒女都養住了腳,想著過去了好開懷,同意把齊小弟帶過去估計就是打著萬一還沒孩子就把他改姓當兒子養的主意。

  “我估摸著你娘過去了日子不難過,你也不用多擔心她,咱們海邊的女人改嫁的多,二嫁的多數都過得不錯。”魏金花寬慰道,以她想的,荊娘過去了但凡肚子裡有動靜,往後的日子比在這兒可好過多了。

  古代寡婦改嫁的多,甚至行情不錯,尤其是生養過的寡婦。海邊民風開放,喪生在海裡的男人又多,寡婦帶著孩子改嫁,或是坐擁亡夫的家產招贅的也不少。鄭海順他爺就是入贅的,他奶的亡夫跟海珠的曾祖是堂兄弟。村裡的人七拐八拐都是親戚。

  “她日子好過就行,她日子要是不好過我就接她回來。”海珠抬頭說:“魏嬸兒,你去信幫我問問,我腿傷好了是要過去看她的,我娘要是不願意回來,我們兩家就當親戚走著。”

  “行。”魏金花欣慰地籲口氣,她就怕海珠會記恨荊娘,女兒要咽氣了娘走了,說起來多少有些虧心。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