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國潮1980》第542章 單元房
  第542章 單元房

  整個12月份,寧衛民都感到有些無聊,無聊是因為輕松。

  因為本月,“壇宮”的營業額開始有了顯著的下降。

  但得說明白了,這不是寧衛民的經營方式出現了失誤。

  主要還是受累於季節原因,受累於天壇的遊客直線減少。

  畢竟不是氣候適宜的旅遊旺季了,大冬天還願意來天壇,在林子裡吹風的人屬於少之又少的。

  盡管依然有年底“雕塑藝術展”給天壇撐場面,但吸引來的也是國內遊客。

  外國遊客一少,旅行社那邊能送來的旅遊團近似於絕跡。

  作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旅遊定點飯莊和園內的旅遊商店,自然少了很主要的一部分客源。

  這點就連頤和園的聽鸝館也差不多,同樣受到了很大影響,營業額直線下滑。

  只有北海仿膳飯莊,是因為地理位置的特殊優勢,不缺部委的客人,還是滿員狀態。

  與之同理,還是因為這年頭京城的冬天又乾又冷,氣溫能低至零下十幾度。

  人們沒事都不願意出來了,在外交際的活動自然減少。

  再加上年底各單位要做工作總結,財會任務加重,於是公款消費的客戶也少了不少。

  這樣一來層層疊加,偌大的飯莊也就甭想掙錢了。

  每天做的全是散客生意,能保本都不易。

  多虧“壇宮”還有個便民性質的點心店,依然獲得老百姓的熱烈追捧。

  每天還能維持個兩千多塊的利潤,已經相當難得了。

  說實話,這種情況下,“壇宮”飯莊無論有沒有寧衛民在,日常工作,正常運轉都不會有太大問題。

  與之相似的是,新一年的“雕塑藝術展”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

  由於有“美協”參與其中,這個活動又已經成功舉辦過兩屆。

  今年寧衛民根本就沒有什麽創新的打算,自然樂得放手、放權。

  因此這個月,他就有了更多的時間休息、調整狀態,甚至做自己想做的事兒。

  本著先人後己的原則,他一有了空閑,首先就想到的,就是自己應該對喬萬林的支持表示一下感謝。

  要知道,在他成就個人事業上。

  喬萬林是出了大力的,而且以後對他的幫助肯定還會更大。

  但恰恰讓寧衛民大感過意不去的,是喬萬林本人在這件事裡獲得的好處卻並不大。

  僅僅是把代理副科長的那個“代”字給去了,很有點白忙一場,竹籃打水一場空的意思。

  原本寧衛民還以為喬萬林能直接被提拔到正科的級別呢,這就讓他多少有點愧疚。

  他還記得,當初可是因為他百分之百看好這件事,才會極力攛掇不那麽情願的喬萬林放棄書市,去大刀闊斧的為這件事忙和。

  結果現在誰都撈肥了,就喬萬林付出與收獲不成比例,那他能過意得去嘛。

  大家都好才是真的好呀。

  如果有人心裡委屈,而且還是重要的夥伴的話,那就是事業的隱患。

  何況兩個人還有一定友誼基礎,這點和旁人純屬功利的關系也不大一樣。

  即便是喬萬林不當面埋怨他,那人家心裡也肯定別扭不是嗎?

  所以,為了不讓友誼褪色,維護好合作關系,寧衛民就必須得做點什麽,想辦法進行補償。

  琢磨來琢磨去,他終於盯準了一樣東西——重文區商業局的自蓋職工樓!

  為什麽他會動這個心思?
  其實是因為早在1980年,偉人的《關於建築業和住宅問題的談話》,在某種程度上,已經相當於為各單位自建樓房對職工銷售放開了一道不大的口子。

  於是隨後,京城具有一定經濟實力的單位為了響應號召,就拉開了大興土木,建造職工樓的序幕。

  但問題是,和有可能白得的東西比,花一塊錢也是多啊。

  誰都惦記著免費分房,根本沒人願意花錢買。

  所以寧為民的意思是,既然喬萬林有買單位自建房的權力,而他有錢,卻弄不到房子。

  那不如由他掏錢給喬萬林買房。

  買下房子後,喬萬林願意搬去住新房也好,願意留下住舊房也可,反正騰出一套房給他用十年就行。

  十年之後,他把房子鑰匙歸還,倆人就算扯平了。

  他掏的這筆錢壓根就不用喬萬林還,實質上是抵充房租了。

  應該說,寧衛民的主意盤算的真是挺好。

  不但喬萬林可以白白落套房子,享受到政府的購房優惠補貼。

  他除了補償了心裡的歉意,還能順便解決自己目前缺房用的問題。

  這是一箭三雕啊!
    但是,他的好心好意一開始也不是很順利就被喬萬林接受。

  因為喬萬林也是精明人,他知道這是一種人情兌換,當然要盤算一下是否劃算。

  別忘了,這時候的人思維比較傳統,僅僅能看到房子的使用價值,看不到房子的升值潛力。

  喬萬林覺得接受這番好意,寧衛民付出太多,自己又不會落下什麽實際好處。

  他可並不缺房啊,弄不好倒要欠對方一份人情,這當然就是虧本的買賣。

  所以他第一反應就是拒絕。

  “我房子夠住的了,一家三口,再多有什麽用呢?你幫我買房就是給我添累贅,我不但要維護修理,還要交房租呢。再說了,我早晚也能分著,何苦讓你花這麽一大筆冤枉錢。就抵十年房租?二十年你也虧大了?”

  這種價值標準讓寧衛民一下就笑了。

  “哎呀,我怎麽說你好。你就不能往長遠打算打算?房子恐怕是當下最難用錢買到的必需品了。分房得把職稱、工齡、學歷、戶口啊,都量化成分數,然後按累計得分排名。你能分到一套兩居室純屬運氣,是因為頭幾年知青下鄉了,你才有機會。換成現在你試試?難如登天。”

  “要是以後萬一有變,說徹底不分配公房了,那先分到的不就佔了大便宜了嗎?沒弄到手的不就吃大虧了嗎?你光看見你要交的那點房租了,你怎麽不想想,你要裝了電話,一個月基費就得十五塊錢,這麽一比,那幾塊錢房租算個什麽呀?房管局要給您修一次下水道或者是暖氣,這一年的房租就白收您的了。這難道還不劃算嗎?”

  “我也不虧。別的不提,外企又怎麽樣?我倒是有錢,還有汽車開,可沒處弄房去。每月光租賓館的錢,你知道我花多少嗎?我開煙酒店租那小院,一個月就得給人家三百塊。難道這還不能說明房子的可貴嗎?”

  “所以你別說房子沒用。那是你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饑,不知道別人缺房的情況有多麽嚴重。而且你不缺房也是暫時的。難道你的兒子就不長大,不結婚了?我告訴你,也就是外資企業無法購房,否則你們單位要肯把樓房賣給我們公司,我們都願意以翻倍的價錢吃下來。”

  這麽一來,喬萬林還真有點動心了。

  他回去一跟局裡打聽。

  局裡可銷售的職工樓一共有兩棟,按政策,他要出三分之一購房款,單位補貼三分之二。

  這批房每建築平方米售價定為了二百四十元。

  那就是八十塊錢一平米啊,按他的級別,買六十四平米的三居室就得五千多塊。

  可關鍵是,管這事兒的人就沒想到居然有人傻到還真要自己花錢買房。

  那是充滿嘲弄的哈哈大笑,一個勁的催他趕緊交錢。

  而金處長知道了這事兒,又勸他冷靜。

  說大多數人都不願意出這個錢,也出不起這個錢。

  這事兒拖下去弄不好,最後沒人買,弄不好就成白分了。

  他要掏錢買,不就吃虧嗎?
  一下子弄得喬萬林又有點猶豫了。

  幸好寧衛民對這事兒看得準,又替喬萬林做了一回分析。

  “當然不吃虧啊。還別這麽想,真弄成白分,確實有很大的可能性。可那樣的話,別忘了你才是副科,又去了沒幾天,一定能有份兒?萬一沒你的呢?”

  “其實我看哪,還是現在花錢買房最好。一是響應國家政策,穩拿把攥能弄到房。二是還可以先挑好朝向的,好樓層的。只要是自己花錢買,無論上下都說不出你什麽來。因為這樣是光明正大的呀。別人羨慕,他們也可以掏錢嘛。”

  “你再想想今後,一旦用不著這房,你還可以繼續租給別人啊。這就等於你有了一筆旱澇保收的外快了。就是退休,這房子公家也不會要回去,你能吃一輩子,還能傳給孩子。又不用再去求房管部門的人了,這也少了人情債,多麽合適啊。”

  “再說了,錢都是我掏,房子是你的名字,你又能虧什麽?你還別怕租不出去,我放句大話,這房子,我永遠給你兜底,沒人要我租。還不行嗎?”

  還真別說,是有道理啊。

  就這麽著,喬萬林沒話說了。

  終於下定決心把寧衛民給的錢交上去了。

  或許是因為他是蠍子拉屎獨一份,這事兒還辦得挺順,很快就拿到了鑰匙。

  他如願以償的要到了一套最好朝向,二層樓的三居室。

  不過對於搬家住新房,喬萬林可沒這個打算。

  他覺得自己家住得挺好,大冬天的,也實在懶得動彈。

  何況這新樓基本還沒人住呢,晚上就跟鬼樓似的,他可不願意找這個刺激。

  所以鑰匙直接就甩給了寧衛民。

  寧衛民當然樂壞了,興衝衝的跑去了新房一看,嘿!更美了。

  因為六十四平米就是純粹的室內面積,這年頭可沒坑人的“公攤”啊。

  於是,他終於有了第一個完全掌握在自己手裡,可以隨時方便出入,又能隨意存放私物的據點。

  不但可以把從印章廠弄來的銀盤子,玉石徽章都運過來了。

  關鍵是可以把暫存在天壇園裡的那些硬木精品家具挪進來了。

  他再也不用替這些一直不得不存放在別人地方的東西,患得患失,提心吊膽。

  說真的,事後想想,就連他自己都認為自己這件事辦得漂亮極了。

  簡直就是機器貓附體,也太能造福人間了!
  哎呀,居然什麽便宜都佔了,真他媽無奈!

  也只能捶著床誇自己幾句“太牛X了!”

  別人要跟你比智商,還怎活呀……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