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混在三國爭天下》第327章 孫權投降東吳滅亡
  第327章 孫權投降東吳滅亡
  當呂蒙戰死於九江郡城外,一萬兵馬也全軍覆沒的消息終於傳來,孫權驚得先是謔的一下站了起來,但短短片刻,他又踉蹌了一下坐了回去,臉色發白。

  算上呂蒙,大戰至今, 不僅折了過了十一萬水陸兵馬,更折了黃蓋、呂蒙、周泰三員大將。東吳當下,除去鎮守郡縣所必須的基本兵力,還能聚集禦敵的最多不過五萬人馬了。而且,東吳只有一個揚州,而劉宇的朝廷卻有十三州,所轄人口更是東吳的近九倍還多,水軍近乎全軍覆沒,江河天譴既無,還能繼續抗衡漢軍嗎?
  漢軍兩個字代表了孫權當下的轉變。

  ‘漢’絕對代表著天下正統,代表著天然的大義,先前因為雙方敵對交戰,孫權不可能承認劉宇已經是‘漢天子’的身份,以及秦軍已經改稱漢軍,他隻宣揚劉宇篡位無道,是逆賊!

  可是現如今,東吳慘敗已是必然,他絕望了,心中也終於徹底傾向於舉國投降。

  承認劉宇‘漢天子’的正統性,他舉國投降才更有合理性,更能說服自己接受這個命運。

  孫權再次歎息,他內心深處還是有些恐懼的,只希望劉宇真能看在兩家姻親,看在他妹妹孫尚香的的份上,不會害他性命。

  孫權召來陸遜與眾文武, 宣布舉國投降一事。

  原本就是九成以上文武都同意了, 今呂蒙再戰死,一萬大軍覆沒,支持舉國投降的人已經多達九成九,只剩一兩個老固執而已,而他們人微言輕,不可能左右大局。

  將舉國投降的決議說出來,孫權整個人就像是泄了氣一般。

  陸遜帶著孫權的命令回到九江郡,便派人聯系城外漢軍,下令打開城門投降。

  隻八天時間,漢軍就接管了整個東吳所有郡縣。

  東吳經過發展,到漢軍開始東征滅吳之前,原有二百八十余萬人口。

  因大戰只在大江之上,以及江夏到九江沿岸一代,吳兵除十萬水軍近乎被全殲之外,只有萬余步卒傷亡,因此東吳損失的人口前前後後不到二十萬。

  也就是說,漢軍接管東吳後,劉宇增加了大約兩百七十萬人口。而今,不算雲南之境的上百蠻族,嶺南之地的其他眾多蠻族,劉宇統轄人口也達到了兩千八百七十萬,只差一百三十萬就能達到三千萬,差不多是黃巾之亂後,諸侯混戰之前的程度。

  長安城。

  孫權投降,東吳覆滅的消息傳來,百姓歡騰,因為這表示著幾十年亂世過去,天下就要開始太平了。

  皇宮之中,劉宇可不認為天下已經徹底太平了,也不認為天下已經徹底統一。不是還有遼東公孫康,朱崖州島的劉備還沒有滅嗎。

  雖說公孫康早已臣服,不過只是名義上的臣服,遼東仍舊在公孫家的掌控之下。

  還有江東方面,孫權是降了,東吳也滅國了,可是江東士族勢力遠比其他地方更強大,以前的東吳,名為孫氏統治,實際上根本就是孫氏與江東士族共治,孫權都常與江東士族勾心鬥角。

  東吳滅了,劉宇也不希望再出現江東士族隱性把控江東的局面。

  劉宇召劉曄、郭嘉、田豐、呂虔、蔡邕、陳群、陳宮等內閣大臣進行商議。

  郭嘉想了想出計道:“士族之所以在當地勢力強大,概因掌控當地大量土地,眾多佃戶依士族而生產存活,加上壟斷學識,受當地讀書人擁護,將江東士族大部遷來關中,可斷其勢力根基。”

  陳群心頭一跳,其實陳氏也是傳承近百年的士族,本就出自士族,他太清楚郭嘉這一策對士族有多狠。

  陳群斟酌了一下說道:“陛下,此策雖可斷江東士族勢力根基,卻也定會引起江東士族強烈反彈,聯合與朝廷對抗,江東亂矣。”

  劉宇卻笑道:“陳卿所言不無道理,不過江東本就是新取之地,趁著局勢還未完全大定,亂上一亂也無妨,誰敢跳出來,便是對東吳仍有舊念,不服朝廷管制,心有反意!乃亂臣賊子,當誅!正可拔除所有在將來威脅朝廷對江東治理的隱患。”

  話語之中,充滿了森森寒意與殺機,令陳群背脊澈寒,不敢多言。

  定下策略之後,劉宇便下旨,江東士族全部遷離江東,遷至關中。

  與此同時,孫權與孫氏一族已經提前一步遷來長安,今已過淮河,再有半月就能到達長安城。

  對於孫權沒有選擇抵抗到底,劉宇心裡還是頗為滿意的,也確實沒打算虧待孫權。

  半月後,孫權與孫氏舉族抵達長安城。

  劉宇見過孫權之後,下旨廢孫權吳王之位,另行冊封為一等侯廣陵侯。到是吳國太被劉宇下旨冊封為萊國夫人,尊同國公爵位。

  同時,后宮之中,孫尚香也從孫妃,再次晉封為孫貴妃。

  劉宇遷江東士族前往關中的聖旨,果然在江東引起了軒然大波,眾士族反彈激烈。整個江東的混亂遠比漢軍東征滅吳更甚。

  “陛下這是要毀我等江東士族根基呀!”

  “陛下身邊定有奸臣蠱惑陛下如此行事!”

  ……

  東吳已滅,天下一統。江東士族罵歸罵,反對歸反對,卻也不敢不承認劉宇正統漢天子的地位,不敢把罪責歸咎在劉宇這個漢天子身上,便說劉宇身邊有奸佞蠱惑。

  總而言之,江東士族就是不想遵從聖旨舉族遷往關中。

  “陛下聖旨,所有抗旨不尊,不願遷往關中之士族,乃對東吳仍有舊念,不服朝廷統管,視有謀反之心,當誅!”

  隨同聖旨的是關羽等駐扎在江東各郡縣的二十萬漢軍出動鎮壓。

  連東吳都滅國了,江東士族勢力再強,也強不過先前的東吳。孫權等孫氏都隨著東吳的滅亡遷去了關中,才得以保族,江東士族憑什麽敢抗旨。

  頑抗的士族被漢軍強勢抄家了幾個之後,剩余士族看到了朝廷的強硬,他們終究無法對抗得了朝廷,無奈隻得遵從聖旨,舉族遷往關中。

  此正準備入冬,江東士族近十萬人,迎著入冬的寒風離開江東北上,一路踏著皚皚白雪往北。

  到達關中時,近十萬士族在路上就折損了千余人。

  雖說帶著世代積累下來的諸多銀錢,糧食,書籍等,但離開了江東,重新扎根關中,注定這些士族會沒落許多,在也不複在江東時那幾乎可以與朝廷對抗的強大影響力。

  ……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