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混在三國爭天下》第326章 東吳末路
  第326章 東吳末路
  不僅全殲了呂蒙帶出來的一萬吳軍,還把呂蒙埋伏準備圍殺關羽的幾百吳軍精銳也一道俘虜了。

  張遼將這些人帶到關羽面前,向關羽匯報了呂蒙原先的謀算。

  關羽冷哼了一聲:“奸詐賊子,不過便是吾真個中計,區區數百人,也能圍吾?真是可笑!”

  當年的呂布、趙雲、關羽、馬超、張飛、典韋,乃六大可萬軍從中取上將首級的蓋世猛將, 關羽今雖年過五十,身體開始老邁,可手持九尺大陌刀凶刃,戰力就算早已不在巔峰,也依舊還有張飛顛峰時期差不多的戰力,呂蒙埋伏區區幾百人就想算計關羽, 也是癡心妄想了。

  別說幾百人, 就算是幾千人, 上萬人,也沒有成功的可能。畢竟還有二十萬漢軍在後面呢,縱然關羽中計被圍,只需獨自撐過片刻,二十萬漢軍即可救援。

  可以說,呂蒙的謀算,其實從一開始就不會成功,呂蒙自以為是了。

  關羽又不屑的看了一眼呂蒙的屍體。

  關羽甚至都懶得令人將呂蒙的首級斬下,呂蒙雖名為東吳大將,對他而言,卻依舊只是不足掛齒的無名之輩,斬了呂蒙,他無絲毫榮譽,呂蒙的首級也不過是可有可無的垃圾,他不屑要之。

  簡單打掃戰場,關羽便領二十萬漢軍壓著剛俘虜的近九千吳軍,兵臨九江郡城下。

  九江郡城內。

  呂蒙被斬,所領出城的一萬大軍也全軍覆沒的消息讓整個城內所剩吳軍兵將一片沉默。

  眾人歎息, 呂蒙果然失敗了。

  事前就有人覺得呂蒙不會成功。

  當然, 也有寄希望於呂蒙能夠成功者,比如程普,他們死忠東吳,心中是不想看到東吳就此投降的,如果呂蒙能成,則能夠延續東吳。

  此刻,呂蒙果然失敗,終於讓程普等原先心底裡還帶有一絲僥幸的吳軍將領徹底絕望了。

  今城內僅剩四萬多兵馬,幾乎是東吳當下所能調動的所有兵馬了,而這點兵馬絕對無法抗衡關羽和甘寧加在一起的二十幾萬水陸精銳漢軍,無論如何也守不住九江郡的,東吳真的沒有希望了。

  程普不願意承認,可其實也清楚,陸遜前往建業面見孫權,九成就是為了商議東吳舉國投降一事。

  “報!秦軍正做攻城準備!”有吳兵緊急來報。

  在孫權投降的命令傳來之前,吳軍上下依舊隻稱劉宇麾下兵馬為‘秦軍’,而非已經改稱後的‘漢軍’。

  程普、蔣欽、徐盛等人紛紛一驚,忙登上城樓親自觀看。

  關羽大軍兵臨九江郡城下之後,關羽便令軍士做攻城準備,只見漢軍陣前,投石機,雲梯,衝撞車,攻城塔,弩炮等大量大型攻城器械正在安裝。

  光是投石機就有過百輛。

  可以想象,一旦漢軍開始攻城打擊,會有多麽猛烈,甚至整個九江郡城都要成為一座廢墟。

  程普咬牙握拳,臉上微微抽動。

  徐盛也死死的盯著城下,不發一言。

  蔣欽則要膽小許多,直接臉色有些發白,聲音有些顫抖道:“不能讓秦軍攻城,不為軍士著想,也為城中百姓著想啊。大都督已前往建業,想來是與大王商議舉國投降之事,只要拖延幾日,大都督定會帶著大王的命令而來。”

  這話說得頗有大義,似為城中百姓著想,不過,最大的原因還是蔣欽自己貪生怕死,他認定東吳舉國投降已經是必然,這種情況下,戰死就是白死,毫無功績,所以蔣欽不願意再戰,只等舉國投降的命令傳來。

  聽到蔣欽這樣的話,徐盛和程普都皺眉,眾人認定陸遜這種情況下前往建業是為了與孫權商議舉國投降是一回事,可似蔣欽這樣直接說出來,就太不應該了。

  不過程普沒有呵斥蔣欽。

  徐盛也沒有說話,他看向程普。

  蔣欽微微尷尬後,也緊張的看向程普,顯然他與徐盛都希望程普來做這個決定。

  程普最早是孫權麾下大將,在東吳是歷經孫堅、孫策、孫權三世之大將,資歷最深,聲望最高,戰功也最多,在周泰、黃蓋、呂蒙等人都相繼戰死的情況下,可以說如今九江郡城內,都默認聽從程普的命令。

  程普無奈一歎,蔣欽連如此軟弱的話都直言出來了,態度很明顯,徐盛雖然沒有說話,但看其神情中的猶豫,顯然心裡已經默認了蔣欽的話,不為守城軍士著想,也為城中百姓著想,此時真沒必要再造傷亡。

  想罷,程普遂對著城下大喊道:“吾乃吳王麾下老將程普,欲與你們鎮國公爺說話。”

  有漢軍士兵立刻將程普的話報到關羽處。

  關羽說道:“昔年吾與大哥參加諸侯討董,程普便為諸侯孫權麾下大將之一,他在東吳歷經三世,為東吳征戰數十年,是東吳屹立江東幾十年真正的功臣,吾應給他一個臉面。”

  遂起身出帳,帶著幾十人飛馬至九江郡城下。

  關羽對著城樓上的程普喊道:“程普將軍別來無恙,不知叫關某前來對話,欲說如何?”

  程普深吸了一口氣,才道:“關將軍,不,應是鎮國公爺,吾程普不才,陸遜大都督日前已往建業面見吳王。想來吳王必有命令,鎮國公爺可否等待數日,不要攻城,以免傷及城中百姓。”

  關羽沉吟,前日便是甘寧黃石再敗東吳水軍,將東吳十萬水軍打得近乎全軍覆沒之時,陸遜既然去建業見孫權,想必與商議東吳舉國投降有關。又想到戰前大哥劉宇的曾私下有言,此戰最好能迫降東吳,減少傷亡,而非真個殺到建業去。

  關羽道:“今便允程將軍一個面子,關某七日後再攻城!”

  七日時間,足夠信使從九江郡城來往建業一趟了,孫權是否決定舉國投降,也當有了結果。如若孫權識趣,便罷了,如果孫權冥頑不靈,死扛到底,再戰不遲。

  聽到關羽之言,程普和旁邊的蔣欽、徐盛都松了一口氣。

  程普在城樓上拱手道:“吾代九江百姓,謝過鎮國公爺,七日之內,必有回復。”

  關羽點了點頭,沒有多言,勒馬返回漢軍營寨。

  程普、蔣欽、徐盛亦回到城內,同時三人簡單商議後,再往建業派去信使,即言呂蒙被斬之事,也言和關羽的七日之約。

  建業。

  程普、蔣欽、徐盛三人派來的信使到建業之前,陸遜已經早在兩日前就到了。

  舉國投降,不是孫權一句話就能直接決定的,需與建業城中眾文武一起商議過後。而且孫權還是極為猶豫,心裡仍有一絲僥幸,這兩天,建業城中的文武大臣其實九成九都默認了舉國投降一事,可孫權卻反而一直拖延時間,沒有下最後的決定。

  ……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