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混在三國爭天下》第373章 後續影響
  第373章 後續影響
  就連劉宇也沒有預料到,因鮮卑人突然變成了夏朝大禹帝的一支,與中原漢人同宗同祖,同為華夏血脈,並且得到漢天子承認一事,傳到周邊的堅昆、丁零、夫余、沃沮、挹簍等地,竟然引起了這些部族的羨慕, 並且為此削尖了腦袋,也想跟著鮮卑人背後一起擠進大漢的‘大家庭’之中。

  這個消息傳到長安城,劉宇先是愣了一會,隨後頓時笑了。

  朝堂之上,當世大儒、國丈、內閣重臣的蔡邕忍不住豁然站了出來,怒斥出聲道:“荒唐, 什麽邊荒蠻夷都敢自稱與我大漢百姓同宗同祖, 同為上古炎黃血脈?陛下應當下旨申斥, 令蠻夷謹言慎行,不可癡心妄想!”

  鮮卑人方面,為了大漢北疆長治久安,蔡邕也就忍了,可是堅昆、丁零、夫余、沃沮、挹簍,也跟風一般削尖了腦袋也想與大漢攀親,蔡邕就忍不了了,隻覺得真是太無恥,太荒謬,太可笑了!

  當今世界,如果說哪個民族最為高傲,絕對便是漢人。哪怕是黃巾起義後,諸侯混戰,天下大亂時期,漢人飽受連年戰亂之苦,也一樣睥睨周邊各族蠻夷。

  漢人的高傲,在蔡邕這等當世大儒身上表現得更為直接。

  不止是蔡邕, 文武百官也有不少人大聲斥罵堅昆、丁零、夫余、沃沮、挹簍等卑微小蠻癡心妄想,請求劉宇下旨申斥諸蠻。

  劉宇眼角微微挑了一下, 心中有些遺憾。

  其實照劉宇自己的想法,夫余、沃沮、挹簍皆屬於後世的東北一帶,北至庫頁島,屬於華夏文化圈。劉宇本身就有以松原、吉林兩郡為橋頭,逐步向東北平原拓展,最終先吞並夫余、再吞並沃沮、挹簍,將大漢東北邊疆直接推至庫頁島一帶。

  丁零在貝加爾湖一帶,堅昆也臨近貝加爾湖西側,唐努山脈北側一帶,基本上丁零、堅昆本身所在就是極其苦寒之地,兩地再往北是後世的西伯利亞北極圈,更是苦寒而沒有人煙。

  當然,在當前時代,佔領北極圈的西伯利亞地區是不現實的,也沒有任何意義,不過劉宇仍舊希望能吸納丁零與堅昆成為大漢固有疆土,這樣的話,大漢北疆便能基本上把所有當前人類能居住,生存的地方都囊括了,現代化以前都絕無任何威脅。

  劉宇本就有這樣的戰略,而堅昆、丁零、夫余、沃沮、挹簍突然主動與大漢攀親,主動說自己也是大禹帝的一支,也是炎黃之後,華夏血脈,怎麽不合劉宇的心意,劉宇巴不得一口應下來,直接給堅昆、丁零、夫余、沃沮、挹簍等打上牢牢的華夏同宗後裔的標志,好為將來大漢吞並之後同化鋪平道路。

  然而,劉宇也總要照顧蔡邕等眾多文武大臣,以及天下數千萬漢人的情緒。

  再則,前腳給鮮卑人攀了親,後腳又立刻給更多蠻夷攀了親,豈不是顯得炎黃後裔、華夏血脈不值錢了,被白白拉低了諸多高貴?

  總而言之,不可能那麽輕易就讓堅昆、丁零、夫余、沃沮、挹簍等,也跟漢人攀了親,成為與漢人同宗同祖同血脈的存在。

  考慮了三日,第四日劉宇才下旨往堅昆、丁零、夫余、沃沮、挹簍等部,言此需查閱上古史記典籍,尋找佐證,方知是否屬實。卻又私下明言,鑒於堅昆、丁零、夫余、沃沮、挹簍等不會漢話、不懂漢字、不識漢禮,恐怕最終的可能性極小。

  也就是明確告知堅昆、丁零、夫余、沃沮、挹簍等,沒有合理的佐證,堅昆、丁零、夫余、沃沮、挹簍等便不可能與中原漢人攀得上親,蠻夷依舊是卑賤的蠻夷。

  不過,這從另一個方面,卻又還給了堅昆、丁零、夫余、沃沮、挹簍等一個希望,那就是若他們也會說漢話,懂漢字,識漢禮,還是有希望最終能與大漢攀上親的。

  這個希望看上去很小,卻也可見,足以讓堅昆、丁零、夫余、沃沮、挹簍等趨之若鶩。

  他們從內心深處渴求與漢人攀上親,最好與漢人行同一家。

  堅昆、丁零、夫余、沃沮、挹簍等為什麽會如此,主要便是大漢先不到半個月滅高句麗,又強勢閃擊鮮卑諸部,兩個月左右滅鮮卑,所帶來的超強震撼與威懾。

  東北部方面,當初高句麗對於大漢而言,實力弱小不值一提,可相對於夫余、沃沮、挹簍等與高句麗毗鄰的勢力而言,卻是強大的存在,夫余時常被高句麗蠶食擊敗,沃沮、挹簍等更是常年被高句麗欺壓,其中沃沮被逼得整個部族不得不向高句麗王稱臣,年年向高句麗納貢,供奉之重幾乎讓沃沮承受不住,可就是這樣,沃沮也沒有實力反抗高句麗。

  在沒有大漢乾預的情況下,高句麗就是東北部方圓一兩千裡的一個小霸。

  可就是這樣一個夫余、沃沮、挹簍等視為小霸的‘強大’存在,卻被大漢輕而易舉攻滅了。

  如果說這還只是讓夫余、沃沮、挹簍等感覺到震撼。

  那麽三十四萬漢軍精銳閃擊鮮卑諸部,短短兩個月左右時間便生生將東西橫貫五千多裡,南北橫貫三千多裡的廣袤鮮卑大草原來回打了個上下左右四方對穿,各部加在一起不下三十萬鮮卑騎兵幾無抵抗之力灰飛煙滅,數百近千大小部落,百萬鮮卑人全部被漢軍一網俘虜。

  此事給夫余、沃沮、挹簍,以及堅昆、丁零帶來的就絕對不止是震撼與威懾,而是寒徹骨髓的恐懼,猶如猛虎貼身,感覺自己隨時葬身虎口。

  夫余、沃沮、挹簍南接大漢松原、吉林兩郡,東接大海,西接已經被大漢滅亡的匈奴,北則是北極圈寒極之地。除了大漢這頭猛虎,夫余、沃沮、挹簍等基本上已經看不到其他任何勢力。

  丁零生活在貝加爾湖周邊一帶,北也是寒極之地,當代人類無法生存,除了已經被大漢滅亡的鮮卑,丁零唯一的接觸便是堅昆,而堅昆比丁零還弱小。

  堅昆的情況跟丁零差不多,往北也是當代人類無法生產的北極圈寒極之地,往西南唯一有訊息傳來的是西域,只是西域依舊是大漢的勢力范圍,面對大漢,堅昆、丁零、夫余、沃沮、挹簍等完全是無助的,唯一的感覺就是自己隨時可能被大漢輕輕就撕碎了。

  這樣的情形,這樣的恐懼心理下,你讓堅昆、丁零、夫余、沃沮、挹簍怎麽不趨之若鶩的想要跟大漢攀上親,到時候,大家都是同祖、同宗、同血脈的‘親戚’,再加上誠心臣服,你大漢怎麽也不好意思再打我們的主意了吧。

  也只有到了那時,堅昆、丁零、夫余、沃沮、挹簍等立於大漢虎威之下,才能有一些安全感,而不盡是恐懼。

  ……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