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混在三國爭天下》第114章 劉宇版三十六計
  第114章 劉宇版三十六計

  諸葛亮出山了!

  當諸葛亮出現在新野,並被劉備拜為軍師,幫助劉備大練兵馬之事。此情報通過滿寵嘔心瀝血建立的情報網急速傳往關中。

  “諸葛亮出山了!”劉備鄭重無比。

  當今天下,若論綜合才智,諸葛亮是絕對的第一,賈詡、郭嘉雖然料敵先機,計謀百出, 戰略眼光卓著,但更多隻表現在個人聰明和軍事上的,論民生、理政、外交等方面卻遠遜諸葛亮。

  劉宇要爭天下,不是沒有考慮過諸葛亮。但他卻也知道,諸葛亮自恃經天緯地之才,內心極傲,就算他也如劉備那般三顧茅廬,諸葛亮也不會出山輔佐他,因為他身邊已經有郭嘉、劉曄、田豐、呂虔、賈詡等本也是當世賢士, 讓諸葛亮覺得跟隨他並不能盡展他的經天緯地之才。也只有劉備那樣近乎一無所有,卻又有巨大梟雄潛力的人才真正合諸葛亮心意,才真正讓諸葛亮覺得能夠放開手腳,盡展自身才華。

  “諸葛亮雖然厲害,但我卻不可能為他一人而放棄郭嘉、賈詡等眾多賢士,所謂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賈詡心細,可看破敵謀,料敵先機。郭嘉的戰略與人心謀算,劉曄、田豐、呂虔的民政治國與後勤,還有陳宮,他們加在一起卻是遠超諸葛亮一人的。”

  總而言之,劉宇並不懼諸葛亮。

  況且……劉宇陰陰一笑,取出一本已經編寫出來的‘三十六計’。

  這本劉宇版三十六計, 除了三十六計本身,劉宇為了針對諸葛亮善於利用地形伏擊,善於火攻等,針對性編寫了大量戰例,地形分析在其中,一些諸葛亮還沒有用,但即將用出來的戰例,比如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等,只不過他換了個名字。

  總而言之,這就是一本劉宇特意準備用來坑諸葛亮的。

  劉宇召來田豐,將三十六計遞給田豐道:“元皓,此三十六計乃我偶然所得,你組織人將其抄錄出來,務必做到軍中將領人人手一本。”

  田豐回去之後,翻看三十六計,讀完一遍,他震驚得難以複加,感慨道:“此乃奇書,許多地方甚至比孫子兵法還要詳細,主公令抄錄出來讓軍中將領務必熟讀,乃大利之事也。”

  田豐是做實事的,他不敢怠慢,當即組織人手,親自參與將三十六計大量抄錄出來。

  不僅關羽、趙雲等眾多軍中將領,郭嘉、賈詡等謀士同樣人手一本。同時劉宇還傳下命令,所有謀士將領必須熟讀這本三十六計,三個月後進行考核,做不到者將被降職處理!
  三十六計和劉宇的命令在軍中掀起不小的波瀾,當然只在將領層中,普通士兵並不知道三十六計。

  郭嘉激動得胡須都在顫抖,他來找到劉宇,忙問道:“大哥,此奇書你從何處得來?”

  劉宇搖頭道:“無意中得來,卻是不好多言。”

  郭嘉並不強求劉宇細說,他澎湃道:“此奇書其中多計與嘉心意暗合,讀此奇書,嘉收獲甚豐!而軍中將領讀此奇書,也能提升他們的智謀戰法,此真乃大利。”

  相比較賈詡的料敵先機,奇計百出,郭嘉更偏向大戰略與人心謀算。三十六計當中,大量計謀暗合謀算人心,如借刀殺人,空城計,聲東擊西等,這正是郭嘉所擅長的,相信郭嘉讀三十六計所獲必定遠勝其他人。

  不止郭嘉,賈詡、陳宮的收獲同樣不小。

  軍中將領,關羽、趙雲幾乎手不離書。哪怕魯莽無謀的呂布在劉宇命令的強製下熟讀後,也收獲巨大,誰也不知道因這三十六計,呂布晚年從猛將、戰將,慢慢也有帥才,得以屢建奇功。

  潼關張遼,漢中徐晃,都是喜好兵書者,不用任何人督促,得三十六計比得任何稀世珍寶更加讓他們激動。

  ……

  新野。

  諸葛亮並不知道劉宇針對他,特意編寫了一本劉宇版三十六計,其中還有大量地形分析,如何防止伏擊,防止火攻等等,這些都是諸葛亮擅長的,都是將來諸葛亮屢屢能夠以弱勝強的奇招。

  正如諸葛亮當初在茅廬所算的那樣,劉表年事已高,身體本就不好,這一到雨季,天氣多變,劉表就撐不住了,重病在床。

  劉備常去看望寬慰劉表,在劉表面前刷足好感,看著劉表虛弱的病體,相信必不久於人世,劉備內心深處是激動的,因為劉表死了,他就可以毫無顧忌的謀奪荊州。

  荊州不同於徐州,五個徐州也沒有一個荊州富庶人口眾多,況且他身邊又有諸葛亮這樣的經天緯地之才輔佐,他將真正大業驟起!

  劉備這邊等著劉表死,江東孫權也覬覦荊州,況且當年孫堅死在劉表手中,既取荊州,也為報殺父之仇,孫權怎麽會放過這樣的良機。

  孫權趁劉表病重,以報父仇為借口,命周瑜為大都督,呂蒙為先鋒,親領十萬江東精銳向荊州攻來,首當其衝便是黃祖鎮守的江夏郡。

  許都。

  曹操聽聞劉表病重,江東孫權起兵攻打江夏郡,他也不願意乾坐著,便召集眾文臣武將。

  曹操道:“孫權出兵攻打江夏郡,乃為吞並荊襄之地,而劉表病重,其子劉琦懦弱無能,絕非能守荊襄之人。劉備野心勃勃,當初棄袁紹南下投靠劉表,便是安了謀取荊州的野心,現如今他見劉表將死,吾料定他,時機一到,他定乘虛而入,奪得荊州。無論荊州被孫權攻佔還是被劉備謀奪,都不利於吾一統天下之大業。現劉備暫居新野彈丸之地,羽翼未豐,吾當再舉大軍攻克新野,既滅劉備,也為取南攻襄陽,迫劉琦投降之路。”

  頓了頓,曹操繼續道:“近來吾聞劉備又拜一軍師,名為諸葛亮,年僅二十六七歲,也不知是何許人也?”

  曹操話音一落,夏侯惇便大笑:“年僅二十六七歲,如此小兒為軍師,劉備手下無人矣!”

  除了荀彧、徐庶等少數幾人,其他人紛紛附和,誰都沒有將年紀尚輕的諸葛亮放在眼裡。

  徐庶輕笑出聲。

  曹操聞聲看向徐庶:“元直何故發笑?想必元直定與諸葛亮相識。”

  徐庶自不否認,起身拱手道:“正是,諸葛亮字孔明,人稱臥龍先生,有經天緯地之才,神鬼莫測之計,真當世之奇才,不可小覷。”

  曹操微微皺了皺眉,問道:“孔明與先生相比如何?”

  徐庶搖頭道:“庶螢火之光,豈能與皓月相比!”

  曹操一驚,諸葛亮才能真遠超徐庶?

  徐庶繼續道:“劉備素來懷有鯤鵬之志,今得諸葛亮輔佐,如魚得水,如虎添翼,恐天下無人是其對手。”

  這話就有些太過抬舉諸葛亮與劉備,而貶低天下之士了,特別是在場曹操一方文臣武將如雲,卻皆被徐庶如此小覷,他們怎能容忍。

  夏侯惇冷哼一聲,怒道:“徐元直休得謬論,吾視諸葛亮如同草芥,何足懼哉!”

  荀彧勸解道:“夏侯將軍息怒,元直所言自有道理。劉備英雄,既拜諸葛亮為軍師,定是對諸葛亮的才能心悅誠服,不可輕敵呀。”

  這就有些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了,別說夏侯惇了,就連曹操都皺眉。

  夏侯惇又是一聲冷哼道:“劉備乃鼠輩爾,豈論得上英雄?我必生擒劉備,活捉諸葛亮!”

  曹操就喜歡夏侯惇這樣有傲氣,勇猛非凡的將領,喜道:“好,軍中無戲言,我命夏侯惇為都督,於禁、韓浩、李典為副將,統兵十萬,直取新野!”

  夏侯惇站了起來領命,並道:“謝丞相看重,夏侯惇願立軍令狀,若不能勝,願將首級獻與丞相!”

  次日,夏侯惇便領十萬大軍出征南下,直撲新野!
  ……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