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混在三國爭天下》第418章 神武二十年
  第418章 神武二十年

  神武二十年,劉宇七十二歲,身體看上去還算硬朗,至少還能再活個五六年。不過到了這般歲數,劉宇也不想操勞太多,政務方面的事情,他基本上已經全部丟給了太子劉睿, 有內閣眾臣輔佐,出不了什麽差錯,也讓太子多積累點經驗。

  現如今的大漢,總人口超過了七千萬,徹徹底底的超越了西漢與東漢顛峰時期的規模。

  雪域高原、漠南與漠北大草原、堅昆、丁零、夫余、沃沮、挹簍等地經過了這些年的發展,漢人的人口數量都不遜於蠻人了,同時蠻人也基本上漢化, 與漢人在語言、文字、習俗上都相差無幾了,可以說到了如今, 這些地方完全可以算得上已經是大漢穩固疆域的一部分了。

  烏孫那邊,在這一年,大漢正式吞並烏孫,廢烏孫國王元歸靡為魯侯,而元歸靡也又順勢改回了原先的漢姓。

  烏孫人有些反抗與暴亂,不過很快被當地駐扎的漢軍鎮壓了下去,局勢也很快恢復穩定。其實在大漢正式吞並烏孫之前,烏孫境內的漢人人口也已經達到了烏孫人的三分之一左右數量,並且烏孫人也基本上被漢化,用漢字、信道教,這也是大漢正式吞並烏孫之時,烏孫人反抗有限的最主要原因。

  這幾年時間,劉宇把政務基本上都丟給太子劉睿之後,便又專心改革軍事,進一步完善大漢軍製, 強化大漢軍隊戰鬥力,也為將來威遠萬裡之外更遠的域外打好基礎。

  劉宇先是設立三十大常備軍團, 每個軍團兩萬人,共六十萬人。規定常備軍團非特殊情況,不可進駐城池,隻駐守軍營,每日訓練。駐守,防禦邊疆,平叛,剿匪,對外征戰等才是常備軍團主要任務。

  劉宇還進一步擴充飛龍騎與陌刀軍兩大精銳的精銳的規模,將飛龍騎擴大到五萬人,陌刀軍擴大到四萬人,兩大精銳總共九萬人。

  事實上,三十大常備軍團雖然有對外征戰一項,但在劉宇的心裡,常備軍團主要還是對內平叛與防禦駐守為主,飛龍騎與陌刀軍才是劉宇準備威遠域外的主要力量。

  劉宇給飛龍騎與陌刀軍挑選最精銳的士兵,配備最好的裝備,以及最好的待遇。每一名飛龍騎或陌刀軍士兵凡出域外戰死,其家人不僅可得一筆撫恤,還在一定規模的基礎上免稅十年。

  大漢威遠域外的目標主要是西面大宛國、康居、貴霜帝國、安息帝國、羅馬帝國等一線。

  最近的大宛國都在天山山脈之外,貴霜帝國、安息帝國距離長安城便足有近萬裡,羅馬帝國更遠,在這樣的時代,這樣的遠距離,後勤完全不可能跟得上,只能就地補給,大規模用兵的話根本沒有可能,只能小規模用兵,幾千人,萬人,最多兩三萬人。

  這樣的數量規模限制,飛龍騎無疑是最合適的,陌刀軍也就頂多到貴霜帝國與安息帝國一線,陌刀軍大部分在劉宇心裡,其實還以拱衛關中,保持中央集權的足夠威信與強勢。

  另值一提的是,神武二十年,劉宇七十二歲了,當年麾下的老將們,即有年齡小於他的,也有年齡長於他的,就算有華佗引領,大漢醫療技術遠比歷史上同時期厲害得多,但真正活過七十歲的也不多。

  高順、張遼、張繡、馬岱、張任、龐德等大將都已經死了,其中最年長的是張繡,最年輕的是馬岱,老一輩大將只剩下關羽、趙雲、馬超、張郃、徐晃、甘寧,其中甘寧曾生過痢疾,吊著一口氣第三次從美洲大陸返回大漢,若非華佗當時正在江東,及時救治,甘寧也死了。徐晃常年駐守雪域高原,寒氣侵體,調回長安以後,卻終日臥病在床,命不久矣。

  另外,關羽也七十有一,年輕時曾有舊傷,當下也多臥病不出。

  老一輩大將,真正還能帶兵出征的只有趙雲、馬超、張郃。歷史上馬超活不過五十,是因為父仇難報,在劉備帳下也遭劉備忌憚,鬱鬱不得志。但在劉宇帳下,馬超今也是一等國公,將來後輩五代內襲一等國公,五代以後世襲一等侯,幾乎只在關羽、趙雲兩個最開始跟著劉宇的結義兄弟之下,比郭嘉還勝一籌,絕對得志,加之後半生征戰多在西域、金微山、北提海一帶,氣候與涼州差別並不大,馬超不僅活過了五十,且身體依舊硬朗,怕是有七八十的長壽命數。

  如今主要是年輕一輩將領崛起,薑維、鄧艾、呂臻、甘莘、王雙、龐會、徐蓋等,其中又以呂臻繼承當年呂布六七分神力,最為勇猛無敵。

  甘莘女子之身,卻遺傳了甘寧十成的神力,幼年時期命運多舛,被甘家第二代和第三代排擠,得劉宇關注後,在甘家的地位才終於扭轉,後甘寧每次出海歸來,皆親自教導甘莘武藝,如今的甘莘已經不遜於年輕時期的甘寧。

  鄧艾、龐會、徐蓋皆在陌刀軍之中,薑維、呂臻、甘莘、王雙則都在飛龍騎當中。

  另值一提的是,十一年前,諸葛亮領楚軍自朱崖州島反攻中原大陸失敗,加之劉備病逝,他一度頹唐,後來重複志氣,領楚軍跨海開拓交州與益州之南的大片區域,至今已有十年了。

  諸葛亮無愧為全方面的奇才,十年時間,他帶領最初僅僅一萬五千人的楚軍,先是攻滅了林邑國、後又攻滅了扶南,得三十萬人口,而這隻用了一年多時間。

  後來諸葛亮休養生息三年,經過三年嘔心瀝血的治理,林邑國與扶南遺民竟然完全接受了‘楚國’的統治,並視諸葛亮如同神明,諸葛亮一句話,比之當年他們的林邑國王或扶南國王的一句話還管用。諸葛亮運用漢文化教化,三年時間,林邑國與扶南國遺民竟然就初步漢化了。

  隨後又是五年多時間的開拓,在諸葛亮的帶領下,‘楚國’邊境已然拓展至驃國、撣國邊境,且對兩國咄咄逼人,滅了兩國之後,再滅盤越國,諸葛亮帶領下的‘楚國’就將統一交州與益州之南的大片區域,建立一個疆域不下於大漢荊、交、揚三州加在一起的‘南楚’之國。

  ……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