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釣魚佬德魯伊在異界》第176章 備戰
  第176章 備戰
  很多人都有著迷之自信,總覺得自己的那一套是對的。

  當然,這不是說別人的就不對,而是別人的不如自己的對,至少不那麽適合自己。

  羅博其實就有這樣的毛病。

  只不過釣寶給的東西強力、‘速食’、還有嗶格,以至於他如見業界大佬,無法生出抬杠的心思,只能拜服,也就成了對對對,而不會生出多少質疑之心了。

  又或者說,即便質疑,也是質疑適不適合自己的風格套路,而不是質疑技術本身。

  但對於西方驅魔人那套驅魔手段,他就十分看不上眼,不僅質疑,甚至鄙夷。

  他覺得,時代在變,驅魔手段也應該推陳出新,不斷提升,而不是百千年反反覆複就那一套。

  關於這個問題,就涉及今不如古、還是古不如今的概念。

  羅博覺得,以人類文明的特色,任何一個行當,都是投入越大,行業也就越成熟。

  具體又涉及到外壓、內壓、需求等等因素。

  古牛還是今強,較量的重點,就在於這個。

  就說驅魔,如果是黑暗時代,驅魔是吃喝和繁衍之外第二重要的基本需求(安全的需求),那麽無論是王公貴族,還是奴隸佃戶,都不得不開動腦筋想辦法,自然而然的,類似《赤腳醫生手冊》、《民間偏方大全》那樣的東東就會出現,

  全民投入,不計代價,幾百年如一日。

  那麽算總帳,自然是比現代小貓兩三那隻,又或某個公司劍走偏鋒搞項目規模宏大的多,投入也多的多,今不如古,非常合理。

  反之,以現代調集物資的能力,人員的素質,方法的先進,設備的給力,古代光靠一個環境外壓,就想力壓現代,那也是癡人夢話。

  末法時代怎麽了?只要還有一點點法,只要還能偶爾顯個聖,被有心人捕捉到了,在足夠利益的驅動下,就能展開足夠給力的行動。趕超古代相關從業人員們所謂時代相傳的心血結晶,也未必是夢。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認知,羅博特別看不起教廷一成不變的那套驅魔手法。

  當然,他也清楚,他的成見、偏見,很大程度都是穿越前影視傳輸給他的信息造成,要是拿其當真相,那就太蠢了。

  說一個類似的信息,影視中的各種兵王、英雄系列,在炮火中蛇形走位、屢仆屢起。

  實際上,155M口徑榴彈炮,比如醜國的M777,普通榴彈24公裡,火箭增程彈40公裡,不但打的遠,還打的準。

  普通炮彈,殺傷半徑就能達到五六十米,在這個距離之外,也不安全。爆炸產生的氣浪和衝擊波,能傳播到大約360米之外(具體看著彈點的周遭環境,默認環境是曠野平地)。

  這個氣浪衝擊波,哪怕是第二打擊區域,也足以將兩百斤的壯漢掀飛,而爆炸中心,則會形成一個深度兩米,直徑六米的大坑。

  在這個范圍內,穿著動力裝甲也得死。

  在爆炸中心三米以內,即便是輕型裝甲車,也會被撕裂或掀翻。

  在爆炸中心十米以內,任何掩體都無法提供有效保護。

  所以,這種口徑才被稱之為重炮。

  那200、300口徑的戰列艦艦炮、以及列車炮又是個啥威力,可想而知。真就是運氣差點,戰神複生也當場就無了。

  羅博就在想,影視中的炮火打擊威能,跟現實中炮灰打擊威能相去甚遠。驅魔人的那一套雖然不好跟科技的這一套類比,或許也有同樣被小窺的嫌疑也說不定。

  或許現實中的驅魔,沒影視中那般蠢笨無力,看著都替他們揪心。

  結果動用鈔能力一查,臥槽,這回還真不是現實比戲劇更誇張,而是高比例還原現實。

  當然,也有誇張的部分,比如為了恐怖而恐怖,又或該影片的主題風格就要求帶有詼諧或諷刺元素啥的。

  真實的驅魔,基本就是影視中演的那般乾的,但沒有影視中驚心動魄,看起來更類似於給精神病發作的人喂了藥,藥效發作了,安靜下來了,驅魔人就宣布成功了,或暫時成功了。

  不忍卒讀,羅博看完花高價賣的相關資料後,心說:“怪不得教廷那幫競爭智慧極強的管理層人士不信,這在那等人眼中,分明就是為了功績而炮製的拙劣小視頻,光看表面,簡直就是在將別人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

  人其實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東西。

  像這些影音資料的內容,真的是太辣眼睛,演技全程不在線,也沒有驚心動魄、跌宕起伏的劇情,從頭到尾又平又乾,很多時候感覺不是驅魔成功了,而是當事人覺得這屆捧哏太不給力,光他一個逗哏賣力演、效果不行,也演累了,於是不鬧了。

  也許有人會說,影視劇都是誇張化處理的,故意各種反覆拉扯,烘托氣氛,博人眼球,現實中怎麽可能動輒大戰三百合,還全程無尿點,驚心動魄?
  對,道理大家都懂,可還是有種被喂翔,卻得誇好吃的感覺。或多或少,來點科學不能解釋的現象啊,高明點魔術那種能糊弄大多數人的鏡頭就行。

  沒有,統統都沒有。

  這種解釋權在我,全靠一張嘴吹出天花亂墜的假把式,十分下頭的。真就是非弱智就會拒信。

  問題是,這是招魂宇宙無疑,男女主就是錨定物,確保這個世界真的有詭。

  那麽羅博就只能說,是教廷不給力,真東西太少,假把式太多。

  就連其所謂的專屬研究機構,估計也是人浮於事。

  這個他可就太懂了。就跟那些日暮西山的官方機構一樣,蠅營狗苟者眾,為了向上爬,關鍵時刻玩‘不做不錯’那一套,不去解決問題,而是捂蓋子,拖時間,交給後人。

  如此一來,技術沒發展,反而還倒退了,也就不足為奇了。

  可惜現在不是21世紀,網絡在醜國雖然已經興起,但從好後世的角度,這一波屬於吹嗶賣概念,騙投資炒氛圍,最後拉眾多逐利的中低層下水、高位接盤的務虛階段,沒多少乾貨的。

  否則,他高低得利用網絡,海選一幫腦袋裡有包的,將驅魔技術瘋狂創新一番,然後再花錢雇些除了命一無所有的真勇士,進行實踐檢驗,多半是能出積累些實用技術的。

  現在嘛,倒也安排了兩撥人從事相關研發。

  一波可以稱之為科技組,羅博作為金主,開項目、提要求,而這個組的人員,來具體落實。

  科技組動用了格林家族的人脈,瑪麗安親自安排,最終匯集了幾位非常有實力的科學家。

  俗話說的好,學會文武藝,貨賣帝王家。

  在資本大行其道的世界,有錢,在很多場合,就相當於帝王。

  所以在常人眼中需要仰望的科學家,在資本眼裡,也不過是高級工具。沒那麽可敬可畏,不明覺厲。

  一般來說,名科學家,就像大牌,比如瑞士軍刀,只要是正貨,上限未必高,但下限一般不會低。

  但羅博更注重性價比。也知道一些磚家叫獸,弄虛作假立項目跑經費的嘴臉,以及剝削助理、學生的手段。

  所以,一般點的所謂知名教授,他是信不過的。

  最頂尖的則不缺經費和項目,他也請不起。

  於是目光就落在那些有能力,但沒什麽名氣的中年、青年科學家。

  他告訴瑪麗安:“找適格者的思路是,參與過大項目,在關鍵論文上署名,排序不算靠前,家裡沒人脈、沒錢,以確保不是鍍金。性情古怪、人緣一般般,人際關系簡單……”

  維系人際關系,需要時間和金錢,乃至足夠精力的投入。

  想要人緣好,總能讓別人愉悅,就得大量用到情商。

  時間精力都用在這個上面了,留給專業的能有多少?

  反之亦然。

  所以發明大王愛迪生是個什麽貨色,懂得都懂。

  他不是沒自己的東西,他是將自己從科學家轉變成了典型的資本家,中後期就是玩賣人設和盤剝他人的那一套。

  象牙塔不乾淨,科學聖地也照樣可以便溺橫流,羅博覺得就是選,也是選還在拿乾貨換原始積累的,而不是功成名就到處演講賣課的。

  瑪麗安由於多年來的畸戀得償所願,多少有點戀愛腦,再加上羅博的指導方針也挑不出啥毛病,也就願意顯得千依百順。

  龍國的投資也是這樣,胡天黑地累了,歇息之余,羅博就挖空心思給瑪麗安做思想工作。

  然後其所言,跟調查結果有諸多吻合,瑪麗安這才同意技術+金錢的重注投資。

  畢竟從年代角度看過去,現在醜國正是唯一超級大國,緋聞總統領導下,國庫豐盈,而不是欠債三十萬億,文明領袖燈塔國,就是這個時段喊出來的。
    在這種背景下,投資自家,做熟不做生,才是大多數資本的選擇。反過來投資龍國,那屬於燒冷灶。

  尤其是,產業空心化這個時期才剛剛開始,畢竟老熊死了也才五年,大毛休克療法,禿鷲盛宴,吃肉正歡,工人高待遇,因進補得利,也不是特被肉疼。

  要再等等,才會大刀闊斧鐵鏽帶,將產業搬去人力足夠廉價的外部,反正全球唯我獨尊,除了自己是城裡人,看誰都是土包子,賞你們湯喝,那是給面子,誰不得點頭哈腰拜謝恩典?

  羅博則搬出‘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龍國的人以勤勞務實為美德’、‘龍國官方專政優勢’‘國際形象的建立與千金市骨的需要’等等道理。

  他讓瑪麗安相信,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做產業,誰都沒有龍國優勢大,自打其官方決定與世界接軌,那裡就必然會是世界級的大工廠。

  美男計、枕邊風,才換來了一系列如願以償的項目啟動。

  所以說,有錢歸有錢,可想要動大錢,也得遵循牛頓第三定律,得舍掉點什麽,才能前進。

  除了化學專家、武器專家組成的以火、電、光為核心要素的器物研究,再就是理論驅魔者團隊。

  就像電影{惡魔的光火}中的那名黑人導師,在很專業的課堂上侃侃而談,給教廷培養的未來驅魔師,講解案例。

  可一旦來真的,臨場表現可謂一塌糊塗,既不夠鎮定,也缺乏隨機應變的能力,跟沒有經驗的菜鳥一樣,被簡單搞定,狼狽不堪。

  魔鬼可都是敢想敢乾,實戰經驗豐富,即便不是什麽大角兒,也照樣靠三板斧的換湯不換藥,就輕松贏下嘴炮黨。

  但羅博覺得,嘴炮黨也有其用法,博學強記、引經據典是這類人的一大特色,他們當移動書庫、活字典,就比較合適。

  於是,羅博請了幾位皓首窮經在書海文獻中挖掘真知的嘴炮黨,用來給沃倫夫婦做助手。

  比如拿出某個具有代表性的驅魔案例,沃倫夫婦,來闡述流程,包括當時的種種情形,和應對手段。

  然後這些嘴炮黨,就負責為這些情形,以及手段,進行書面解讀。

  主打一個實際結合理論。

  因為沃倫夫婦其實是野路子。

  雖然也專門進修過,但這種進修,就像是抗戰士氣,給前線指戰員補辦的學習班,確實有用,但倒究不比系統學習、科班畢業。

  所以,很多時候,這兩口子也是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知道什麽管用,但不知道為什麽管用。

  而羅博不僅想知道為什麽管用,還想知道有幾種管用的辦法,本質是什麽,能不能平替。

  這其實涉及很多根本性的問題。

  比如說,魔鬼倒是就是一類特殊物種,還是各有差異。

  比如人,不管是哪個膚色,哪個民族,都具備人的基本特征。

  但如果是動物,是驢馬騾之間的差距,還是豬牛羊之間的差距,又或乾脆是陸生和海生那樣的差距。

  羅博自然是希望像小說中描述的那樣,邪物之間不存在大的類型隔離,東方法門用在西方魔鬼身上同樣管用,甚至是外國的月亮特別圓,西方魔鬼對東方法門缺乏適性抗性,格外的管用。

  若是這樣,那麽東方也好、西方也罷,直指本質,提煉精華,才是他眼中的正路。

  就像東西方的儀式儀軌,相當一部分,都是提升氛圍,讓人進入狀態的。

  畢竟常人沒有經過專業訓練,想要達成專業術語所描述的心無雜念、神思寧一、甚至更高級的思緒若有若無,入定狀態,是很難的。

  這就需要額外的設備和儀式輔助,比如利於催眠的鍾擺節拍等。

  羅博是這麽分析的,萬一這般思想固化、缺乏變通、不知所以然的驅魔人,將用於進入狀態的鋪墊部分,當作必不可少的正法的一部分,那豈不是整出一大堆冗長內容?

  真正受過訓練的專業人士,隨著一兩次呼吸,甚至眨個眼的功夫,就收攝心神,進入了狀態,直接上乾貨,這才對路嘛。

  那邊都生死一發了,這邊還在做前戲,太Low了。

  所以,以沃倫夫婦的實踐為基礎,找相應的理論解讀,然後嘗試將精華部分提煉出來。

  這就是羅博入住大宅後,每天的必修科目。

  而且考慮到沃倫夫婦也確實老了。

  羅博也不用兩口子講課,只是拿出選好的驅魔實錄,進行回顧式流程解讀。

  沃倫夫婦就在一旁聽,有不符的則指出。

  而主要的,便是嘴炮黨解讀,以及羅博的提問。

  問題提出來,沃倫夫婦複雜回憶更多的相關細節,嘴炮黨負責引經據典分析。

  這樣一來,不僅是羅博獲益,嘴炮黨也知曉了實際和理論有出入的地方,而沃倫夫婦也往往會收獲恍然大悟。

  幾個實例拆下來,規律就慢慢開始顯現了。

  果然,很多細小的錯謬,讓沃倫夫婦當初犯了錯、遭了罪、增大了危險性,如果換成現在的認知,那麽會順暢很多。

  但這還不能讓羅博滿意。

  羅博要的是精華,要的是那些咒語背後的本源力量。

  為什麽惡魔的名字被叫出來,就會令它們失去力量,甚至不得不滾回地獄?

  為什麽對主的禱告,對惡魔而言是種折磨。

  主賜予的力量?

  得了吧。

  老戲骨霍普金斯主演的電影{儀式}中有句名台詞:“我承認有魔鬼,所以我也堅信有上帝。”

  羅博不信這個,他信的是信念具有力量。

  就連現代醫學都證明,生氣以致病的一大因素,長期抑鬱的人體質都不怎麽好。這就是情緒的力量,信念也是一種情緒,頑固的情緒。

  而信念和信仰的區別,是後者特別強調寄托物,可以是上帝,可以是聖光,也可以是錢。

  上帝是神靈崇拜,聖光是本源崇拜,錢是物質崇拜。

  還可以是自我崇拜,當然,智商正常的人想要自己騙自己在某個類別天下第一,難度有點大,更別說無所不能。

  超凡的世界,信則有。

  就像{寂靜嶺}中的教堂,一幫人堅信教堂能保護他們,魔鬼也無法進入,但他們曾經接受的教育,不能讓他們堅信自己的作為無罪,不能無視引發全鎮被火焚、死傷無算的那場事故的責任,所以他們又是軟弱的,有漏洞的,魔鬼可以利用之,砍瓜切菜。

  就像驅魔人在驅魔前,必要懺悔自己的罪,完成自我和解,才能不被魔鬼有機可乘。

  上帝是什麽?祂是心靈的寄托,是美好希望的代表。祂永遠光鮮,永遠照耀,永遠在前方。

  有了這個意識認知的錨點,更易堅定信念,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所以,魔鬼已證明,上帝未必有。

  當然這種基於不敬詭神的認知,對於打小受贖罪文化熏陶的典型西方人而言,太過離經叛道,羅博是不會擺在明處的。

  他的主打論調,就是與時俱進、推陳出新,驅魔也應如此。

  時間流逝,一轉眼,兩個月就過去了,一場小雪,正式宣告了冬季的到來。

  第二天,麻煩登門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