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家父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漢》第237章 以為是滅吳良機,結果孫權要和談(
  第237章 以為是滅吳良機,結果孫權要和談(求追)

  陸遜很急。

  殺人不過頭點地,劉禪打著的旗號就是“討伐漢逆朱據”。

  擒了朱據不僅不殺,反而以割耳鼻的方式羞辱。

  顯而易見:朱據只是個工具人。

  “諸葛喬機敏不凡,又久經善戰。”

  “我和元遜能看穿曹丕的用意,諸葛喬也定能看穿。”

  “然而,諸葛喬明知曹丕有陰謀,卻故意裝沒看見。”

  “先是慫恿劉禪打著‘討伐漢逆朱據’的旗號,後又裝不認識朱據、割掉朱據的耳鼻來激怒吳王。”

  “如此行事,其意叵測啊。”

  “吳王盛怒而去,必中諸葛喬詭計。”

  “諸葛喬未必真的敢殺吳王,可吳王想要善了此事,卻也會付出不少的代價。”

  想到被燒毀的陸口水寨以及那屈辱的陸口盟約,陸遜的心中不由一沉。

  誠然。

  從大局上來講,劉備現在是不敢對江東用兵的。

  對江東用兵,就會給曹丕可乘之機。

  孫權敢瘋狂的試探劉備的底線,也是基於這個原因。

  孫權賭劉備為了大局只能隱忍!

  如此一來,孫權就能實現應天受命、登基稱帝的願望了。

  陸遜想的更遠。

  從大局上來講,對江東用兵雖然會影響劉備的伐曹戰略,可劉備也不是可以任意拿捏的。

  戰場不選在江東,卻可以選在荊州!

  在江東用兵,那叫破壞聯盟,佔不了大義;可在荊州用兵,那叫自衛反擊,佔據了大義。

  師出有名,才能獲得士民的支持。

  雖說江東最近有不少的祥瑞出現、似乎在昭示孫權應當應天受命登基稱帝,但祥瑞這種伎倆也就能欺騙下普通的愚民。

  江東的士族豪強個個兒都門清。

  是否認同這些祥瑞,不在於祥瑞的真假,而在於認同了祥瑞能否讓家族受益!
  讓家族受益了,就是祥瑞;若不能讓家族受益,那這些龍鳳麒麟都是妖人在故弄玄虛。

  簡而言之。

  孫權若能擊敗關羽,那這就是稱帝的祥瑞;孫權若是被關羽吊打,那這就是妖人在惑眾。

  屆時。

  孫權別說稱帝了,江東各郡的聲音都夠孫權頭疼了。

  想到這一連串的影響,陸遜心中更急。

  快船來到夏口,陸遜見孫權正欲登船,連忙近前大呼:“吳王且慢,這必是諸葛喬的詭計!”

  孫權余怒未消,見陸遜大呼,心中不悅:“伯言,你擅離職守,該當何罪?”

  陸遜心中一顫,硬著頭皮道:“吳王若要治我擅離職守之罪,我願領罪。”

  “隻願吳王能暫消雷霆怒火,三思而後行。”

  孫權更是不滿:“諸葛喬割了朱據的耳鼻,辱我太甚。”

  “我若不出兵教訓這猖狂賊子,豈不是讓人以為我怕了他?”

  “我擊敗了曹仁和滿寵、射殺了張遼、奪得了合肥,諸葛喬怎敢小覷我?”

  “我就不信,他能比曹仁和張遼還厲害!”

  陸遜感覺頭都炸了。

  吳王啊,殺個病張遼犯不著天天掛嘴邊吧!

  更何況,那一戰張遼雖然死了但我們損兵折將更多啊!
  曹仁和滿寵怎麽退出合肥的,吳王你是真的一點不懷疑嗎?

  平心而論,陸遜很想將這些心裡話砸在孫權臉上,讓孫權清醒清醒。

  可想到孫權如今的驕矜和自傲以及那斷裂的手指,陸遜又不敢將這些話直白的說出來。

  斷指的孫權,那半截手指就成了內心的刺。

  孫權為此還下達了禁口令,哪怕是陸遜都不敢多言一句。

  只有讓天下人都知道張遼死於孫權箭下,孫權才能心安。

  否則。

  若讓人得知,一個病張遼在臨死之前以身為餌、斷了孫權的小手指、差點將孫權一記飛刀給宰了,還讓曹仁滿寵在局部戰場取得大勝。

  孫權的臉往哪兒擱?
  這就是為何孫權會將射殺張遼掛在嘴邊,仿佛不說就沒人知道似的。

  陸遜很想擺爛,可又不能擺爛。

  當了孫權的侄女婿,就是為了家族利益而考慮的。

  孫權若是敗了,吳郡陸氏的利益也會受到影響。

  這是陸遜不能接受的。

  家族好不容易有了起色,不能因為孫權而衰敗。

  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陸遜繼續規勸道:“吳王,你是江東之主,千金之軀,豈能輕身犯險?”

  “劉禪在沔口的兵雖少,但漢津口的關羽尚未有動作。”

  “劉禪打著討伐朱據的名義,而不是打著討伐吳王的名義,就是因為討伐吳王師出無名。”

  “關羽在漢津口按兵不動,也是這個理!”

  “可吳王若親自引兵去沔口,那等於是在跟劉備宣戰,關羽也就有了出兵理由!”

  “吳王,還請三思啊!”

  被割了耳鼻的朱據,見陸遜勸孫權罷兵,不由大怒:“陸伯言,伱是吳王的侄女婿,你的胳膊肘是往外拐的嗎?”

  “我引兵去抓劉禪的時候,就已經等同於宣戰了;難道吳王不去沔口,關羽就不會出兵嗎?”

  “關羽若來,正好報昔日丟陸口之仇!”

  “贏了關羽,吳王回到建業就能稱帝,誰敢阻止?”

  若是平日裡,朱據或許還會謹慎勸諫孫權。

  可如今被割了耳鼻的朱據被仇恨迷了眼,隻想砍殺諸葛喬以泄心頭之恨!
  被朱據這一攪合,陸遜內心頓時變得苦澀。

  朱據這是將孫權的新仇舊恨都挑撥了,順帶還加上“稱帝”這個增益。

  孫權瘋狂的試探劉備底線,不就是為了稱帝嗎?

  如今箭都到了弦上,還想讓孫權放棄射虎?

  孫權要真放棄,那就不是孫權了!

  如預料般,孫權在聽了朱據的話後,眼神瞬間變得堅定無比:“伯言,你守住上昶城和夏口,其余的事你就別管了!”

  “論水戰,江東從未怕過誰!不論是劉表還是曹操,在這江面上就沒有我孫權辦不到的!”

  “關羽也就能在陸戰稱雄,到了江面上也只能在江東水師面前跪下!”

  陸遜很想一劍將朱據砍了。

  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家夥,就會搞事!

  你自己要報仇,卻偏要拉上吳王!

  陸遜拉住孫權的衣袖再勸:“吳王,荊人剽悍善戰,而我軍放棄夏口山川地利,難有優勢。”

  “我乞請你讓我為先鋒,去試探敵人虛實,吳王只需坐鎮夏口,可保無虞。”

  孫權將衣袖一甩,喝道:“伯言,難道你以為我沒了你就不會打仗了嗎?”

  “我能殺張遼、敗曹仁、奪合肥,麾下又有朱據、朱恆、潘璋、全琮、賀齊、徐盛等善戰之將,何懼關羽?”

  “我現在任命你為江夏都督,守好上昶城和夏口!”

  說完。

  孫權不再理會陸遜,徑自登上戰場。

  看著揚帆而去的樓船,陸遜無奈長歎:“吳王此去,生死難料。須得早做準備啊!”

  陸遜一面遣人去聯絡在合肥的諸葛恪,一面在上昶城和夏口督造工事。

  五十余大船、近千小船,約計五萬水軍,浩浩蕩蕩的開赴沔口,這些都是孫權的水師精銳!
  孫權也奸。

  打的旗號不是討伐劉禪,而是討伐諸葛喬。

  雖然大家都明白是怎麽一回事,但這表面功夫得做足了。

  討伐劉禪,就是明面上跟劉備宣戰;討伐諸葛喬,那就是私怨!
  “真是難得啊。”

  “我竟然也會有被討伐的一天。”

  沔口營寨。

  探得消息的諸葛喬,臉上無半點兒的慌色,反而多了幾分興致。

  劉禪卻是不忿:“孫權鼠輩,不僅暗中派人來劫殺我,更是倒打一耙要討伐兄長。”

  “真以為我會怕了他?”

  “我這就遣人去請二叔來助陣!”

  劉禪被劫營的時候都沒想過去請關羽來助陣,如今聽到孫權打著討伐諸葛喬的旗號瞬間就忍不住了。

  討伐我可以,討伐兄長就是不行!

  董允憂心道:“探子回報,孫權有五十余大船、近千小船,號十萬之眾,不可小覷!”

  “孫權此意恐怕不僅僅是衝著我們來的,更可能是為了對付大將軍。”

  龐宏嗤笑道:“十萬之眾?孫權也就會用這種詐唬手段了。”

  “跟個漫天要價的衣食販子一樣,什麽都往高了吹!”

  “砍個半,我賭他最多五萬兵!”

  法邈也分析道:“孫權雖然在江東號稱擁眾十萬,但如今新得合肥城,合肥城必會留兵駐守。”

  “濡須口水寨重要,也會有水師駐守拱衛建業,新得的上昶城以及夏口都要分兵駐守。”

  “我也認為,孫權能動的兵最多五萬。”

  費禕蹙眉:“雖然只有五萬兵,可若真的打起來,荊州的眾軍都會調動。”

  “曹丕在北方虎視眈眈,若見荊揚軍爭,定會乘虛而入。”

  “不如遣使責問,勸其退兵,盡可能的避免戰事。”

  眾人各抒己見。

  法邈龐宏側重於戰術,董允費禕側重於戰略,雖然不盡相同,但也基本都說到了核心。

  只是在應對方式上,眾人終究是少了魄力。

  法邈龐宏隻分析敵情不提應對之策,董允費禕則是傾向於和平解決。

  其余眾人,觀念也是大同小異。

  諸葛喬俊眼掃視眾人:“看來這五百字的檢討,你們寫得不夠認真啊!”

  眾人臉色大變!

  五百字的檢討,這可不是能輕易寫出來的,諸葛亮的《出師表》才七百余字!

  “願聞輔漢將軍高見!”

  眾人紛紛低頭。
    諸葛喬輕輕搖著羽扇,聲音洪亮而有力:“兵法有雲,上兵伐謀。”

  “然而這伐謀,不意味著不動兵。”

  “沒有強兵為後盾的謀略,都只是無根之萍,遇到烈風暴雨就只能隨波逐流。”

  “孫權都打上門來了,還避什麽戰事?”

  “他要打,那就陪他打!”

  “劍都不敢亮,今後怎有顏面自稱‘天子門生’?”

  “若不將孫權打痛,他還真不把自己當病貓了。”

  諸葛喬一錘定音。

  劉禪亦是拍案而起:“這裡是荊州,容不得孫權放肆!”

  “我等皆是背負父輩的榮耀,豈能畏戰不前!”

  在經歷了朱據劫營事件後,劉禪的成長也是十分的迅速,言行舉止中多了少年意氣,少了膽怯遲疑。

  劉禪不懼,眾人又豈能言怯?
  張苞、魏昌、霍弋、趙統等武將紛紛出聲附和,法邈、龐宏、董允、費禕等文士雖然遲疑了片刻但最終也出聲附和。

  一人膽怯,眾人膽大。

  在短暫的休整後,煥然一新的新軍紛紛奔赴沔口江岸,賣力的打造防禦工事。

  不論孫權在江面有多猖狂,都得先登岸!
  傅肜和宗預的水軍則被諸葛喬安排到了兩翼。

  而在漢津口。

  聽聞孫權引大軍前往沔口,關羽不由捋髯大笑:“孫權小兒,竟如此沉不住氣!”

  “還真以為你是憑本事擊敗的曹仁?”

  “若不是兄長在關中大勝,讓曹丕不得不收緊防線,這合肥城你一輩子都拿不下!”

  曹仁的本事,關羽是非常清楚的。

  昔日陶謙還在的時候,關羽就跟曹仁交過手。

  戎馬半生,曹仁怕過誰?
  哪怕是昔日的周瑜,也不敢在江陵城跟曹仁囂狂。

  若不是關羽在荊州厚積薄發的領悟了水戰之術,將水路戰術融會貫通,讓曹仁這個旱鴨子吃了癟,曹仁這個天人將軍的名號一出,就足以令小兒止哭。

  雖說曹仁襄樊吃癟了,但也不是孫權能在合肥欺凌的。

  久經善戰的關羽,一眼就看穿了合肥的戰況隱秘。

  然而。

  曹丕一個戰略性撤退,被孫權吹上了天。

  這讓關羽對孫權更加鄙視了。

  副將蘇非亦是大笑:“孫權若待在夏口,我等拿他沒轍。”

  “如今出了夏口,孫權就如同沒了殼的鱉。”

  “大將軍要勝孫權,易如反掌!”

  “再伺機奪取夏口,今後若要北伐,就再也不用憂心孫權了。”

  夏口的山川地利有多險,荊州眾人都很清楚。

  昔日劉備借南郡的時候,就是拿夏口和樊口作抵押的。

  夏口就好比陸地上的陳倉城,易守難攻;若是孫權死守不出,關羽就算有十倍兵力也未必能攻破夏口。

  同樣。

  若這夏口被關羽掌控,只需偏將引兵駐守,孫權就入不了荊州!
  驍將趙累再請戰:“大將軍,末將願請為先鋒!”

  眾將亦是紛紛請戰!

  孫權引兵離了夏口,這可是難逢的戰機!

  機不可失。

  關羽當即下令,盡起漢津口水師,順流而下直擊孫權!

  自孫權出兵的這一刻起,關羽就佔盡了出兵的大義!

  關羽的行動很迅捷。

  從劉禪打著討伐漢逆朱據旗號開始,關羽就在積極備戰。

  故而孫權一出兵,關羽就能迅速的將戰船開赴沔口。

  四十余大船、近千小船順流而下,仿若風起雲湧,氣勢驚人。

  而在南面夏水,傅肜和宗預也盡起戰船向沔口推進。

  雙方近十萬大軍如同約定好了一般出現在沔口。

  “關羽這廝,竟有如此多的戰船?”孫權眺望漢水上遊那密密麻麻的戰船,不由驚呼。

  比起三年前,關羽的戰船規模有了質的提升。

  這也是呂蒙著急要滅關羽的原因之一。

  關羽在荊州的發展速度太快了,若是不扼製就會出現驚人的質變。

  而現在。

  關羽的發展速度沒有被扼製,反而因為接連的大勝變得更快了!
  孫權的臉色變得有些難看!
  敢來荊州耀武揚威,孫權是倚仗江東水師在江面的無敵之勢。

  而荊州水師的出現,卻讓孫權的信心動搖了。

  想到在陸遜面前的誇口,孫權隻感覺一陣臉紅。

  反觀朱據,此刻卻是興奮莫名:“吳王,關羽果然來了!我願請為先鋒,挫那關羽的銳氣!”

  雖說諸葛喬才是朱據最想殺的,但如今關羽來了。

  不先擊敗關羽,是殺不了諸葛喬的!

  孫權沒有同意朱據的請命,臉色不斷的變得陰沉。

  在見到關羽的荊州水師後,孫權的戰意就已經丟了大半。

  戰?
  且不說能不能贏,就算贏了也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戰績。

  孫權只是想試探劉備的底線,尋個合適的機會和理由登基稱帝,而不是真的想跟劉備拚個兩敗俱傷。

  這要是將兵馬都拚光了,還怎麽稱帝?

  朱據未能猜到孫權的想法,再次請命:“我願請為先鋒,請吳王恩準!”

  成事不足敗事有余的家夥。

  若不是你兵敗後被割去耳鼻,我又怎會如此冒失來此!

  孫權看向朱據的眼神多了不悅。

  原本的計劃,孫權是準備稱帝後死守夏口和上昶城,讓劉備無能狂怒。

  卻因劉禪橫生一腳,直接打亂了孫權的整個部署。

  一招錯,步步錯。

  沒有劉禪討伐朱據,就沒有朱據去劫營;沒有朱據去劫營,就沒有朱據被割去耳鼻;朱據不被割去耳鼻,孫權就不會盛怒出兵;孫權不盛怒出兵,就不會有如今這尷尬的局面。

  戰吧,難贏!
  不戰吧,丟臉!

  孫權後悔了。

  倘若是陸遜統兵來夏口,遇到這種情況後,孫權還能出來當和事佬,來一句“誤會”。

  現在。

  孫權說“誤會”,關羽會信嗎?
  “住口,若非你兵敗,豈會讓我陷入這般窘境!”孫權見朱據還在喋喋不休的請命,怒火直接往朱據傾瀉。

  朱據頓時懵了。

  吳王,這劇本不對啊!
  我去劫營也是你許可的啊,我被割了耳鼻啊,我才是那個最委屈的人啊。

  見孫權的目光死死的盯著自己,朱據欲言又止,不敢再開口。

  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孫權喝令左右:“打旗號,我要見關羽!”

  朱據聽到這個軍令,整個人頓時萎了。

  孫權要見關羽,就意味著打不起來了。

  我的耳鼻,白被割了?
  “孫權要見我?”關羽也有些驚訝。

  我都準備全力以赴了,孫權你不應該跟我硬碰硬嗎?

  關羽不太情願。

  這戰機太難得,這次錯過了,下次就難得了。

  蘇非提議道:“不如去請輔漢將軍同見孫權?”

  關羽撫掌而笑:“我怎將伯松給忘了!速去請伯松登船,隨我同見孫權!”

  不多時。

  諸葛喬來到關羽的大船。

  關羽直言問道:“伯松,這孫權氣勢洶洶而來,卻又不太想打了。”

  “孫權見了我的軍力,下次要來必定會用偷襲詭計。”

  “這世間只有千日做賊,那有千日防賊的。”

  “伯松可有良策應對?”

  諸葛喬也有些意外,孫權這慫得也太快了!

  沉吟片刻,諸葛喬道:“多想無益,先去見孫權,看這鼠輩怎麽個說法。”

  片刻後。

  雙方帥船在漢江上相遇。

  見諸葛喬也在船頭,孫權心中再次一沉:難以善了啊!
  “諸葛喬,你為何要割朱據耳鼻來辱我?”孫權先聲奪人,先將氣勢給做足了。

  諸葛喬見孫權在這裝傻,遂也裝傻:“吳王你在說什麽?我什麽時候割了朱據的耳鼻了?我都未曾見過朱據。”

  孫權見諸葛喬竟然直接不承認,這氣不打一處來,當即就令人將朱據給帶到船頭。

  “諸葛喬,朱據就在此!你還敢說不是你下令割了他的耳鼻?”孫權怒氣衝衝。

  朱據在得知諸葛喬拒不承認時,也不由怒道:“諸葛喬,大丈夫有死而已!你割我耳鼻羞辱吳王,居心叵測,還敢不承認?”

  諸葛喬仔細辨認了朱據,肯定地道:“吳王,這個朱據是假的!”

  “當日我擒他的時候,他隻說他認識朱據,未承認他是朱據。”

  “朱據派他來加害太子,我割他耳鼻已經是從輕發落了;我也不是為了羞辱吳王,而是羞辱朱據。”

  “不信你問他,當日我說‘朱據直呼陛下之名,是瀆君之罪;離間陛下跟吳王,是陷臣之罪;瀆君陷臣的小人,我必殺之’”

  “此人也說他會將話帶給朱據。”

  這睜著眼睛說瞎話的水平,諸葛喬也向來不會輸給他人。

  真假朱據的說辭,讓孫權措手不及不知道該怎麽回應了。

  朱據也是恨得牙癢癢,卻又不敢去反駁。

  反駁了,不就是說他朱據貪生怕死?

  關羽捋了捋美髯,眼中盡是對諸葛喬這個女婿的欣賞。

  若是只有關羽在,關羽還真不好在孫權面前裝傻。

  孫權不要臉,關羽要臉啊!
  見孫權不開口,諸葛喬又肅容問道:“吳王,這朱據是真是假,我認為不用多提了。”

  “最近我聽到傳聞,說吳王你有意叛漢稱帝,不知此事真假?”

   求月票求月票,求點月票增加曝光,小作者太難了,自從上了主編後,智能推不知為撒斷了,每天30不到的收藏,持續十天了。難啊,跪求月票曝光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