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家父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漢》第262章 諸葛喬散布流言,曹仁驕矜拒良言(
  第262章 諸葛喬散布流言,曹仁驕矜拒良言(加更求追)
  章武三年,四月。

  漢輔漢將軍諸葛喬奪南鄉郡、斬偽魏右將軍徐晃;又於新野擊敗曹仁、穰縣斬魏將呂建。

  消息傳出。

  南陽震動。

  本以為斬殺徐晃、擊敗曹仁的是漢大將軍關羽,不曾想竟然只是關羽的女婿諸葛喬!
  關羽斬殺徐晃、擊敗曹仁和諸葛喬斬殺徐晃、擊敗曹仁,在南陽士民的耳中是截然不同的。

  關羽是漢大將軍,斬殺徐晃擊敗曹仁那叫“勝敗乃兵家常事”。

  諸葛喬斬殺徐晃、擊敗曹仁,那叫“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

  其影響不亞於韓信還定三秦時擊敗成名的章邯、董翳、司馬欣三王。

  漢有新人出,魏有老將亡。

  這是否意味著,漢已經在新舊交替上贏了魏?
  一時之間,南陽士民人心惶惶。

  亦或者說。

  “我那是戰略性撤退,不是被擊敗!”

  曹仁根本不可能解釋清楚!
  流言三要素,首重擴散。

  機動兵力不足,也是諸葛喬采用流言戰術的原因之一。

  戰場外還有部分潰散的遊兵散勇在向安眾集結,這部分兵力雖然不多,但湊湊也能有個三五千人。

  氣惱間。

  “有本事就來安眾跟我打一場啊!”

  還因此丟了穰縣、折了呂建以及數千兵馬。

  野外作戰,比攻城戰要輕松多了。

  跑去新野圍堵關興這支偏軍,卻在最疲勞的時候遇到了諸葛喬的增援。

  曹泰湊近,壓低了聲音:“侍中劉曄和驃騎將軍曹洪抵達了魯陽。”

  曹仁最核心的作戰部署就是據城池險、謹守不出。

  這前線的事尚未處理妥當,後方蔣濟又委派曹泰到來,必然不會是小事。

  “諸葛喬賊子,可真會給自己臉上貼金!”

  只要我擴散的速度大於你澄清的速度,那麽我的流言是真理,你的澄清是狡辯。

  憑借城池地利,曹仁就能守住南陽郡!
  如今的南陽郡,宛城有蔣濟部兩萬余人;安眾有曹仁部兩萬余人,其余小城有三四千人;總兵力依舊還有五萬余眾。

  曹泰欲言又止,掃了一眼左右。

  曹仁不可能將全部的兵力都帶出城池。

  野外作戰,諸葛喬有更多的機會在局部形成以眾敵寡的優勢。

  “以堅壁清野之計,迫使諸葛喬退兵。”

  流言猛如虎,根本不給曹仁解釋的機會。

  漢兵雖然連戰連捷,但在南鄉郡留了五千步騎,又受降了近萬的降卒。

  安眾城。

  這一次,桌子的運氣不好,直接被曹仁一腳提到了石柱上,裂了。

  “再將兵馬都調回宛城。”

  畢竟。

  曹仁氣得一腳踢翻眼前的桌子。

  曹仁氣急敗壞。

  人報蔣濟委派信使到來。

  劉曄的提議本是沒什麽問題的。

  “新野我是主動撤退的,也配叫擊敗我?”

  來的正是曹仁的長子曹泰。

  只要不出城。

  現在的曹仁,是不會再輕易的出城的。

  曹仁蹙眉,讓左右文武退下:“到底是何事,要如此小心謹慎?”

  以及最為絕殺的一點:既然不是流言,曹仁你就出城跟諸葛喬打一場。

  “劉侍中來信,讓大將軍放棄安眾和淯陽,遷徙安眾、淯陽、涅陽和荊陽四縣百姓入宛城北面的西鄂、博望等城。”

  其余兵力,已經很難再作為機動兵力投入戰場了。

  曹仁臉色一變:“劉曄在教我用兵?”

  “曹泰,蔣常侍有何大事?”曹仁大馬金刀的坐在帥位,語氣有些不耐煩。

  在穰縣諸葛喬部僅有一萬可以用於征戰;在新野關羽部同樣也只有一萬人能投入戰場。

  曹仁的兵力太分散,容易讓漢兵分而殲之。

  若是遷徙百姓,堅壁清野,將雙方的戰略緩衝地帶拉長。

  人為的製造出幾百裡無人煙之地,漢兵的行蹤就很容易被刺探。

  宛城聚集重兵,漢兵那點人壓根不可能對宛城有任何的威脅。

  有問題的是。

  劉曄越權了!
  曹泰低聲勸道:“將軍,如今的流言對伱很不利。”

  “我在來的路上,聽到有很多人都在指責將軍用兵無方,以至於徐晃和呂建先後被斬。”

  “若在這個時候得罪劉曄,恐怕會引起陛下的猜忌。”

  曹仁大怒:“劉曄只是一介諂媚小人,也配讓我得罪?”

  “我隨先帝征戰半生,什麽場面沒見過,些許流言豈能嚇得了我?”

  “回去告訴劉曄,既然是侍中那就當好侍中的事,別沒事插手軍政。”

  “他一個劉姓王之後,還不配染指大魏的軍政!”

  曹泰見勸不了曹仁,只能返回宛城跟蔣濟商議。

  蔣濟歎道:“劉子揚雖然有才能,但他是漢光武之後,注定不能走九品中正選材。”

  “可要走寵臣的路子,得建奇功,才能得到提拔和重用。”

  “劉子揚這是想來南陽分戰功。”

  “可以大將軍的脾性,又豈會讓一個寵臣來教他用兵。”

  “我書信一封你親自送往魯陽,你跟劉子揚多溝通,不要得罪了他。”

  “君子易處,寵臣難養。”

  “莫要因為一些私怨而壞了國家大事。”

  曹泰點頭:“蔣常侍放心,我知道分寸,會跟劉侍中妥善解釋的。”

  快馬來到魯陽,曹泰奉上了蔣濟的書信,又委婉的向劉曄表達了曹仁的態度。

  劉曄見曹仁放著好計策不用,竟然還婉拒了。

  考慮到曹泰說話時的表情,劉曄猜到了曹仁的態度肯定更糟糕。

  想到這裡,劉曄這心情也變得不爽:“以大將軍的智慧,不可能看不懂我所獻的計策。”

  “大將軍這是要以私怨廢國家大事嗎?”

  “統兵十萬之眾都折了徐晃,如今還要固執分兵。”

  “大將軍豈能視軍爭為兒戲!”

  曹泰本來對劉曄挺客氣的。

  此刻聽劉曄對曹仁有諷刺之意,這語氣也多了不愉:“劉侍中,你人在魯陽,不知前線軍情。”

  “漢兵雖然僥幸勝了幾場,但也沒多少能戰的兵力了。”

  “擴散流言也證明了諸葛喬的心虛。”

  “不是只有你才懂用兵!”

  劉曄眉頭一蹙:“你方才肯和和氣氣的跟我說話,必然也是知道我的計策才是當前最有效的。”

  “身為人臣,你不勸大將軍,是對陛下的不忠;身為人子,你不勸你父,是對你父的不孝。”

  “若因我幾句重言就枉顧國家大事,陛下在洛陽又如何能安心?”

  “你若不肯勸,我會將南陽戰報如實報給陛下。”

  曹泰此刻也來了脾氣:“劉子揚,何故如此咄咄逼人?”

  “你以為我想跟你和和氣氣的說話?若不是蔣常侍有吩咐,我才懶得跟你廢言。”

  “既然是侍中那就當好侍中的事,別沒事插手軍政。”
    “你一個劉姓王之後,還不配染指大魏的軍政!”

  劉曄的目光瞬間變得冷冽。

  出身,是劉曄最痛恨的。

  若非劉姓王之後的出身,憑他劉曄的才智又豈會到現在還只是一個小小的侍中?

  “這話,是大將軍說的,還是你說的。”劉曄冷冷的盯著曹泰。

  曹泰正在氣頭上,語氣也是冷冽:“是大將軍說的,又能如何?”

  “大將軍跟著先帝戎馬半生,什麽場面沒見過,需要你來教大將軍用兵?”

  “你以為你是誰?”

  “你只不過是陛下身邊的一個小侍中,陪陛下解解悶就可以了,還真當你算無遺策?”

  “賈太尉、司馬撫軍和陳尚書都不敢這般跟大將軍說話,你一個只會耍嘴皮子的,也配?”

  劉曄氣得袖口都在抖動。

  “好!”

  “大將軍的兒子,果然是個人物!”

  “魯陽地小,請自便吧!”

  劉曄直接下達了逐客令。

  曹泰也不在魯陽多待,冷哼一聲就轉身離去。

  良久。

  劉曄長長的呼了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

  “曹仁驕矜固執,南陽必遭大禍,得盡快將戰報送往洛陽,請陛下定奪!”

  “十萬之眾如今都只剩五萬余眾了,還不肯聽取諫言。”

  “哼!”

  劉曄當即奮筆疾書,將南陽的戰報整理送往洛陽。

  戰報上的內容大致屬實,劉曄也沒蠢到因為私怨去惡意中傷曹仁。

  穰縣。

  眾將請戰多日,諸葛喬依舊按兵不動。

  “將軍,我等何時才能去打安眾?”

  “曹仁在安眾雖然有兩萬人,但士氣低迷;集合穰城和新野的兵力,也是有機會拿下穰城的。”

  文布不解詢問。

  在拿下穰縣之前,漢兵一直都是保持最凶猛的攻勢。

  然而拿下穰縣後,諸葛喬放棄了在士氣最高昂的時候強攻安眾,反而一直在散布流言。

  文布不明白,這軍士在穰縣和新野待久了,士氣也就潰散了。

  諸葛喬見眾將皆是不解其中意,取出羽扇,輕輕扇動:“子曰: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雖然破了南鄉郡,但南鄉郡的士民並未徹底心服。”

  “曹仁雖然折損了不少兵力,但他的騎兵主力尚在。”

  “倘若我軍推進速度太快,曹仁趁機以騎兵襲擾我軍後方,我軍就會陷入不能進不能退的危險之地。”

  “後方一旦出現變故,這次北伐就等於失敗了。”

  “我將兵馬駐扎在穰縣,進可攻安眾,退可保糧道;大將軍兵馬在新野,進亦可攻安眾,退可水路南下救襄樊。”

  “守住這兩處,我軍就立於不敗之地。”

  “能奪城不算本事,奪城後還能守住城池才算本事。”

  “現在急著求戰的:不是我,而是曹仁。”

  軍爭非兒戲。

  如霍去病一往直前的打法,諸葛喬雖然也會,但那樣會對劉備的名望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

  對外可用其人之道還治其身的方式,對內就不能用這種殘酷的打法了。

  真要這麽打,等統一了,大漢的人也剩不了多少。

  頓了頓。

  諸葛喬下令道:“繼續在南陽郡擴散流言;再補充一條,平原王曹叡跟大將軍曹仁暗通款曲,有意為甄皇后復仇。”

  “故而曹仁才在南陽郡按兵不動,導致右將軍徐晃孤軍奮戰而亡。”

  “曹叡更是承諾,今後會以曹泰繼任大將軍。”

  “如今曹仁在安眾按兵不動,並非是不能擊敗漢兵,只是想趁機給曹丕施壓,立曹叡為太子!”

  流言就跟野史一樣。

  真不真不重要,夠野就行。

  新的流言很快在南陽郡擴散。

  這次。

  曹仁再也坐不住了。

  “我跟曹叡暗通款曲?”

  “諸葛喬這豎子,不敢來打安眾,卻用這種伎倆妄想離間我大魏君臣。”

  “是可忍,孰不可忍!”

  “擂鼓聚將!”

  以眾敵寡,守城不出,本就受人詬病。

  曹仁上回又勸曹丕不要廢後引起曹丕的不滿。

  諸葛喬又傳出這等誅心流言,這會讓曹仁陷入更深的政治漩渦之中。

  曹丕外寬內忌,最忌諱的就是有人對立嫡的事橫插一腳。

  畢竟。

  曹丕當年也是在經歷過奪嫡大戰才坐穩了如今的位置。

  曹仁剛引兵出城,就有探子將情報傳到穰城。

  “報!”

  “將軍,曹仁出城去打新野了!”

  新野?

  諸葛喬冷笑。

  我信你個鬼,曹仁這糟老頭子壞得很。

  這段時間一直都是諸葛喬在拉曹仁的仇恨,曹仁又因流言而被迫出城,首先要解決的必然是穰縣的諸葛喬!
  “傳令,穰縣城自今日起,緊閉四門,無令不可出城!”

  “有在城門口流竄的,一律視為偽魏細作!”

  諸葛喬洞悉了曹仁的想法,采取了更惡心的應對方式。

  眾將雖然不解,但也沒人敢違背諸葛喬的軍令。

  不是每個軍令都得諸葛喬給眾將解釋的。

  軍令就是軍令,軍人當以服從命令為第一準則。

  安眾城外。

  曹仁大軍在前往新野二十裡的位置停下,靜待穰縣的情報傳回。

  諸葛喬料得沒錯,曹仁的目的不在新野而在穰縣。

  打關羽不解氣,打諸葛喬才能化解連日被流言中傷的鬱悶。

  “大將軍,穰城四門緊閉,無一漢兵出城,城內的細作也沒能傳出消息。”

  聽到斥候的回報,曹仁的臉頓時變得陰沉。

  “竟被諸葛喬給識破了!”

  “可你識破了又能如何?”

  “不能偷你的穰城,我就直接去打新野!”

  “看你在穰城能躲多久!”

   感覺犯了個錯誤。提高了敵將智商就會變得不夠流暢不夠爽。這章就四千字吧,寫不完了。湊足一萬字更新。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