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家父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漢》第249章 議荊北魏士相爭(66求追)
  第249章 議荊北魏士相爭(66求追)

  司馬懿、陳群和劉曄先一步到來,見曹丕面有慍色,不知曹丕又在為何事而發怒,各自靜立不語。

  等了半個時辰。

  七十七高齡的賈詡這才姍姍來遲。

  如此高齡,賈詡的精神依舊飽滿。

  顯然平日裡的修生養性不焦不慮,讓賈詡的壽命變得悠長。

  只是車到大殿前,賈詡的雙眸瞬間由炯炯有神變得渾濁,仿佛得了老花眼似的。

  連下車走路都要長子賈穆攙扶。

  見到賈詡這副模樣,曹丕的慍色又消失了。

  忍了片刻,曹丕改口道:“賈太尉,今日召你來是有一事相問。”

  “朕有意為平原王選妃,河內大族虞氏女,頗為賢惠,當為良配。”

  司馬懿、陳群和劉曄紛紛驚愕的看向曹丕。

  大清早的召我四人來,就為了給平原王曹叡選妃?

  陛下你是覺得我等閑來無事好消遣嗎?

  賈詡卻是不驚不訝,顫顫巍巍地道:“陛下聖明!”

  “平原王乃人中龍鳳,也是時候選妃了。”

  “老臣也認為,河內大族虞氏女,頗為賢惠,可為平原王良配。”

  這老狐狸。

  司馬懿、陳群和劉曄紛紛冒出一個詞。

  什麽賢惠?
  你知道虞氏女年庚幾何、相貌品行如何嗎?

  真就陛下敢說,伱就敢附和?

  曹丕哈哈大笑:“太尉言之有理!”

  “朕跟仲達等人還有些政務要商討,就不叨擾太尉了。”

  “賈都尉,送太尉回府,好生照料。”

  賈穆雖然臉色不變,但內心早已翻江倒浪。

  什麽情況?
  這種事需要遣黃門相召嗎?
  賈詡卻是拜謝皇恩,然後扯了扯賈穆的衣袖,顫顫巍巍的離開大殿。

  直到上了馬車,賈詡的雙眸才恢復精光,身體也不抖了。

  賈穆驚愕的看著變臉的賈詡:“阿父,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賈詡目光炯炯:“別多問,反正不是好事;有時候,知道少一點,能長壽。”

  “速速回府。”

  大殿內。

  曹丕的臉色再次恢復了慍色,沉聲道:“想必你們很奇怪,為什麽朕召太尉來隻問平原王選妃一事。”

  “現狀,朕就告訴你們:荊州的關羽,舉兵北伐了!”

  “江東的孫權小兒,朕太高看他了。”

  “江夏郡都被關羽搶了,他居然在建業當縮頭烏龜!”

  “甚至還抓了一大批偽造祥瑞的方術士,將這些方術士以妖言惑眾之名坑殺了。”

  “如今關羽在襄陽舉兵,號稱十萬之眾誓取洛陽。”

  “賊子欺朕太甚!”

  司馬懿、陳群和劉曄紛紛面色一變。

  劉曄更是暗暗驚歎:怪不得陛下剛才忽然扯平原王選妃,這是怕打擊了太尉。

  若太尉因為這消息而病重,那就得不償失了。

  劉曄多多少少有些以己度人了。

  賈詡、司馬懿、陳群和劉曄四人,賈詡活了七十七,司馬懿活了七十三、陳群活了八十四。

  也就劉曄最短命,隻活了五十五。

  方才不明白賈詡和曹丕的反應,曹丕這一說,司馬懿和陳群瞬間明了。
    別看賈詡似乎時日無多,全都是裝的!

  暗暗佩服賈詡的同時,司馬懿也猜到了孫權的想法:“陛下,孫權此人膽怯如鼠,只要有風吹草動就會躲回鼠洞中。”

  “定然是見關羽軍力強勁,自知難以為敵;因此選擇放棄江夏郡,向劉備示好。”

  “劉備又一向對孫權以拉攏為主,甚至不惜違背漢家祖訓,封孫權為王。”

  “只是我認為:此計雖然未競全功,卻也讓孫權對劉備多了仇恨。”

  “故而我認為,孫權不會如去年一般,再在江東舉兵響應劉備。”

  “即便響應了,也不會盡心盡力。”

  “劉備在雍涼頻頻用兵,師老兵疲,又缺少糧草,也很難再舉兵響應關羽。”

  “關羽孤軍北伐,必不能長久。”

  “只需令荊北諸將嚴守城池關隘,待其糧盡自然退去。”

  司馬懿將當前局勢仔細複盤,並未因此而感到恐慌。

  大魏兵多將廣,就是最大的優勢。

  車輪戰又如何?
  雍涼爭奪時,荊北的兵馬可沒什麽大的消耗。

  曹丕不甘心:“又要守?今年關羽打,明年劉備打,後年關羽又打。”

  “如此反覆,大魏如何能休戰養民?”

  司馬懿沉聲道:“陛下,關羽和劉備善戰,這是不爭的事實!”

  “陛下若是執意跟劉備軍爭,以眾敵寡勝了顯不出本事,敗了又折損君威。”

  “這是吃力不討好的事!”

  “陛下可還記得,昔日袁紹是如何被先帝擊敗的?”

  曹丕沉默。

  作為既得利益的一方,曹丕自然知道袁紹是怎麽敗的。

  若不是袁紹執意要南征,就不會在官渡被擊敗。

  只要休戰養民就能穩贏的局,硬是讓曹操完成了逆襲。

  “關羽也非愚者,明知我等只需固守就能穩贏,他為什麽還要北伐?”

  “更何況,久守必失。”

  “仲達,不可不謹慎啊。”

  劉曄提出了不同的想法。

  曹丕沉寂的心再次被撩撥:“子揚之言,也不無道理。”

  “大將軍曹仁,性急易怒,倘若中了關羽詭計而我等又疏於應對,也容易釀成大禍。”

  “子揚,你有何妙計?”

  劉曄獻策道:“可讓上軍大將軍(曹真)屯兵伊水,既可避免陸渾、梁等地的叛民再次響應關羽,也可及時策應南陽戰事。”

  司馬懿蹙眉:“陸渾、梁等地的叛民,一郡都尉就可以征討,何必再讓上軍大將軍興師動眾?”

  “關羽雖然號稱十萬之眾,但他能用的兵力不會超過五萬。”

  “以五萬兵牽動荊北十萬兵本就佔盡了便宜,若再讓洛陽的兵馬為此勞累,陛下還如何休戰養民?”

  劉曄據理力爭:“話雖如此,但武關已經被劉備取得。”

  “倘若劉備趁機走武關入南陽,大將軍又如何能擋?”

  “屆時再走洛陽調兵支援,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南陽若丟,洛陽就成了困獸之地了!”

  見司馬懿和劉曄持不同意見,曹丕頓感頭大:早知就不讓太尉離開了。

  雖說賈詡預料錯誤,但當時的提議是曹丕司馬懿等人都讚成的。

  誰也沒想到孫權會膽怯如鼠,寧可丟江夏郡也不肯跟劉備為敵。

   求月票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