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家父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漢》第181章 八陣顯威,諸葛亮初戲孟達(求追)
   第181章 八陣顯威,諸葛亮初戲孟達(求追)
  “黃忠這老匹夫!”

  費曜恨恨的盯著城下,語氣中有難以掩飾的驚懼。

  以前從未聽過黃忠這號人物,結果兩年前斬殺夏侯淵一戰封神,如今更是一箭射殺了郭淮!
  若按距離測算,黃忠那個位置到郭淮的位置,箭矢的飛行距離都近百步了。

  雖說《戰國策》中有記載:楚有養由基者,善射,去柳葉者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

  可這世間又有幾個養由基?
  就連費曜這樣的軍中驍將都只能射五十到七十步,即便是固定靶都不敢自稱能百發百中靶心。

  更別說戰場上會受到各種各樣的因素影響。

  斬殺夏侯淵的時候,黃忠是近身砍殺,猶如昔日關羽萬軍從中刺死顏良一般,靠的是那令人驚懼戰栗的陷陣武勇。

  如今百步距離射殺郭淮,再顯黃忠神射之能,這讓費曜深深的感受到了命運的惡意。

  “將軍,現在該怎麽辦?”

  “郭刺史被射殺,軍心已經泄了。”

  “我只要諸位,助我守住陳倉五日,以全我對大魏的忠義。”

  費曜也知道,如果不能激勵士氣,這陳倉城恐怕一日都守不住!
  “將城內的官吏,以及營中將校,都聚集到城門口,我自有妙計。”費曜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努力的平複緊張。

  費曜壯言道:“好!有你相助,定能請來援兵。城內尚有五千兵,哪怕士氣不足,有眾人相助,定也是能守住五日的!”

  費曜向眾人拱手道:“如今漢賊黃忠和馬超,兵臨城下,郭刺史不幸遇難,這是大魏的恥辱。”

  聽聞漢兵攻城、郭淮被射殺、來的還是黃忠和馬超,這群大小文武,皆是面色大變。

  “五日後,若援兵不至;我自刎城頭,諸位拿我的首級去向漢兵邀功。”

  “連郭刺史都被射殺了,那黃忠也太生猛了。”

  都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掃了一眼驚懼的眾人,費曜高聲呼道:“諸位,請聽我一言!”

  “但!”

  “我不會勉強你們跟我一同死守陳倉城,只是希望諸位能給我一個為陛下效忠的機會!”

  眾人不語,面色都有些難看。

  “竟然是斬殺夏侯淵將軍的黃忠,陳倉怎麽守得住?”

  “可現在——”鄧俊沒有繼續說,而是掃了一眼周圍驚懼的魏兵。

  費曜又向眾人行了個大禮:“我為陳倉守將,為義死節乃是我的職責,也是我的榮幸。”

  “陳倉若丟,隴右的孟將軍就只能撤回長安,這等大罪,哪怕你我死戰殉國,妻兒也會受到懲罰!”

  不多時。

  “倘若漢兵再攻城,恐怕這陳倉難守!”

  眾人紛紛停下私議,抬頭看向費曜。

  費曜雖然驚懼,但勉強還能維持冷靜。

  鄧俊見狀,也明白了費曜的目的,遂高聲附和:“將軍都不懼死,我等又豈會懼死!我願親引城內騎兵,突圍求援!”

  “我受陛下大恩,又身為陳倉守將,我只會與陳倉共存亡,絕不會言降!”

  此言一出。

  “守不住也得守!”

  只是現在沒人敢當這個出頭鳥,只是靜靜的等待費曜的下文。

  費曜此刻的情緒也平複了大半。

  費曜向眾人伸出右手。

  “我絕無怨言!”

  你要共存亡,別帶上我們啊。

  “五日!”

  只有這些軍中將士,才更明白黃忠那一箭到底有多恐怖!
  那簡直就是非人類!

  我們沒受陛下大恩,更沒受你的大恩。

  驚懼和恐慌在這群大小文武中漫延。

  陳倉城內的官吏及營中將校,都聚集到了城門口。

  “可這五日內,若有誰敢怯戰,亦或者在城內妄議軍務亂我軍心,休怪軍法無情!”

  “還有個馬超,那可是西涼驍將,當初連先帝都在馬超手中吃過虧。”

  眾人紛紛是心頭一凜,再次竊竊私語,權衡各自的利弊。

  “這可怎麽辦啊!”

  “陳倉小城,如何能守?”

  副將鄧俊也是心驚膽戰。

  鄧俊看向費曜,不明白費曜為何不封鎖消息還要故意讓眾人得知。

  這一唱一和,眾人的驚懼之心也消失了不少。

  “對啊,左將軍就在隴右,肯定會回來救我們的。”

  “城內有五千士兵,守住五日應該不難。”

  “反正也就五日,五日後若是守不住,再想其他辦法。”

  “陳倉有費將軍在,何懼漢兵?”

  “陳倉城易守難攻,只要我們齊心協力,也能守幾日。”

  “守不住也能降,我等性命無憂了。”

  掃了一眼眾人,費曜心中冷笑,遂對鄧俊道:“城內只有三十余騎,我再挑選二百死士,助你突圍。陳倉能不能守住,就看你能不能突圍成功了。”

  鄧俊拱手道:“願效死力!”

  在費曜積極應對的時候,城外的漢兵則只是在象征性的勸降。

  先是黃忠在勸降,然後又是馬超在勸降,再後就是小兵勸降。

  見城外漢兵隻勸不攻,費曜心中有了猜測:定是漢兵來得急,沒準備攻城器械,想必此刻正分兵準備。

  臨近天明。

  費曜見黃忠和馬超都退回了陣中,而城下的漢兵也有疲憊之意,頓覺機會來了。

  “速速突圍!”

  在費曜的喝令下,陳倉城門忽然開啟。

  陳倉城的副將鄧俊,親率三十余騎與二百死士,忽然衝出了陳倉城。

  而在鄧俊等人衝出城後,陳倉城又迅速的緊閉,顯然是沒打算再讓這二百余步騎回城。

  “殺!”

  鄧俊大呼一聲,引死士驍騎衝陣突圍。

  城下的漢兵猝不及防,見到鄧俊等人衝來,紛紛四散而走。

  “哈哈!”

  “爾等也不過如此!”

  鄧俊大笑。

  很快,鄧俊就笑不出來了。

  因為黃忠和馬超聽聞魏兵出城,紛紛逼近。

  鄧俊面色大變:“不要戀戰!速速突圍!”

  迎面一將衝來,正是馬超。

  卻見馬超揮槍一挑,直接將鄧俊的頭盔挑飛,嚇得鄧俊血色都快沒了。

  求生的本能,讓鄧俊猛地給了戰馬一鞭子,戰馬吃痛,竟然在此刻爆發了氣力。

  這生死瞬間,馬超的槍沒能將鄧俊挑落戰馬,只是震得鄧俊吐了口鮮血。

  鄧俊伏鞍而走,不敢再多停留。

  “驃騎將軍,你不會將他給殺了吧?”黃忠湊近,虛晃一招,放過了一個魏騎。

  馬超卻是笑道:“老將軍,伱也太謹慎了。我收了氣力,那魏將肯定能活著抵達的。”

  “那老夫就不放人了。”黃忠張弓搭箭,將逃走的魏騎射落。

  城頭的費曜,緊張的看著城外突圍的步騎。

  見鄧俊伏鞍而走,費曜的心又是慶幸又是忐忑。

  慶幸的是鄧俊逃走了,忐忑的是不知道鄧俊能否活著抵達求援。

  不多時。

  城外突圍的魏兵,要麽死,要麽降。

  黃忠則是再次來到城下,喝道:“城上的聽著,本來是想多給你們時間考慮。但你們的愚蠢,讓老夫很憤怒。”

  “再給你們半日時間,若是不投降,那就準備迎接大漢天兵的怒火吧!”

  說完。

  黃忠又張弓搭箭,瞄準了費曜。

  費曜驚得連連後退,呼道:“鄧副將已經突圍成功,援兵很快就到,諸位切勿慌亂!”

  有了繳獲的戰馬。

  諸葛喬將戰馬給了馬超的親衛。

  這些親衛都是馬超自西涼帶來的,雖然不多,卻是弓馬嫻熟。

  “驃騎將軍,組織一隊騎兵,在關隴大道截殺魏兵的斥候。”

  “我要掐斷孟達跟陳倉的任何聯系,讓他無法獲取陳倉的真實情況。”

  漢兵少馬。

  諸葛喬這一番算計,亦是為了賺陳倉的戰馬,以便能組織一隊騎兵封鎖關隴大道。

  馬超點頭,當即將繳獲的戰馬以及軍中的戰馬都組織起來,湊了五十騎,在關隴大道上巡邏。

  在沒有電子通訊的年代,想了解戰場戰況除了靠猜就是大量的派遣斥候。

  因此冷兵器作戰中,善戰的都會去盡可能的切斷城池間的交通要道。

  諸葛喬讓王平昨夜截殺了陳倉騎卒且放走一個,今日又故意放走陳倉副將鄧俊,是為了讓孟達相信陳倉真的遇到襲擊了。

  以孟達的用兵能力,即便得知陳倉遇襲,也不會立即分兵。

  孟達在關隴大道上必然有提前部署的斥候!
  只要被斥候探得虛實,諸葛喬聲東擊西的計策就不奏效了。

  故而。

  諸葛喬要徹底封死關隴大道,讓孟達的斥候難以了解陳倉的詳情。

  唯有如此,才能讓孟達不得不分兵救陳倉!

  在這期間。

  張郃、蘇則和夏侯儒,正在猛攻冀縣、清水和臨渭。

  然而冀縣的吳班、清水的張著、臨渭的張翼,都是漢兵中善戰的驍將,有城池地利,也不是張郃等人能輕易拿下的。

  攻城受阻。

  孟達的心情變得有些煩躁。

  諸葛亮對冀縣四城的部署,似乎是早就料到孟達會攻城。

  尤其是冀縣,這裡是天水郡的治所。

  雖然張郃有一萬兵馬,可這冀縣的官吏都不願意再降曹魏。
    功曹梁緒、主簿尹賞、主記梁虔等冀縣官吏記恨馬遵棄城而逃,又辱罵他們為賊子,這心中對曹魏有很大的怨氣的。

  官吏不願降,又有大漢皇后的族兄吳班坐鎮,哪怕面對的是久經善戰的張郃,想拿下冀縣也是很難的!
  無奈下。

  孟達只能再增兵搶四城。

  只是這次,孟達不敢再當著諸葛亮的面調兵,而是趁著天黑將兵力調走。

  相對於孟達的煩躁,城內的諸葛亮卻是氣定神閑。

  隴右的棋局已經部好,接下來只需要穩住不浪就足夠了。

  諸葛亮甚至還有空來視察薑維對八陣圖的演練。

  八陣圖作為諸葛亮的心血結晶,能不能演練好,對今後能否在對陣曹魏大量的騎兵時發揮奇效,是很關鍵的。

  倘若八陣圖的戰鬥力能如諸葛亮的推演一般,哪怕兵力不如孟達,諸葛亮也敢出城跟孟達一戰,而不是如現在一般隻采取常規的據城而守。

  “伯約,可有疑難之處?”

  諸葛亮搖著羽扇,來到將台上。

  薑維連忙行禮道:“丞相,我總感覺在演練八陣圖的時候,有一種斷裂感。總是難以流暢的變陣。”

  若不能變陣,八陣圖也只是個死物,難以應對戰場的各種情況。

  諸葛亮讓薑維再次演了一遍,敏銳的發現了薑維斷裂感的原因。

  “看來只是幹練,沒什麽效果;終究還是得經歷實戰。”

  “伯約你準備下,明日出城迎敵。”

  諸葛亮很快就有了決定。

  薑維吃了一驚:“丞相,我這才演練不到三日,若是出城迎敵,未必能勝。”

  諸葛亮搖頭:“不用求勝,只求不敗。倘若事有不濟,我會立即下令退兵回城的。”

  “哪怕我已經將八陣圖推演到了極致,不經歷實戰的檢驗,也只是我認為的極致,而非真正的極致。”

  “正好,也趁機探探孟達的虛實。”

  諸葛亮又喚來趙雲、魏延等人,商議明日的戰事。

  “丞相,以不到三日的新練陣法迎敵,是否太托大了?若要迎敵挫孟達銳氣,我願出城死戰。”魏延提出了質疑。

  對魏延而言,不懂就是不懂,不懂不會裝懂,也不會因為諸葛亮是丞相就不提出質疑。

  諸葛亮輕笑:“文長勿急,需要你死戰的時候,我定會讓你率眾陷陣的。”

  “八陣圖對今後的戰事影響很大,我必須要借機檢驗它的實戰效果。”

  “倘若陣圖有問題,我也能及時將其修正或放棄,避免今後因為盲目自信而損兵折將。”

  “孟達的主寨在西門外,明日我令伯約出西門叫陣;文長引兵出北門,子龍引兵出南門,兩路皆為試探,不可深入。”

  “具體的出城時間,我會根據西門的戰事來決定。”

  見諸葛亮部署周密,魏延也不再多言。

  魏延只是不懂才直言尋問,又不是無腦跟諸葛亮鬧不和。

  眾所周知,老羅是魏延黑。

  眾將自去準備。

  翌日。

  諸葛亮親臨西門城樓,下令讓薑維引六千兵出城布陣。

  得到消息的孟達連忙來到陣前,見漢兵在城外列陣,孟達不由冷笑:“諸葛亮在城內忍不住了,這是要出城探我虛實。”

  驍將李輔請戰道:“既然漢兵敢出城,就不能讓他們輕易回城。末將願引兵與漢兵廝殺!”

  這李輔是孟達的心腹,軍中號為千夫之勇。

  孟達也有意增強李輔在軍中的威信,遂同意了李輔的請戰:“漢兵約有六千人,我給你一萬步騎!”

  略陽西門外直通關隴大道,比北門和南門更平坦寬闊。

  雙方加起來雖然有萬余人,但並不會顯得擁擠。

  孟達布置的重重鹿角也是避免漢兵四散而逃,更側重於給漢兵固定出城的路線。

  李輔得了命令,遂引了一萬步騎出陣。

  “半月陣迎敵!”

  半月陣是個很常見的軍陣,步卒在中間,騎兵在兩翼,看起來猶如半邊月亮一般。

  這種陣型布置簡單,不需要領兵者對軍陣有太多的研究,也適合有大量騎兵的魏兵。

  不過後世常用漢尼拔的半月陣來舉例,就如同一聽到背水陣就想起韓信。

  有名氣,才有資格被記住;沒名氣,哪怕陣法名字再有氣勢,也是不值得被記住的。

  同樣的陣,不同的人來用,那影響也是截然不同的。

  薑維也認得李輔的軍陣,立在中軍的戰車上,居中調度。

  中軍的戰車並不是為了迎敵,而是為了充當移動將台,更便於指揮。

  “故弄玄虛。”

  李輔看不懂薑維的八陣圖,又莫名的有些羨慕,羨慕中又有些嫉妒。

  複雜的心情下,變成了一句嘲諷和輕蔑。

  “左右騎兵,穿插突陣!”

  李輔大呼下令。

  “這裡地勢平坦,不影響騎兵的發揮,一群步卒如何能擋!”

  “看我撕裂你這故弄玄虛的軍陣。”

  “任何的陰謀詭計在絕對的實力差距下,都是毫無用處。”

  李輔一邊下令,一邊出聲嘲諷。

  然而。

  當李輔的騎兵開始穿插的時候,薑維也開始變陣了。

  只見旌旗林立,呼聲大起,穿插入陣的騎兵仿佛失去了方向一般,在八陣圖中亂衝。

  原本是正常的騎兵穿插,是借助騎兵的機動力和衝擊力,將漢兵的軍陣衝散。

  而現在,這些魏騎不僅不能衝散漢兵的軍陣,反而還被堵在了陣中。

  “怎會這樣?”

  “這些漢兵怎會跟上騎兵的速度?”

  “這不是狹隘的場地,這是騎兵的主場!”

  李輔瞪著眼睛,連忙下令步卒上前,又令剩下的騎兵穿插,要用數量的優勢強行破漢兵的陣型。

  “李輔輕敵了。”

  後方的孟達不由蹙眉。

  以力破巧,無往而不利。

  這話是沒錯,錯就錯在李輔在遇到一個沒見過的陣型時,依舊用以前的套路衝陣,且在穿插的騎兵受阻後,竟然選擇了全軍掩殺這種莽夫型的戰鬥方式。

  要麽別莽,要麽一開始就莽!
  這種先玩套路,套路失敗後再莽,那不就是故意給對手抓住戰機嗎?
  而薑維則是越來越得心應手。

  雖然兵力不如李輔,卻能通過軍陣間的配合,讓漢兵在局部范圍有兵力優勢。

  就如同圍棋吃子一樣,製造局部優勢,吃掉對方的棋子後來形成大局上的優勢。

  古代善兵的之所以都善圍棋,便是因為兵道如棋道,本質就是為了吃掉對手的兵力。

  “廢物!”

  眼看李輔的指揮越來越亂,孟達不由暗罵一聲,讓外甥鄧賢引兵助陣。

  城樓上的諸葛亮見孟達調兵,亦是當機立斷。

  一面下令鳴金收兵,一面通知北門和南門的魏延趙雲出城。

  薑維聽到鳴金聲,令旗揮舞。

  原本將魏騎圍得水泄不通的漢兵,迅速的往城門撤離。

  驚慌的魏騎見漢兵退去,紛紛向本陣而跑,而這一跑,直接就將鄧賢的兵給堵在了半路。

  李輔連忙約束兵馬:“不要慌!列陣,列陣!”

  可方才這些魏騎本就被圍得心慌,此刻剛脫離危險,哪裡顧得上李輔的命令。

  孟達的臉色越來越陰沉。

  漢兵從容有序的退回略陽城,魏兵卻變得混亂。

  這是恥辱!

  還未等孟達發怒,南門和北門的令兵相繼而來。

  “報!漢兵攻殺北門大營,引兵的是漢鎮北將軍魏延。”

  “報!漢兵攻殺南門大營,引兵的是漢翊軍將軍趙雲。”

  孟達的眼珠子都快瞪起來了:“諸葛村夫,竟敢戲弄我!”

  故意在西門做出一副要出城鬥陣的假象,卻讓魏延和趙雲去搶北門和南門的兩處大營。

  “速救兩營。”

  孟達本想讓李輔和鄧賢救兩營,又見兩人被堵著,只能另外調兵去救兩營。

  而這一調兵,孟達軍營的虛實基本就被諸葛亮給看穿了。

  “孟達必然抽兵了。”

  “冀縣四城還在。”

  “接下來就看伯松的了。”

  諸葛亮輕搖羽扇,雙目如炬,嘴角也泛起了笑意。

  根據孟達今日的調兵遣將、營中旌旗變化,再對比孟達初來時的立寨情況,諸葛亮推測出了孟達已經調走了部分兵馬。

  這份計算力,恐怖如斯!
  就如同韓信點兵多多益善一樣,善統兵的人,都是長於計算推演的。

  沒有電子設備的計算推演,就只能靠人力來計算推演。

  誰更長於計算,誰就能在統兵作戰中搶佔優勢!

  北門和南門。

  魏延和趙雲也是虛晃一槍,在孟達的援兵抵達前就退回了略陽城。

  被諸葛亮戲弄,孟達的心情更糟糕了。

  見到李輔歸來,孟達氣不打一處來:“李輔,我給了你一萬步騎,你竟然能被六千步卒打敗!”

  “我讓鄧賢來支援你,你麾下騎兵卻將鄧賢的後軍堵住,你是怎麽統的兵?”

  李輔面紅耳赤,辯解道:“那漢兵城頭忽然鳴金撤兵,我一時沒能覺察。”

  孟達更怒:“漢兵都鳴金撤兵了,你竟然也跟著撤兵?看來我平時太嬌慣你了,竟然連這樣的臨場應對都要我來教你嗎?”

  見孟達狀如猛虎,李輔低著頭不敢再答。

  換成張郃,薑維若退兵,張郃必會立即列陣推進;換成張遼,薑維若退兵,張遼甚至敢直接搶城門!

  這就是將與將的不同,臨陣反應的差距是很大的。

  屋漏偏逢連夜雨。

  就在孟達喝斥李輔的時候,北營一騎急急而來:“將軍,陳倉急報,漢兵偷襲陳倉!”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