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家父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漢》第182章 羊斟慚羹,諸葛亮二戲孟達(加更求
   第182章 羊斟慚羹,諸葛亮二戲孟達(加更求追)
  “漢兵偷襲陳倉?”

  “諸葛亮主力大軍皆在略陽,又在冀縣、上邽、臨渭和清水駐扎重兵,哪裡的兵力去打陳倉?”

  “莫非是小股兵力奇襲?”

  眾將聽到陳倉急報,不由竊竊私語。

  “住口!”孟達喝斥眾將:“再有妄議陳倉軍情者,軍法處置!”

  眾將紛紛閉上嘴,低頭不敢多言。

  孟達看向騎卒,問道:“費曜可有說要求援?”

  騎卒搖頭:“未說要求援,只是情況有些複雜。”

  騎卒將有漢兵偽裝魏兵斥候來城下借馬,費曜遣十騎出城,結果被漢兵反殺只剩一騎逃脫的事告知孟達。

  費曜這廝,怎會如此不智!

  “今日出陣,我已知孟達軍中虛實,冀縣四城暫無憂慮。”

  待眾將退去。

  “今夜可將城內的魏兵傷卒放出城外,許他們回營。”

  “我如今又放其歸營,這些魏兵傷卒心中必有感激之心。”

  “城內的魏兵傷卒,本是在街亭狹道上死戰的勇士,我敬佩他們武勇,讓軍醫治傷善待。”

  孟達獨坐帳中,拳頭緊握,這雙眼也瞪得跟牛眼似的。

  諸葛亮笑道:“孟達頗知兵法,若知軍中有流言,必會以雷霆之勢掐斷流言來源。”

  諸葛亮召來魏延。

  “同時散布消息,我已派衛將軍黃忠去取陳倉了。”

  城內。

  “你越是玩詭計,就越證明你心虛!”

  見眾傷卒疑惑,諸葛亮卻是向眾傷卒行了一禮:“我知道諸位勇士心中有疑惑,我也不怕告訴諸位。”

  “倘若陳倉真的有失,根本不需要費曜遣人來告知我,我的斥候就能查探到陳倉的變故。”

  “諸葛村夫,今日之辱,來日定要讓你十倍償還!”

  鄧賢見孟達早有應對,遂不再多言,領命而去。

  “今日李輔的表現頗令我失望,為避免諸葛村夫在營中散布流言亂我軍心,今夜你親自帶人巡邏。”

  “想必諸位都聽過黃忠的威名,昔日定軍山一戰,曹操的大將夏侯淵就是被黃忠斬殺。”

  孟達外甥鄧賢湊近道:“將軍,郭刺史病重不能理事,費將軍又是接替左將軍駐守陳倉,對陳倉軍民官吏並無恩義。”

  “丞相既然要散布消息,為何不遣機靈軍士假扮傷兵混入孟達軍營?”

  是夜。

  “我的目的,不是為了煽動孟達的軍心,而是要告訴孟達‘我已派衛將軍黃忠去取陳倉了’。”

  “費曜只是遣人來傳遞情報,並非是來求援,陳倉無憂!”

  “倘若這些魏兵傷卒回去,卻得不到孟達善待,必生怨言。”

  諸葛亮將魏兵傷卒聚集在一起,又給每人發放了飲水乾糧,甚至還貼心的發放了傷藥。

  在街亭狹道阻擋張郃的時候,有部分魏兵傷卒在情理戰場的時候,被諸葛喬帶回了營中救治,之後又被帶回了略陽。

  這讓魏兵傷卒有些懵,不知道諸葛亮要作甚。

  “諸葛村夫玩此詭計,必會再遣人在我軍中散布流言,爾等約束好軍士,若有妄議陳倉者,立即羈押!”

  這般明顯的誘敵都瞧不出來嗎?
  臨渭被漢兵掌控,張郃又豈會讓斥候在入隴小道上巡邏!
  孟達掃視諸將,下定結論:“我離開陳倉時,曾吩咐過費曜,若有任何新的情報,立即遣快馬來見我;我若不回,不得再開城。”

  “陳倉有五千兵,又有費曜郭淮在陳倉,漢兵最多是小股兵力奇襲,如何能拿得下陳倉?”

  孟達撫了撫短髯,冷笑道:“諸葛村夫也就會玩這種詭計了,我早已在關隴大道上部署了斥候來回巡邏。”

  “我已經令衛將軍黃忠去取陳倉,陳倉不日就會被拿下,這隴右的戰事也即將結束了。”

  “倘若陳倉城內有漢兵內應,費將軍未必能約束,我以為陳倉重地,關乎我軍安危,不可大意。”

  諸葛亮放魏兵傷卒出城,讓魏延有些疑惑:“這些魏兵傷卒回去,必會被孟達勒令不得妄議陳倉之事。”

  “只是我觀孟達今日調兵遣將,並無得到陳倉軍情的跡象。”

  魏延了然,欽佩道:“丞相妙算,末將佩服!”

  “白日我戲了孟達一陣,孟達必有防備。”

  “城外皆是魏兵,出城的軍士若是無法逃回城內,必被孟達所害。”

  “我又豈能讓軍士去送死?”

  “若因此而亂了孟達軍心,那就是意外之喜了。”

  “有黃老將軍去取陳倉,陳倉守將定然是擋不住的。”

  “伯松已去數日,料想也該抵達陳倉了。”

  “雖然漢魏如今分屬兩國,但諸位勇士,只是各為其主,我對諸位不懼死的勇氣深表欽佩。”

  “孟達若是得知陳倉危急,必會撤兵;諸位為了孟達而死戰,如今幸運的保全了性命,回去也必然會受到功勞嘉獎。”

  “雖然你們的功勞不夠封侯拜將,但我料孟達也會給你們錢財賞賜,讓你們能返回長安,購房置田,至少這下半輩子衣食無憂了。”

  “我若將你們留在略陽,伱們定會怨恨我,讓你們不能因為死戰而獲得錢糧賞賜,也不能返回長安購房置田。”

  “這戰場上,可以分生死,這戰場外,我就不與諸位勇士結仇了。”

  “魏鎮北,打開城門,放這些勇士歸營!”

  一通慷慨激昂的陳詞,聽得魏兵傷卒紛紛燃起了對未來的希望。

  願意當死士勇夫的,不是因為這些魏兵傷卒對大魏有多麽高的認同感,本質上依舊是“重賞”!
  雖然死了什麽都沒有了,可要是能活著回去,那就是富貴在眼前。

  “這些魏兵傷卒回去,孟達可就頭疼了。”魏延看著一群漸漸有了精神的魏兵傷卒,內心對諸葛亮也更佩服了。

  孟達若是善待則罷,若是不善待,這可比派出漢兵軍士去散布流言更有效果。

  就如同左傳中記載的羊斟慚羹,因為沒被善待分羊肉,就將主將給送到了敵營。

  魏兵傷卒的歸營,很快驚動了孟達。

  “怎麽回事?這是何處來到傷卒?”孟達蹙眉看向外甥鄧賢。

  鄧賢稟道:“是左將軍當日與漢兵血戰時,未來及帶走的傷卒,這些傷卒被漢兵帶回營中救治。”

  “今夜不知為何,諸葛亮將這些魏兵傷卒全部放歸,更是讓他們帶話。”

  “說是漢衛將軍黃忠,已經去取陳倉了。”

  孟達語氣一冷:“可有其余軍卒知曉?”

  鄧賢道:“我擔心諸葛亮用詭計,故而在營外先盤問了,再帶回營中的,除了這些傷卒,營內不會有其他軍卒知曉。”

  孟達暗暗松了一口氣:“將這些傷卒單獨安置,無我軍令,任何人不得妄議陳倉之事;違令者軍法處置!”

  就在鄧賢要帶眾傷卒離開的時候,一個傷卒忽然呼道:“將軍,左將軍曾有許諾,我等若死戰,皆有賞賜。”

  孟達眼睛一眯,盯得傷卒有些膽寒。

  片刻後,孟達開口道:“左將軍如今在冀縣,我也不知左將軍是如何許諾,待左將軍歸來,有功勞的必定論功。”

  “爾等在營中,不可妄動妄議,若是壞了我的軍法,左將軍也保不得爾等。”

  孟達連哄帶嚇,傷卒不敢再言。

  待軍士將傷卒帶出,孟達又叮囑鄧賢道:“這些傷卒被諸葛村夫救治,其中必有被諸葛村夫收買的人,亦或者有漢兵偽裝在內。”

  “諸葛村夫定是想用這些傷卒來迷惑我,讓我疏於防備;你帶人將這些傷卒都監視起來,若有妄動妄議的,皆視為奸細,格殺勿論!”

  鄧賢知道孟達治軍頗嚴,不敢有質疑,遂領命而去。

  “諸葛村夫也太小覷我了,竟然想用這種伎倆來壞我軍心,倘若換個治軍不嚴的,沒準還真著了你的道。”

  孟達有些惱怒,若不是提前讓鄧賢巡邏,將魏兵傷卒擋在營外盤問,又單獨帶回營中,這軍中的流言估計都已經開始流傳了。

  “我已給張郃、蘇則和夏侯儒增兵,到現在都沒傳回破城的消息。”

  “打幾座小城,有這麽難打嗎?”

  盤算軍中糧草,孟達的怒意更甚。

  自諸葛亮入隴右以來,孟達就感覺事事不順。

  明明部署都很周密了,卻總是會因為將領不能完整的執行軍務而出現紕漏。

  一個紕漏影響不大,可紕漏多了,影響就不小了。

  傷兵營中。

  被諸葛亮放回的魏兵傷卒,一個個憋著氣。

  賞賜沒拿到就算了,竟然還被孟達用軍法威脅。

  這對舍棄生死陷陣殺敵的悍卒而言,不僅心寒,更有憤怒。

  再對比諸葛亮和孟達的話,怨言在這群魏兵傷卒中不斷的滋生。

  “我等死戰,不敢奢望封侯拜將,隻想多拿些賞錢,回去可以購房置田,以求下半輩子能度日。”

  “如今我等拚了性命,不是缺胳膊就是少腿,孟將軍不僅不體恤我等,更是將我等將囚徒般監視,可惱啊!”

  “這是懷疑我等投了漢兵嗎?若投了漢兵,我等又豈會再歸營?”

  “早知如此,還不如投了漢兵,至少那諸葛丞相還會找軍醫給我們治傷。”

  “我不服!我們是應該受到賞賜的勇士,不是要被監視的罪犯!”

  “若是左將軍在此,必不會輕慢我等!”

  怨言一旦滋生,就如同洪水一般,很難截流了。

  聽到越來越大的怨言怒罵,鄧賢連忙引兵近前,喝斥道:“誰讓你們在此喧嘩的?軍法嚴苛,若再敢妄動妄議,休怪我無情。”

  一傷卒起身大呼:“我不服!你憑什麽監視我等?”

  “我們應該得到賞賜,應該有軍醫來給我們治傷,應該有酒肉飽腹,而不是被當成罪犯!”
    又有傷卒附和:“沒錯!左將軍許諾我等賞賜,孟將軍不給就算了,憑什麽還要監視我等?”

  越來越多的傷卒附和,聲音也變得大聲。

  鄧賢眼見事態擴大,當即下令弓箭手上前,喝道:“我看你們都是被諸葛亮給收買了,想來亂我軍心。”

  “我念及你們是左將軍麾下悍卒,不忍傷你們;可你們竟敢聚眾鬧事,哪怕左將軍今後來質問,我也要軍法處置了你們。”

  見周圍都是弓箭手,傷卒更是心驚。

  眼見弓箭手張弓搭箭,一傷卒發狠大呼:“你不就是怕我等泄密嗎?既然孟達不仁,我等就不用再守義了。”

  “漢衛將軍黃忠已經去取陳倉了,今日我們雖死,但用不了多久你們也會給我們陪葬。”

  “好恨啊!早知如此,我不如降了漢兵!”

  鄧賢大驚失色,直接取箭射殺了這個發狠的傷卒。

  “敢妄議陳倉,該死!”鄧賢大呼:“其余人都給我聽好了,我這就去向孟將軍請命,絕不會少了你們的賞賜。”

  “可你們若再敢妄動妄議,這就是下場!眾軍聽令,再有妄言者,直接射殺!”

  鄧賢的反應雖然很快,也暫時平複了有暴亂趨向的傷卒,然而黃忠取陳倉的消息,還是泄露了。

  眾弓箭手面面相覷,眼中都有驚疑和擔憂。

  鄧賢連忙來見孟達,具言此事。

  “你跟了我多年,怎會連這點事都處理不好?”孟達氣急。

  這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一事不順,事事不順。

  鄧賢這心中也是憋屈。

  軍令是你下達的,我執行軍令還有錯了?
  “將軍,不如先給些賞賜,安撫傷兵。”鄧賢小聲請命。

  孟達卻是眼神一冷:“給賞賜?給了賞賜他們就不會生亂了嗎?”

  鄧賢小聲再問:“那該如何?”

  孟達喝道:“你是忘了我的軍令了嗎?妄動妄議,壞我軍法,自然就得軍法處置!”

  鄧賢心中戰栗:“若是軍法處置,恐怕會讓軍士驚懼。”

  孟達冷笑:“若不讓軍士驚懼,還真以為我治軍松懈,一群傷兵都敢視我軍法如無物了。”

  鄧賢見孟達凶狠,這內心也是戰栗不安。

  “末將這就去辦!”鄧賢連忙離開。

  孟達素來驕矜,又自視甚高,最忌有人質疑,若不是因為鄧賢是孟達的外甥,早就被喝退了。

  “諸葛村夫,竟敢屢屢戲弄我!”孟達再也忍不住憤怒,一腳踢飛眼前的桌案。

  軍法處置傷卒,雖然能保證機密不泄,但卻也變相的嘲諷了孟達在治軍上的無能。

  這小小的一場心理戰,孟達被諸葛亮完敗!
  若孟達隻統帥四千私兵部曲,是不會出現這種士卒暴亂的情況。

  可如今的孟達,都督的是雍涼十萬之眾,來到略陽後也是治軍六萬余眾。

  這六萬余大軍,孟達是不可能對每個將士都噓寒問暖拉攏人心的。

  將和帥的區別就是,將側重於安撫軍士讓軍士效命,而帥更側重於安撫將校讓將校效命。

  這也是孟達對李輔和鄧賢不滿的原因。

  給了兩人權力,兩人卻不能替孟達約束好軍士。

  冷靜之後,孟達開始琢磨諸葛亮的用意。

  “諸葛村夫煞費苦心,無非是想讓我誤以為陳倉守不住。”

  “這等拙劣伎倆,又豈能瞞我。”

  “你越是如此,我越就不會相信陳倉會失守。”

  “若我守陳倉,只需千余人在,就足以擋住數萬大軍。”

  “費曜有五千人,又有郭淮在,黃忠又能有什麽本事,能取陳倉?”

  “只是接連被諸葛村夫小覷,著實可恨!”

  “還得設法引漢兵出城!”

  孟達仔細的盯著地圖,準備尋一個合適的地方設伏。

  引漢兵出城不難,只要佯裝大軍打大冀縣,諸葛亮必然派兵營救。

  難的是,如何在引漢兵出城後,設伏反殺。

  若是沒有合適的伏擊點,也留不住出城的漢兵。

  畢竟這人不是死物,見勢不妙會退。

  只要漢兵陣型不亂,想要大規模殺傷是很難的。

  想了半夜,孟達也沒想到合適的伏擊點,這心中也是煩躁,遂在帳中小覷。

  到了五更天。

  鄧賢急急闖入:“將軍,緊急軍情!”

  孟達被驚醒,起身喝問:“可是諸葛村夫出城了?”

  鄧賢搖頭,急言道:“諸葛亮並未出城,是陳倉軍情!”

  “郭刺史被黃忠射殺了,陳倉事急,費將軍遣副將鄧俊緊急求援!”

  孟達大驚失色:“郭淮被射殺?這怎麽可能!鄧俊何在?”

  鄧賢連忙招手,讓軍士將鄧俊攙扶入內。

  見到鄧俊慘狀,孟達驟然心一沉,喝道:“鄧俊,速速陳述陳倉軍情。”

  鄧俊喘著氣:“漢衛將軍黃忠,和漢驃騎將軍馬超,齊聚陳倉城。”

  “郭刺史在城頭激勵軍士,被那黃忠尋到機會一箭射殺!”

  “陳倉城內民心已亂,費將軍為了安撫人心,與眾官吏士民立誓,五日後援軍不到,便自刎城頭。”

  “我突圍時,帶走了陳倉內的全部騎兵,如今只有我一人僥幸逃脫。”

  “請將軍速速發兵!”

  孟達正欲再問事,卻見鄧俊頭一栽,昏死過去。

  鄧賢連忙讓軍士將鄧俊扶下去休憩,又向孟達請命:“將軍,馬超本在褒斜道,如今卻出現在陳倉城。”

  “這必是諸葛亮一早就計劃好了的,漢兵的目的不是取隴右,而是明取隴右,暗奪陳倉。”

  “請分我一支兵馬,我前往馳援陳倉!”

  孟達沒有立即同意,而是蹙眉凝思:“如此大事,為何不見關隴大道的斥候返回?”

  鄧賢道:“斥候是李輔在管,可召李輔一問。”

  不多時。

  李輔抵達。

  見孟達反問,李輔忙道:“我也正欲向將軍匯報,剛得到消息,關隴大道上的斥候,有十余騎未能返回,極有可能遭到了截殺。”

  鄧賢急道:“將軍,這必是陳倉的黃忠和馬超,封鎖了關隴大道,不想讓將軍知道陳倉的軍情。”

  李輔吃了一驚:“鄧賢,黃忠和馬超怎麽會出現在陳倉?”

  鄧賢簡要的將陳倉軍情告知李輔,李輔也是面色大變:“如此說來,諸葛亮昨日出城,是為了試探我軍是否分兵陳倉?倘若將軍分兵,諸葛亮必定會引兵出城。”

  孟達此刻,下意識的想起了郭淮那句“當心諸葛亮,隴右是陷阱”。

  “諸葛村夫,到底是作何打算?”

  孟達忽然發現,他判斷不出諸葛亮的意圖了。

  取隴右?
  還是取陳倉?
  若是取陳倉,大軍跑到隴右,那不就是在瞎折騰嗎?

  可若是取隴右,為何又派遣重兵去取陳倉,連褒斜道的馬超都去了陳倉!
  良久。

  孟達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鄧賢聽令,分你一萬兵馬,速速去支援陳倉城。”

  “到了陳倉,擇有利地形立寨,不要與黃忠和馬超對戰,只需讓陳倉城內知道有援兵抵達即可。”

  “黃忠和馬超奇襲陳倉,糧草必然不多,待其糧盡,必然退去!”

  鄧賢領命而去。

  孟達又吩咐李輔:“派人通知清水的夏侯儒,放棄攻打清水,立即引兵走入隴小道。”

  “漢兵若是拿不下陳倉,必會走入隴小道撤回,可擇險要地形伏擊漢兵。”

  “敢去奇襲陳倉,我就讓爾等有去無回!”

  李輔遲疑:“那黃忠和馬超都是驍將,夏侯儒未必能抵擋。”

  “那清水漢將若見夏侯儒離開,或許會偷襲夏侯儒後方,不如我再引一兵前往支援?”

  孟達沉思片刻:“可以!我再分你五千兵,若清水守將出城,就趁機奪清水。”

  “若清水守將不出城,你留下兩千人防守,再馳援夏侯儒。”

  “同時通知臨渭的蘇則策應。”

  孟達本在略陽有六萬余眾,張郃分走一萬,夏侯儒和蘇則又分走一萬,中途又遣將增援五千,如今鄧賢分走一萬,李輔分走五千。

  孟達在略陽的兵也只有兩萬余眾了。

  雖然很無奈,但孟達又不能不救陳倉!

  想到忽然出現在陳倉的馬超,孟達心中又是一陣怒氣滋生:“楊秋這蠢貨,兩萬余人在郿縣,竟然還能讓馬超抽兵去陳倉!蠢材壞我大事!”

  孟達這次調兵太多,又是天明調兵,根本瞞不住略陽城的漢兵。

  聞訊的諸葛亮立即登上城樓,見孟達將北門大營和南門大營的魏兵都集中到了西門大營。

  諸葛亮不由放聲大笑:“伯松的分兵計成功了!孟達如今在城外的兵馬,不會超過三萬人!倚仗兵力優勢圍了我這麽多天,真以為我不敢出城嗎?”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