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家父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漢》第160章 吳侯隱忍學勾踐,恭請漢中王登基(
   第160章 吳侯隱忍學勾踐,恭請漢中王登基(求追)

  如無意外,諸葛恪會在十四年後才會去征山越立功。

  如今局勢不同,劉備橫跨荊州和益州,不論是勢力還是威望、亦或者即將稱帝的大義,都隱隱在孫權之上了。

  彼盛我衰,眼見劉備勢力如日中天,孫權心中必會因妒生恨。

  倘若孫權賊心不死又犯荊州,這會讓劉備很苦惱的。

  打孫權吧,徒讓曹丕得利;不打孫權吧,這碧眼小兒又跟個蒼蠅似的嗡嗡亂竄。

  然而現實有時候就是這麽奇妙,諸葛恪和孫魯班同時出現在成都,給了諸葛喬布計江東的機會。

  孫權雖然是江東之主,但麾下派系林立。

  其中又以孫家宗室元從和地方世家豪強的矛盾最深。

  不論是宗室元從還是世家豪強,孫權其實都信不過。

  “要除掉一個人,不一定非得是軍爭,也不一定就是政鬥,也可能是直接派遣門客死士。”

  “曹操好夢中殺人,就是為了震懾刺客宵小,即便武勇如孫策也死於刺客之手!”

  “兄長白日裡跟我提及了孫權女兒的事,你怎會如此不小心,竟然讓一個身份不明的人給你送飲食。”剛到棋室,諸葛亮就劈頭蓋臉的訓斥。

  借諸葛恪來影響孫權的戰略,借諸葛恪來打壓蜀中本土那群自視甚高的士子。

  僅僅只是各取所需罷了!

  待得宴席終了,諸葛亮與諸葛喬來到棋室。

  這也是為何諸葛恪會對諸葛喬說“勸我和阿父留在成都這種話就不用說了,吳侯欺負阿父是真的,可器重和信任阿父也是真的。”

  諸葛喬也不戳破,故意裝作不知情。

  諸葛喬又令人召來糜班姬,在看到諸葛恪的那一刻,糜班姬的臉色變得有些慘白。

  諸葛亮板著臉:“伱是要讓我去怪我嶽丈?人也是你阿母安排到你身邊的,你難道要怪你阿母識人不明?”

  諸葛喬心頭一凜,抱拳點頭:“孩兒會謹記的。”

  “江東那群人算什麽東西,也配說你沒資歷不夠格?”

  諸葛亮沒有直接說怎麽給諸葛喬解決問題,而是直接問是否需要插手,這是對諸葛喬的信任也是尊重。

  幼時樸鈍的弟弟諸葛喬都這麽厲害了,幼時聰慧的哥哥諸葛恪難道還會差了嗎?

  以諸葛恪的聰慧,能看破諸葛喬是在激將,但諸葛恪卻拒絕了不了誘惑。

  諸葛恪個性高傲,被諸葛喬這一激,當場就落入了諸葛喬的話術誘惑:
  “我能北伐定關中,你難道還打不下個合肥?”

  諸葛亮在府邸中設宴,熱情的款待了諸葛瑾諸葛恪父子,盡歡而散。

  孫權有信任和器重諸葛恪的主客觀條件!
  而現在。

  兩人具體談論了什麽,諸葛喬並不知道。

  諸葛喬離開江東的時間早,但諸葛恪卻是在江東見過糜班姬的真實容貌的。

  見狀,諸葛亮的臉色也緩和了不少:“可否要我插手?”

  “諸葛雙子,得一可定四方。”的評價一出,就足以令孫權多想。

  諸葛喬攤了攤手:“阿父,那可是你的嶽丈推薦的。”

  諸葛喬暗暗歎氣。

  是夜。

  諸葛喬遂將言語相激諸葛恪以及糜班姬借口回江陵的事陳述。

  “打荊州能顯你本事嗎?”

  只是在見了諸葛恪後,糜班姬就借口要回江陵城看望義父糜芳。

  利益本就是用來置換的。

  “你以後得多加注意!你如今才名已顯,不論是曹丕還是孫權,都會伺機對你不利。”

  “我來造勢,你來負責怒懟蜀中士子揚名。”

  孫權需要外來勢力來平衡宗室元從和地方勢力,呂蒙、諸葛瑾、步騭、嚴畯等人都在其列。

  這要換個多疑的,都得懷疑諸葛瑾是否跟劉備有勾結。

  這也是為何,諸葛亮為劉備重臣、諸葛喬江陵敗了呂蒙,孫權依舊對諸葛瑾信賴有加。

  給了諸葛恪眼神示意後,諸葛喬借故如廁,隻留諸葛恪和糜班姬在涼亭。

  只需要諸葛喬給諸葛恪造勢,再有諸葛喬這個先例在前,孫權為了能與劉備和曹丕競爭就必然會著重培養諸葛恪。

  前者自恃功高,後者彼此爭利。

  諸葛亮嚴肅訓道:“你自己的失誤,怪什麽糜子方?若你在江陵城的時候不給糜子方機會,他會想到送義女給你嗎?”

  諸葛瑾和諸葛恪都明確表態不會留在成都,也是因為孫權的信任。

  諸葛亮都這麽說了,這鍋,諸葛喬得背!
  總不能去真的責怪黃承彥和黃月英吧!
  “糜子方這混蛋,早晚將他丟進長江口清醒清醒。若不是他認孫魯班為義女,哪有這麽多事。”諸葛喬將矛盾轉移到糜芳身上。

  “滅了曹丕,你我兄弟公平一戰。”

  “伯松,你這是連你兄長都算計啊。”諸葛亮眼神怪異。

  諸葛喬笑道:“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這都是跟阿父學的,阿父不也算計過伯父嗎?”

  諸葛亮臉色一板:“胡言亂語,我什麽時候算計過你伯父。”

  頓了頓,諸葛亮似乎自己都覺得這話太假,補充道:“彼時各為其主,我只是與兄長進行了善意的切磋。”

  諸葛喬一樂:“如今各為其主,我也只是跟元遜兄進行了善意的切磋。”

  諸葛亮右手揚起,又在半空中揮袖落下,語重心長地道:“雖然你與元遜分仕兩家,但畢竟是兄弟。若能兄弟同心,聯手抗曹,將是漢室的幸事。如此也能讓我諸葛家避免血親相殘的禍事。”

  諸葛喬笑道:“阿父放心,我此生決不會行那血親相殘的事。”

  接下來的幾日。

  諸葛喬暗中遣人在成都造勢,大肆散布“諸葛雙子,得一可定四方”的傳聞,更是與諸葛恪舟車同遊,讓蜀郡的士子都知道有諸葛恪這個江東奇才來到了成都。

  自古這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對於有才且自矜的蜀郡士子,誰願意承認對方比自己優秀啊。

  故而,蜀郡不少未及冠的士子,紛紛借著由頭來向諸葛恪請教。

  結果可想而知,這群蜀郡未及冠的士子,壓根不是諸葛恪的對手。

  短短幾日時間,諸葛恪就名聞蜀郡,“諸葛雙子,得一可定四方”的傳聞也越來越廣。

  更有好事者評價諸葛喬和諸葛恪兩兄弟:“益州有諸葛喬,何愁關中不定;江東有諸葛恪,何愁淮南不得。雙子齊心,曹魏覆手可滅。”

  劉備聽聞後,更是在成都設宴款待蜀中未及冠的俊傑,又在宴席中盛讚諸葛恪,希望諸葛恪能在蜀郡出仕等等。

  諸葛恪則是當眾說“吳侯待家父恩重,我又豈能轉仕漢中王麾下?如此行為,豈非不義?”

  而在這期間。

  諸葛瑾也再次返回了建業,向孫權陳述了劉備的應對之策。

  “劉備果然想稱帝!”

  孫權心中頗不是滋味。

  如果可以稱帝,孫權也想稱帝,奈何孫權如今稱帝的威望不夠。

  孫權再次召集了張昭、陸遜等文武商議。

  聽說要讓孫權支持劉備稱帝,老將韓當當即就火了:“如今漢室已滅,何須再向漢室稱臣,吳侯可自立為帝,豈能擁立劉備那老賊稱帝?”

  孫皎也怒道:“劉備算個什麽東西,也配位居吳侯之上?”

  武將一列,紛紛反對。

  雖然大家是盟友,但這彼此間都是平等的,現在忽然要尊劉備為帝,這心中難免憋屈。

  連帶著諸葛瑾都受到了波及。

  孫恭更是直言開懟:“諸葛瑾,我聽說你將你的長子諸葛恪帶去了成都,如今諸葛恪也未返回,你莫非已經投了劉備?”

  諸葛瑾的臉色一變:“孫恭,你這是汙蔑!我帶元遜入成都,是為了替吳侯解決家事。你若有疑問,可去問吳侯!”

  孫恭冷笑:“諸葛瑾,你莫要仗著吳侯的信任,就說出這等讓吳侯為難的話來!你若不是投了劉備,又怎會讓吳侯去擁立劉備稱帝?”

  諸葛瑾被懟,步騭和嚴畯就坐不住了。

  兩人都是諸葛瑾的好友,豈能讓孫恭這在欺辱諸葛瑾了。

  步騭起身喝道:“劉備乃吳侯的妹夫,又是如今唯一有資格稱帝的漢室宗親。”

  “擁立了劉備,吳侯就是大漢的吳王,整個江東都是吳侯的封國。”

  “若不擁立劉備為帝,吳侯要麽自立為帝,要麽去當曹丕的臣子。”

  “以吳侯如今的名望和身份,若是自立為帝,必會引起江東動蕩。”

  “屆時心向漢室的士民爭相去荊州,心向曹魏的士民爭相去淮南,江東就會因此而沒落。”

  “你不明大勢,只知道好勇鬥狠,可曾替吳侯想過?”
    嚴畯也喝道:“讓吳侯擁立劉備稱帝,只是權宜之計,並非是要讓江東永遠臣服劉備。”

  “如今曹丕雖然代漢立魏,但天下心向漢室的士民不少,必會引起漢魏正統之爭。”

  “吳侯此時擁立劉備,是為了在漢魏正統之爭沒有塵埃落定前,先趁機取得大漢吳王的身份,讓吳侯能獲得更高的身份和威望。”

  “趁著漢魏相爭時,吳侯若能拿下淮南,威望必定大增,彼時稱帝,不論是身份還是威望也足夠。”

  “爾等武夫,只知道擁立劉備會讓爾等丟了顏面,卻不知道吳侯如今的處境是何等的艱難,人無名而不立,吳侯此舉也只是為了保全江東基業。”

  “若爾等真為吳侯設想,就應該早日助吳侯拿下合肥,而不是在這裡構陷子瑜私通劉備。”

  論鬥嘴。

  韓當、孫皎、孫恭等武將,又哪裡會是步騭和嚴畯的對手。

  可鬥嘴鬥不過,韓當等人卻是會耍渾。

  眼見文武衝突加劇,孫權拍案喝斥:“諸位都是江東的俊傑,應當齊心協力,豈能相互中傷?豈不聞廉頗和藺相如舊事?”

  眾文武受到呵斥,紛紛低頭不語。

  孫權又看向一直不出聲的張昭:“老師可有良策教我?”

  張昭見孫權發問,這才徐徐出聲:“吳侯既有勾踐之忍,豈不聞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雖然張昭沒有明著說應該支持劉備稱帝還是不支持劉備稱帝,但孫權聽懂了張昭的意思。

  陸口盟約孫權都忍了,支持劉備稱帝又算什麽事兒?
  更何況,孫權只是名義上支持劉備稱帝,不僅孫權會受封吳王,劉備也不會插手江東任何事。

  屈辱是屈辱了些,孫權得了不少的實利。

  “伯言,你有何想法?”孫權又將目光看向陸遜。

  陸遜沉吟片刻,道:“聽聞漢中王與孫夫人至今未有子嗣,我認為漢中王應該表現誠意,多多親近孫夫人,早日讓孫夫人產下漢中王的子嗣。”

  眾文武看向陸遜的眼神,紛紛多了幾分怪異。

  若劉備和孫夫人產下子嗣,那孫權就是最大的外戚,哪怕孫權今後不稱帝,也可以選擇支持孫夫人的子嗣。

  若劉備和孫夫人沒有子嗣,那今後孫權想稱帝就有理由了:我只是想讓我妹妹的兒子封個王,你居然連機會都不給?既然你不仁,那就休怪我不義了。

  不得不說,陸遜這招是挺陰的。

  哪怕是劉備都不得不去權衡這其中的利弊,若是不同意,孫權掉頭就去當大魏吳王,那對漢魏正統之爭的影響是很大的。

  不僅如此,還會影響到劉備奪取關中的北伐大計!
  可劉備跟孫夫人有了子嗣,就等於在諸王中埋下了奪嫡的禍根。

  孫權心中頓時無比的暢快。

  即便當大漢吳王能獲得實利,這擁立劉備稱帝對孫權而言也是屈辱;可若再加上孫夫人子嗣這個條件,那屈辱的就不是孫權一個人了。

  大家都屈辱,這心態就平衡了。

  孫權拍案決定:“我與漢中王有姻親之情,又是大漢的吳侯,豈能去認曹丕為君父?我決定擁立漢中王稱帝,以揚我漢室之威風!”

  既然利益訴求談妥了,孫權自然也得擺出大漢忠臣的態度來。

  當即。

  孫權以諸葛瑾使,張溫為副,備齊厚禮再次前往成都。

  劉備聽聞孫權使者到來,先是暗中接見,隨後召集了成都的文武,盛情款待諸葛瑾和張溫。

  席間。

  諸葛瑾表達了孫權的態度:“吳侯聽聞天子被曹丕所逼,被迫禪位,深恨曹丕。”

  “如今天子蒙難,國家無主,吳侯雖然有討伐逆賊之心,奈何名望低微無討伐逆賊之名。”

  “漢中王乃漢室宗親,又素有仁德之名,倘若能繼承大統,必是國家之幸,漢室之福。”

  “我奉吳侯之命來成都,恭請漢中王登基,延續炎漢正統,誅曹滅魏!”

  一石激起千層浪。

  劉備跟孫權間的利益約定,是暗中進行的。

  如今諸葛瑾又在劉備的安排下,當眾表達出孫權的態度,頓時讓席間的文武不淡定了。

  雖說這段時間,祥瑞、吉兆、星象、圖讖、異聞的異象頻頻出現,也有文武上書勸劉備稱帝,但劉備一直都是表態拒絕。

  卻不料,孫權竟然會讓諸葛瑾勸劉備稱帝!

  孫權是受劉協冊封的吳侯,又是江東之主,更是劉備的盟友,名義上的姐夫。

  孫權遣使來勸劉備稱帝,這可比諸葛亮等人勸劉備稱帝,影響力更大!

  費詩當即起身,勸諫道:“大王不可!”

  “大王因為曹操父子欺凌天子,這才不遠萬裡流亡,召集義士討伐曹氏奸賊。”

  “如今曹賊未滅,大王卻要先自稱皇帝,這會讓天下的士民對大王的行為疑慮。”

  “我曾聞,高祖與楚人約定,先破秦者為王。等高祖攻克鹹陽,擒獲秦帝子嬰時,高祖依舊對稱王再三推讓。”

  “大王如今尚未北伐誅賊,卻要先稱皇帝,我認為大王此舉欠妥。”

  劉備沒有回答費詩,只是將目光看向諸葛喬。

  諸葛喬會意起身:“此言差矣!高祖昔日不稱王,是因為高祖當時無資格稱王。”

  “昔日項羽擁立楚懷王孫子熊心為楚王,號楚懷王,高祖與英布、蒲將軍、呂、陳嬰等將參與了擁立。”

  “楚懷王雖然與諸將約定,先定關中者為王;但高祖破關中擒子嬰時,並未得楚懷王詔令,又如何敢擅自稱王?”

  “今日卻不同。”

  “曹丕效仿王莽舊事,逼迫孝湣皇帝禪位,以魏代漢;大王雖然是漢中王,可這身後無主,還如何北伐?”

  “國不可一日無主!大王若是不能效仿光武帝稱帝,又如何能凝聚士民之心,討伐曹魏?”

  “別忘了,曹丕的帝位,乃是孝湣皇帝禪讓的,從法理上,曹丕的帝位是名正言順的。”

  “而大王如今只是孝湣皇帝的臣子!”

  “難道我等,要讓大王以孝湣皇帝的臣子身份去討伐曹魏的皇帝嗎?”

  費詩頓時語噎。

  劉巴見費詩不能反駁,遂起身道:“話雖如此,可如今中原有很多人都在延頸盼望大王。大王若是稱帝,會被天下人認為胸懷不廣。”

  “我以為,可以暫緩稱帝,等北方士民來投後,若北方士民都認為大王可以稱帝,屆時再稱帝才最穩妥。”

  “唯有如此,這天下士民才會擁戴大王。”

  劉巴在為劉協發喪前曾與諸葛喬有過爭辯,雖然被諸葛喬駁斥後默認了為劉協發喪,但劉巴內心並不讚同。

  如今見諸葛瑾代表孫權來勸進,諸葛喬又強烈支持,劉巴頓時明白了劉備的想法。

  明白歸明白,劉巴並不認同劉備現在適合稱帝。

  作為荊益名仕,劉巴的影響力是很大的,費詩表態的時候,大家都在觀望;可劉巴一表態,宴中文武就開始低語了。

  未等諸葛喬反駁,當即就有一人起身附和劉巴:“大王,我聽聞天子未死,如今被曹丕封為山陽公;大王若在這個時候稱帝,豈不是讓天下士人誤以為大王有謀逆之心?”

  “我以為,應當采納劉尚書的提議,暫緩稱帝,等北方士民來投後,再決定是否要稱帝。”

  “倘若北方士民來投時,又持有天子的密詔讓大王奉詔討賊,而大王又先稱帝,豈不是讓北方士民寒心?”

  話音一落,劉備臉色劇變,那雙虎目已經有了殺意。

  說話的不是別人,正是劉備的主簿雍茂!
  劉巴亦是臉色驟變,不由暗罵“蠢賊壞我大事!”

  劉巴是名仕,又是尚書令,不論是身份地位名望,都是有資格勸劉備暫緩稱帝的。

  可雍茂是誰?
  區區一主簿,一個掌管文書的小小佐吏。

  要名氣沒名氣,要地位沒地位,不私底下去勸劉備,反而在這種公然場合大言不慚的支持劉巴,更是當眾說出劉協未死。

  這行為,就是無腦蹭熱度,借附和劉巴來炒作自我,博取名聲。

  楊儀見狀,頓覺機會來了,起身怒斥:“雍茂,你大膽!你怎能玷汙孝湣皇帝的聲譽!”

  雍茂自覺攀上了劉巴這棵大樹,也不虛楊儀,冷言反駁:“楊尚書,你這話何意?最近北方來的士人也不少,都說天子未死,我怎就玷汙天子的聲譽了?”

  楊儀目眥欲裂:“好你個雍茂!豈不聞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如今國門丟失,社稷被曹丕竊取,孝湣皇帝難道還會苟且偷安嗎?”

  “曹丕賊子,逼迫天孝湣皇帝禪位,讓孝湣皇帝蒙受屈辱,以孝湣皇帝的剛烈,必會自刎謝罪。”

  “如今的山陽公,只是曹丕為了堵住悠悠眾口,找了一個替身;你不明真相,卻妄言孝湣皇帝心安理得的當了曹魏的山陽公,難道不是在玷汙孝湣皇帝的聲譽嗎?”

  “你一個小小的主簿,卻為曹丕辯解,我現在懷疑你跟曹丕有勾結!”

  雍茂氣得須發皆張,指著楊儀罵道:“楊儀,你怎敢汙蔑我?我久隨大王,一向兢兢業業。你以前就是曹操麾下,你如今想陷大王於不義,妄言天子自刎謝罪,必然也是跟曹丕有勾結!”

  楊儀冷笑:“我那是仰慕大王仁義,這才棄暗投明!可你不僅不支持大王,反而替曹丕說話,還汙蔑我跟曹丕有勾結!身為大王的主簿,你該當何罪?”

  諸葛喬見楊儀直接套用了當初反駁劉巴的話,將雍茂駁斥得啞口無言,也不由高看了幾分。

  這楊儀鑽營的水平,夠絕啊!

  今日這話一出,劉備為了拉攏人心,必然要重用楊儀。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