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家父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漢》第137章 劉備盛怒下戰書,十日決戰定乾坤(
  第137章 劉備盛怒下戰書,十日決戰定乾坤(求追)
  江陵城內。

  載歌載舞,一片喜氣。

  既是慶賀呂蒙退兵,亦是喜迎劉備的到來。

  糜芳更是將珍藏了多年的酒水,以及精心打造的歌舞團都拿出來招待劉備。

  雖說私底下糜芳對劉備有些埋怨,覺得這荊州應該由他糜芳作主而不是關羽作主。

  然而劉備真的來了江陵城,糜芳這心底的怨言又沒了,一個勁兒的獻殷勤,更是向劉備誇耀這些年在南郡的政績。

  直到諸葛喬上前向劉備敬酒,糜芳這才意猶未盡的去別席。

  “大王,法尚書沒有跟來嗎?”諸葛喬見赴宴的人沒有法正,內心多了幾分擔憂。

  劉備的眼中也多了幾分愁容:“阿喬的令兵抵達白帝城前,孝直忽然病重。”

  “我擔心孝直受不了江上寒風和舟船勞頓,故而令孝直留在白帝城養病。”

  “聽聞仲景先生也在南郡,不知仲景先生如今在何處隱居?”

  諸葛喬眼神微凜:“仲景先生就在江陵城,我知法尚書要來,很早就請仲景先生暫留江陵城。”

  “只是仲景先生的年齡也大了,若是前往白帝城,恐怕.”

  劉備欣慰道:“阿喬有心了。不知仲景先生可有弟子在?”

  “可讓仲景先生弟子先去白帝城,待孝直病情有好轉,再來江陵城。”

  諸葛喬點頭:“這倒也是個折中之法,大王稍待,我先去趟仲景先生家。”

  法正的病情不容耽誤,劉備自然也不會怪諸葛喬失了禮數。

  半個時辰後。

  諸葛喬又自外返回:“大王,仲景先生已令幾個弟子同往白帝城,我已安排江陵城的快船護送。”

  見諸葛喬做事周全,劉備不由暗暗點頭。

  聊了一陣,劉備又提及荊州的戰事:“呂蒙臨陣撤兵,而我等軍力又不足以在江面跟呂蒙爭鋒;江東的威脅依舊存在,阿喬可有良策應對?”

  諸葛喬發狠道:“呂蒙越是篤定大王不敢在這個時候跟孫權爭鋒,大王就越要表現出強勢。”

  “再有兩日,馬治中就能引五溪兵入公安,我又令蘇非退回夏水待命。”

  “加上大王帶來的兵,能動用的水路兵馬就有近三萬人。”

  “君侯擒了於禁,俘虜的兵馬也有兩萬余人,這兩萬余人,可用錢帛暫時征用。”

  “大王又繳獲了十余艘大船,可將所有的兵力和大小船都壓上,全軍開赴陸口。”

  “再揚言要調回襄樊的君侯,既然拿不下襄樊,那就拿下桂陽長沙和江夏,將陸口水寨和夏口水寨全都毀了。”

  “同時遣人去江東散布消息,痛斥孫權擅自興兵攻打盟友,才有今日江東禍事,讓江東的士族給孫權施壓。”

  “恐嚇孫權,逼他求和!”

  劉備蹙眉:“若孫權不肯求和,又當如何?”

  諸葛喬不假思索:“倘若孫權不肯求和,僅以君侯的兵力,是拿不下襄樊的。”

  “既然拿不下襄樊,那就調回君侯,強取桂陽長沙,先奪陸口,再進兵夏口。”

  “既然孫權有膽子背刺,那就要承擔背刺失敗的代價。”

  “曹操接連在漢中和襄樊失利,又對境內士民徭役過甚,反叛曹操的義民此起彼伏。”

  “江夏的文聘絕對不敢在這個時候去幫孫權,樊城的曹仁更不敢再南下招惹君侯。”

  “打了孫權,大王立即轉攻為守,親和西南諸戎,靜待天下之變,再謀北伐勤王諸事。”

  諸葛喬一番詞論,聽得劉備連連點頭:“孫權小兒兩次背盟,若不給他點教訓,真以為我劉備怕了他。”
    當即。

  劉備讓糜芳將閑雜人退下,隻留下眾文武,又向眾文武簡述了諸葛喬的方案對策。

  就在眾文武沉吟思索利弊的時候,糜芳第一個響應支持:“呂蒙說來就來,說走就走,這是將南郡當他自家後花園了。”

  “大王,我認為阿喬此計可行;哪怕變賣全部的家財,我也能替大王籌得錢糧軍需。”

  糜芳信誓旦旦,視金錢如糞土。

  縱是黃權吳班等人,也不禁對糜芳多了欽佩。

  諸葛喬卻是知根知底。

  為了征用降卒守城,糜芳連家中的金銀房契田契都拿出來了。

  倘若就這麽忍了,糜芳就等於將幾年的積蓄都虧了大半。

  可若是能拿回湘水劃界丟掉的桂陽長沙,糜芳想將花掉的再賺回來,壓根不是難事。

  黃權亦是道:“大王,我認為此計可行。”

  “大王這一路都在造勢,若在這個時候停了,孫權不僅不會驚懼,反而會以為大王心虛,對荊州更加覬覦。”

  “只有千日做賊,哪有千日防賊!”

  “要打賊,就要將賊打痛!”

  吳班附和道:“湘水盟約時,大王有曹操侵擾漢中,故而只能對孫權委曲求全。”

  “大王先在漢中大勝斬了夏侯淵,君侯後在樊城生擒於禁,此時向孫權亮劍,更能讓江東眾人相信大王要與孫權開戰的決意。”

  “我以為,既然是恐嚇,就應該給孫權限定期限,譬如十日內不來求和,大王就立即調回君侯。”

  “君侯一旦回軍,那就不是孫權求和能善了。”

  眾將亦是紛紛附和求戰。

  這打上門來了,想退就退,哪有那麽簡單?
  劉備見群情激憤,遂拍案而起:“既如此,那就依眾人言,整軍發兵陸口,看那孫權是戰是和!”

  “誰敢替我前往陸口下戰書?”

  向寵搶先道:“大王,末將願往!”

  劉備壯道:“巨違有才略膽氣,必不會墜我銳氣,就許你前往陸口下戰書。”

  向寵領命。

  當即就拿了劉備的戰書,走夏水前往陸口。

  抵達陸口的時候,呂蒙尚未返回,陸口的守將正是前來作後援的孫皎。

  聽聞劉備遣使來下戰書,孫皎頓時一陣懵。

  都打起來了,還下什麽戰書?
  驚疑不定的孫皎,遂讓向寵入水寨。

  向寵亦是不懼,將劉備的戰書遞給孫皎:“我主漢中王已在夷道擊敗陸遜,生擒江東軍眾六千余人,江陵的呂蒙更是不戰而逃。”

  “故而我主派我來陸口下戰書,既想決戰,那就別行鼠輩偷摸之事。”

  “今日戰書送達,請將軍呈遞吳侯,十日內給我主答覆。”

  “若十日內無答覆,我主將調回樊城的關君侯,正式與吳侯開戰!”

  “我主說了:開戰即決戰,一戰定乾坤,要麽吳侯死,要麽我主亡!”

   再加認錯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