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家父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漢》第52章 千裡之遙而二分兵力,戰術協同隱患
  第52章 千裡之遙而二分兵力,戰術協同隱患
  諸葛喬以手劃線,在地圖上畫了一道痕跡:“孫權這黃雀若是當得好,就能全據荊揚,保長江天險以擋曹操。”

  “荊州若丟,大王就只有兩個選擇。”

  “怒而討伐孫權,孫劉兩家損兵折將,荊州因為戰禍而荒蕪,結果就是曹操坐收漁利。”

  “倘若不討孫權,大王除了北伐祁山搶奪關隴,幾無進路。”

  “可不論是討伐孫權還是不討孫權,荊州若丟,都宣告隆中對戰略的失敗,大王想要複興漢室的大業,幾乎無成功的可能。”

  諸葛喬的語氣逐漸凝重:“不是我想讓君侯以一敵二,而是大王決定打通漢水的那一刻起,我等就只能以一敵二。”

  “家父亦曾言,這一局,只有半子的勝機。”

  “贏了,攻守易型,大王的霸業可興;輸了,偏安一隅,大王也只能當劉璋。”

  “故而這一局,只能拚軍爭,拚戰術,拚各軍的協同作戰,拚誰在具體的決策上能更勝一籌。”

  “亦是拚,誰能更受上天的眷顧!”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隆中對能助劉備三分天下,但同樣存在極大的隱患。

  如孫子兵法中所言:我專而敵分,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則我眾而敵寡。

  隆中對戰略,橫跨荊益,千裡之遙而二分兵力,本就在具體的戰術協同作戰上多了太多的不確定因素;又在戰略上跟江東一貫以來橫跨荊揚、保長江天險的戰略有核心的矛盾衝突。

  若孫權有能力拿下淮南,控制江淮,走西楚霸王的路子,三分天下演變成楚漢爭霸,自然不用擔心劉備得了漢水對江東構成威脅。

  只可惜。

  孫權沒這能力!

  能保住長江,對孫權而言就已經是能力的極限了。

  控制江淮?

  那得孫權他哥來!
  諸葛喬的分析,打消了關羽對孫權的最後一絲僥幸。

  “以一敵二,兄長還真看得起關某。”

  關羽的表情也逐漸凝重。

  倒不是關羽對劉備有質疑有怨恨,對關羽而言,別說以一敵二了,哪怕劉備要以關羽為誘餌為死棋,關羽都不會皺下眉頭。

  在諸葛喬說出那句“大王決定打通漢水的那一刻起,我等就只能以一敵二”時,關羽就明白了劉備的想法。

  劉備老了。

  關羽也老了。

  若不趁著還能打的時候拚搏一局,以後怕是更沒機會了。

  阿鬥年幼,關興張苞趙統也年幼。

  若劉備關羽這些初輩英才不能搶奪天時,阿鬥關興等人又如何能繼承父輩遺願?

  父輩都被打成狗,指望後輩能力挽狂瀾?
  卷子嗣不如卷自己,望子成龍而不願自己當龍不是劉備關羽的風格。

  “只有半子的勝機嗎?”關羽閉上丹鳳眼。

  良久。

  關羽那雙凌厲的雙眸再次睜開。

  “就算只有半子的勝機,關某也會替兄長、替阿鬥,替大漢打贏這一局!”

  “哪怕關某身死此局,亦要完成軍師的隆中對,完成兄長長久以來始末不渝,複興漢室的大志。”

  心中暗暗立誓,關羽看向諸葛喬的眼神又多了欣賞。

  “阿喬能將此局看得如此通透,論大局觀,已不弱於軍師了。”

  “只是阿喬雖懂謀略,但對具體的軍務卻是陌生。”

  “荊州重地,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個知曉謀略的書生,亦需要一個通曉具體軍務的將才。”
    “平兒雖懂具體的軍務,但在謀略上卻是欠缺。”

  “時間還是太倉促啊。”

  “若阿喬能早來荊州幾年,關某定能盡授平生所學。”

  此時此刻,關羽跟遠在成都的劉備,感同身受。

  “阿喬,放手去做吧!從現在起,你就是前將軍主簿。”

  “雖然你跟鳳姬尚未成婚,但你是關某認可的女婿。”

  在最初,關羽的想法僅僅是替劉備拿下襄樊的同時震懾呂蒙;但從這一刻開始,關羽的想法變了。

  荊州,需要一員新的上將。

  關羽,需要一個合格的繼承人。

  就如同歷史上諸葛亮北伐時有意培養馬謖為統兵大將,關羽此刻的想法也是要在荊州這一局中將諸葛喬培養成合格的統兵大將。

  倘若諸葛喬不來江陵城,前將軍主簿會是廖化。

  而現在,關羽有意培養諸葛喬,這前將軍主簿自然就由諸葛喬來出任了。

  諸葛喬心中凜然,沒有推辭:“謹遵君侯軍令。”

  看著諸葛喬離去的背影,關羽細細的捋了捋美髯,那凌厲的雙眸中也多了幾分慈色。

  關羽想到了昔日在江東遇到的周瑜。

  雖然是書生統兵,但周瑜表現出來的謀略和統率,令關羽也不由驚歎。

  赤壁鏖兵,談笑破敵,何其的意氣!
  諸葛喬徑自來到太守府。

  雖然身兼太守重職,但糜芳的公務其實不繁忙。

  原因很簡單,糜芳有錢。

  有錢就能招募更多願意替糜芳效力的文吏。

  不是每個士人都是士族出身,大部分的士人也是要通過為官為吏來謀生的。

  而糜芳的方式,就是最簡單最直接的套路:拿錢砸。

  招募不到士族的俊傑,就招募普通的士人,只要招的人多,給的錢多,就不怕公務處理不好。

  有錢,就是任性。

  “阿喬,今日怎有空來尋我。”

  看到諸葛喬,糜芳的眼神中多了喜色。

  自諸葛喬來江陵後,潘濬被替調了,關羽的態度也變好了,這直接讓糜芳少了一半的煩心事。

  “糜太守倒是有興致,這是何處得來的櫝匣?”諸葛喬走近糜芳,目光卻是落向糜芳手中做工精良瑰麗的木盒子。

  糜芳大笑:“今早去市集,遇到有商人在販賣珠寶。”

  “我見這櫝盒不錯,就買回來把玩了。就是這櫝盒中的珠玉,品質太差。”

  “這些奸商,就會玩這種精包裝劣品質的拙劣手段。”

  “阿喬若是喜歡,這櫝盒就送伱了。”

  “糜太守客氣了,我又豈會奪人所好。”諸葛喬輕輕搖頭,隨後斂容正色:“說正事吧,左將軍已在三日前,於漢中設壇,禦冠稱王。左將軍如今就是漢中王,又加封君侯為前將軍,假節鉞!”

  聽到假節鉞三個字,糜芳把玩櫝盒的雙手瞬間僵硬,瞳孔也下意識的緊縮。

  “君侯,假節鉞?”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