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家父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漢》第51章 該對呂蒙出手了
  第51章 該對呂蒙出手了

  費詩遲疑。

  自古以來,摻和嗣子事都是很犯忌諱的。

  費詩不想在劉封和阿鬥間摻和太多,平白的給自己惹了一身麻煩。

  可諸葛喬的話亦有道理。

  阿鬥當了嗣子,劉封心中必有怨氣,若劉封在秭歸受人挑撥,豈不是誤了劉備大業?
  費詩內心糾結不已。

  為劉備大業著想,費詩是想去規勸劉封的,就如同方才勸諫關羽一樣;可為了自身著想,費詩又不想沾上劉封的標簽讓劉備誤會。

  見費詩遲疑不定,諸葛喬也猜到了費詩的想法,遂又道:“有君侯給大王的回書,大王又豈會不知費司馬的心意?”

  “費司馬若能替劉封指點迷津,助劉封立功,這大王內心定會感激費司馬。”

  “常言道: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我以為這兄弟間雖有爭執,但在大是大非前定然也是能攜手共進的。”

  “還請費司馬,細思啊。”

  心思被說中,費詩不由心中一緊,驚訝的看向諸葛喬。

  關羽見費詩這反應,也猜到了費詩的遲疑,遂也道:“費司馬,你是受關某征用而去的秭歸,兄長又豈會怪你?”

  “你去了秭歸,可告訴劉封,只要阿鬥是王太子,關某就不會少了他劉封的戰功;關某亦希望,劉封與阿鬥間的兄弟情義,更甚於關某與兄長。”

  費詩內心更是驚訝。

  這私底下都有傳言,關羽向來瞧不起劉封,如今親眼所見親耳所聞,卻感覺這傳言有些不太真實。

  “有軍師將軍的長子和關君侯作保,只要勸慰好了劉封,這以後就能真正得到漢中王的信任和器重了。”費詩暗暗權衡利弊。

  人都是習慣趨利避害的,費詩也不是個想歸於桃園的山林隱士。

  既然選擇了出仕,自然就想位居高位,得到君王信任。

  而眼下,費詩就有這樣一個機會!
  “承蒙君侯和喬公子信任,我願意前往秭歸。”費詩抖擻精神,給了肯定的回答。

  待費詩離去,關羽單獨留下諸葛喬。

  關羽取來地圖,開始向諸葛喬講述攻取襄樊的作戰部署。

  “兵貴神速,關某有意明日就遣先鋒,先走陸路去襄陽;關某再親率主力沿漢水而上。”

  關羽說得很細,細致到走陸路去襄陽,需要多少天,多少糧草,多少騎兵,多少步兵,多少軍械。

  以及走水路沿漢水而上,需要多少戰船,多少船裝糧草飲水,多少船載兵,多少船載武器,沿途在何處停泊等等。

  顯然。

  關羽這是有意培養諸葛喬在軍事上的能力。

  諸葛喬也聽得很認真。

  這是平日裡在兵書上看不到的具體軍事行動和指揮調度。

  有不明白處,諸葛喬就會提出來,即便提出來的問題對關羽而言屬於很簡單很平凡的問題。

  而關羽也不會因為問題簡單就不回答,而是盡可能的將諸葛喬的每個疑問都仔細的解答。

  一直到了晌午,諸葛喬才將關羽的整個襄樊作戰部署聽明白。
    “能將曹操的天人將軍打成烏龜將軍,君侯靠的不是運氣,而是真正行之有效的統兵作戰技巧。”

  “不論是進攻襄樊的部署,還是提防呂蒙的部署,都很謹慎穩妥。”

  關羽的整個部署上,是沒什麽問題的。

  即便是諸葛喬,也只能通過歷史天眼的能力對關羽的部署進行查漏補缺。

  這就是身經百戰的宿將沉澱的經驗戰術,不是諸葛喬這個戰場新人能挑出毛病來的。

  仔細斟酌後,諸葛喬提出了新的想法:“君侯既然要走漢水北上,我以為,不如順道邀呂蒙一見。”

  關羽蹙眉:“軍情不容耽誤,關某哪來的時間去見呂蒙?”

  諸葛喬嘴角輕揚:“君侯可提前遣人通知呂蒙,讓呂蒙在約定的時間內,在洪湖口靜候。”

  關羽略感好奇:“呂蒙若不來呢?”

  諸葛喬笑道:“明為見呂蒙,實為向呂蒙示威;呂蒙若有奪荊州的野心,就定然會來見君侯,借機向君侯示弱。”

  “這是君侯和呂蒙互相試探的機會,呂蒙不可能不來!”

  關羽撫摸美髯,輕輕點頭:“阿喬言之有理。呂蒙對荊州向來虎視眈眈,關某調兵入漢水,呂蒙也不會坐視不理。”

  諸葛喬又道:“在見呂蒙前,江陵城還得安排一出好戲。”

  關羽見諸葛喬語氣中有算計的味道:“阿喬準備演一出什麽好戲?”

  諸葛喬笑道:“蠻商在兩個月前就定了一批軍械,但我以楚商糧草未送到江陵城的理由一直拖著不給。”

  “稍後我會去尋糜太守,讓糜太守製造一場大火,將存放軍械的空庫房燒了。”

  “明日君侯再與糜太守吵一架,揚言要治糜太守的罪。”

  “必要時,可祭出漢中王賜予的節鉞。”

  “務必要讓眾人相信,君侯有了節鉞後,就變得驕矜,即便是對糜太守也動了殺心。”

  關羽尋思道:“阿喬是想引呂蒙出手搶荊州?只是關某有個疑問,既然知道呂蒙要使壞,震懾呂蒙就行了,何必真的引呂蒙出手?”

  “若呂蒙真的出手了,關某可就得同時面對曹操和孫權,以一敵二了。”

  “以荊州的兵力,想同時跟曹操和孫權作戰,是遠遠不夠的。”

  諸葛喬搖頭:“我之所以來江陵城,是因為家父覺察到了隆中對戰略最大的威脅,就是江東的孫權!”

  “家父的隆中對,要全據荊州;而昔日江東周瑜張紘魯肅的戰略,亦是要全據荊州。”

  “除非孫權能全據淮南,才可能將橫跨荊揚的戰略暫時改為坐擁江淮。”

  “只可惜,孫權武勇不足,決勝於兩軍陣前遠不如孫堅孫策。”

  “逍遙津一戰,孫權更是被張遼以八百精兵破陣,淪為笑話。”

  “如今的合肥除張遼外,還有夏侯惇、臧霸等悍將坐鎮,我料孫權在合肥難以取勝。”

  “倘若孫權得不到合肥,而君侯又得到了襄樊,對孫權而言,有威脅的就不只是曹操,亦有君侯!”

  “只要孫權麾下還有智士,就一定會勸孫權放棄合肥謀取荊州。”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