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家父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漢》第111章 關羽詐敗,諸葛喬定計誘孫權(求追
  第111章 關羽詐敗,諸葛喬定計誘孫權(求追)

  徐晃的目光看向郾城:“郾城小城,城小牆矮,不是久守之地,我料城中糧草必然不多。”

  “可遣一軍繞郾城後方,佯挖長塹,借以表示我軍要圍困郾城的意圖。”

  “關羽擔心被斷後路,又恐城內糧草不足,聞訊必會棄城而走。”

  “我等進軍的目的,是為了解樊城之危,而非跟關羽死戰。”

  呂建不甘心:“為何不真挖長塹,將關羽圍困在郾城?只要擒殺了關羽,樊城之危自然就解除了。”

  徐晃語氣一寒:“關羽在郾城只是一支偏軍,若被我軍圍困,其余駐軍聞訊,必會馳援而來。”

  “如今樊城被圍得水泄不通,我軍不能跟征南將軍取得聯系,征南將軍不知我軍到來,就難以裡應外合。”

  “冒然圍困郾城,豈不是給了關羽集中優勢兵力殲滅我等的機會?”

  “當務之急,是盡快突破樊城的包圍圈,遣死士通報征南將軍,讓征南將軍知道城外救兵已到,以此來激勵將士。”

  “最多十日,其余路援軍也會依次趕來,待得援軍齊至,再與征南將軍裡應外合,何愁不能敗關羽?”

  “你二人不識兵法變數,只知道好勇鬥狠,如何能救得了樊城?”

  “倘若你二人真想殺關羽,可趁著關羽棄城而走時,引兵追殺。”

  “若能殺了關羽,我不分你二人功勞;若殺不了關羽誤我布計,即便伱二人是世子委派,我也要殺你二人以正軍規!”

  呂建不由打了個寒顫,不敢再多問。

  徐晃都說得這麽清楚了,若是再質疑徐晃,那真就自尋死路了。

  城內。

  關羽的探子也探得徐晃在郾城後方挖長塹,不由而笑:“大兄倒是挺狠,這是要斷關某歸路啊。”

  “阿喬要關某撤兵,大兄又挖長塹來斷關某歸路,這郾城就送給大兄吧。”

  “只是這臨走之際,也得給大兄一個驚喜。”

  當即。

  關羽令軍卒將輜重糧草裝車,趁夜走南門退走。

  同時。

  關羽又親自引校刀手斷後,又自燒營屯。

  見到郾城內起火,徐商心中又泛起了追擊的心思。

  “關羽燒營而走,必是無力再戰,不如趁夜追殺!若能殺了關羽,你我必定名震四方。”徐商心中燃起洶洶戰意。

  呂建則是遲疑:“倘若關羽故意為之,又當如何?”

  “昔日劉備在博望坡自燒營寨,引誘夏侯將軍輕敵冒進。”

  “如今關羽故技重施,恐防有詐!若殺不了關羽,我等恐會被徐晃軍法處置。”

  徐商則道:“這一帶地勢平坦,又無狹窄山道,怕什麽伏兵?伏兵來了,殺了便是。”

  “只要殺了關羽,徐晃又豈敢多言?你若不去,我殺了關羽你莫要分功。”

  “更何況,徐晃白日也說,若我等想殺關羽,可趁著關羽棄城而走時,引兵追殺。”

  呂建咬了咬牙:“你我皆是追隨世子而來,自當有福同享,我與你同去!”

  聽得徐商和呂建私自出兵,徐晃心中冷笑:“你二人若不吃虧,今後又豈會服我。”

  徐晃沒有阻攔徐商和呂建,而是自引一軍掩行後方。

  徐商和呂建引兵急追,很快就追到了關羽的後軍。
    “天助我也!”

  “今夜必殺關羽!”

  就在徐商和呂建暗喜的時候,潛伏許久的關羽引兵殺出:“本以為來的是大兄,卻沒想到來了兩隻蠢犬。”

  只聽得鼓聲響起,關羽的後軍也轉身殺向徐商和呂建,兩下一夾擊,徐商和呂建頓時陷入重圍之中。

  就在兩人以為必死的時候,徐晃引兵殺出,揮斧大喝:“關羽,徐晃在此,可敢與我一戰!”

  見徐晃引兵到來,關羽大笑回應:“大兄,你設計奪關某郾城,關某設計埋伏你的部將,你我扯平了!來日再與你廝殺!”

  待得關羽伏兵退去,徐商和呂建滿面羞愧,跪地請死。

  徐晃冷喝:“若非樊城尚被關羽圍困,定要斬殺你二人以正軍法。今後再敢私犯軍令壞我布計,我必親自殺了你二人。”

  徐商和呂建紛紛松了一口氣,連道不敢。

  徐晃見二將服氣,內心也是松了一口氣。

  要突破關羽對樊城的封鎖,就必須整合軍力,若是徐商和呂建不能心服口服,徐晃也是難以整合軍力的。

  “今夜先回郾城休憩,明日向樊城推進。”徐晃看向樊城的方向,眼神更是堅毅。

  樊城雖然有關羽的重兵,但徐晃心中並沒有懼意。

  新寨。

  諸葛喬見關羽趁夜歸來,又有廝殺跡象,遂問道:“君侯跟誰作戰了?”

  關羽遂將跟徐晃敘舊以及相互用計的事,簡單陳述。

  “徐公明這是在利用君侯來整合軍心,今夜一戰,軍中將校無人再敢私犯軍令了。”諸葛喬語氣微凜,猜到了徐晃的用意。

  五子良將,就沒一個弱者。

  長驅直入徐公明,這整合軍心的手段也是令人驚歎。

  關羽頷首捋髯:“大兄用兵,與於禁不同;於禁以法禦兵,士卒往往對於禁有怨言。”

  “而大兄用兵,謹慎沉穩。先慮敗,再言勝,故而士卒爭相奔利,為了搶奪戰功都舍不得睡覺吃飯。”

  “故而常有人誤會大兄,說大兄禦下太嚴,驅使將士不得閑息。好事者更是說‘不得餉,屬徐晃’。”

  “如今大兄整合了軍心,圍頭和四塚雖然有大量的壕溝鹿角,未必能擋得住。”

  關羽對徐晃的評價,簡而言之就是“順風局不浪,均勢局找機會,逆風局止損及時溜。”

  故而這徐晃麾下的士卒,大多願意替徐晃效命,能拿軍功,士卒自然會爭相奔利。

  諸葛喬見關羽擔心圍頭和四塚,道:“圍頭和四塚都是降將降卒。”

  “降卒可再降徐晃,但董衡、胡修和傅方必然不敢再降徐晃。”

  “正好借機讓雙方廝殺,彼此消耗。”

  關羽微凜:“圍頭和四塚若是丟了,樊城的曹仁必定死守,樊城也就圍不住了。”

  “阿喬故意示弱,莫非是要抽調南郡的駐兵,引孫權出兵?”

  諸葛喬點頭:“正是此意!曹丕不在鄴城和許都坐鎮,卻督軍宛城,定是成竹在胸。”

  “我料曹丕如此篤定,必然跟孫權有關!”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