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家父諸葛亮,我打造了千年大漢》第105章 滿寵沉馬立誓,諸葛喬的蛻變(求追
  第105章 滿寵沉馬立誓,諸葛喬的蛻變(求追)

  “父親!”

  “將軍!”

  曹泰牛金反應最快,連忙扶住吐血的曹仁。

  曹仁強忍內心的不適,將嘴邊的血跡擦拭,惡狠狠的盯著城外還在勸降的胡修和傅方。

  虎落平陽被犬欺,敗就敗了,敗了還盡數歸責給我曹仁。

  真當我曹仁沒脾氣嗎?
  “讓弓箭手,給我瞄準了那兩賊子!”

  曹泰見曹仁無大恙,遂彎弓搭箭瞄準胡修。

  胡修見城頭湧出弓箭手,嚇得冷汗直流,竟然直接跳入了山洪中,緊抓住木筏。

  傅方亦是嚇得不輕,脖子一縮,一支箭矢擦著綸巾而走。

  關羽見樊城眾人不肯降,遂令眾軍強攻,大量的箭矢向城頭傾瀉。

  自未時到申時,又自申時到酉時,臨近天黑時關羽的攻擊才告一段落。

  然而關羽並未撤軍,而是令人自營寨中送來飲食,準備夜戰!
  曹泰見狀,心中驚懼:“父親,今日危難,非人力所能及。不如趁著關羽尚未合兵圍城,今夜乘輕船棄城而走。”

  眾將校聞言亦是紛紛看向曹仁,身為曹仁的兒子都有了棄城而逃的想法,可見樊城的軍心士氣有多低迷。

  曹仁不語。

  若是在山洪灌城前聽到曹泰這話,曹仁當場就將曹泰暴揍了。

  然而現在,曹仁卻是猶豫了。

  於禁投降,胡修傅方投降,城內的糧食飲水柴禾也因為山洪灌城而毀損大半。

  曹仁縱有天人之勇,此刻也沒有死守樊城的信心。

  就在曹仁猶豫不決的時候,滿寵卻是疾呼厲喝:“曹泰,你一介小小校尉,豈敢在此妄言軍務,還不速速退下!”

  若曹泰不是曹仁的長子,滿寵當即就要斬了曹泰。

  曹泰面有惱意,欲言又止。

  滿寵卻是不理會曹泰,而是拱手向曹仁力諫:“將軍,今日山洪洶湧,乃是關羽截流所致。”

  “我料這山洪,來得快去得也快,此刻暴雨已停,最多一日這水位就會銳減一半。”

  “若連夜逃走,正中關羽下懷,請將軍務必堅守,莫要再有棄城心思!”

  曹泰被滿寵喝斥,心有不忿:“縱然明日水位銳減一半,我等依舊被困在城中,連棄城而逃的生機都斷絕了。”

  滿寵喝斥:“你懂什麽?水位銳減一半,這城外的山洪就成了樊城天然的護城河。”

  “我等雖然出不去,可關羽也進不來!雖然受困於樊城,但也能激起將士背水一戰般的死戰之心。”

  “關羽今日強攻樊城,又欲夜戰,必定也是擔心明日水位銳減。”

  “若非看征南將軍面,今日我必斬你以正軍規!”

  見曹泰臉色有異,眾將亦有遲疑。

  滿寵遂令人將坐騎白馬推入城外山洪中,立誓道:“今日我淹白馬立誓,必與諸君共存亡!”

  “為人臣者,當為國家死義!豈能效仿於禁、胡修、傅方之流,貪生怕死而受萬載罵名?”

  眾將色變,盡皆有羞愧之心。

  曹仁見狀,遂也仰天大笑,折箭而誓:“滿長史都有為國家死義之心,我身為魏王宗族,又豈能貪生懼死!”

  “今日我曹仁,願與諸君共存亡,若有違誓,就如此箭!”
    “再有言退者,即便是我的親兒子,也照斬不誤!”

  眾將凜然,曹泰更是心中羞愧不已,怒而立誓:“孩兒願與樊城共存亡,若違此誓,天人共戮!”

  城外。

  目睹滿寵沉白馬的諸葛喬,不由蹙眉:“滿寵沉馬立誓,這是識破了君侯的用意了。”

  “此刻暴雨已停,截流蓄積的水勢也宣泄得差不多了。明日水位銳減,想再攻樊城就難了。”

  “這群曹魏宿將,就沒一個簡單的。”

  “要破樊城,還得另尋設法。”

  關羽亦是覺察到了樊城士氣的變化,士氣不僅沒有因為半日的強攻而銳減,反而對了死戰之心。

  到了戌時。

  關羽見天色昏暗,而城頭軍卒盡皆死戰,遂引兵退走。

  若篤定今夜能拿下樊城,關羽自然是不願意退走的;既然斷定拿不下,關羽也不想士卒因為力竭而墜水。

  曹仁等人是在城樓陸地,而關羽的兵馬都在水面,這危險程度不可相提並論。

  返回營寨的關羽,心中不由多了幾分憂愁。

  今日雖然趁水勢擒了於禁,然而卻沒能拿下樊城成就全功,反而讓水勢成了樊城的地利。

  “君侯可是憂慮樊城難破?”諸葛喬見關羽犯愁,心中有了猜測。

  關羽點頭:“阿喬如此問,定也洞悉了樊城如今的地利,有樊城外的積水阻擋,至少一個月內都無法再攻城了。”

  “今日雖然擒了於禁,但只要樊城還在曹仁手中,曹操的援兵就會再來。”

  “如今是進是退,關某心中遲疑不決啊。”

  諸葛喬早有計議:“樊城雖有積水阻擋我軍攻城,但也阻絕了曹仁出城。”

  “這是曹仁的地利,也是我軍的地利!”

  “於禁被擒,曹操能調的兵就只有三處,一處在長安,一處在居巢,一處在許都。”

  “而這三處兵馬,許都的兵不敢擅動,長安和居巢的兵又距離太遠。”

  “我以為,可在四塚和圍頭虛設旗幟,以作疑兵,曹仁聞訊必不敢冒險出城。”

  “同時封鎖漢沔水路,提防襄陽的呂常和江夏的文聘聞訊奇襲。”

  “君侯則親提重兵入郾城,營造出要進兵許都的聲勢,宛城的徐晃聞訊必會冒險來阻君侯。”

  “趁著曹操其余援兵未至,先破徐晃孤軍!”

  在破於禁前,諸葛喬的思維看似活躍,實際上依舊固化在水淹七軍和白衣渡江的歷史軌跡上而不敢輕易的布局用策。

  而在經歷這十余日暴雨和山洪水勢後,諸葛喬的思維也逐漸從固化的歷史軌跡上放開了。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若是固化了思維,那就只能去等戰機,而等來的戰機又未必是諸葛喬能掌控的。

  就如同這次連日暴雨,若無關羽戎馬半生的征戰經驗在,水淹七軍就是水淹友軍。

  見諸葛喬的言行舉止,比往日多了幾分靈氣,而戰術布局也更趨合理,關羽下意識的捋了捋美髯,丹鳳眼中亦是充滿了讚賞。

   兩更太少,還是三更吧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