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曝光歷代皇帝六維圖,老祖宗慌了》168.第164章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第164章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元宏】

  ……

  大漢·文帝時期
  劉恆眼睛微眯,坐直身體。

  讓朕仔細看看,怎麽個事。

  ……

  大漢·景帝時期
  “砰!”

  棋盤上的棋子一陣跳動,打亂了棋局。

  劉啟劍指天幕怒聲道:
  “腥臊胡種!安敢上諡‘孝文’!大言不慚!其心可誅!”

  一隻手捧著臉的小劉徹看著仰頭怒罵的劉啟,翻了個白眼,將另一隻手中的棋子也扔回棋盤。

  ……

  曹魏·文帝時期
  正在給蜀、吳兩國寫信的曹丕皺了皺眉頭。

  隨即放下手中筆,細細的看著天幕。

  朕就看看,你配不配用孝文。

  ……

  西晉·武帝時期
  系了系腰帶,司馬炎嗤笑一聲。

  “蠻夷就是蠻夷,孝文二字豈是爾等能用的?”

  “我司馬家都不敢用!”

  ……

  【拓跋宏,獻文帝拓跋弘長子,生母李夫人。】

  【公元471年八月,五歲的拓跋宏受父禪讓,繼帝位。】

  【由於北魏實行子貴母死制度,拓跋宏在被立為太子時,生母即被賜死,由祖母馮太后一手撫養成人。】

  【子貴母死這個制度在《魏書》中論其源流時或曰漢典漢武殺鉤弋事。】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瞪著眼睛,難以置信!
  這個問題怎麽還推朕身上了!

  你們自己沒有確立一套父子傳承的嫡庶長幼之序!關朕何事!
  朕還沒說你們這外戚之事處理的真是粗糙!

  ……

  天幕上繼續播放著,

  北魏的疆域圖上射出一道玄光。

  玄光散開,映出兩道身影。

  一位少年身穿袴褶,帶著籠帽,一臉英氣十足。

  其身後則是一位寬衣博帶蒼發老媼,正雙手扶著少年的肩膀,滿臉慈祥。

  ……

  【公元476年六月,拓跋宏剛滿十歲時,太上皇拓跋弘突然去世,馮太后以太皇太后的名義二次臨朝稱製,改年號為太和。】

  【拓跋宏在位初期,嫡祖母馮太后以他的名義頒布措施。】

  【馮太后為人聰明果決,猜忌而長於權術,以重管、重罰駕馭群臣為其所用。】

  【因北魏原本是胡人政權,但隨著逐漸入主中原,遊牧民族在制度和習俗方面的缺陷已成為北魏政權進一步壯大的阻礙。】

  【年幼的拓跋宏便在馮太后的支持和指導下開始進行一系列漢化改革。】

  ……

  周·則天時期

  散著白發,一身白袍的武則天背負雙手看著天幕。

  道武帝建立北魏之前,其妻子與母親經常掌大權。

  北魏文明太后掌國二十載。

  隋之獨孤皇后與文帝共襄國政。

  平陽公主招兵買馬鏖戰關中,誰人不知“娘子軍”大名?
  朕繼大寶,也是依靠傳統。

  ……

  清·康熙時期

  看著天幕裡的那副畫面。

  康熙不由想起往事。

  “阿麽……”

  ……

  【公元483年十二月,下令禁絕“一族之婚,同姓之娶”,從婚姻上改革鮮卑舊俗。】

  【且第一次在刑法中明令禁止對女性犯人“裸形處決”。】

  【因北魏政權各級官吏皆無俸祿,官吏的財富依靠掠奪和封賞。】

  【公元484年六月,在馮太后的授意下,年輕的孝文帝頒布了“班製俸祿”詔書。】

  【規定在原來的戶調之外,每戶增調三匹、谷二斛九鬥,作為發放百官俸祿的來源。】

  【內外百官,皆以品秩高下確定其俸祿的等次。】

  【俸祿製確定之後,貪贓滿一匹者處死。】

  ……

  天幕上繼續著,

  一匹匹快馬帶著一份份詔書從平城向四處奔去。

  某地的亭告旁,

  一群穿著打補丁衣服的百姓圍在一起聽著官吏講解詔令。

  頭戴皮帽的官員扯著嗓子喊著:

  “十五歲以上的男子受露田四十畝,婦人受二十畝!”

  “擁有奴婢和耕牛的人,可以額外獲得土地,奴婢同普通農民一樣受田,人數不限,土地歸主人!”

  “家裡有四歲以上的丁牛,每頭受露田三十畝,一戶限四頭!所受之田不準買賣,年老身死,還田給官府!”

  “且初受田者,男子每人另授桑田二十畝,限三年內種上規定的桑、棗、榆等樹!”
    “桑田可作為世業田,終身不還,可以世襲,但限制買賣!”

  “如果所受之地不宜種桑,男子每人另授麻田十畝,女子五畝,奴婢同樣受田,按露田法還受!”

  “新定居者,還可分宅田,每三口一畝,奴婢口口一畝,宅田也屬世業!”

  隨即官吏扯著冒煙的嗓子大喊道:

  “還有不明白的,趕緊問!我還要去下一個地方!”

  百姓互相看了看,一位滿臉褶皺白發蒼蒼的老人拄著木杖出列問道:

  “官爺,這露田是何田啊?”

  正舉著水囊喝水的官吏聞言嗆的直咳嗽。

  “咳咳!露田!咳!就是無主荒地!”

  百姓一聽頓時嘈雜起來。

  白發老翁驚訝的看著官吏,顫著手指著不遠處的荒地。

  “就是說,那邊那些地,都是我們的了?”

  官吏喝著水點點頭。

  “嘩!”

  一陣喧嘩聲炸起,官吏被震的腦袋一陣發懵,剛要發脾氣,就見一群百姓跪倒在地山呼著:

  “陛下萬歲!陛下萬歲!”

  官吏擦了擦嘴,擠出人群翻身上馬,趕去下一地方。

  ……

  【公元485年十一月,孝文帝和馮太皇太后,采納給事中李安世的建議,實行均田製,】

  【隨即派遣使者循行州郡,令地方官均分天下田地,勸課農桑,富興民本。】

  ……

  大漢,

  “咣當!”

  手中的酒爵掉落在地。

  劉邦瞪大眼睛,一旁的呂雉也側目而視。

  從亂世過來的兩人最明白這條詔令究竟有多重要!

  “民有恆產?耕者有其田!”

  喃喃念叨著,劉邦依然難以置信。

  孟子的民有恆產論屬於一種美妙的幻想,因為土地就那些,但人口會增長。

  所以孟子這個想法是完全不切實際的。

  但他居然看到這個想法實現了!
  怎麽可能!

  伱立國都一百多年了!

  那些貴族豪強還會給你留荒地?
  石頭都讓他們分光了!
  除非……

  劉邦臉上掛上一抹寒意。

  天幕好像一直沒說,胡人入主中原後,人口是怎樣變化的。

  ……

  季漢,

  劉備向諸葛亮詢問:

  “孔明,你看這個制度能否在大漢推廣開?”

  諸葛亮認真思考了一會,搖搖頭又點點頭。

  “主公,此製雖好但一非常態,二不能持久。”

  “雖自古以來聖天子都追求民有恆產之事,但豪強兼並土地才是常態。”

  “這種民有恆產的狀態反是異常!”

  諸葛亮看著劉備斬釘截鐵道:
  “北魏的均田是有其特定條件的。”

  “其一,因為戰亂,北魏掌控了大量的荒地。”

  “其二,均田製對於那些世家豪強沒有多大的損害,他們可以通過奴婢及耕牛授田,廣佔土地。”

  “這些廣有奴、牛的鮮卑貴族和世家大族,實際上才是獲益最多的。”

  “所以均田製在北魏能夠推行無阻,不致遭受鮮卑貴族和中原世家大族的堅決反對,其主要原因,也就在此。”

  “其三,人口會越來越多,但土地不變,長久以往,均田製自土崩瓦解。”

  劉備想了想,歎口氣。

  “想從大族嘴裡掏食,難。想長久而治,難上加難。”

  諸葛亮看著歎息的劉備,輕搖羽扇笑道:

  “主公不必歎息,此策所不長久,但對戰亂安定之初的天下萬民確實有絕大的利處。”

  “主公切不可因噎廢食。”

  ……

  大唐,

  李世民看著天幕心生感慨。

  土地集中於少數豪門大族手中,他們佔有的土地極為廣闊,而農民則處於無地可耕、無力賦稅的困境。

  想讓百姓都有田種,想讓百姓都有衣穿。

  想讓社會安定、國家富強。

  均田製是勢在必行的制度。

  ……

   均田製的實行其實早於孝文帝時期,但完全確定下來是在孝文帝時期。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