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曝光歷代皇帝六維圖,老祖宗慌了》第62章 勒石燕然與聰慧的劉肇
  第62章 勒石燕然與聰慧的劉肇
  天幕上的畫卷緩緩展開,

  一位英姿勃發的少年皇帝浮現於天野中
  ……

  【漢和帝劉肇,漢章帝劉炟第四子。】

  【公元79年,梁貴人生劉肇,漢章帝將劉肇放在竇皇后處撫養,但章德竇皇后擔心將來梁氏得志,於公元83年將其與姐姐梁大貴人譖殺,隨後劉肇被過繼給章德竇皇后親自撫養。】

  ……

  炎漢·章帝時期
  劉炟一臉鬱悶。

  朕連一道金光都不配擁有嗎?
  ……

  炎漢·和帝時期,

  身形單薄的劉肇呆愣的看向天幕。

  “生母…是被害死的?”

  劉肇看向身邊的宦官,怒聲道。

  “鄭眾!這件事你知不知道!”

  宦官慌亂的跪在地上,連連叩首道:
  “陛下明察!卑下不知啊!先帝與太后在時卑下還只是個小黃門,內廷的秘密之事卑下沒有資格知道的。”

  看著連連叩首的宦官,想到他一心為忠助自己成就大事,劉肇也不免心軟道:
  “你起來吧,是朕遷怒於人。”

  跪在地上的鄭眾抬頭看向劉肇,真心實意道:
  “陛下的心情卑下理解,但卑下有一句話實在要說。”

  心有鬱氣的劉肇聽到這話不免疑惑。

  “你說。”

  鄭眾也不站起身,只是再次俯首講道:

  “陛下,卑下知道陛下鬱氣難解想要抒發,但陛下卻萬萬不可對竇太后的尊號有所貶低啊。”

  劉肇聽到這話頓時怒氣勃生!

  但下一瞬又讓他壓了下去。

  他知道鄭眾的意思,
  按理說,就算他廢黜竇太后的尊號也無事,畢竟竇氏與竇太后聲名狼藉,但關鍵在於…

  他畢竟是竇太后撫養長大的。

  漢以孝治國,他又是過繼給竇太后,從法理上講,梁貴人與他已經無關了。

  生母罹難的真相以知,他不能無動於衷,這是孝道。

  可竇太后的尊號也不能褫奪,這也是孝道!

  劉肇無奈的閉上眼睛。

  “鄭眾……”

  “臣在…”

  “追尊梁貴人為皇太后,上諡號“恭懷”,追服喪製,百官縞素,與梁大貴人俱葬西陵。”

  “禮儀等同宋貴人,同葬敬園。”

  “……追諡竇太后為章德皇后…”

  “去吧。”

  看著閉目的劉肇,鄭眾叩首應道:

  “喏。”

  ……

  【公元82年,漢章帝廢皇太子劉慶為清河王,改立劉肇為皇太子。】

  ……

  天幕上,如日初升的東漢帝國被一股黑影所籠罩。

  四個黑色的大字懸於天際。

  『竇氏專權』

  ……

  【公元88年,漢章帝逝世,年僅9歲的劉肇即位。因劉肇年幼,由竇太后臨朝稱製。】

  【竇太后,郭聖通的曾外孫女,大司空竇融的曾孫女,其母為東海恭王劉強之女沘陽公主。】

  【從她開始,開啟了東漢太后主政、“六後臨朝”與外戚專權的先河,史稱“竇氏專權”。】

  【竇太后掌權後,重用自己的兄弟、外曾祖母郭聖通的族人以及閨蜜鄧夫人。】

  ……

  天幕上出現一副圖畫,
  正方形的紅色畫面上寫著大漢兩字,

  隨後畫面分成豎行的三列,
  分別寫著宮廷、中朝、外朝。

  三個頭像陸續出現在其中。

  ……

  首先是寫著竇憲的頭像出現在外朝。

  【先是將哥哥竇憲由虎賁中郎將提升為侍中,掌管朝廷機密,負責發布太后誥命。】

  隨後是寫著竇篤的頭像出現在宮廷。

  【然後讓弟弟竇篤繼任虎賁中郎將,統領護衛皇帝與宮廷的侍衛。】

  最後是寫著竇景和竇環的頭像出現在中朝。

  【弟弟竇景、竇環均任中常侍,負責傳達內外朝的詔令和統理朝廷文書。】

  【就這樣,竇氏兄弟都任命在了皇帝周圍的顯要地位,掌握了國家政治的中樞的同時,也掌握了皇帝的性命。】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看著天幕冷哼一聲。

  “又是姓竇的!”

  “外戚外戚…陰魂不散!”

  ……

  清·康熙時期

  康熙手握一卷《後漢書》看著天幕。

  “漢和帝的情形比朕要嚴峻的多啊。”

  一旁躬身侍立的梁九功哈著腰笑道:
  “陛下當年的情景可比漢和帝危險多了,那鼇拜權傾朝野有謀逆之心,若非陛下,這祖宗基業可就落入旁人之手了。”

  康熙聞言,冷冷的一瞥。

  梁九功頓時慌亂的跪倒在地。

  “陛…陛下…”

  “拉下去,掌嘴二十。”

  看了一眼被拉下去的梁九功,康熙再次抬頭看向天幕。

  ……

  【公元88年三月,齊殤王子都鄉侯劉暢來吊祭漢章帝,竇太后喜愛劉暢多次召幸他,並派他到上東門任職,分走了竇憲部分宮省之權。】

  【竇憲擔心大權旁落,派刺客暗殺了劉暢。】

  【事情重大很快就被查清,隨後竇太后惱羞成怒,為了向天下有個交待,下令將竇憲禁閉在宮中。】

  【竇憲感到恐懼,主動提出參軍去打匈奴,用軍功贖死罪。】

  ……

  天幕上,
  南宮前殿內嚷嚷鬧鬧。

  九歲的劉肇端坐在上首,不哭不鬧,面帶趣味的看著殿下的一群大臣吵嚷。

  而他身邊的竇太后則是臉色鐵青。

  一位頭戴進賢冠的大臣舉著笏板衝上首的竇太后朗聲道:

  “臣,侍禦史魯恭有一事不明,如今南匈奴歸附,北匈奴也有班長史與西域都護處理。臣實在不知太后勞師遠征的派“竇侍中”去打匈奴所為何?”

  “大後不能隻為竇憲一人考慮,而不惜讓上萬人葬於異域!並且師出無名,四方蠻夷以後如何在心服於大漢!”

  ……

  【對於出兵攻打北匈奴之事,滿朝文武無一人同意。】

  【畢竟此事一是沒必要,二是師出無名,三是大臣們也不想竇憲如此輕易逃脫罪名。】

  【而竇太后一籌莫展之際,南匈奴上表自願充當圍剿北匈奴的先鋒。】

  【隨後,竇太后獨斷專橫,強予決策,堅決出兵。】

  ……

  天幕上,一副地勢圖出現在天野上。

  紅色的漢軍從朔方郡附近的雞鹿塞、滿夷谷、和在滿夷谷東邊的稠陽北上出發。

  ……

  【公元89年,任命竇憲為車騎將軍,執金吾耿秉為副帥,調動十二郡率精騎1000人及胡人、羌人部隊從朔方雞鹿塞出擊。】

  【南匈奴單於從滿夷谷北上,度遼將軍鄧鴻從稠陽出發。三路大軍共約5萬騎,如期在涿邪山會師。】

  ……

  天幕上,稽落山前,

  綠色的北匈奴大軍一觸即潰,繼續北竄到龍城。

  【公元89年六月,大軍行駛到稽落山,與北匈奴單於遭遇,大破北匈奴。乘勝窮追至私渠北海,斬大部落王以下一萬三千余人,得雜畜百余萬頭,迫降副王、小王前後八十一人,共二十多萬人。】

  【隨後竇憲、耿秉出塞三千余裡,登燕然山刻石記功。】

  【竇憲回京後升職為大將軍、武陽侯,食邑二萬戶。本在三公之下大將軍職位,從竇憲這開始位居三公之上。】

  【因為竇憲立下大功,竇氏滿門越發猖狂】

  【其弟弟執金吾竇景放縱奴仆胡作非為,欺凌百姓,強奪財物,奸汙霸佔婦女。洛陽城裡的商人都不敢出門做生意,而“有司莫敢舉奏”。】

  【公元91年,竇太后有感竇憲的“勒石燕然”應該與霍去病的“封狼君胥”並列第一,隨賜竇憲封號“冠軍侯”】

  ……
    大漢·武帝時期
  “你放屁!”

  劉徹憤怒的蹦起來,氣的在大殿內走來走去。

  一邊走,一邊指著天幕上的竇太后破口大罵。

  “什麽醃臢潑才!也敢讓他與我子胥並列!”

  “那破北匈奴都被西域都護打成狗了!李廣去了都能封侯!能與子胥所面對的匈奴相提並論嗎?!”

  “可惡!可惡至極!”

  “竟敢如此侮我冠軍侯勇冠三軍的名號!可惡!”

  劉徹氣的抓狂卻無可奈何,只能用盡畢生所學來辱罵那不要臉的兩人。

  衛子夫聽著那話都不由得扭過頭去。

  太髒了,實在是太髒了。

  ……

  【公元91年二月,竇憲派左校尉耿夔、司馬任尚,率大軍出居延塞進擊金微山,把北單於團團包圍,大破北單於主力。】

  【俘虜北單於母閼氏,斬各王以下五千余人。北單於倉猝逃走,不知去向。】

  【漢軍出塞五千余裡,才行班師。】

  【而金微山之役也結束了漢、匈之間長達兩百多年的紛爭,漢朝獲得了最終的勝利。】

  ……

  季漢,

  劉備一臉好奇的向身邊的諸葛亮詢問道。

  “自從武帝出兵以來,從沒有一次攻擊得這麽遠,抵達這麽遠的地方吧?”

  “主公,從未有過。”

  諸葛亮看著天幕,也是一臉神往之色。

  劉備又看了一眼天幕上的竇憲,不知想到什麽,又向諸葛亮問道:
  “那這勒石燕然與封狼君胥孰高孰低?”

  “勒石燕然可歌可頌,但竇憲此人卻是佔了天時地利人和而已,比驃騎將軍遠甚。”

  ……

  【此後,竇憲威名更盛,地方刺史、守、令等爭相向百姓征收賦稅,拿來賄賂竇憲。】

  【大司徒袁安、大司空任隗上書彈劾這些官員,隨後劉肇罷免了袁安所奏的四十多名地方官吏,竇氏外戚因此十分痛恨袁安。】

  【尚書仆射樂恢上疏反對外戚乾政,奏章呈上去後,不見批示。樂恢稱病,請準退休,返回故鄉長陵。】

  【樂恢回到州郡後,竇憲逼迫他服毒自盡。朝臣震恐,皆逢迎竇憲,無人敢違抗,袁安常為此嗚咽流涕。上自天子,下到大臣,都依靠袁安。】

  【而新任尚書仆射郅壽上書彈劾竇憲驕縱,並搬出王莽篡漢的故事讓國家引以為戒,結果亦被竇憲逼迫自殺。】

  ……

  天幕裡,坐在未央宮的劉肇用那少年英氣的聲音下達詔令。

  “高祖的功臣之中,以蕭何、曹參的功勞最大,功爵之家應當傳世不絕,但曹家自容城侯後就絕嗣了。”

  “朕立於長陵東門遠眺,遠遠可見兩位功爵的墓塚,而想到兩位功臣的氣節,心中也十分感慨。”

  “有忠有義之人理當獲得寵信,這是恆古不變的道理。”

  “朕派使者以中牢之祀祭奠他們,命大鴻臚尋訪曹氏後人繼承曹家的爵位,以表彰蕭、曹兩家的功勞。”

  ……

  【同年十月,劉肇行幸長安,下詔尋求漢高帝功臣蕭何、曹參的近親,讓他們繼承封地,同時詔令竇憲入長安伴駕。】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看到這一幕樂出聲來。

  “哈哈哈哈!好小子!有幾分才智!”

  衛子夫不明所以,但看到劉徹這麽高興也微笑的詢問道:

  “陛下,這孩子聰明在哪裡?”

  劉徹高興的飲了一爵美酒,隨後對衛子夫說道:

  “劉肇這小子,看起來是要找曹參的後人以表蕭何和曹參的功勞,但蕭何和曹參的功勞是什麽?”

  衛子夫聽聞細細想來,突地瞪大雙眼。

  “忠於劉氏!使得高祖崩逝後呂氏不敢妄為!”

  劉徹聽後放聲大笑:

  “沒錯!沒錯!”

  “這小子就是在暗示大臣們,他需要像蕭何、曹參那樣有忠義之心的大臣!這樣的人才有資格獲得皇帝的寵信!”

  但衛子夫聽後卻面帶憂色。

  “可是陛下,竇家人不也會聽懂這含義嗎?”

  劉徹不屑的笑了一聲。

  “聽其言觀其行,可知其人也。”

  “這竇氏上下目空一切,他們才不會細想這孩子話裡的意思呢!”

  “權勢迷人眼啊…”

  ……

  天幕繼續播放著
  長安未央宮內,

  朝臣們正在竊竊私語。

  “大將軍就要來了,大將軍有功於國,我們應該更加的敬重他!”

  “你想如何?”

  “不如我們拜大將軍時高呼萬歲吧?”

  話音剛落,一位大臣憤怒指責道:

  “易曰:上交不諂,下交不瀆!”

  “他一當人臣的,豈有被稱萬歲之理。!”

  ……

  【當時,竇憲抵達長安,朝臣私下議論拜他時高呼“萬歲”,尚書韓棱憤怒道:“禮無人臣稱萬歲之製!”才止住了這場鬧劇。】

  ……

  大漢·文帝時期
  劉恆看著天幕悠悠說道。

  “此人取死有道。”

  聽到這話,身旁的劉啟不由得打了個寒顫。

  “阿父,這是什麽意思?”

  劉恆淡淡的瞥了一眼劉啟。

  “朕讓你看《左傳》你看了嗎?”

  劉啟縮了縮頭,不與劉恆對視。

  看著自家兒子那畏縮的樣子,劉恆暗自歎了口氣,隨後緩緩講道:

  “從前,鄭國太后武薑寵愛幼子姬段,衛國國君衛莊公寵愛庶子州籲。”

  “但他們只是寵愛卻不管教兒子,最後導致兩人爆發暴行。”

  “從這兩個例子來看,寵愛孩子到如此地步,就像在他們餓了的時候卻給他們喂毒藥,這是害了他們。”

  劉恆看著劉啟若有所思的樣子,輕瞥了一眼身邊的竇漪房,又看向天幕上說道:

  “竇氏外戚對百姓暴虐苛待,對自己奢侈淫逸,誅殺無罪的官員,只求稱心快意。”

  “姬段、州籲的弑逆往事,不遠矣。”

  ……

  炎漢·光武帝時期

  劉秀看著天幕上那不要臉的竇憲也是怒氣勃生。

  “萬歲?竇卿,你這曾孫子確實是有志氣啊。”

  聽到劉秀語氣中的怒意,大殿內一片寂靜。

  而竇融則是惶恐的跪倒在地。

  看著竇融惶惶不安的樣子,劉秀也是一陣心痛。

  竇融對河西五郡的苦心經營,使河西倉庫有蓄,民庶殷富,兵馬精強。

  東破隗囂時也出了大力。

  為人也謹慎,謙虛。

  劉秀看著跪倒在地的竇融,歎了口氣:
  “竇卿,日後竇氏女子,不許入宮。”

  “你……告老還鄉吧。”

  ……

  【十一月,劉肇祭祀漢高帝等西漢十一陵。】

  【十二月,班超製服西域的龜茲、姑墨、溫宿等國的消息傳來,劉肇下令複置西域都護,命班超擔任此職。】

  【同月,劉肇從長安返回洛陽。】

  【公元92年,竇憲的心腹郭聖通的侄子郭璜在竇太后所居的長樂宮中任職,其子郭舉為侍中兼任射聲校尉,時常入宮接受竇太后寵幸,因劉肇年歲宜大,他們開始策劃殺掉劉肇。】

  【一直提防竇氏的劉肇暗中了解到他們的陰謀,便和兄長劉慶謀劃起事。】

   勒石燕然沒寫太細都拉得這麽長!我這情節掌控能力有限,還得磨煉。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