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度韶華》137.第137章 比陽
  南陽郡有三個人口過萬的上縣,分別是博望縣葉縣,還有一個就是比陽縣。

  博望縣有鐵礦銀礦,葉縣盛產絲綢,比陽縣卻有讓北方諸郡都眼紅羨慕不已的馬場。

  大梁朝一直都缺戰馬。大梁軍隊總人數多達六十萬,其中,駐扎京城的二十萬軍隊,盔甲兵器俱齊,步兵佔了十五萬,只有五萬是有戰馬的騎兵。

  事實上,就是五萬騎兵,也多是一人一馬。一人雙馬的精銳少之又少。

  大梁想多養些騎兵,奈何戰馬緊缺,價格高昂。一匹馬一年吃草料豆料,耗費著實不少。可以說,養一個騎兵的銀子,夠養十個普通士兵了。

  連京城都是如此,各地駐軍就更不必說了。譬如南陽軍,整個軍營裡也就五百匹馬。

  所以說,郡主的親衛營裡人人有戰馬,身邊的親兵更是一人雙馬,實在令人眼熱羨慕。

  南陽王大喜,當即上書朝廷,為馬鴻請功。當年坐龍椅的還是疼愛胞弟的先帝,二話不說就允了南陽王所請。

  薑韶華微微一笑:“是,其他縣令多是朝廷派來的。你爹雖然走了後門,也是正經科舉出身。只有這比陽縣的馬縣令,大字不識幾個,還是商戶出身。”

  馬鴻帶著家中二十多個男丁,又雇了一百個鏢師,從南陽郡一路往北,一直走出到關外,進了茫茫草原。

  待見到陳卓等屬官,馬縣令又深深弓腰行禮。

  這些優良的戰馬,都是比陽縣的馬場養出來的。

  要知道,可以配種的優良公馬,在大梁朝堪稱稀缺,一匹優良公馬可以賣出千兩銀子,關鍵是有價無市。

  陳瑾瑜探頭看一眼,聲音裡有壓抑不住的喜悅和激動:“城門外有好多人等著迎接郡主呢!”

  薑韶華也來了興致,讓銀朱找一身家常舊衣換上。

  馬縣令長歎一聲:“上一次見陳長史,還是下官去王府奔喪……一轉眼,竟已是一年多了。”

  馬縣令受寵若驚,連連謝恩。

  陳瑾瑜就住隔壁,安頓好了就過來溜達:“郡主,晚上馬縣令要設接風宴,還有兩個時辰才天黑。我們要不要出去轉悠一圈?”

  馬縣令感恩戴德,之後二十年勤勤懇懇,養出一匹又一匹良馬。這比陽縣令的位置,自然也安穩如山。

  付出這麽多,馬鴻的收獲是帶回了三百匹優良馬駒,其中兩百匹母馬,一百匹沒煽過的可以配種的公馬。

  馬鴻耗盡家資,賠了大筆銀子給鏢局。

  馬家就是本地大戶,平日馬縣令不住縣衙,就住自家大宅子。這次為了迎接郡主,闔家所有人都進縣衙後院,馬家大宅院裡外收拾得乾乾淨淨一塵不染。

  薑韶華對有能耐有本事的人格外優容,親自上前,伸手扶了一扶:“馬縣令,快快請起。”

  一路遭遇幾次匪禍,有人在路上急病去世,有人意外身故。一年多後回來的時候,馬鴻帶出去的子侄後輩就剩下六個。護送的鏢師也死了一半,可謂死傷慘烈。

  赫赫有名的馬縣令,今年已經六十九歲,皺紋滿面,身體佝僂,由兒孫攙扶著,顫巍巍地行禮:“臣馬鴻,見過郡主。”

  進城後,馬縣令不顧身體老邁,親自為郡主安頓住處。

  銀朱荼白忙著鋪床燃香。

  當年南陽王來了藩地後,政令寬和,注重農桑,對商販們收取微薄的商稅,激勵商販們走出南陽,開拓商路。

  薑韶華近來活潑了不少,一並探頭往外瞧:“比陽縣的官道比別處寬得多,城門也格外寬闊。”

  馬縣令能做二十多年縣令,靠的不僅僅是養馬,圓融周全,也不是年輕的崔縣令能比的。

  馬鴻帶回這麽多種馬,已足夠建一個馬場了。

  南陽王大悅,親口對馬縣令說道:“你用心養馬,這比陽縣的縣令不會換人,一直由你來做。”

  馬縣令人老成精,如何不知這是陳長史好意提點。

  馬家是比陽縣裡的商戶,專門販賣牛羊。家主馬鴻頗有進取心,認為這是天賜馬家的好機會。

  這段故事,堪稱傳奇。陳瑾瑜也聽自家祖父說過幾回,轉頭笑道:“今日我可得好生見一見馬縣令。”
    薑韶華欣然一笑。

  薑韶華輕笑一聲:“馬縣令是個細致人。”

  “郡主,前面就是比陽縣。”

  提起故去的王爺,陳卓心中黯然,打起精神笑道:“今日郡主親自來比陽縣巡查,馬縣令可別藏著掖著,把馬場裡的好馬都亮出來。”

  ……

  陳卓笑著扶起馬縣令:“馬縣令快請起。你我二人也有一年多沒見了。”

  “郡主,馬縣令真是仔細,連寢室裡的床榻桌椅都是新的。”

  “這是為了運送戰馬方便,特意修整過的。”陳瑾瑜笑著接過話茬,極力遠眺:“對了,站在最前面的那個就是比陽縣令麽?我聽祖父說過,比陽縣的縣令和別處不同。”

  郡主出行,自然帶了慣用的枕頭被褥。

  連著趕了兩天路,人困馬乏,進了比陽縣就能好生安頓歇著了。

  於是,牛羊販子搖身一變,就成了比陽縣的馬縣令。

  被褥枕頭都沒放,這又是一層細致體貼。

  銀朱和荼白進寢室一看,頓時眉開眼笑。

  不說別的,隻衝馬縣令一把年紀走路不穩還親自出城相迎,便足以稱道了。

  三年後,馬場養出了第一批精心配種培育的馬駒,送進南陽王府。

  至於郡主到底是什麽脾氣……這三四個月陸陸續續的傳聞,其實已經能窺出許多了。

  王爺已去,以前的做派行事要改一改了。得迅速調整適應郡主的說話行事風格。

  其中有一段故事。

  那馬縣令是怎麽做上縣令的呢?

  陳瑾瑜打量一眼,伸手拔了薑韶華頭上的金釵,為她編了一條烏黑順滑的辮子,然後滿意地點點頭:“這樣就好多了。”

  薑韶華攬鏡自照,見鏡中青蔥水嫩的少女臉龐,不由得嫣然一笑。

  既是喬裝出行,不宜帶太多人。銀朱荼白要跟著,帶上宋淵和秦虎孟三寶等十數個親兵,一行約二十人。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