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明末文豪從抄書開始》168.第167章 《連城訣》風波
  第167章 《連城訣》風波

  在來福州的一路上馮元仲已經仔細打聽過王文龍的身世,知道王文龍自幼就在西洋顛沛流離,這棋譜的路數實在詭異,水平高的仿佛神仙所下,實在難以相信王文龍的祖上有這樣人物。

  他疑惑問:“西洋人物也喜歡下棋?”

  王文龍笑著說道:“圍棋在交趾朝鮮日本一帶也頗為流行,有華人之處都有人下。”

  馮元仲聞言確實更加不信,這些地方的人口數量加起來也不如大明,完全不可能培養出這樣超水平的高手。

  而對於馮元仲接下來的詢問王文龍卻隻推是海外棋局,其余一問三不知。

  再三詢問得不到結果,馮元仲頗為苦惱,兩人說話之時王文龍一路都在往外走,馮元仲也一路跟隨。

  這時就見王平保過來詢問:“這位先生可也是跟著一起去的?”

  馮元仲這才反應過來問道:“靜觀先生要去哪裡?”

  王文龍回答:“我在布政使司衙門的《旬報》報社做總編,如今正是要去上工了。”他笑著邀請說道:“不如爾禮先生去我們《旬報》報社坐坐。”

  馮元仲無可無不可,於是直接被王文龍請上一架滑竿。

  坐在滑竿上的馮元仲還不知道王文龍腹中藏著的心思,傻乎乎跟著王文龍一起來到《旬報》報社。

  他們剛剛來到報社門口,就見到布政史司衙門外的通街上有幾個年輕人正在那兒探頭探腦。

  王文龍頗為疑惑,但出於謹慎的心思,他還是連忙叫人把他放下。

  而王文龍這裡剛下了滑杆那邊人就已看過來。

  一群人中走出一個穿著綢緞衣服敞著懷的青年,他也帶個頭巾,但是卻是歪著的,那人上來就問王文龍:“敢是建陽先生當面?學生有禮了。”

  王文龍被認出來不奇怪,他是福州名人,本地市面上混的開的人物多少都知道他的長相。

  王文龍也仔細打量那青年的樣子,他雖然還正經穿著衣服,但是身邊人都敞著懷,肌肉也鼓出來,一副耀武揚威的樣子,一看便知對方是個“打行”。

  這是這年代在市面上專一以暴力為業者,而眼前這貨自稱學生,多半不是秀才,而是童生功名,畢竟打行也要找點讀書人撐門面,要不然遇見官司不好辦。

  三教九流人物王文龍也不想得罪,拱拱手:“是我了。”

  那人生氣說道:“建陽先生,請問你們這個《旬報》上連載《連城訣》和《俗世奇人》的藏劍樓主人是哪位?”

  王文龍心中一凜,下意識感到危險,連忙詢問:“不知找他有何事?”

  “我對他這小說的故事有些意見!他為何要將丁典丁大俠寫死,還將戚芳配給那萬家惡少!”

  王文龍頓時狂汗,原來是找茬來的。

  那讀書人還算有點禮貌,而他身邊的打行人物就有些沒樣子了。

  “大哥,人找到了嗎?”

  “那藏劍樓主人究竟是誰?為什麽要把丁典寫死!”

  “他這故事肯定是真的,這廝心中有愧,真實之中他定然和丁大俠有仇!”

  那廝身邊幾個打行人物都圍上來,王文龍無語,這年代的讀者果然樸實,居然將武俠小說當做真事。

  “做什麽?做什麽?衙門門口還想行凶不成?”

  幸虧這時布政史司衙門中走出一班公人,這群打行才稍稍散了。

  王文龍趁機連忙帶著馮元仲和王平保走進報社。

  馮元仲一臉懵逼,王文龍進到報社之後則是撞上了臉上憋著笑的鄧志謨和許仲琳。

  王文龍頓時明白這群公人就是鄧志謨和許仲琳去找來幫忙的,要不然他此時多半無法脫困。

  許仲琳笑著說道:“我早說建陽先生的小說情節安排太過,何必要將好好的人物往那絕地寫去?若非我與先生是朋友,說不得也要帶人來打鬧。”

  王文龍心中狂汗。

  這幾日《旬報》的《連城訣》已經刊行到中段,此時的讀者第一次看到武俠小說,原本討論度就極高,更何況金庸的這本小說寫的代入感極強,各種神功俠客讓此時的讀者極其向往,而其中情感描寫之細膩更非此時文學可比。
    小說前期女主戚芳和主角狄雲兩情相悅之時,許多年少兒郎就已經對戚芳動心,而看到了丁典的劇情之後,許多人又喜歡上這個重情重義的年少俠客,特別是以打行人物為代表的市井遊俠兒,幾乎將丁典奉為俠義偶像,對於丁典和官員之女凌霜華的愛情更是極其向往。

  ——然後王文龍就用幾章的內容直接把這些美好的東西全部撕碎了。

  凌霜華死了,是被她想要謀奪丁典武功的親生父親害死的,目的只是引得丁典中毒。

  大俠丁典死了,死在凌霜華父親塗在她棺材上的毒液,到死也沒有見上愛人的最後一面。

  主角狄雲逃獄了,但是第一時間就知道戚芳嫁給了害他的仇人萬圭。

  而更讓人感到無奈的是,戚芳是為了讓萬圭給狄雲脫罪才嫁給他的——她心中一直想著狄雲,狄雲躲在柴堆中聽見戚芳給她和萬圭的女兒悄悄起了狄雲的小名,但她和狄雲卻不能相見。

  虐不虐?太虐了!
  《連城訣》本來就是用來寫人性之惡的,原作者這一段情節安排的極其有功底,正面人物連續被壓抑,而且不給任何的釋放機會,悲劇一個接著一個,讓人喘不過氣來。

  中國傳統的戲曲、小說結局大多都是喜劇性的,所有的悲傷都被終結,《水滸傳》結局是好漢們被立廟祭祀,《竇娥冤》的結局也是竇娥的父親考中進士回來讓所有壞人得到審判。

  這叫天理循環,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導致這年代的普通百姓對於悲劇情節的忍受力不是一般的差。

  加上讀者之前從來沒有看過代入感這麽強的小說,不少人已經全情投入,將自己想象成武俠小說之中的人物。

  當大家接連看到《連城訣》的這段情節,許多人直接就崩潰了。

  據說市面上說這段書的先生講到此處許多聽書的觀眾全都目瞪口呆,接著怒不可遏,無處發泄,甚至義憤填膺的百姓將好幾個書攤都給掀了。

  將小說之中的大俠丁典奉做自己偶像的福州打行,甚至直接上門想要抓著作者揍一頓。

  過不了幾天就連徐學聚也跑來問王文龍後續的情節發展——藩台大人也是《旬報》的忠實讀者。

  《旬報》編輯部也受到影響,好多編輯出門都怕挨打。

  王文龍驚訝於這份報紙悄然之間在福州已經有了如此的影響力。

  面對讀者的意見洶洶他也只能做出反應,王文龍讓鄧志謨在這一期的《旬報》之中多排小說版面,將原本發五千字改成發一萬字趕快將虐主情節連載過去。

  幸虧是這年代讀者還沒有接觸過爽文,王文龍知道等到故事連載到主角用自己學會的武功大展神威的爽文情節肯定會再次引起讀者強烈反應。

  而讀者一爽,怨氣自然也就結束了。

  這場風波前後延續了十幾天,總算消散。

  事後王文龍統計一下銷量卻是驚訝發現,讓廣大讀者虐心的這幾份報紙銷量反而是近期《旬報》銷量之中最高的,比其他期平均多賣了兩百多份。

  鄧志謨和王文龍一起分析,感覺報紙銷量增加一半是此時讀者不願意相信主角命運會如此悲慘所以買報紙前來驗證,另一半原因則可能是因為許多讀者生氣之時把報紙給撕了,事後想要重新回看,隻好又去多買一份。

  與此同時,看了這一幕戲的馮元仲對於這份報紙也留下深刻印象。

  王文龍留他在福州,不多說話,先給了他一遝報紙,讓人給他泡茶裝點心,精通於文藝的馮元仲隻用一下午直接看的入迷。

  馮元仲本來就是一個逍遙文人,對報紙行業如此感興趣,王文龍再一番忽悠馮元仲直接入局,擔任起《旬報》娛樂版的編輯。

  《旬報》娛樂版的第一期王文龍直接將阿爾法狗所下出的一篇棋譜配了解說放上去連載。

  這五篇棋譜跟隨《旬報》傳開,再次震驚八閩,借助《旬報》的流傳,這次棋譜的傳播范圍遠比過百齡等三人傳的更廣。

  能買得起報紙的人不少還真就是圍棋的受眾,圍棋板塊在娛樂版中又格外受到歡迎,甚至通過《旬報》的圍棋板塊有不少福建的圍棋愛好者都聯系起來。

  一些不知名的圍棋愛好者通過在《旬報》之上撰寫圍棋文章也獲得不小名聲。

  圍棋圈子的形成又幫助圍棋運動的推廣。

  此時八閩已經出現資本主義苗頭,民間因為海貿也正日趨富足,百姓都追求娛樂,這正是推廣圍棋的好土壤。

  王文龍同樣手癢下場,漸漸也發現他的下棋水平在前世不算高,可是在這個時代卻還真不容小覷。起碼就福建的圍棋圈子來說,王文龍還幾乎碰不到對手。

  他一個業余三段穿越到明朝居然有這樣的戰鬥力其實都仰賴於他超越時代的眼光。

   這幾天在外出差更新時間可能有些不穩定,勞煩大家多擔待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