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年代:從陝北窯洞開始》第182章 反應!
   第182章 反應!

  “雙水灣,還有沙坪壩的社員們,關於我是誰,我相信不用介紹了吧?”

  站在台子上的孫向陽目光環視,得到的幾乎都是善意的笑聲。

  “三隊長,您有什麽事情直接說就行。”

  “向陽隊長,我們都相信你。”

  不管雙水灣還是沙坪壩,孫向陽都分過肉,跟每個人都說過話。

  就算三歲的小孩子,都能認出孫向陽。

  可以說,孫向陽在雙水灣跟沙坪壩,絕對是家喻戶曉的人物。

  “既然這樣,那我就說了,從大年初四開始,沙坪壩的社員就來到雙水灣挖窯洞,名義上,這些窯洞是給沙坪壩的社員暫住,方便今後兩邊來往。

  但實際上,這些窯洞,也的的確確是給沙坪壩準備的,但不是暫住,而是常住。”

  但是,僅憑雙水灣三百口子人,卻遠遠不夠。

  常住是幾個意思?
  “如今的雙水灣,正迎來百年難遇的發展機會,黑壚煤礦,還有剪紙畫,都是帶領雙水灣騰飛的希望,甚至我們還要讓黑壚土地上長滿莊稼。

  再加上這段時間沙坪壩的人每天來這邊挖窯洞,兩邊的人早就彼此熟悉了,甚至還有了不錯的交情。

  那些基本都是瞄上了在自家旁邊挖出來的新窯洞,原本以為沙坪壩的人只是暫住,或者乾活的時候借住,剩下的時間,還不是自家的嗎?

  像煤礦跟剪紙畫,如果沒有沙坪壩的幫忙,光憑雙水灣的人,根本就完不成任務。

  等於自家直接多了三孔窯洞,以後住起來也寬敞多了。

  伴隨著孫向陽的話,一小部分人心中恍然。

  可更多的人,卻滿臉茫然。

  社員同志們,有句話叫時不待我,指望我們雙水灣慢慢生孩子,增加人口,根本趕不上這種發展機遇。

  甚至不少人已經有了分家之念,正好可以佔用旁邊的窯洞。

  驚詫,愕然,不解,排斥,欣喜,種種情緒不一而足。

  雖然沙坪壩的人加入,的確有分一杯羹的嫌疑,但不得不承認,雙水灣的人的確太少了。

  於是,我跟老支書,還有沙支書商量了一下,最終決定,讓沙坪壩搬遷到雙水灣,集我們兩個生產大隊的力量,加快雙水灣的發展。

  對於雙水灣的人來說,經過這麽長時間的磨合,他們也漸漸習慣了沙坪壩的存在,當初開墾黑壚土地,人家一大早來,天黑了才回家,乾活賣力,沒有一絲一毫的抱怨。

  所以,那些窯洞,後面都會用來安置沙坪壩搬遷過來的社員。”

  而之前,一些消息靈通的,或多或少也聽到了些這方面的傳聞,再加上雙水灣大挖窯洞,心中早就信了七八分。

  更何況,孫向陽,老支書,沙支書,這三人決定的事情,又有誰能反對?
  不過,雙水灣的人也有些心生抗拒,不滿。

  一步慢,步步慢。

  當孫向陽說完這番話,底下頓時一片嘩然。

  因為從孫向陽這邊論,雙水灣跟沙坪壩,就如同一家人。

  後面黑壚煤礦,沙坪壩出的錢也更多,佔比例反而小,大家同樣沒有說什麽。

  沒想到,這些窯洞竟然是給沙坪壩那邊的人住,還是搬遷過來的那種定居。

  這怎麽能行?

  自家的算盤子都快打破了,結果就這?

  而是沙坪壩的人加入,自己以後分的好處不就少了嗎?
  盡管他們不敢明面上反駁孫向陽,但不代表他們內心中就不會有怨恨。

  在沒有觸及到自己利益的情況下,甚至孫向陽不斷給他們好處的情況下,他們的感謝,絕對是發自真心的,否則也無法轉化為經驗點。

  可也有的人,在自己利益受損後,立即就像變了個人。

  曾經的恩情更是忘得一乾二淨。

  台子上,孫向陽突然愣了下,臉上似有愕然閃過。

  雖然他早就知道,隨著消息宣布,雙水灣肯定會有人不滿,但因此衍生出對他的怨恨?

  心裡將那幾個名字記下後,孫向陽抬手,周圍的聲音漸漸低下去。

  “考慮到兩個生產大隊的情況,現階段,沙坪壩只是整體搬遷到雙水灣,兩個大隊暫不合並,大隊的幹部,也不做調整,一切按照之前的模式進行生產。

  同時,兩個生產大隊在煤礦上的分成,也按照之前的合同,暫不改變。

  除此之外,我前段時間也發現了一些適合開墾的耕地,等窯洞挖好以後,下一步便會轉移到耕地開墾上面,讓沙坪壩大隊,擁有足夠的耕地。

  所以,沙坪壩雖然搬遷到雙水灣,但短時間內,兩個生產大隊的模式並不會改變。

  並且這件事情,公社跟縣裡都已經同意,用不了多久,文件就會下來。”

  孫向陽按照早就商量好的說辭宣布了這件事情。

  這樣一來,也能最大限度消除雙水灣這邊的抗拒,否則沙坪壩的人口比雙水灣多一倍,對方來了,直接按照人口平均分配,那雙水灣肯定要吃大虧。
    尤其是在今年形勢大好的情況下。

  同時,兩個生產大隊如果直接合並,還會牽扯到兩邊的幹部,能夠成為大隊幹部,沒有幾個是省油的燈。

  要是合並成一個大隊,誰上水下,誰正誰副?
  領頭的都不滿意,更別說底下的社員了,勢必會生出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尤其是孫向陽清楚的知道,幾年後,生產隊就會成為過去式,再加上有這幾年的緩衝,就算還有人有意見,也絕對鬧騰不起來。

  所以,孫向陽一點都不著急。

  眼下更是以穩為主。

  果然,聽到他的話,雙水灣的人臉上的抗拒明顯減少了許多。

  而沙坪壩那邊的人,雖然有些失望,但並沒有什麽意見。

  隨著雙水灣發現煤礦,還有找到剪紙畫這條路,再加上年前那次發年貨,早就讓沙坪壩的人羨慕的眼珠子都紅了,大家都不傻,任誰都知道雙水灣這邊會越過越好。

  甚至沙坪壩也是佔了雙水灣不少便宜。

  而沙宏成也沒少在沙坪壩宣傳孫向陽的好。

  像煤礦的那些工人,現在幾乎都住在這邊,一個星期回去一趟,他們甚至更願意全家都搬來,婆姨孩子都在身邊,每天下了班也不用再去擠宿舍,也有婆姨給做飯,拾掇家裡。

  就連那些剪紙畫的婦女也同樣如此,雖然剪紙畫第一批已經完成,但不代表她們就沒事做了,依舊繼續留在這邊剪紙。

  用孫向陽的話說,剪多少,要多少。

  她們已經嘗到了剪紙畫的甜頭,出口創匯這麽長臉,風光的事情先不提,光是一幅合格的剪紙畫,就值十個工分,便足以讓她們堅定的站在雙水灣這邊。

  之前加班的時候,她們哪個每天不是兩幅剪紙畫?
  也就是說,她們每天都能掙二十個工分。

  誰要是敢砸她們的飯碗,她們都敢去跟對方拚了。

  這兩方面的人相加,已經佔據了不小的分量。

  更別提,還有沙宏成跟沙兆亮,旗幟鮮明的推動搬遷。

  所以,沙坪壩的人,真正舍不得離開沙坪壩,不願意搬遷到雙水灣的人,幾乎沒有。

  什麽故土難離,歸根結底是沒有更好的去住。

  尤其是整個沙坪壩集體搬遷,還是往更好的地方搬,就算有幾個人想不開,他們的家人也會千方百計的讓他們想開。

  孫向陽說完後,就一直在關注著眾人的反應,同時也在默默體會著收獲。

  相比而言,這次經驗點貢獻的主力幾乎都是沙坪壩那邊的人。

  對沙坪壩的人來說,搬到雙水灣是好事情,他們自然對孫向陽充滿感激,源源不斷的轉化著經驗。

  而雙水灣這邊貢獻的經驗點就差遠了,甚至裡面還夾雜著幾個另類。

  這幾個人,孫向陽也都認識,都是第一跟第二生產小隊的人,家裡也沒人在煤礦上班,甚至沒人在大隊辦公室剪紙,屬於那種受益最小的。

  唯獨其中一人,讓孫向陽有了些想法。

  那就是孫恩山。

  雙水灣第一生產小隊的隊長。

  也就是他的婆姨,曾經跟張桂花不合,以前沒少說閑話。

  哪怕後來分肉,對方提供的經驗,也是最少的,幾乎都是個位數。

  眼下轉變成怨恨,似乎也不難理解。

  此時,孫恩山就站在不遠處,臉上也帶著歡喜,仿佛真的為這個決定感到高興。

  其實孫向陽一直都知道,自己不可能滿足所有人,有人不喜歡他,怨恨他也都是正常的,不過他不在乎,反正就算怨恨,也是能夠轉化經驗點的。

  甚至還能區分敵我,誰是自己人,誰是仇人,一目了然。

  孫向陽推動雙水灣發展,包括讓沙坪壩的人搬遷過來,都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收割經驗點。

  沙坪壩五百多口人,可不是一個小數字。

  等全部搬遷到雙水灣,就能提供給他滿額,而不是打了折扣的經驗點。

  到時候他的經驗點也會越來越多。

  “事情呢,我已經說完了,誰要是有什麽想法,或者是意見,現在可以提出來了。”

  孫向陽再度開口說道。

  不過這次,面對的是雙水灣跟沙坪壩的所有社員,他並沒有用什麽誰反對舉手這一招,而是真心想聽一聽眾人的意見。

  隨著孫向陽話落,先是短暫的沉寂了幾秒,然後有人舉起手來。

  “向陽隊長,我有個問題。”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