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從曹賊開始的無限戰爭》第306章 越清純,越反差
   第306章 越清純,越反差

  嶽飛的撤退,讓麃公傻了眼。

  他沒有想到大虞軍將領竟然這麽穩,剛才的形勢怎麽看怎麽都該一鼓作氣了吧?結果大虞軍竟然就這麽走了。

  “將軍,我們追不追?”

  同樣懵逼的副將忍不住問道。

  此時,秦軍的車陣已經準備好了。

  這是由大秦銳士組成的車陣,實力強悍無比,只不過戰爭之前有不少準備工作要做,驟然遇襲,限制了他們的發揮。

  “能追上嗎?”

  麃公瞥了屬下一眼,問道。

  “如果只有銳士的話,有可能追上。”

  副將這次很上道。

  秦軍勉強渡過了幾條河,但又損失了千余人,且已經精疲力盡。

  麃公只能讓軍隊扎營休整,但是晚上睡覺也不安生。

  漢水兩岸同時出現大量虞軍,很顯然,大虞軍就是早有準備好了足夠的兵力和運具,做好了分割合圍、各個擊破的準備,秦軍早就鑽進人家的口袋裡了,竟陵就是吸引秦軍的餌。

  麃公的老辣,讓嶽飛等人都為之讚歎,但卻不會手下留情。

  然而每當秦軍想要架橋的時候,河對面就會冒出大虞軍騎兵,射擊騷擾一番之後立即撤退。

  “他們怎麽敢!”

  主持漢水西岸攻勢的是高順直接帶領的五萬陷陣營。

  作為此時秦國的三大將軍之一,麃公的戰功僅在蒙驁、王齕之下,能力和戰略眼光都很不錯,至少打沒有信陵君的魏國如同砍瓜切菜。

  大虞軍會通過各種方式騷擾偷襲。

  副將的意思很明顯是要保全銳士,拋棄其他士兵。因為以車兵銳士的機動性,其他士兵是不可能跟得上的,在這種情況下,跟不上就意味著被拋棄。

  副將頓時不再說話,周圍的其他士兵則是一副感動的樣子。

  麃公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嶽飛所部從容進行布置,而麃公也做了最後的戰前動員。

  王族出身的副將如實答道。

  因為不僅僅是他們這邊遇到了攻擊,漢水西岸的秦軍也遇到了大虞軍優勢兵力的攻擊,已經覆滅了。

  漢水西岸的這萬余秦軍正軍雖然也能夠結成軍陣,但是一來被輜重擾亂,難以組成有效陣列陣型,二來被箭雨消耗,三來人數陷入絕對的劣勢,最後被同樣組成軍陣的陷陣營絕對優勢的兵力圍毆,激戰過後,剩下了三千多秦軍選擇投降。

  第三日晚上,麃公突然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利用夜色殺了一個回馬槍殺向了竟陵。

  甚至不需要到鄧,只要到了鄢城對面,大虞軍就不敢再追過去,否則,鄢城雖然只有少量水軍,但只要沉船截斷江面,大虞軍水軍就要被困死了。而如果大虞軍水軍不沿江追過去,那麽秦軍就隨時可以強度漢水逃出生天。

  秦軍必須臨時架橋。

  麃公沒有正面回答屬下的問題,而是一副愛兵如子的樣子反問道。

  大秦車陣的機動力還是很強的,發動軍陣的情況下並不比單純的騎兵慢,就是靈活性稍微有點問題,也不擅長在水網密集的地方作戰。

  副將大怒。

  “虞軍能夠以如此精準的時機攻擊我們,要麽用兵如神,要麽有什麽不為人知的偵查手段,要麽是楚軍用了韓獻上黨之計,提前泄露情報,逼我們和虞軍決戰,從而獲得喘息之機。之前韓國竟然在我軍進軍之前佔據了楚方城等楚國西線防禦城塞,我估計可能韓國、虞國都跟楚國做了交易。”

  “全軍,立刻收拾物資,向北出發,所有戰死的戰馬,也都扒皮割肉帶上,所有吃的,集中起來,統一分配,所有的大盾也都帶上,所有能用的弓弩都帶上,箭矢也盡量多收集,所有人立刻行動。”

  秦軍的行動,很快被大虞軍偵得。

  當年武安君白起,不就是將趙軍分割包圍,最終用饑餓逼降了四十萬趙軍嗎?
  麃公也是當年長平之戰的親歷者呢!

  麃公冷笑。

  既然大虞軍不強攻,想必就是想要用饑餓逼降這支部隊。

  如是兩日,秦軍便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

  竟陵境內,河網密集,雖然很多河流大虞軍水軍大船無法駛入,但是大虞軍卻搶先一步奪去了大量小船,並毀壞了橋梁。這讓秦軍想要通過變得極為艱難,重甲理所當然的無法泅渡,車兵更是難以通過。

  從來只有大秦欺騙別國,什麽時候別國竟然敢欺騙大秦了,真該死!
  楚國、韓國、虞國已有取死之道!
  “有大虞水軍的封鎖,現在再向東去攻打竟陵已不現實,向西渡過漢水恐怕也很難,向南是江水也是死路一條,唯一的生路只有向北,去鄧(襄陽)!”

  麃公條分縷析的命令道。

  麃公顯然意識到,大軍的真正敵人恐怕是饑餓。

  之前,麃公之所以說那麽多,純粹是為了收拾軍心、統一軍隊意志罷了,是為了讓全軍上下能夠跟他打到鄧,只要到了鄧,這支部隊就有了活路。

  “全憑將軍安排!”

  接下來,秦軍開始了堪稱絕望的行軍。

  高順命令大軍在三波箭雨之後,直接發動了強攻。

  他的戰術很優秀,但仍舊在嶽飛的監控之中。

  麃公的分析,得到了麾下將校的一致認同。

  “那其他將士呢?”

  他讓副將率領銳士車兵不惜一切代價偷襲竟陵,而他則親率其他將士和傷員殿後阻擋追兵。

  麃公宣稱,只要打下了竟陵,就能逼虞軍在竟陵城下與秦軍決戰,秦軍就有一線生機。

  因為他發現這支虞軍正面作戰的話,絕對不會是秦軍的對手,秦軍銳士絕對可以以一當十。

  眾將士頗為感動,副將當即領兵出征。

  然而,在銳士車兵離開後,麃公直接命令剩下的將士全部脫了重甲,隻帶著一把刀背著一面盾,借著夜色強渡漢水。

  大虞軍的防禦自然不可能面面俱到,更何況這是在黑夜中,大虞的鮫鯊也不在。

  最終,麃公竟然得以逃出生天,被楊端和所部找到。

  麃公雖然逃了,但秦軍剩下的銳士卻被圍在了無名河岸。

  秦軍求戰而不得,王室出身的副將陣前挑戰,被亂箭射死,最後在投降的秦軍向被圍秦軍告知了他們被麃公當成棄子的消息後,大概有五千左右的秦銳士被迫向嶽飛所部投降。

  此戰,嶽飛所部斬首兩萬五千級,總計俘虜一萬兩千余人。

  高順所部與嶽飛所部一共殲敵三萬余人,俘虜一萬五千余人,其中包括小六千的秦銳士。

  竟陵之戰,以大虞的大獲全勝而告終。

  嶽飛所部損失了萬余人馬,大部分是空間騎兵,損失慘重的主要原因在於秦國的弓弩的確厲害,沒有軍陣保護的空間兵往往能夠被一穿二,就算是嶽飛辛苦訓練的背嵬軍,也是一箭對穿。

  要知道,背嵬軍可是都有重甲的。

  軍陣最初級的作用,在普通士兵身上的體現,有點像是一層護盾,可以抵消一定程度上敵方軍陣的附加傷害。

  盡管說雙方軍陣水平都差不多的情況下,有無軍陣影響不大,但如果有軍陣和沒軍陣,那其中的差別可就大了去了。

  哪怕是嶽飛,也不敢輕易與大秦的軍陣正面抗衡。

  高順也是差不多十倍優勢下帶領大虞軍中軍陣最完善的部隊打一群喪家之犬,算不得什麽正面作戰。

  總而言之,這次的勝利說白了還是戰略的勝利。

  秦軍在還未開始行動的時候,就已經被大虞軍算計了,焉能不敗?
  而在戰術層面,麃公的表現其實可圈可點,並沒有明顯的失誤。

  他最大的錯誤強渡漢水,也是秦軍的情報失誤被楚國欺騙帶來的,與麃公的關系不大。

  說白了,秦國被虞國、楚國、韓國三國給合夥算計了。

  這次戰鬥,也是大虞軍第一次成建制的得到一流的戰車兵種。

  車兵雖然在水網密布的竟陵成了累贅,但在平原上那真的是神擋殺神。

  秦國的車兵絕對算得上是大殺器,並不是簡簡單單的敞篷二輪車,而是車上有自上古就傳承下來的神秘符文,又用了特殊材料組成的戰爭機器。

  發動起來的時候,人車馬合二為一,能夠形成一層肉眼難辨的護盾,將人車馬保護其中,馬匹的前方,還會形成護盾撞角,車上不論是持弓的戰士還是持戟的戰士,戰鬥力都會大幅提升,完全就是古代版的坦克。

  當然,戰車兵想要組成軍陣,起碼得百乘才行,而且前期的準備也比較繁瑣。

  嶽飛打算把這些俘虜分批送到昊京,為培養大虞的車兵盡一份力。

  當然了,也不僅僅是車兵,車兵能夠人車馬合一,那麽人馬合一應該更簡單,這也就意味著他們對於董璜軍訓練人馬合一的騎兵也有極大的幫助。

  比起操控性仍舊略顯不足的車兵,嶽飛還是覺得騎兵更有性價比。

  騎兵可以馬躍檀溪,但是目前階段的車兵,還沒有這個能力。

  麃公的大敗,讓王齕震怒,這是秦國自蒙驁之敗後最大的一次失敗。

  蒙驁戰敗還可以接受,畢竟對手是信陵君;但是麃公的對手是誰呢?聽都沒聽過的無名小輩罷了。

  更令他憤怒的還是楚國的欺騙,這是比戰敗更令人難以接受的事。

  但是王齕顯然是沒有資格處置麃公的,一切得等朝堂袞袞諸公安排。不過,考慮到呂不韋正在積極拉攏軍方,所以對麃公的處置很可能就和對蒙驁的處置一樣,最多就是降上一級而已,並不會有太大的影響。所以王齕樂得做個好人。

  王齕只是和麃公在複盤了戰鬥之後,就讓麃公再統帥五萬人馬和楊端和部,前去進攻西陵,算是給麃公一個立功的機會。
    王齕已經看出大虞在郢都的打算了,大虞就是想要利用連綿的防禦工事,限制秦軍的發揮,一步步消耗秦軍,同時,因為竟陵被大虞軍掌控,則大虞可以沿漢水威脅鄢與秦軍的糧道。

  從某種程度上看,這算是另一種意義上的誘敵深入、圍點打援。

  但根據之前交戰的情況看,大虞的陸戰能力很一般,僅僅強於秦國的輔軍,勝利靠的是陰謀詭計而不是正面作戰,所以倒也不用太過擔心。

  大不了沿江建立烽火台,再打造運送糧草的甬道就好了,如此就能夠保證後路的安全。或許,還可以派一支兵馬在漢水鄢城段西岸、漢水與伏牛山中間的通道上築城,與鄢城對望,直接斷了虞軍北上的可能。

  總之,大戰略上秦國的問題不大,就是有些耗時間。

  事實上,有了麃公的戰敗,王齕已經不太想跟擁有絕對水軍優勢的大虞軍在這裡決戰了,說到底,這裡的地形就不適合秦軍作戰。

  秦國當時能夠打贏楚國,楚王不修兵甲是一方面,武安君白起太猛,則是最重要的一方面。

  但王齕帶著這麽多軍隊出來,又已經有了一場敗績,總不能真的無功而返吧?
  王齕的想法就是先救了巫郡。

  救了巫郡就算是有了拿得出手的戰績,郢都這邊也就好交代了。

  接下來,有機會就尋機在野戰中殺傷虞軍主力,沒有機會就先拖一下。或者,大軍直接去打韓國。當然了,打韓國得需要中樞的袞袞諸公做決定,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中樞恐怕已經不能放棄郢都了。

  【或許可以多征召一些輔軍!】

  王齕決定多要一些炮灰。

  銳士還能申請更多,但炮灰再要上五十萬也問題不大。

  現階段,最終要的還是要打出成績來,有了成績才好提要求。

  於是,在秦軍輔兵猛攻大虞郢都防線的時候,秦軍偏師兵圍西陵。

  大虞守衛西陵的是宗室將領董承以及大將朱然。

  董承是得到了曹魏八虎騎模板八名宗室將領之一,他得到的是曹仁的模板,極為善守;朱然在歷史上最出色的戰績則是守衛江陵。

  這是一場攻守之間的對決,但要命的是大虞有水軍優勢,隨時能夠支援西陵,並且可以替換傷員,補充兵馬;還能夠利用水道繞到麃公軍後方搗亂。

  在周泰、陸遜、蔣欽都不在的情況下,負責這一線兵力、船隻機動防禦調度的,正是有著機動防禦大師之稱的孟珙,孟珙依托江水等水道玩兒起機動防禦與攻擊來得心應手,可把麃公給惡心壞了。

  其實,只要不是野戰,董璜軍並不怕秦軍的軍陣。

  之前黃忠所部對楚軍的戰敗,也是因為大虞對楚國最精銳的軍陣沒有一個充足的認識;且消耗的都是空間兵,黃忠本部的軍陣部隊損失並不是很大。

  而因為有了董璜在瀛洲的一波瘋狂收割,大虞軍也有了充足的底氣可以硬著頭皮和秦國拚消耗。

  大不了,再花上一百億!

  只要維持好人數與糧食的平衡就好了!

  西陵的攻防戰如火如荼,白帝城之戰也正式展開。

  為了救援巫郡,屁股沒坐熱的蒙武不得不帶領從關中以及成都等地集結的秦軍,水陸並進直逼白帝城。

  毫無疑問,蒙武這是在打政治仗,因為大軍既然已經到了巴,那就沒有任何理由按兵不動,放任巫郡被攻陷。

  事實上,大虞軍會膽大包天的圍攻巫郡,卻是出乎秦國的預料。秦國本來以為,大虞最多也就是打一下西陵,阻斷巴蜀秦師的路上出路呢,誰曾想大虞軍竟然膽大包天到進攻巫郡,深入巴蜀。

  對於巴蜀之地而言,如果說大虞軍打西陵是蹭蹭不進去的話,打巫郡就已經進入了,都要碰到那層膜了!
  由不得秦國不急。

  但是白帝城這個位置實在是太好了,完美的扼守住了巴蜀出兵荊襄的唯一路上通道,而且還有江心島互為表裡,真的是易守難攻。

  蒙武所依仗的,唯有成都等地的巴蜀駐軍。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這些軍隊近年來有不少山地作戰的經驗,甚至還有很多巴人加入其中。

  差不多在董璜軍正式攻略江東的時候,巴蜀之地的戰爭代行者經過串聯結成同盟,想要通過控制劍閣、金牛道等要道,阻擋秦軍主力南下,進而攻佔割據巴蜀。

  直到董璜進入會稽山得到禹皇遺澤險些被煉死的時候,還有戰爭代行者的軍隊攻上了蜀山,殺傷了大量蜀山虞淵護衛。

  不過,這些戰爭代行者很快被反應過來的秦軍,以泰山壓頂之勢擊敗了。

  當時,秦國就是在金牛道、劍閣遇到頑強抵抗之後,從南郡、巫郡、黔中郡等地調兵,經過巴入蜀平叛的。

  因為戰爭代行者未能攻下巴,所以秦軍得以從巴地順利進入巴蜀,接下來的正面作戰,便是一面倒的屠殺。

  所有反叛的戰爭代行者,除了少數聰明的逃到百濮之地或者羌地的,剩下的全部被殺,戰爭代行者的城市被盡數攻佔,積累的財富、女人成了秦軍的戰利品,男性俘虜則都成了奴隸。

  在秦國平叛的過程中,有兩個巴姓家族出力甚大,這兩個巴姓家族一個風姓巴氏,稱作風巴;一個是姬姓巴氏,稱作姬巴。

  風姓巴氏為伏羲後裔,這一支於夏朝時建立古巴國,國都初夷城(今湖北恩施),後遷丹山(今四川敘永),商朝時期又遷到的巫山。

  巴師勇銳,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下,故世稱之曰“武王伐紂,前歌後舞也”。

  這段說的就是風姓巴氏率領的巴人。

  不過,或許是見識到了巴人的厲害,周王朝建立後開始使壞,唆使巴人內亂分裂,又把姬姓周王族宗親分封到巴國,這一支就是姬姓巴氏。

  姬姓巴氏難以有效控制整個巴國,只能夠和風姓巴氏共治,世代聯姻。

  之後楚人攻打巴國,巴人再次分裂遷徙,最後巴國又被秦國吞並,導致巴人分裂為了四大部分,一部分在宕渠附近,以遠古巴人七大姓為主,即後來的賨人七姓,董璜得到的第一對雙胞胎樸婉、樸約就是賨人,這對雙胞胎的父親樸胡,更是賨人七姓的首領之一。

  一部分是在巴、巫山等地的兩姓巴氏,其中姬姓巴氏的王族已經被遷到了鹹陽。

  一部分則在之前楚國伐巴之後,被楚人遷到了大別山區與長江之間(黃岡市境內),被稱作五水蠻。

  最後一部分則是在黔中郡,後世被稱作五溪蠻。

  言歸正傳,風巴擅長經商,能製作製作朱砂與水銀,有大量仆從,據說會巫術。

  姬巴則有不少運輸工具和船隻,他們動員巴人幫秦軍搞運輸,協助秦軍守衛巴,最終助力秦軍大勝。

  二巴的順從表現,讓他們入了秦軍的眼,秦國將二巴定位官商。

  風巴只有三個女兒,所以就封了風巴家主爵位;姬巴則父子封爵,兒子姬巴曉這次更是作為水軍將領跟隨蒙武出戰。

  而姬巴曉有一個風巴家的未婚妻,名叫風巴清。

  “清兒,等我打贏了這場仗就回老家和你結婚!”

  姬巴曉望著清清的江面,想起了家鄉那位叫清清的姑娘。

  未謀勝先謀敗。

  不得不打這場政治仗的蒙武將扞關作為大本營,積極擴建關城,囤積糧草,以防萬一水軍戰敗,被切斷後路困死在扞關到白帝城的狹小土地上。

  張任、霍峻、霍篤、王平、賈逵以及水軍大都督周泰等人,對秦軍的舉動視而不見,只是專心的築城並儲備糧草軍械,同樣是一副要打持久戰的樣子;私下裡卻早已經摸清了大將到巴的水文狀況,以及秦軍的船隻數量與裝備。

  大虞軍是真的不急,如今黔中郡及湘南地區還沒有消化完呢,巫郡更是沒有打下來,郢都還在大戰,大虞軍根本就沒有足夠的余力與精力去擴大戰事。

  最終,還是蒙武先撐不住了。

  中樞不能夠容忍再丟失一個巫郡,因為這將直接威脅到被秦國視為大後方的巴蜀,且呂不韋剛剛掌權,又給了蒙驁將功補過的機會,作為兒子的蒙武於情於理都得乾出點成績來。

  蒙武命令大軍對白帝城周圍據點展開試探性進攻,結果先鋒部隊中了張任的誘敵深入之計,被張任埋伏射殺。

  擅長埋伏、箭陣的張任也是韓國弓正軍陣的受益者,同樣摸索出門道的他,在這種崇山峻嶺溝谷之地,簡直是如魚得水。

  初戰失敗後,蒙武親自指揮大軍進攻,但是山林地形兵力優勢根本難以發揮,大虞軍依托地形與防禦工事箭如雨下、頑強抵抗,山坡上還架了不少投石機、弩陣,秦軍根本就難以施展。

  秦軍只能夠硬啃,但這樣的損失可就大了去了。

  見戰事不利,一直想要表現的姬巴曉提議先用火船火攻大虞水軍,取得水上優勢後,直接投送兵力到白帝城後方,兩面合圍困死白帝城的想法。

  蒙武決定一試。

  然而,試試就逝世。

  蒙武搜集了二百百條船隻充作火船,借著夜色靠近白帝城江心島,點火之後,放任火船順流而下。

  然而點火的秦軍將士入水後就直接被鮫鯊等分屍,火船也被鮫鯊們操控,避開了大虞水軍,飄到了下遊。

  與此同時,大虞軍在江心島點燃大火,做出一副水軍被火燒的樣子。

  秦軍水軍果然中計,水軍齊出順流而下想要趁勢拿下江心島,結果卻被大虞優勢水軍包圍,猝不及防的秦國水軍大敗。

  周泰陣斬包括姬巴曉在內的秦軍水軍將校數十人。

  秦國在巴編練的水軍為之一空。

  蒙武見勢不妙,退守扞關,但董璜軍卻不從路上追擊,只是水軍艦隊逆流而上,做出了威脅扞關後路的態勢,一部水軍更是直接衝到了巴江面,焚秦軍水寨,圍繞巴城耀武揚威。

  巴城一日三驚。

  在竟陵、白帝城相繼取得大捷的時候,日複一日的董璜也終於在娃娃魚身上取得了大捷。

  董璜先是掩日這個驚鯢上司的身死並被控制了屍體,擊潰了驚鯢的心靈防線,然後配合百越特製熏香與陰陽家的特製丹藥,開始了長達一個月的一對一頂門立戶,可憐的驚鯢從關門閉戶到窄門窄戶,最後到門、戶、洞、開,大戶人家,完全成了董璜的形狀。

  只會水濺躍娃娃魚的終究敵不過太陽神鳥的凶猛灼熱的烈日吐息,不知是夢是醒之間,就已迷迷糊糊成了董璜的忠心屬下。

  就是開發的稍微有那麽一點點兒過頭。

  過頭到此處可以省略一百萬字的小作文。

  只能說,越高冷,越放浪;
  越清純,越反差。

  稍稍一碰就水濺躍的娃娃魚,你值得擁有。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