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從高考開始的激情歲月》第197章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
  第196章 ,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
  陳國華沒想到,段學複和徐獻瑜兩位北大主任,會跑過來振華研究所找他。

  雖說北大和振華研究所都在五道口,兩家單位距離十分近。

  但是,振華研究所是保密單位。

  並且之前陳國華也跟段學複和徐獻瑜兩人說過了,要保密。

  如果有什麽事兒,可以直接打電話通知,或者是讓章濟川、薛晉權他們幫忙通知一下也可以。

  不過,現在兩位主任都來到了研究所門口,陳國華總不能把人給拒之門外吧?
  “段主任,徐教授,快快請坐,來,喝茶”

  熱情地招待兩位主任坐下來,陳國華趕忙拿起杯子,給他們倒茶。

  他這邊並沒有配備什麽秘書,平時也沒有多少客人來。

  即便有客人來了,比如107工廠那些兄弟單位過來了,那肯定是一堆人來的,那個時候就是由葛守志他們來幫忙招待了。

  平時像是邱宗嶽他們來了,其實都是坐一坐就走,也無所謂招待不招待的。

  所以,類似今天這樣,上午和下午各來了一波客人的場景,還真是少見呢。

  段學複和徐獻瑜兩人樂呵呵地笑著,喝了幾口茶,客套地拉扯了幾句閑話,然後就直入正題了。

  “國華,你有多久沒回北大了?你是不是忘記了你還是一位北大教授了?”

  此話一出,頓時讓陳國華尷尬不已。

  似乎還真是啊!

  印象中,上次回北大,還是今天早晨,嗯,送他媳婦去上課。

  但他自己可沒有去北大上過班了呀。

  “那個,段主任,老徐,伱們也知道,我最近確實沒什麽時間,你們看,我剛才在那邊備用電源機房旁邊,就是在趕進度呢”

  陳國華解釋著說道:

  “集成式計算機已經出來了,這件事你們應該有所耳聞,可也因為出來了,所以需要抓緊時間編程,因為接下來有個十分緊急的項目需要用到數學建模.”

  聽到數學建模這四個字,段學複和徐獻瑜兩人都十分好奇。

  只因為兩人都是搞數學和計算機的,段學複是純粹數學理論研究和教育,徐獻瑜則是計算機研究和教育。

  而陳國華提及的數學建模又是建立在計算機編程基礎之上,因此兩人都十分感興趣。

  得知了數學建模的定義和作用之後,兩人頓時欣喜不已。

  “陳教授,那你什麽時候在北大數學系開設一門數學建模的課程?我想我們北大的學生肯定是非常感興趣的.”

  段學複第一個開口說道,表情有些激動。

  對於北大數學系來說,陳國華沒有開口,就已經是巨大的遺憾了。

  但現在陳國華卻又利用計算機,弄出來了一門新的課程,這麽好的機會,段學複怎能錯過呢?
  總不能要等到人家清華或者其他大學知道這件事,然後過來邀請陳國華去開設這樣一門課程之後,他這位北大數學系主任這才開口吧?

  這不是搞笑呢嘛!
  徐獻瑜更加乾脆利落地說道:

  “國華,你別聽老段他的話,數學建模這樣一門課程,已經可以開設一個專業了,而且它是需要用到更多的計算機知識,特別是編程技術,所以得放在計算數學系這邊.”

  不得不說,老徐的眼光還是很犀利的。

  數學建模對於這個時代的北大來說,屬實是超前的一門專業學科。

  但不管它放置在什麽系下面,它都必然要求學生必須要懂編程知識和數學知識。

  而且關於數學知識這部分的要求會更高一些。

  要知道,數學建模是根據實際問題來建立數學模型,對數學模型來進行求解,然後根據結果去解決實際問題。

  聽到徐獻瑜的話,段學複頓時不滿地瞪眼。

  於是兩人就這麽吵了起來。

  “兩位教授,你們先別爭,先聽一聽數學建模這門學科需要什麽專業知識,可以嗎?”

  陳國華哭笑不得地打斷了兩人的爭吵。

  兩人聞言,倒是很快就停下來了,陳國華都懷疑他們這是在演戲。

  “剛才老徐說得很有道理,數學建模應該是一個專業,而不是一門學科,因為它涵蓋了很多學科的知識.”

  “如果想要進行數學建模,要求還是非常高的,首先是模型分析、圖論算法、數值分析算法、圖像處理算法、軟件編程技術、計算機的運用技術、微分方程等等.”

  “僅僅只是這些知識,並不一定能夠保證學生就可以學好這門專業了.”

  看著兩位北大主任,陳國華侃侃而談道:
  “因此,我的建議是,等明年六七月份之後,我這邊會拿出部分講義,再由北大這邊開設一個新的專業.”

  “又或者,我到時候拿出講義之後,交給大二大三這些有一定數學和計算機基礎的學生進行學習,由我們振華研究所組織一場全國性的數學建模大賽”

  嘶!
  聽完陳國華的話,段學複和徐獻瑜兩人都有些傻眼了。

  前面的一個建議還算正常,畢竟在北大開設一個專業學科,只需要跟教育部門進行申請就可以了。

  一般來說,教育部門也不會說拒絕這樣的申請。

  但後面這個全國數學建模大賽,那就有些厲害了。

  “陳教授,你如果是舉辦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的話,光是計算機可能都不夠分配吧?”

  段學複的話音剛落下,徐獻瑜也緊接著補充道:
  “沒錯,國華你要知道,我們國家現在可沒有多少資金,根本不可能提供得了這麽多計算機,何況京城這邊的計算機都十分緊張,外地那些大學.”

  後面的話,不用說,陳國華也知道。

  畢竟現在全國計算機最多的地方,就是京城。

  魔都、白雲城、金陵等其他城市,壓根兒就沒有或者沒有幾台計算機。

  即便是京城,現在連北大都沒有計算機,何況其他大學呢?
  陳國華卻是呵呵一笑,道:
  “沒關系,現在沒有,不代表明年夏天沒有。”

  “這裡我就先賣個關子,具體計算機從哪裡來,就不跟二位細說了,反正肯定是會有的”

  “剛才我自己想了想,還是先舉辦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吧,畢竟國家肯定更加需要這樣的複合型人才.”

  “到時候就利用一整個暑假的時間來舉辦,要求就是大二及以上的學生參加,大一學生就算了吧”

  “我希望段主任和徐教授你們都能夠大力支持我這個數學建模大賽,至於說數學建模這個專業是否要建立,往後再說吧”

  關於這一點,陳國華也是想到了火種計劃。

  在北大建立了數學建模專業,其實是沒什麽用的。

  因為要不了多久,這個專業就會歇火。

  還不如利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來一次大摸底呢。

  一個暑假的時間,讓這些參加比賽的大學生,全都來體驗一下計算機,還有就是學習編程技術。

  畢竟在這些大學生參加比賽之前,肯定是需要來一次微分方程、應用意識、數值分析算法等知識層面的摸底考試啊。

  不是所有大學生都可以參加這樣的數學建模比賽的。

  所以,摸底考試結束之後,就把合格的大學生挑選來京城這邊參加比賽。

  只要他們來了京城,再優中選優一番,那麽前十,甚至是前二十的大學生,陳國華表示他就預定了這些大學生。

  畢竟數學建模這樣的學科,涉及到了超複雜的知識,而且還是複合型人才,也就只有振華研究所能夠用得起了。

  其他單位的話,還是算了吧。

  只要進了振華研究所,陳國華就會啟動火種計劃。

  就像是華居佐他們這五十七名大學生一樣,現在還在京郊某基地進行秘密的軍訓呢。

  保密條例是火種計劃的一部分,等到時候,還會再次啟動另外其他部分的計劃。

  總之,寒冬臘月一到,那就關起門來過自己的日子,不要出去外面參加堆雪人、打雪仗、滑雪等等活動。

  如此一來,必定會安全很多,也不至於感冒發燒了。

  聽罷陳國華的話,段學複和徐獻瑜兩人沉思了一會兒,便點點頭答應了下來。

  現在貿貿然申請這門專業也不合適,還不如回去多做準備呢。

  報告要寫,材料需要準備,還得跟上面進行申請,這一切就交給老段和老徐他們兩人來完成了。

  並且,現在陳國華都還沒完成數學建模呢,所以大家也急不得。

  跳過數學建模這個話題之後,段學複這才提及了他們今天找過來的目的。

  “是這樣的,陳教授,前段時間,你不是讓我們幫你物色一下,有沒有合適的學生嘛?”

  “我們都知道你的要求很高,所以我們都替你篩選了一遍,現在有幾個名單,要不你看看?”

  接過段學複遞過來的學生資料,陳國華低頭看了起來。

  第一位學生叫薑伯駒,一九三七年出生在津城,五三年畢業於白雲城實驗學校,考入了北大數學力學系專業。

  五七年畢業之後就留校任教了,目前是北大數學系的講師。

  他現在主要的研究就是拓撲學中的不動點理論和低維拓撲學等領域。

  陳國華看到這裡,有些皺眉了一下。

  盡管對方研究的是拓撲學,但未必能夠跟得上他的數學思維。

  目前內地的數學天才,應該是陳景潤和王元他們幾人,可他們現在都是中科院數學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員,身份已經不低了。

  更何況,陳景潤是華羅庚的學生,王元則是吳文俊的學生。

  總不能讓陳國華去搶這些學生吧?

  沒這個必要,陳國華也不屑去搶這些功勞。

  第二位學生的名字則是陳恕行,他是地道的魔都人,跟陳國華是同年出生的。

  陳恕行此人是在五七年的時候考入了複旦大學數學系,比陳國華還要早一年入讀大學。

  能夠考上複旦大學,智商也絕對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

  而且前段時間,陳恕行也參加了一個數學競賽,題目都是段學複他們聯合埃爾德什拿出來的數學題目,都不是簡單的題目。

  在這個競賽當中,陳恕行以全國第一的成績,奪得了冠軍。

  天賦如此厲害,當然備受關注啊。

  對此,陳國華不做評價。

  畢竟對方年齡跟他相當,目前還在讀大四,厲不厲害的,只有見過面才知道。

  除了薑伯駒和陳恕行兩人之外,還有厲建書、常金平和白榮根三人。

  總共是五位學生,都是大學畢業生或者大學在讀,年齡都是在二十歲左右。

  “怎麽樣?有沒有覺得哪位學生很不錯?”

  面對充滿期盼的段學複,陳國華還是沒忍住,搖搖頭道:

  “這些學生都很不錯,但跟我的要求還差了一大截,我估計,如果真的讓我來帶他們的話,只怕會耽誤了人家.”

  窮首皓經幾十年,甚至是一輩子,就只為了研究一門學科,甚至只是一個問題。

  比如帕帕這人,原時空的歷史上,他就是最典型的一類人了。

  為了研究龐加萊猜想,獨自搞科研,也不跟人交流。

  結果可倒好,臨死之前,他這才把數學手稿交給他的好友。

  只可惜他好友只是掃了一眼,就知道研究方向錯了,所以他這輩子死磕龐加萊猜想,純粹就是白忙活。

  這個時空,龐加萊猜想已經被陳國華證明了,帕帕這位普林斯頓大學教授,也該醒醒了。

  也因此,陳國華可不想讓薑伯駒、陳恕行他們也跟著他學習,然後一直去學習研究他的那些數學工具。

  畢竟沒有一定的天賦和毅力,學習非線性微分方程、曲率流等數學工具,屬實是一件十分頭疼的事兒。

  如果好幾年都無法學會,這不就是耽誤了別人嘛?

  “不是,你好歹給他們一個機會吧?”

  段學複聞言,頓時急眼了,道:
  “你肯定也要帶學生啊,要不然,我們數學系這邊都沒有多少老師了.”

  聽到此話,陳國華頓時反應過來了。

  行啊,老段這是瞄準了陳恕行吧?
  只因為對方不僅僅是複旦的學生,而且還是競賽的第一名。

  就這個智商,肯定都不差。

  最關鍵是,搶走了複旦的學生,還能壯大北大的實力,一舉多得呢。

  對於這樣的好事兒,段學複肯定十分樂意啊。

  想明白之後,陳國華樂道:
  “段主任,既然您這麽喜歡帶學生,而且您也是教育方面的專家,要不您自己收了這幾位學生唄?”

  段學複聞言,直接搖頭道:

  “那可不行,我都這麽大年紀了,哪裡還能帶的了學生啊?”

  “再說了,這可是給你挑的學生,又不是給我挑的學生,你給我幹嘛?”

  旁邊的徐獻瑜也忍不住插嘴說道:

  “國華,你還是別挑挑揀揀的了,現在能夠有五個精挑細選的學生,已經十分不錯了,要不你還是見見他們?”

  被兩位大佬逼著選學生,陳國華也是無奈了。

  既然這樣,他也隻好先點頭了,到時候見一見,看看再說吧。

  “既然這樣,那就這麽說定了,下周你應該有空吧?”

  “嗯,周五之後應該是有空的.”

  “那就定在周五那天怎麽樣?”

  陳國華聞言,只能夠點頭咯。

  段學複和徐獻瑜兩人頓時大喜,不過陳國華接著又說道:
  “是這樣的,之前我不是寫了幾篇關於程序語言設計的講義嘛?上個月我又針對系統程序寫了幾篇講義,我希望老徐你能夠拿回去,到時候印刷出來,給大家看一看.”

  “下個學期開始,到時候我安排薛晉權他們去講一講課,讓計算數學系的同學也學一學如何編程.”

  “這部分講義,老徐,你也幫我多印刷幾份,到時候給金大、吉大、複旦、清華他們這些學校的計算數學系.”

  “明年夏天的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就要靠他們了”

  段學複和徐獻瑜兩人一聽,頓時就愣住了。

  看陳國華的樣子,這個大賽,一定能夠成功申請下來嗎?

  對於他們倆的疑惑,陳國華沒有直接給出解釋。

  反正,現在大家也還沒看到實際的建模,否則的話,絕對會被震撼到的。

  至於說建模大賽是否會如期舉辦,陳國華根本就不擔心這一點。

  就目前來說,問題並不大。

  數學建模並非是計算機技術發展的產物,而是較早之前就已經出現了。

  只不過,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才推動了數學建模的興起和廣泛應用。

  在十八十九世紀的時候,很多科學家和工程師就已經使用微積分和其他數學工具來解決複雜的物理問題了。

  這就是為什麽,前段時間,郭永懷、鄧稼先他們開會的時候,會拉著陳國華,不讓後者離開了。

  只因為後者的數學能力很強,可以協助他們去解決一些複雜的物理問題。

  特別是在轟炸物理、原子核學等領域,利用數學工具才能夠更快地解決在蘑菇蛋研究過程中的問題。

  聊到這裡,徐獻瑜這才想起他今天來找陳國華的事兒,那就是催促一下後者,盡快落實給到北大計算數學系的集成式計算機這件事。

  “老徐,您還是趕緊讓學校領導準備好錢財吧,應該明年年初的時候,就可以了”

  陳國華笑了笑,現在大家都急著要使用計算機。
    可即便是那些軍工企業,現在都只能暫停了。

  得等陳國華把數學建模這事兒給翻篇了,他們才能夠拿到計算機,至於北大等大學嘛,明年年初應該是沒有多大問題了。

  畢竟到了那個時候,振華研究所這邊的研究員肯定已經完成了技術培訓,107軍工企業的技術工人,就可以開始生產了。

  時間緩緩流逝,在陳國華即將完成編程的時候,晶體管實驗室這邊也傳來了一個好消息。

  五微米晶體管已經被研製出來了。

  聞訊趕來的陳國華,剛走進實驗室,就被林志武、趙志賢和李傳璋他們給包圍了。

  “主任您看,這就是我們剛研製出來的晶體管,從目前來看,成品率僅在百分之六十八,這個是可以再提升的”

  “而晶體管我們也已經完全檢測過了,技術層面是沒有任何問題的,現在比較麻煩的是內置在芯片層面,只怕有點困難.”

  幾微米的晶體管,可不是說內置在芯片上面就內置在芯片上面的。

  它並不是利用離子注入設備、光刻機設備來集成在芯片上面的,所以這樣的技術難度,讓林志武他們都犯了難。

  陳國華聽了之後,卻笑道:
  “那就更好,你們立了大功啊,哈哈!”

  “行了,抓緊時間提升良品率的問題,過段時間我再安排兄弟單位過來學習這門技術,嘿嘿,咱們賺錢的機會到了”

  想到這裡,陳國華不由想到了之前伍領導讓他給華潤公司那邊提建議的事兒。

  還好他還沒提建議呢,現在沒關系了,降價就降價,而且來一個階梯式的降價,哈哈。

  很快,安排好食堂這邊給林志武他們加餐之後,陳國華便馬不停蹄地回到辦公室,一個電話打了過去。

  確認邱宗嶽他在辦公室之後,馬上就出門了。

  地安門大街,衙門辦公室這邊。

  陳國華見到邱宗嶽之後,還沒來得及開口,後者就已經急切地問道:
  “國華,不會是出什麽事兒了吧?這麽急匆匆地跑過來找我,也不說什麽事兒.”

  見他滿臉擔憂的樣子,陳國華也沒有賣關子,而是直接說道:

  “領導,是這樣的,剛才我們晶體管實驗室那邊,已經成功研製出來了五微米晶體管.”

  “之前伍領導不是讓我針對五十微米晶體管降價與否的事兒,提一個建議嘛?”

  “我現在想到了辦法,所以就給您匯報一下工作了。”

  邱宗嶽聞言,頓時如釋重負地松了一口氣。

  還好是好消息,否則的話,他又得忙到飛起了。

  “那走吧,我們去見領導,現在這個時間點,領導應該是有時間的.”

  過了一會兒,陳國華見到了伍領導。

  於是他就開始了工作匯報。

  關於五十微米降價這件事,陳國華的意見是這樣的。

  那就是采購得訂單越多,價格越優惠。

  比如一次性采購五十萬枚五十微米晶體管,那麽價格是一百美金一枚。

  如果只是采購十萬枚的話,那麽價格就是兩百五十美元一枚。

  “為什麽要這樣定價?而且這樣定價的話,你覺得對方會選擇什麽方案?”

  伍領導聞言,不動聲色地詢問道。

  畢竟按照陳國華的新方案,五十萬枚的大單子,單價一百美元,看似比之前的五百美元降低了很多,但要求也提高了。

  目前來說,最少需要采購十萬枚,單價還是兩百五十美元一枚。

  這幾乎可以說是一次性買賣了。

  而且有可能逼著對方不樂意采購了。

  或者是逼著他們那麽多家公司聯合起來采購,只有這樣,他們才不會虧本。

  為什麽?
  因為十萬枚的單子,別人就需要支付兩千五百萬美金來采購。

  盡管,跟之前五百美元的單價,便宜了一半。

  但還是十分肉疼啊。

  五十萬枚的單子,一百美元一枚,總價可是五千萬美金啊。

  全球能有幾家半導體公司拿得出來這麽多錢?
  而且,估計除了IBM公司,其他公司可能都不需要那麽多晶體管吧?

  陳國華聞言,卻是呵呵笑著解釋道:
  “領導,是這樣的,我注意到了之前華潤公司提交上來的華爾街那邊的很多報紙,其中有家報紙就報道了一則新聞.”

  “新聞上面說了,在今年夏天結束之後,全美在很短時間內就有超過一百家計算機公司成功注冊了”

  “這個消息已經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北美那邊的半導體市場,或者說計算機市場已經湧入了很多熱錢”

  “華爾街已經把半導體和計算機這兩大行業確定為新的賺錢風口”

  “基於此,我可以很確信,他們絕對不會錯過這樣的機會.”

  “資本家的思維,那就是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並且,我們不能夠讓別人知道我們已經研發出來了五微米晶體管,所以定價如此之高,也是基於這一點考慮”

  聽到這裡,邱宗嶽忍不住說道:
  “那為什麽之前一百微米晶體管降價這麽狠?”

  陳國華淡淡一笑,道:
  “那是因為一百微米晶體管的技術相對簡單很多,反倒是五十微米晶體管技術,難度系數就很高了”

  “現在不管是北美還是歐洲,亦或者是莫斯科那邊,他們都沒能夠拿出來五十微米晶體管,這已經很說明問題了”

  “即便他們真的突破了技術,等他們從實驗室拿出來工廠量產,也是需要最少半年的時間,並且這裡面還沒考慮成本的問題.”

  北美那邊的人工成本,絕對是內地這邊的人工成本的二十倍左右。

  振華研究所的研究員,平均工資是八十元人民幣,算上其他獎勵,大概是八十五到九十元人民幣左右。

  而仙童半導體、IBM公司、德州儀器等企業,他們實驗室的研究員,最少是七八百美元的月薪。

  甚至是更高。

  就算是八百美元的平均薪資,換算成人民幣,那也是一千九百六十八元。

  所以內地和北美那邊的人力資源成本的差距就是二十二倍之多。

  雖說北美那邊的很多普通工人、服務員等,他們的薪資其實就是兩三百美金,或者說三四百美金左右。

  但實驗室研究員的工資,比普通人的薪資高一兩倍,絕對是十分正常的情況。

  這一點,郭永懷他們就已經給陳國華解釋過了。

  因此,有成本問題,還有時間成本等等諸多因素,仙童半導體也好,IBM公司也罷,他們要麽聯合起來,要麽只能夠忍痛割肉了。

  除此之外,他們並沒有其他選擇。

  至於說計算機市場飽和?

  別開玩笑了,現在集成式計算機已經出來了,而且也應用到了國防、商業等領域了。

  那麽很多公司對芯片的需求,只會越來越大,而不是越來越小。

  不提其他了,如果IBM公司拿到晶體管之後,他們的想法絕對是突破芯片技術。

  就是如何想辦法,在指甲蓋大小的芯片上面,內置更多的晶體管等元器件。

  只有這樣,才能夠提升計算機的性能,讓客戶滿意。

  比如之前提及的北美航空公司的訂票系統,就之前IBM公司拿出來的兩台大型計算機,運算速度也僅僅只是五百萬次每秒。

  從性能上面來說,其實已經勉強夠用了,但肯定是還差了一些啊。

  比如,所謂的實時服務,在即將到來的聖誕節這樣的節假日,航空公司的票務系統,就有些不夠用了。

  畢竟北美那邊,每到聖誕節、新年這樣的假期,出門旅遊的人不要太多。

  他們要麽是前往邁阿密,要麽是前往加勒比海附近,要麽就是前往歐洲探親度假了。

  六十年代的北美,很多航司已經是遍布南北美洲、歐洲、中東等地方了。

  比如泛美航空公司,他們航司的定期航班服務遍及六大洲,大部分航線都是由紐約來往歐洲、南美洲,以及邁阿密來往加勒比海地區。

  光是泛美航空公司的飛機就有DC-8、波音707等大飛機,還有波音720、維克斯子爵號等中小型飛機,有上百架之多。

  在一九五八年十月二十六日,一架搭載了111名乘客的B707飛機開通了紐約至倫敦的航線,這一次飛行刷新了當時搭乘定期航班的旅客人數記錄。

  除了這些之外,泛美航空公司還創造了很多世界第一。

  僅僅只是一家泛美航空公司,業務就已經十分龐大了。

  更別說泛美航司的競爭者還有環球航空、布蘭尼夫國際航空、西北航空等眾多航空公司了。

  他們這些航空公司對大型計算機的需求,也是十分龐大的。

  因此,有眾多潛在客戶的巨大市場潛力,又有研究成本巨大壓力,並且還擔心在他們研究出五十微米之後,華潤公司這邊來一波大降價的話,他們就更慘了。

  種種因素結合在一起,IBM公司他們會不會低頭?
  陳國華對此很有把握,所以才會這麽建議。

  “對了,即便他們不低頭,對我們來說有損失麽?”

  此時的伍領導和邱宗嶽兩人,滿臉笑意,感慨萬千。

  不管是搞科研也好,還是這些市場經營,陳國華的目光都十分敏銳。

  幾乎是拿捏住了那些西方半導體競爭者的命脈,讓他們不得不低頭。

  “既然我們沒有任何損失,這件事為什麽不能大膽一些呢?”

  陳國華繼續侃侃而談,道:

  “何況,我們還有五微米晶體管這個大招,一旦放出來之後,我敢保證,絕對能夠誤導他們偏向其他研究方向了.”

  “當然了,這裡也有一點需要注意的,那就是我們振華研究所研發出來的集成式計算機,必須給看好了,不能夠讓任何人有可乘之機.”

  集成式計算機的主機,最重要的元器件,就是那塊印製電路板。

  或者說,最為重要的是印製電路板裡面的芯片。

  只要保證芯片不被盜,那麽其他問題都不大。

  畢竟,芯片裡面可是內置了兩千枚晶體管,這樣的技術,一旦被IBM等公司知道了,人家才不會繼續研發五微米晶體管了呢。

  畢竟傻子都知道,微米級別以下尺寸的晶體管,不太可能是現有的設備可以製造出來的。

  那麽他們絕對會拿出他們的離子加速器等玩意兒來進行研製了。

  北美那邊有很多實驗室,他們都有什麽離子加速器、電子直線加速器等等。

  盡管這些設備,目前還沒應用在半導體領域裡面,那是因為他們還沒想到這一點,或者說,還在想著五十微米晶體管這個技術問題。

  按照正常人的邏輯思維,一百微米之後,尺寸繼續縮小的話,肯定是五十微米或者一微米這樣的層級。

  不會有人突然間就想著要去搞納米級別的技術。

  就好像陳國華,他當然知道納米以下還有皮米、飛米等更小的單位,那麽他會直接跳過納米,直接去研發皮米,甚至直接去研發飛米嗎?
  答案肯定是不可能的。

  技術難度太大,都不是一個時代的產物,怎麽可能做得到?
  實驗室裡的科研工作者們都不傻子,他們也知道星星月亮啊,那是我們想就可以去摘下來的嗎?

  但,如果有人能夠拿出證據,說明已經有人去過月亮了,那麽這些科研工作者,絕對會想辦法朝著這個方向進發了。

  比如說逃離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也就是二十三點二馬赫,換算過來就是七點九公裡每秒。

  科研工作者們,會一一去研究從地球到月亮距離和這段距離的一切障礙,以及如何研製出來能夠飛出二十三點二馬赫速度的飛行器等等。

  他們都會努力朝著這個方向進發的。

  現如今的IBM公司、仙童半導體等企業,他們的實驗室研究員,就是在朝著五十微米、幾微米,甚至是納米級別的晶體管進行研發。

  一步步地去突破這些技術。

  只不過,終究還是有辦法的,但他們可能沒有想到會有離子注入設備或者是化學氣相沉積設備等技術手段。

  十分鍾之後,陳國華和邱宗嶽離開了辦公室。

  陳國華已經說服了伍領導,那麽後續就等華潤公司那邊的安排了。

  中午,回到振華研究所之後,陳國華也跟著大家一起慶祝了一下五微米晶體管技術突破的喜悅。

  接下來兩天,林志武他們還在提升成品率的技術問題,陳國華卻已經完成了編程。

  系統程序完成了,一個十分簡陋的系統,內置的程序語言也僅僅只有零點三兆字節。

  即便如此,也是陳國華壓縮再壓縮之後的結果了。

  再精簡的話,估計就無法正常運行了。

  運行好之後,陳國華就第一次開始使用這台計算機進行數學建模了。

  此時,身後站了幾人,他們張大了嘴巴,半晌都說不出話來了。

  只因為陳國華拿出來的這個系統,簡直太牛逼了。

  章濟川、萬慶萱、姚詩瓊他們等人都不知道該說什麽才好了。

  好家夥,顯示器上面,居然有一個箭頭?
  這個箭頭還能夠移動,這就是陳國華所說的鼠標嗎?
  但沒過多久,陳國華又開始了數學建模的編程了。

  到了這裡,他的速度就非常快了,畢竟他知道秦元勳曾經提出來的蘑菇蛋球形體的問題,他也給出了解決辦法。

  因此,他設計起來的時候,就十分簡單了。

  然而,他的操作還是把章濟川他們幾人給震驚得不輕。

  等陳國華完成建模之後,敲擊鍵盤之後,模型很快就出來了。

  “老陳,這個就是你說的數學模型嗎?”

  看著顯示器上面的漂亮球形體,姚詩瓊再也忍不住了。

  章濟川他們也同樣盯著顯示器,目不轉睛地看著,眼裡寫滿了崇拜。

  “咦,你們還沒離開呀?”

  陳國華差點被嚇了一跳,回頭瞪了他們一眼,接著說道:

  “人嚇人,會嚇死人的,下次別站我身後了,真是的!”

  頓了頓,他又繼續說道:

  “還有啊,你們自己的工作都完成了嗎?在我身後當領導,檢查我的工作是吧?”

  他們幾人連忙說不是,然後趕緊轉移話題。

  只不過,陳國華卻沒有跟他們說這個數學建模的事兒,而是讓他們趕緊回去幹活。

  至於他自己,則是拿起了電話,準備通知鄧稼先、郭永懷、秦元勳他們過來一趟。

  不多時,第一個趕來的卻不是鄧稼先他們,反倒是邱宗嶽。

  領導的到來,讓陳國華挺意外的。

  “咦,你這個電視機還能夠播放這樣的畫面啊?不對,這怎麽那麽奇怪啊?”

  走進辦公室之後,邱宗嶽瞅了一眼陳國華面前的計算機顯示器,頓時就挪不開眼睛了。

  之前,計算機顯示器上面顯示的都是他最頭疼的數學、程序語言等等,他都看不懂。

  所以他都不太樂意看顯示器的。

  就連他家裡的電視機,他也沒有看過幾次,畢竟黑白電視機,真沒有什麽好看的。

  要看,那也是看電影啊。

  PS:求月票!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