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從高考開始的激情歲月》第196章 ,火種計劃(求月票)
  第195章 ,火種計劃(求月票)
  暮色的夜空,飄著雪花,在牆外大街的燈光照耀下,顯得格外的美麗。

  京城的雪景,是非常漂亮的。

  只可惜,忙碌了一個下午的陳國華,此時卻沒心情去欣賞這一切。

  邱宗嶽來看望大家夥,並且還給大家帶來了黃羊肉。

  “這些黃羊啊,是草原那邊剛打過來的,純野生的羊肉,食堂那邊處理得非常好,一點都不膻,大家都多吃點.”

  “你們都是我們國家最聰明的那群人,我們的蘑菇蛋事業,還得依靠你們大家啊.”

  “特別是小陳,最近這段時間真是辛苦你了,伱也要多吃點,我看你好像都瘦了啊”

  後面的話,邱宗嶽說不下去了。

  畢竟是他沒把陳國華照顧好,可勁兒地使喚後者搞科研工作,所以才會這樣的。

  事實上,跟他確實有很大的關系。

  畢竟如果他早一點把王樹迎給調離物理研究所二部的話,陳國華也不至於浪費了那小半天的時間。

  甚至,算上之前的一些時間,估計都不止呢。

  黃羊肉這樣的好東西,其實是上面讓邱宗嶽給送過來的。

  畢竟陳國華和鄧稼先他們在這邊開會,都顧不上吃飯呢。

  聽著邱宗嶽的話,陳國華都替對方尷尬。

  不過,他自己就只是傻笑著乾飯,其他的不理會。

  鄧稼先、秦元勳、王金昌他們也同樣如此,樂呵呵地吃著飯。

  至於說邱宗嶽的話,大家只是點頭,也沒太在意。

  今兒這黃羊肉,就是上面給的獎勵,不需要他們出糧票肉票。

  陳國華也不知道目前的糧食問題。

  但現在都這個節骨眼了,還沒出現原時空的第三次糧食份額下降的事兒。

  那麽,看起來,他這隻亞馬遜蝴蝶煽動的小翅膀,已經產生了極大的效應。

  事實上,也如他猜測一般。

  一者是煙條棒、炮彈和火箭彈等增雨三件套,所以糧食減產這件事,並沒有原時空那邊嚴重。

  二者五十微米晶體管這個小小的產品,直接在國外都傻瘋了。

  伴隨著IBM、西門子公司等企業的技術突破,他們已經可以在一塊指甲蓋大小的芯片上面,內置八十枚晶體管了。

  這樣的技術突破,距離他們突破一百枚,甚至是兩百、三百枚,已經不遠了。

  在這樣的時刻,他們的訂單已經飄過來華潤公司這邊了。

  但有一點,他們承受不了五百美元一枚的價格,希望可以降價。

  華潤公司的柳冠中,當然沒有權力修改價格啊。

  所以,這問題便扔回來了京城這邊。

  而這也是今天邱宗嶽來找陳國華的目的之一。

  有了那麽多的外匯收入,還債的壓力,頓時銳減了不少。

  如果利用好這一次的機會,說不定,清空債務的時間,還能夠提前呢。

  三者,陳國華研製出來的計算機,不管去年的晶體管計算機還是最近剛研製出來的超級計算機,都給蘑菇蛋事業帶來了極大的幫助。

  蘑菇蛋事業的迅猛發展,邱宗嶽他們這些領導都是看在眼裡的。

  所以,有這樣的速度之後,大家的壓力都銳減了許多。

  盡管蘑菇蛋現在還沒研製出來,還沒爆炸,但大家都堅信,這一天,已經不遠了。

  這就是眾志成城,團結一致的結果。

  最後一點,陳國華在九月份的時候,完成了龐加萊猜想這個數學層面的頂級問題。

  導致外界對陳國華的恨意,直接飆升到了最頂峰。

  龍康侯被派遣過來貼身保護陳國華,便是其中的最重要的原因了。

  可不是誰,都有這樣的待遇的。

  也正是因為如此,邱宗嶽他們都十分明白陳國華的重要性。

  畢竟別人越是那麽想要殺害陳國華,越是能夠讓大家清楚明白陳國華到底有多強大。

  基於這些原因,原時空的歷史跟現在當然有了很大的不同。

  畢竟政策層面的改動就是證明了。

  比如,十月份開始的全國中學生數學競賽。

  原時空歷史上,這個競賽是由段學複來負責的,他是在六零年的時候,操辦了第一屆京城市中學生數學競賽。

  寫文章、作報告,並且還撰寫了《對稱》這本書。

  但,現在這個時空不一樣了,直接就是上馬全國中學生數學競賽。

  規模更加龐大,光是負責人就有段學複、埃爾德什他們這些數學家了。

  便是中大教授鄭曾同也把他的學生扔在北大,不得不跑回白雲城那邊去組織這個中學生競賽的事兒。

  畢竟搞這些競賽,光是出題,就已經難倒很多人了。

  不少中學老師,讓他們出一些題目,肯定是沒問題的,他們可以拿出一些跟教材關聯性很大的題目。

  可若是競賽有關的題目,那就把他們難住了。

  所以,必須得是大學數學教授才行。

  這個全國性的中學數學競賽,也是埃爾德什最近最忙碌的事兒。

  這位大師是希望可以挖掘到更多的數學天才,引導他們這些天才在數學這條道路上,走得更遠。

  以上這些改變,都是陳國華這隻亞馬遜蝴蝶所帶來的。

  更深遠的一些改變,現在還沒出現,但也不遠了。

  中國人都喜歡在飯桌上談事兒,何況剛才陳國華他們結束會議之後,晚飯的飯點都差點要過去了。

  也因此,上面這才讓邱宗嶽送來了黃羊肉。

  至於說這些原本是留給明天要用的黃羊肉,只能夠再另外宰殺咯。

  所以陳國華聽到邱宗嶽提及了五十微米晶體管的價格問題,當即便詢問道:
  “領導,我們現在有沒有那些IBM公司他們的相關情報?如果沒有的話,我們恐怕很難給出判斷,並且給予最適合的價格.”

  “哦,那這樣,等下你去我辦公室一趟,那邊有不少資料,你可以拿回去看看,到時候給我們一個建議就好。”

  聽到邱宗嶽的話,陳國華點點頭,表示知道了。

  兩人的對話,卻讓鄧稼先、郭永懷他們都豎起了耳朵。

  只因為他們提及的是幾千萬美刀的大生意,這可真是讓人怎舌啊。

  好家夥,腳下這塊土地是京城,不是紐約啊。

  即便是在紐約,或者說在曼哈頓最繁華的大廈裡,談論幾千萬美刀的生意,那也都是非常牛逼的存在了。

  更何況是內地?

  陳國華僅僅只是一個振華研究所的主任罷了,他居然有資格參與大幾千萬美刀的生意?
  畢竟之前邱宗嶽就跟他說過了這件事,他會拿到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的獎勵。

  這應該是目前內地最高的科學獎項了,且沒有之一。

  即便是後世,那也是最高的了。

  其實,陳國華自己心裡還在嘀咕呢,集成式計算機這樣的劃時代科技產品,高低不得也能得到一個一等獎啊?
  可惜,由於跟龐加萊猜想撞一起了,估計是只能夠拿一次了。

  但沒關系,陳國華也不指望這點獎金過日子。

  反正他努力乾活,弄多點護身符就是了。

  等邱宗嶽他們離開之後,秦元勳便第一個開心詢問道:

  “陳主任,剛才領導跟你聊的那晶體管是什麽事兒啊?定價又是怎麽回事?”

  “你們不知道?”

  陳國華頓時詫異地問道,可他掃了一眼,鄧稼先他們全都齊刷刷地搖頭。

  想到他們都是埋頭苦乾的勇士,跟他們沒什麽關系的事兒,當然不會去八卦啊。

  現在既然認識了陳國華,也剛巧聽到了這件事,順嘴問一問也很正常。

  畢竟他們也是非常關心國家的一群人,而是比誰都關心的那一群科研工作者。

  心思一轉,想明白這些事兒之後,陳國華便笑呵呵地說道:

  “其實這件事啊,是跟我們振華研究所在今年二月份研發出來的五十微米晶體管有關系.”

  他簡單敘述了一下情況,郭永懷他們全都目瞪口呆了起來。

  眼前這一群人,有一個算一個,全都在北美那片大陸上面生活過。

  對於美金的購買力,他們是非常清楚的。

  同時他們也十分清楚IBM、仙童半導體等北美公司,是有多麽驕傲。

  要知道,晶體管這玩意兒,還是他們國家的貝爾實驗室研製出來的呢。

  並且從一九四七年研製出來到現在,也僅僅只是過去了十三年的時間罷了。

  結果,陳國華卻是在今年夏季的時候,讓IBM、仙童半導體、德州儀器等北美企業,全都低頭了?

  不僅僅是低頭,並且他們還接受了陳國華提出來的五百美金一枚的晶體管價格。

  好家夥,搶劫銀行都沒這個生意賺錢啊。

  難怪剛才邱宗嶽會來找陳國華谘詢建議了。

  “所以,你這一次打算降價嗎?”

  郭永懷頓時興奮地問道,“要不你別降價,再提價到六百美金怎麽樣?”

  鄧稼先等人聞言,呆了呆,旋即大喜。

  他們紛紛附和了郭永懷的建議。

  在場的眾人,都知道當年郭永懷有家不能回,即便是五三年半島戰爭勝利之後,他也沒辦法回家。

  而是到了一九五六年國慶節前夕,他才被允許返家。

  要知道,當年郭永懷是在一九三八年夏天的時候,參加了由庚子賠款基金會留學委員會舉辦的第七屆留學生招生考試,通過了力學專業之後,才被錄取。

  並且於一九四零年八月才抵達了楓葉國的多倫多大學應用數學系學習的。

  換句話說,郭永懷是從四零年開始,到五六年,整整十六年的時間,都待在北美那片土地上。

  要說感激的話,他肯定很感激那些教過他知識的老師。

  但如果要說恨意的話,他絕對是非常痛恨當初那些讓他有家不能回的人。

  所以,如果有機會讓他們這些人頭疼的話,郭永懷豈會心慈手軟?

  按理說,當初郭永懷之所以沒有直接前往參加蘑菇蛋項目,其實就是不想當劊子手。

  他是一個很善良的人,當初學習可壓縮流體力學、空氣動力學、爆炸力學等知識,可沒有想到有一天會去造蘑菇蛋的。

  也就是今年七月份的時候,他的師兄錢學森找到了他,說服了他這個書呆子,這才參加了蘑菇蛋項目。

  所謂的手中有劍論,也是郭永懷在這個時候才知道的。

  當然,他是善良的書呆子,可不代表他被人欺負了之後,不會想辦法還擊回去。

  聽到郭永懷等人的話,陳國華哭笑不得,道:

  “郭主任,鄧院長,我當然很想就這麽辦,但事情一體兩面,我們必須得分開來看”

  誠然,陳國華也很想把價格再提高一些,但是不切實際啊。

  要知道,人家IBM公司他們都不是傻子。

  之前樂意采購一萬枚,甚至是幾萬枚,那是因為市場的原因,不得不接受陳國華的屠刀。

  可現在他們並沒有那麽迫切了,價格如果還不降下來的話,他們或許真的不訂購了。

  甚至,如果他們技術突破了之後,寧願自己花更高的成本來生產,也不會來購買華潤公司生產的晶體管了。

  更何況,五十微米晶體管那麽小,怎麽可能價值五百美元一枚呢?

  成本估計都沒有五十美元吧?

  加上內地的人工成本肯定很低,IBM公司他們又不傻,怎麽可能想不到這些呢?

  “所以,關於價格的事兒,降價基本上是確定了,但降多少,還得讓我研究一下資料才行.”

  聽罷陳國華的話,郭永懷他們都挺失望的。

  不過,他們卻也表示,他們對北美也蠻熟悉的,特別是郭永懷,四年前剛回來,對那邊更加了解。

  如果陳國華有什麽想要谘詢的話,那麽可以直接詢問他們。

  陳國華一聽,頓時樂了,沒問題啊,那就多問問唄。

  結果,大家都很尷尬。

  因為郭永懷他們只是簡單了解一些物價層面的事兒,關於北美當地的很多事兒,都不是那麽了解。

  特別是郭永懷這個書呆子,很多時候都是靠他師兄錢學森開著車,帶他去兜風的。

  所以,如果說對北美的了解,他跟他師兄差了很多。

  既然這樣,那就沒好問的了。

  畢竟陳國華需要了解的並不是他們在北美學到的知識,而是當地的一些風土人情、物價、各階層的工資水平,特別是計算機、飛機等價格。

  從衙門辦公室這邊離開之後,陳國華坐上車,就直接眯眼了。

  到家之後,他也沒有把車上的資料拿下來,而是繼續放在車裡。

  轉眼第二天,陳國華送於沫離上學的時候,後者就詢問那些資料是怎麽回事了?
  “不好跟你說,反正就是跟工作有關系,不算非常機密,但也是機密文件,你還是不要看了。”

  聽到陳國華的話,於沫離翻了個白眼:

  “切,我還不稀得看呢.”

  事實上,她又不是一個沒有分寸的人,又豈能不知道陳國華到底是怎麽幹嘛?

  他能每天準時回家,就已經十分不錯了。

  還能要求那麽多幹嘛?
  接下來幾天的時間,陳國華都在忙著研究這些資料。

  除了研究資料之外,就是偶爾換換腦子,完成一下編程工作。

  三天之後,很快,計算機就來了。

  總共有十台計算機,也來了十個打字員。

  他們全都在空出來的一間辦公室裡面乾活,旁邊就是備用電源機房。

  陳國華一邊翻看資料,一邊指導他們盡快熟悉鍵盤打字。

  兩天之後,軟件編程就開始了。

  沒有給他們太多的時間來學習編程,只能夠由陳國華親自給他們指導了。

  說是指導,其實就是陳國華來告訴他們應該敲擊什麽代碼。

  畢竟整個方案和架構都在他大腦裡面。

  時間飛逝,陳國華還沒完成編程,又有人來找他了。

  這一次來人是戴希璋這位九所主任,除了他自己之外,還有舒亦珩這位航空部隊大隊長,以及薑博康這位華潤公司代表。

  他們這次過來是聊關於航空發動機的問題,以及飛機采購的問題。

  “戴主任,真是稀客啊,各位請坐。”

  客人來了,陳國華只能夠暫停工作,也該讓那十位打字員歇一歇了。

  當然了,他自己也算是歇一歇了。

  戴希璋、舒亦珩和薑博康三人跟陳國華寒暄客套了幾句,便開始進入了正題。

  “陳主任,您也知道,我們在今年年中的時候,就接到了大不列顛維克斯航空公司的邀請,前往倫敦那邊考察維克斯子爵號飛機”

  話頭由薑博康提起,舒亦珩這位航空部隊大隊長補充部分訊息。

  按照他們兩人的說法,那就是想要從大不列顛那邊采購兩架子爵號戰鬥機作為教練機,同時還會采購六架民航客機。

  華潤公司跟維克斯航空公司周旋了小半年,到目前為止,還是沒有定下來。

  除了兜裡沒錢之外,便是內地自己能不能自己造出來?
  換做是以前,不管是舒亦珩還是薑博康,他們都從來沒有想過這樣的好事兒。

  要知道,內地的工業是從五三年開始的。

  到現在也才七年時間罷了。

  七年時間,能幹啥?

  一個航空工業是不可能在這麽短時間內建造出來的。

  但,戴希璋所在的九所,最近一年多以來的快速進步,給了舒亦珩和薑博康兩人極大的信心。
    如果不需要從外面采購,或者說不需要在現在這個時間點采購的話,當然是極好的。

  只因為現在國家很缺外匯,好不容易從晶體管這邊賺了一點外匯,結果要分一點去采購飛機?

  所以,不管是誰,都有些心疼。

  如果不是莫斯科那邊的赫魯太混蛋了,現在內地的小日子肯定會舒心很多。

  畢竟從莫斯科那邊采購過來的伊爾十八等飛機,其實還是很不錯的。

  從五十年代初,莫斯科那邊出售的運輸機,一般都比較靈活。

  那個時候的莫斯科,他們是希望通過調整價格來獲得訂單,甚至是不惜免費贈予客機。

  沒錯,就是免費。

  比如當初的伊爾十八這種機型的客機,就免費贈送給了熊鴨梨。

  要知道這款飛機的單價可是高達三百萬盧布的。

  對於當時的熊鴨梨來說,這妥妥的就是天降餡餅啊。

  但他們也沒高興多久,在後續采購渦輪發動機部件的時候,熊鴨梨他們就花費了一千萬盧布。

  內地在采購伊爾十八的時候,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不過不是免費,而是五十萬盧布這樣的價格。

  但內地並沒有接受,畢竟天上哪有掉餡餅的好事兒,而且還砸自己頭上了呢?

  果然,後續熊鴨梨那邊發生的事兒,就證實了這一點。

  所以啊,不要貪小便宜。

  莫斯科的飛機便宜是便宜,技術還還不賴,但技術培訓、零部件采購等也都是人家的利潤大頭啊。

  搞來搞去,其實跟人家北美等地方也差不多了,甚至還更貴一些。

  畢竟當你低價采購了別人的飛機,後面人家讓你多掏點培訓費和維修零部件時的采購費,也很正常的嘛。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現如今的情況是,莫斯科那邊的大門是沒完全關上,但薑博康和舒亦珩他們也不是傻瓜蛋,還上趕著往前湊。

  從倫敦來的維克斯航空公司,他們拿出來的子爵號飛機也不貴,每架也就是三百三十萬美元。

  並且這個價格是包含了技術培訓費用的,當然了,一旦確定交易的話,就只能夠內地這邊派人前往倫敦參加培訓,食宿交通等費用自費。

  現在美元跟盧布之間的匯率是一美元等於零點九盧布。

  換句話說,三百三十萬美元,也就是相當於兩百九七萬盧布。

  一架伊爾十八機型正常售價是三百萬盧布,一架子爵號飛機售價是兩百九七萬盧布。

  價格層面的差異,不大。

  但要明白,伊爾十八的最大油量航程是六千五百公裡,航行速度是六百公裡每小時,載客一百一十人。

  而子爵號飛機的最大油量航程是兩千八百公裡,航行速度是五百六十公裡每小時,載客數量是七十人。

  這兩款並不是同類型飛機,但價格卻是差不多。

  按理說,伊爾十八的價格應該更貴一些,才符合市場規律。

  否則莫斯科那邊要虧死了。

  因此非常明顯,莫斯科那邊銷售的飛機由於存在隱性交易,導致初始價格較低。

  但是西方的飛機在服務大眾、部件供應和維修支持上更有經濟效益。

  這便是為什麽薑博康和舒亦珩寧願跟維克斯航空公司談判,也懶得搭理莫斯科的原因之一了。

  當然,即便是從倫敦那邊采購飛機,一架就是三百三十萬美金,六架便是一千九百八十萬美金。

  剩下的兩架戰鬥機更貴一些,每架的價格是四百二十萬美金,不二價!
  也因為戰鬥機更貴一些,加上是用於當教練機使用的,所以便想著采購兩架。

  因此,總價便是兩千八百二十萬美金了。

  如此的價格,可不要太貴啊。

  舒亦珩陳述完這些,然後接著說道:

  “陳主任,我們都知道您是合金材料方面的專家,以前也在北汽製造廠設計過汽車,而且還研製出了碳纖維材料等等”

  “可以說,您是解決了很多航空飛機層面的技術問題,所以我們想來問問您,能不能稍微抽點時間,看看發展一下我們內地的航空事業?”

  陳國華聽罷之後,就感覺對方在想屁吃。

  他的時間豈能說抽走就抽走啊?
  沒有利劍在手,其他都是瞎扯淡。

  再者說了,都不出幾年的時間,西伯利亞冷風過境,陳國華敢肯定,即便是北汽製造廠,也給吹得僅剩下小貓小狗幾隻了。

  畢竟天冷了,大家都跑回家取暖了,誰還上班啊?
  想要發展內地的工業,最起碼也得六八年,或者說七零年之後才行。

  至於說,航空事業嘛!
  陳國華的想法是,暫時也急不來啊。

  他只能夠把技術拿出去,讓他們自己折騰去吧。

  反正他自己是沒有那麽多時間的了。

  關於采購維克斯子爵號飛機這件事,陳國華是持讚同意見的。

  現如今的內地航空工業,幾乎是沒有的。

  如果不從國外采購的話,難道還能自己變出來呀?

  即便陳國華丟下振華研究所,也救不起航空工業啊,因為這不是他一個人就能夠支撐得起來的行業。

  從原時空的歷史就不難看出來了。

  郭永懷這樣的物理學家,他絕對是航空工業急需的專家。

  即便他從蘑菇蛋項目調離之後,那也是去東方紅衛星項目啊。

  換句話說,航空工業根本就沒有人才,也不可能有人才,因為人才都被抽調前往航天這個層面去了。

  其次便是現在內地的航空工業基礎太差,想要自己造飛機,只能夠一步步來。

  反正現在的情況就是,外部環境太過惡劣,靠誰都沒用,只能夠靠自己。

  所以手中必須有利劍,得有大國擔當。

  航空工業的話,優先級還是差了一點。

  這便是赤裸裸的現狀。

  因此,陳國華就算有心,也無力啊,畢竟上面不支持,他能怎辦?

  “戴主任,舒隊長,薑同志,是這樣的情況.”

  看著戴希璋他們三人,陳國華十分誠懇地說道:

  “我現在不是不願意抽調時間來發展航空工業,而是有心無力”

  他這句話,頓時讓戴希璋他們三人失望不已。

  “你們剛才也看到了,我正忙著進行程序語言編程呢.”

  “等過段時間,我整理部分技術資料出來,戴主任您要是看得上的話,那您就拿去.”

  聽到陳國華這麽說,戴希璋雖然不能夠完全理解,但還是點頭應了下來。

  很明顯,再也沒有比這個更好的辦法了。

  能夠從陳國華手中獲得技術資料,就已經是一個很大的突破了。

  想要讓對方幫忙研發,根本沒那麽容易。

  “陳主任,不知道您有沒有想過,在振華研究所下面再設立一個航空發動機實驗室呢?”

  突然間,戴希璋提出了一個想法。

  舒亦珩和薑博康兩人聞言,也是眼前一亮,頓時期盼地看著陳國華。

  後者不是沒有時間嗎?

  但如果把這個發動機的實驗室,直接放在振華研究所內,那這個問題,豈不是迎刃而解了嘛?

  不等陳國華開口,戴希璋接著說道:

  “我知道陳主任您時間很緊張,但是也希望您能夠諒解一下,我們航空工業目前的現狀,實在是.”

  人造衛星項目是一九五八年啟動的,然後去年五九年的時候被暫停了。

  可被暫停之後,科研人員還是全部集中在了蘑菇蛋項目當中,並沒有給到九所這邊。

  所以,內地航空工業的現狀就是這麽慘淡經營。

  作為九所的主任,戴希璋算不得是航空工業的領頭人,只能說是熱衷這份事業的普通人。

  內地的航空發動機,至今仍然沒有什麽拿得出手的成績。

  這個時期還是仿製其他國家的航空發動機為主,自主創新幾乎是沒有的。

  當然了陳國華之前拿出來了碳纖維材料、鈦合金材料等,倒是讓戴希璋他們看到了希望。

  可,除了這些之外,很多關鍵技術,他們根本沒有。

  比如,戴希璋所在的第九研究所,其實就跟黎明發動機制造廠有合作。

  他們是根據莫斯科提供了埃爾德-95技術資料開始試製渦噴-6發動機。

  這個技術在去年三月份的時候,就已經有國家鑒定委員會那邊鑒定驗收,並且批準投產了。

  然而,截至目前,也還沒有通過全壽命,也就是一百個小時的試車考核。

  無法通過這個考核,就根本沒辦法談其他的事兒。

  所以內地航空工業就是這麽命運多舛。

  一百個小時的試車考核罷了,從去年三月份到現在馬上的十二月份,整整過去了將近二十個月的時間啊。

  一天也才二十四小時,一百個小時也就是四天多一點點的時間罷了。

  沒有人才,或者說沒有頂尖人才的航空工業,想要自己建造飛機?
  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兒!
  面對戴希璋的請求,陳國華頓時沉默了。

  他也通過生物硬盤查看了不少資料,知道五六十年代的內地,確實是非常困難的。

  航空工業的發展這幾個字,更是一直不願意被提起的話題。

  於是他遲疑著說道:

  “戴主任,您也知道,我們振華研究所就這麽大的地方,而且明年開始,我要做的事兒,還很多,航空工業的話,別說一兩年內,可能五六年內,我也未必能夠幫得上什麽忙”

  之所以遲疑著,那是因為他有點心動了。

  振華研究所的擴大是勢在必行的事兒,也是為了以後保留火種做準備。

  畢竟振華研究所內的人才越多,那麽保留下來的火種就會越多。

  這也是為什麽他在完成了集成式計算機的研發工作之後,就立馬快速啟動數控機床等項目的原因之一。

  一者,類似顧克錚這樣的定時炸彈,陳國華是堅決剔除在隊伍之外的。

  只要沒有了這樣的定時炸彈,加上陳國華在接下來幾年裡,盡量作出一些大功勞。

  那麽護身符就可以護得住這些火種。

  二者,從七零年開始,那個時候的西伯利亞冷風就沒有那麽大了,到時候直接啟動眾多計劃,也就順理成章了。

  至於說類似郭永懷、秦元勳他們這樣的人才,講真的,陳國華有心也無力。

  他能夠保住自己的前提下,護著振華研究所,就已經很牛逼了。

  盡管陳國華十分自信,但他不會盲目自大。

  護身符再牛逼,他也是有限的。

  就好像古代的免死金牌,那些手持‘尚方寶劍’的欽差大臣,權力滔天,肯定可以砍很多次啊,那麽對方又能有幾枚免死金牌呢?

  更何況,有了免死金牌也不是可以為所欲為的本錢啊。

  三者,類似這一次,振華研究所把原本材料科研所的那些大學生接手了。

  可是陳國華卻讓華居佐他們這些大學生,跟著殷孟倫去軍訓了。

  大冬天的跑去軍訓,到時候還需要上思想品德教育課程,還有保密條例等等。

  所以,陳國華在這方面的謹慎,是已經到了十分可怕的地步。

  可謂是草木皆兵了。

  “沒關系,我們可以等的。”

  戴希璋聞言,頓時趁熱打鐵地說道。

  他沒想到陳國華居然真的有點心動,所以馬上接著說道:

  “我們九所這邊,有不少技術工人,還有研發人員,您看什麽時候來挑一些人過來你們這邊?”

  “陳主任,我可是聽說了,你們振華研究所的待遇可好著呢,前段時間還有不少獎勵吧?我們九所都很久沒吃過肉了呢.”

  陳國華聞言,無奈一笑,道:
  “得,看來戴主任是說我吝嗇呢,那就今天中午吧,我請你們吃一頓.”

  聽到他這麽說,戴希璋卻連忙表示不行,要請客也是他們來請。

  結果,舒亦珩和薑博康兩人也跟著爭了起來。

  四人為了請客吃飯這件事,愣是吵了好一會兒。

  門口站崗的倆保衛科職員,都面面相覷。

  好家夥,這四位領導是怎麽了?
  對方領導來說,一頓飯而已,不至於這樣吧?
  如果是普通工人的話,現在吃飯確實是一大問題。

  但對於陳國華他們來說,絕對不是問題啊。

  特別是在振華研究所,所有的研究員,不管是全職還是兼職,基本上都可以保證每天中午這一頓是有肉的。

  並且這個肉,還不算少。

  遇到了出科研成果的時候,每人五塊或者十塊肉,都是等閑。

  即便是保衛科、財務科、人事科、印刷科等後勤保障部門,他們是沒有肉吃的,但能確保每天可以吃八分飽,並且每周也能吃上一頓肉啊。

  整體來說,陳國華對待下屬,還是非常大方的。

  當然了,這也主要是得益於振華研究所有良好的效益,上面十分支持研究所的發展。

  因此,葛守志、馬明偉他們這些後勤人員也跟著沾光。

  過了一會兒,還是陳國華安排了今天這頓午飯。

  至於說後續航空發動機實驗室的事兒,陳國華還需要再想一想。

  但他跟戴希璋說了,不管如何,技術資料肯定會給到戴希璋他們的。

  除此之外,即便是振華研究所要搞航空發動機的研發項目,那麽也是挑選剛畢業的大學生,而不是畢業好幾年的大學生
  對此,戴希璋也說了,他們九所還有好幾個今年七月剛畢業的大學生呢。

  如果陳國華真的成立了航空發動機實驗室,那麽他就把這幾個大學生給送過來。

  既然對方都這麽說了,陳國華內心就更加心動了。

  但他還是沒有答應下來,而是準備再琢磨琢磨。

  火種肯定是需要保留的。

  再不濟,從現在到起風這段時間,就只是學習和研究,不搞其他小動作了唄。

  反正進了振華研究所,就不要出去了。

  如果出去的話,沒有穿上軍裝,那確實很容易出事兒。

  中午,陳國華在食堂請戴希璋他們三人吃飯,實實在在地拿出來了兩盤硬菜,還有兩瓶竹葉青酒。

  就這個待遇,不管放在哪裡,都是非常不錯的。

  如果是單純從食物來說,前幾天在地安門大街的衙門辦公室,陳國華跟秦元勳、郭永懷他們吃的那一頓,都沒今天這頓好呢。

  畢竟現在可是兩盤純葷的硬菜,食堂那邊是下了狠手啊。

  當然了,這只是戴希璋他們的想法,實際上食堂那邊也有肉,倒也不差這一點。

  何況,陳國華平時也很少招待客人,他用來招待客人的份額,都存起來了。

  如果一個月之內沒有用完這些份額,食堂會提醒葛守志,然後葛守志會跟陳國華說這件事。

  後者一般都會把這些份額拿出來給大家夥加餐。

  畢竟一般來說,大肥豬運來振華研究所之後,也就是養一個月左右。

  時間再長的話,這豬就要變瘦了。

  再說了,也不可能真的等一個月才宰殺,基本上是十天左右就全部宰殺了,把肉存儲起來。

  吃飽喝足之後,戴希璋、舒亦珩和薑博康他們都心滿意足地離開了。

  “老戴,你說陳主任會答應嗎?”

  對於舒亦珩的問題,戴希璋也沒有多少信心。

  而陳國華在下午的時候,卻又再次迎來了幾位意外的客人。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