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在1977》第400章 東窗事發
   第400章 東窗事發
  陳凡帶著薑麗麗上樓,從書櫃裡拿出自己的畫板,轉身遞給她,笑道,“這塊畫板送給你了。”

  薑麗麗眼睛裡放著光,滿心歡喜地接過去,手指在畫板上輕輕摩挲。

  過了兩秒,她抬頭看向陳凡,臉色又有些猶豫,“那,你呢?”

  陳凡笑了笑,“你忘了這個畫板就是我自己做的?過幾天我重新做一個不就行了。”

  薑麗麗甜甜一笑,“謝謝。”

  “客氣話就不用說了,你幫我抄了幾十萬字的書稿,我不也沒說謝謝?”

  陳凡擼起袖子,又從書桌下面的櫃子裡拿出一個帆布帶,“以前的袋子有點破,這個是前幾天我自己重新做的,你把袋子換上吧。”

  原來的袋子是用土布做的,用了還不到半年,就已經松松垮垮,前幾天去地委買農機配件,就順便買了一塊帆布,給她做了個新的袋子,關鍵部位還用了皮革包裹,絕對結實耐用。

  薑麗麗放下畫板,雙手接了過去,看著手工縫製的帆布帶,眼裡滿是驚訝,這個手工?已經比自己還要好很多了啊?
  她抬頭看著陳凡,抿了抿嘴,輕聲說道,“無論以後我有沒有機會設計衣服,我都會好好保持這個畫板。這是我收到的最喜歡的禮物。”

  陳凡故作驚訝地看著她,“咦,你最喜歡的禮物不是蛋糕嗎?”

  從發絲到睫毛、從五官到眼神,每一個部位都經過最仔細的描繪,連每一根發絲、每一根睫毛都栩栩如生,眼神中也似乎有光芒綻放。

  將所有物品分別放進新袋子外面的小格子包裡,全都收納得整整齊齊。

  然後她在畫袋內包裡面發現了一疊差不多和課本一般大小的素描紙。

  薑麗麗不假思索地放下畫稿,就去拿架子。

  薑麗麗滿眼狐疑地看著他,“真的?”

  頓了一下,他又說道,“你看看,我們不是朋友嗎,除了你之外,我也不好意思畫別人啊,對不對,當然只能畫你了。”

  不過陳凡臉皮早已鍛煉得比城牆還厚,當即乾咳一聲,對著她攤開手掌,“這是我平時練習的作業,忘了收起來。別的素描都沒關系,不過最後一張要還給我。”

  說到這裡,情不自禁放低聲音,“要畫我呢?”

  薑麗麗眨眨眼,遲疑了一下,“行吧。”

  薑麗麗臉上的紅暈又濃了三分,不自覺地將素描抱在懷裡,嘟起嘴說道,“不給。”

  薑麗麗感覺有點暈,偷偷畫別人的畫像,還這麽理直氣壯的嗎?
  她鼓了鼓腮幫子,喃喃說道,“那你也要跟我說一聲啊。”

  陳凡嘿嘿笑道,“這個當時肯定不能說,要的就是那種自然的狀態,如果我提前跟你說了,就算你肯答應,動作神情也不會這麽自然,你要知道,學畫畫既要能畫形,也要能畫出神韻,我這是也是為了畫得更好看。”

  陳凡眉頭微皺,眼裡滿是狐疑,視線在她身上來回打量,最後落在她手裡的畫稿上。

  薑麗麗收回視線,眼珠微微轉了轉,悄悄的翻看他畫的素描。

  等翻到最後,薑麗麗的視線突然頓住。

  他這話還真沒騙人,就第一次學畫素描那天,他回到院子裡,正好看見薑麗麗在院子裡勞動,當時便忍不住拿筆畫了一副簡筆畫。

  陳凡呵呵笑了兩聲,若無其事地說道,“你聽我解釋,那張畫呢,其實是之前我第一次學素描的時候畫的,當時不是技術不行嗎,就留著慢慢畫。等我哪天畫好了,這幅畫就送給伱,行不行?”

  最後一張,竟然是自己?
  16開的紙上,是薑麗麗的半身畫像,相比其他素描的簡單幾筆便勾勒出景物的神韻,這張畫像明顯複雜了許多。

  這家夥,偷偷畫自己也就算了,被發現了竟然還理直氣壯地要回去,哪有這樣子的?

  不過畫完之後又覺得畫得不好,後來重新找了張紙,先畫了個輪廓,再一點點的勾勒,最終才畫成今天這個樣子。

  有花草樹木、有田野裡的莊稼、菜園裡的瓜果,廚房的灶台、轉角的水缸和陶坯架,也有多多、球球、小母馬、小馬駒和兩隻小羊,其中自然少不了滾滾和它的兩個寶貝,還有陳凡的新房、遠處的樹林、河水長堤、……

  這下他終於明白了。

  本來還想在她離開前畫完,沒想到被她提前翻出來了。

  聽到動靜,陳凡轉頭看著她,眼裡滿是奇怪,“你怎麽了?”

  先把舊的土布袋拆掉,將畫板、畫架裝進新袋子的格子裡面,再將舊袋子裡的工具全部拿出來,有畫筆、畫紙、橡皮擦、夾子、削筆刀……,這些東西有新有舊,新的顯然是剛買的。

  得,東窗事發,還是被“事主”抓了個正著!

  手裡捧著畫,薑麗麗感覺自己的心臟噗通噗通跳得飛快,臉上火辣滾燙,好像隨時都能燒起來,以至於有點頭暈目眩。

  頓了一下,又感覺不對勁,趕緊搖頭說道,“我是說,你可以畫別的呀,為什麽……”

  薑麗麗歪著腦袋,總感覺哪裡有些不對勁,可是又說不上來。

  陳凡當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最底下那張畫抽了出來。

  如此畫功,甚至用精雕細琢已經不能形容其精細。

  剛才不都還好好的麽,怎麽突然臉就紅得跟被煮過的螃蟹似的?
  薑麗麗眼神慌亂地亂飄,根本就不敢去看他,“沒、沒什麽。”

  不解風情的家夥!
  可惜這個瞪眼一點殺傷力都沒有,陳凡不疼不癢地咧著嘴笑道,“把新袋子換上,原來袋子裡還有一點工具,也一起挪過去。”

  薑麗麗撅了撅嘴,隨即歡天喜地的忙碌起來。

  薑麗麗頓時鬧了個大紅臉,氣呼呼地鼓了鼓腮幫子,還用力瞪了他一眼。

  偷偷看了一眼陳凡,只見他正從抽屜裡拿出一疊又一疊的書稿,那些全是自己幫他謄抄的,隨時都可以寄走。

  陳凡說著站了起來,笑道,“這樣,我現在就教你畫畫,等你學會了畫畫,就知道這裡面的門道了。”

  陳凡煞有介事地說道,“因為當時院子裡只有我們兩個人啊,要練習人物畫,當然要畫你,難道畫我自己啊?”

  這些素描大多都很簡單,畫的也是村裡常見的景物。

  過了好一會兒,她才猛地清醒過來,情不自禁地喘著粗氣,慌亂地看了一眼陳凡,同時手忙腳亂地將自己的畫像塞到最底下。

  陳凡乾咳一聲,背著雙手說道,“你先把架子支起來,畫板放上去。”

  薑麗麗一看,頓時哭笑不得地看著他,“你幹嘛?”

  畫稿到手,陳凡先檢查了一下,發現沒拿錯,才淡然地拿出一本畫冊,將畫稿夾進去,笑道,“還沒畫完,等畫完了再給你。”

  薑麗麗紅著臉,是又好氣又好笑,就為了一張畫稿,連聲東擊西都用上了,至於嗎?
  再想到自己的畫像在他手中一點點的誕生,一股羞澀又湧上心頭,頓時有些不知所措。

  陳凡將畫冊塞進抽屜,鎖好之後拔掉鑰匙塞進褲兜,隨後背著雙手走出來,得意地笑道,“來吧,陳老師教學時間正式開始!”

  薑麗麗無奈地瞪了他一眼,可惜某人臉皮太厚,依然不為所動,她也就只能作罷,按照陳凡的吩咐擺弄畫架。

  調節畫架、固定畫板、……

  陳凡教學光環全開,只針對她一個人,將美術門裡門外的東西,由淺及深一一道來。

  耳朵裡聽著陳凡的聲音,薑麗麗不知不覺便將剛才的羞澀遺忘在腦後,全神貫注地從零開始學習繪畫知識,從一竅不通,到漸漸入門。

  不知不覺,半天時間過去,直到黃鶯上來叫他們吃飯,薑麗麗才從學習中醒轉過來。

  有外人在,薑麗麗習慣性的給自己套上一層偽裝色,和平時一樣低著頭默默收拾東西。

  只是在收拾畫稿的時候,心裡忍不住顫動了一下,先瞟了一眼等在門口的黃鶯,發現她沒有注意這邊,再惡狠狠地瞪了一眼陳凡,以示抗議。

  可惜某人臉皮太厚,抗議無效。

  陳凡正得意地笑,看到薑麗麗要將畫板背在肩上,他立刻說道,“不用帶下去,這裡視野最好,以後你就來這裡練習畫畫。”

  黃鶯也在門口說道,“對對,千萬別帶出去,要不然被隊裡人看見,我爸媽又該問我有沒有學畫畫了。”

  她說著一張臉就垮了下來,“我們在一起學習,本來都好好的,他們非要什麽都拿來比,我們選的方向都不一樣,以後大隊部組織選拔考試的時候,考試的題目肯定也不一樣,比來比去的,有什麽意義嘛。”

  陳凡認同地點點頭,“嗯,確實沒什麽意義。”

  關鍵是高考不考畫畫啊。

  黃鶯轉頭看著他,眼睛突然一亮,笑著說道,“陳老師,要不你幫我去給我爸媽說說?”

  陳凡兩手一攤,“我去說一聲倒是沒什麽,關鍵是,你覺得有用嗎?”

  黃鶯當即臉色就垮了下來,煩躁地晃了晃腦袋,“哎呀,不想了。”
    說完便往下跑,“你們快下來吃飯吧,待會兒菜都涼了。”

  陳凡回頭看了看薑麗麗,她已經放好畫板袋,快步走了出來,這才轉身下樓。

  從幾天前開始,黃鶯她們就不在下面的知青點裡做飯,而是啟用了這裡的廚房。

  畢竟一天到晚都在這裡學習,總是往下面跑,也挺浪費時間。

  一排三間的屋子,緊挨著主樓的是餐廳,有風雨廊相連,中間的便是廚房,不僅面積更大,功能區也更多,不僅有儲水池,甚至還有一個比較大的魚池,其他的碗櫃、置物架、洗碗池等等都一應俱全,做飯的時候比在知青點的廚房方便多了。

  再往裡、靠著熊貓園的那間便是浴室。

  現在天氣正在漸漸轉涼,估計離啟用的時間不會太遠。

  餐廳有點大,他們幾個人吃飯用不上大圓桌,便沒有將餐桌搬出來,隻坐在靠窗的八仙桌上。

  四個女生分別坐兩邊,陳凡自然單坐一邊。

  他的位置上,碗、筷都已經擺好,另外還有一壺正在加熱的黃酒。

  古法溫酒是架一盆熱水,下面有炭火給熱水加溫,將酒壺放在熱水裡面。

  不過這種方法比較繁瑣,而且每次倒酒都要擦一下瓶身,陳凡便學著後世浙菜館的做法,區別是人家用小蠟燭給酒壺加溫,他用的是燃燒的木炭。

  效果也還行。

  陳凡喝口酒潤了潤嗓子,剛夾了一塊肉,便聽見黃鶯問道,“陳老師,你說以後會經常投稿,是要投別的雜志嗎?”

  陳凡點點頭,等嘴裡的東西咽下,才笑著說道,“全國的文學雜志可不少,不是只有本省的《江南文藝》。”

  楊菊立刻說道,“我知道有《人民文學》、還有《BJ文藝》,這些雜志在新華書店都有得賣。”

  隨即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又好奇地問道,“還有哪些雜志啊?”

  陳凡伸出左手掰起了手指,“那可就多了,比如說《中國青年》、《收獲》、《萌芽》,這些都是非常棒的雜志,像《收獲》就是巴金先生創辦的嚴肅類文學雜志,在全國都具有非常高的影響力。”

  楊菊像是接觸到新天地,驚訝地睜大眼睛,“原來還有這麽多雜志。”

  頓了一下,她又不解地問道,“那為什麽新華書店裡面沒有呢?”

  薑麗麗、黃鶯、劉丹也都眼巴巴地望著陳凡,連飯都忘了吃。

  這裡有個冷知識,在1950年以前,全國所有報刊的發行工作都是自己做的,直到那一年,二流報紙和郵電部郵政總局簽訂了一份重要文件,《關於報紙發行工作的協定》。

  從此以後,二流報紙的發行工作都交給郵局去辦理。

  有了這個例子,全國各地的報刊便開始跟風,當年郵局便與30多種期刊簽訂協議,負責他們報刊的發行工作。

  到了52年底,準確的說是12月28日,郵電部與出版總署頒發《關於改進出版物發行工作的聯合決定》,決定將原由各書店發行的雜志全部移交郵局辦理,新華書店的期刊發行部門也與郵局合並。

  至此,全國范圍內正式實施“郵發合一”體制。

  從那以後,報刊雜志便可以同時在郵局和新華書店兩個地方購買。

  至於其他書店,大多已經不再經營報刊雜志的售賣業務。

  除非是特種書店相關的特種期刊,也就是專業類學術期刊。

  一般情況下,新華書店也不會進這種期刊,要買的話只能去專業書店購買,或者通過郵局預訂。

  所以常規的雜志,新華書店裡面一般都有得賣。

  陳凡經常去新華書店轉悠,自然知道那裡面都有些什麽書。

  聽到楊菊的話,他便微微一笑,說道,“那是因為,這些雜志都還沒有複刊呐!”

  《BJ文藝》(80年改為BJ文學)是1973年複刊,差不多是全國最早複刊的,《人民文學》也在1976年1月複刊,新華書店裡便有這兩種。

  至於其他文學雜志,就只有諸如《江南文藝》這種省級文聯創立的刊物,有部分複刊。

  所以今年複刊的《江南文藝》,屬於不早不晚,卡在中間剛剛好的那種。

  早的比如《浙江文藝》,75年5月就已經複刊,而且將在78年改回以前的名字《東海》,再後來叫《品味》。

  晚一點點的比如《上海文學》,就在前幾天才剛剛複刊,名字也改成了《上海文藝》。

  至於另外兩本、在後世大名鼎鼎的《花城》和《滇池》。

  抱歉,這時候還沒創刊呢。

  包括還沒有複刊的《中國青年》、《收獲》、《萌芽》,以及還沒有創刊的《十月》、《當代》、《小說界》……

  陳凡表示通通都不知道什麽時候會出現。

  他只是提升了精神力,可以回憶起很多事,但不知道的事怎麽回憶都沒用。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反正現在的文學期刊已經夠他薅羊毛的。

  等他話音剛落,黃鶯便迫不及待地問道,“所以你是要給《人民文學》和《BJ文藝》投稿嗎?”

  陳凡抿了口酒,笑著說道,“不止。”

  他說著伸出手指,“什麽《浙江文藝》、《上海文藝》、《長江文藝》、《黑龍江文藝》、《松江文藝》、《湘江文藝》……”

  一連數了十幾個,隨後笑道,“這些全部都和《江南文藝》一樣,是一個省的最好的省級文學刊物,並面向全國征稿、發行。既然他們要征稿,那我也可以投稿嘛。”

  等他說完,四個女生都呆呆地望著他。

  給全國十幾個雜志社投稿,這是人乾得出來的事?
  頓了兩秒,黃鶯突然噗呲一下笑出聲來,“呵呵呵呵……”

  薑麗麗驚訝地看著她,似乎在問,你在笑什麽?
  又笑了兩聲,黃鶯才勉強停下,咧著嘴說道,“我是在想,要是陳老師的投稿全部都被采用了,然、然後,全國的讀者一看,不管買的是哪本雜志,上面都有陳老師的文章,會不會嚇一大跳啊?”

  聽到這話,薑麗麗、楊菊和劉丹也忍不住跟著笑了起來。

  倒是陳凡眉頭緊皺,“這倒是個麻煩事啊。”

  真不是吹,以現在“文學青年”的寫作水平,他完全可以做到全方位碾壓。

  比如路遙在插隊的地方創辦了一份草根文藝小報《山花》,後來還弄出了一個“山花作家群”,從曹谷溪到路遙、再到史鐵生、陶正,還有聞頻、海波、遠村等等,都是這個群的人。

  可當時,……其實就是前幾年,他們的創作水平怎麽說呢?

  時任縣通訊組組長的曹谷溪評價海波,原話就是“當時水平差得可憐,在《山花》上發表的第一首詩歌幾乎就是幾個編輯‘做’出來的”。

  就是這麽接地氣!
  即便如此,從《山花》走出來的青年作家們,依舊是各大報刊奢求的投稿人。甚至有許多外地的文學青年奔赴那裡,向他們學習寫作。

  而陳凡用的卻是後世的寫作方式,從技巧上就甩開他們一大截,再加上歷練出來的文筆和豐富的文學底蘊,幾乎不存在被退稿的可能性!
  到時候真如黃鶯所說,十幾本全國和當地最好的文學期刊上面,全都有他的文章、還寫著他的名字,怕不是要出大事。

  四個女生笑著笑著,見陳凡眉頭緊皺,便不自覺地收住笑聲。

  薑麗麗默默想了想,小聲說道,“要不,你少投些?”

  陳凡看著她,突然靈光一閃,笑著說道,“不用。”

  他重新端起碗筷,哈哈笑道,“用本名太高調了,不符合我低調的性格,從今天起,除了《在希望的田野上》這篇小說,其他文章我統統都用筆名!”

  一本雜志用一個筆名,十本雜志就用十個,只要不公布作者信息,除了編輯誰都不知道我是誰!

  稿照投、錢照賺,還沒有任何影響。

  我就是這麽低調的人,完美!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