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在1977》第399章 終於等到了
   第399章 終於等到了

  要商量事情的時候,楊書記才發現在船上裝電台的好處,要不然的話,今天還得跑回去一趟,跟張隊長和肖隊長商量好,意見達成一致,然後再回來。

  現在就不用。

  船上駕駛室裡,他通過電台直接跟遠在盧家灣大隊部的張隊長和肖烈文取得了聯系。

  “歪,聽清楚了麽,情況就是這麽個情況,小陳的意思就是,單單那些柴油機就值不少錢,何況柴油機上還套個拖拉機,反正不管能不能用得上,先全部買回去,總之這筆生意虧不了。”

  這種電台本來是配備的耳機,不過陳凡給換了個小音箱,所以張隊長的聲音大家都能聽見,“買啊,肯定要買,哪怕當拖拉機用也是好事啊,1200一台拖拉機,上哪裡買去?!”

  緊接著肖烈文的聲音也出現,“買買買,反正又不是沒得錢,不過這個價格看看還有沒有還價的余地,能少一點是一點。”

  楊書記,“好滴好滴,價格肯定還是要談一下。那事情就這麽定了啊,我現在就回去找他們。”

  等他說完之後,陳凡正準備關掉報話機,這時突然傳出一個聲音,嚇了他一大跳。

  “哦豁,原來你們盧家灣這麽有錢,兩三萬的錢說拿就拿,不得了啊!”

  陳凡也松了口氣,他對現在的無線電通訊頻道完全不了解,也不知道有沒有管控,所以之前隻按照原來設定的頻道進行聯絡,沒想到鬧出今天這個烏龍。

  他們還以為和以前一樣,盧家灣的人都一去不複返了呢,沒想到竟然都回來了,這是有戲啊!

  肖烈文,“我還在盧家灣呢,他們在縣城。本來這個電台管不了那麽遠,不過改了一下天線,就可以啦。”

  不過畢竟是老江湖,立馬又若無其事地說道,“小陳不錯,啊,多才多藝,又能盡心盡力為生產隊做貢獻,很好很好,有機會到縣裡,就過來找我,我請你吃飯,哈哈。”

  見到楊書記他們這麽快就回來,農機廠的人也喜出望外。

  陳凡滿臉古怪地拿起話筒,按下按鍵,“曹部長您好,我是陳凡。”

  肖烈文一聽,頓時哈哈大笑,笑了好幾秒,才大聲說道,“小陳,跟曹部長打聲招呼。”

  陳凡,“嗯,謝謝曹部長。”

  頓了一下,又試探著問道,“那要是不合用,我們自己改一改,這是可以的吧?”

  聽到這話,陳凡等人才恍然大悟。

  “誒嘿?老曹?你怎麽在裡面?”

  曹部長似乎有些吃驚,“啊對對對,我們這個也是改過天線的。不過,你們生產隊還有這麽大本事的人?”

  他轉頭看著陳凡,臉上滿是糾結,“咱們在裡面說話,別人都能聽見?”

  這時楊書記倒是想通了,直接擺了擺手,說道,“沒事,反正我們生產隊沒有什麽秘密,平時也就是匯報一下位置,或者是緊急情況下聯絡,萬一真要是遇到什麽危險,又恰好在縣城這頭,還能向武裝部求助,好事!”

  楊書記眨眨眼,重新拿起話機就要問話,這時肖隊長的聲音也響了起來。

  好嘛,機器發給你們好幾年,你們是一回都不用,結果一啟用,卻是用來搞生意,……哎喲,不對啊,這個報話機管不了這麽遠啊,你們在哪裡?”

  那邊想甩包袱,這邊想撿便宜,可謂是郎有情妾有意。

  曹部長一聽,不覺有些尷尬,“啊哈,原來你也在啊。”

  隨後也沒了動靜。

  肖烈文一聲笑罵,“還是那麽摳。”

  他指著這批機器說道,“否則的話,你們把裡面的柴油機拆了去幹別的,那是嚴重違反規定的行為,組織一定會追究責任!”

  肖烈文嘿嘿笑了兩聲,卻不等說話,就聽見曹部長說道,“哦,我知道了,是那個傳說中的陳凡是吧?
  我聽人說,他會寫文章、會修電器、修機械,還會一手蠻厲害的醫術,就連伱們你們在地委開的熟食店,也是他鼓搗出來的,還提供了鹵味配方。

  聽到這話,所有人頓時恍然,原來是縣武裝部的曹部長。

  也就是說,這樣一台帶脫粒、清選功能的“高檔收割機”,只需要1000塊就可以買一台,全部26台,合計26000元!
  就在盧家灣眾人喜笑顏開的時候,農業局來的乾事提出一個條件,“這些農機只允許用於農業作業,不得擅自進行改造,用作其他用途。”

  曹部長繼續說著話,“還我怎麽在裡面,我說老肖,你是不是搞忘記了,這個是民兵專用電台,這個頻道也是我們縣民兵專用,只要我這個電台開著,你們那裡講話,我這裡就能聽得清清楚楚。

  這就對了,沒人是傻子,好好的柴油機在這裡放著,怎麽可能沒人想到呢?
  楊書記先是連連點頭,“肯定是做農業用,不會拿去幹別的。”

  曹部長,“……喂、喂、喂,怎麽聽不見了?……這報話機果然老了,老是出毛病。”

  葉樹寶一想也對,便不吭聲了。

  哎,老肖,難道真有這麽厲害的人?”

  楊書記又等了一會兒,才關掉電源。

  所有人都呆呆地看著小音箱,這人是誰?

  肖烈文,“還什麽有機會,他現在就在縣城啊,正好讓他們去你那裡,你給他們管飯。”

  然後就沒了聲音。

  曹部長,“不謝不謝。”

  難怪這批機器放這裡好幾年都沒人來買,原來是有使用限制。

  陳凡咂咂嘴,“統一頻道、然後又正好能夠接收到信號的就可以。”

  小插曲過後,楊書記他們便再去農機廠。

  陳凡想了想,說道,“只能等回去後,看看能不能換個頻道。”

  他也沒想到,縣裡的電台竟然會一直開著,那不是浪費電麽?!
  葉樹寶眉頭緊皺,問道,“那以後咱們用這個電台聯系,縣裡全都能聽見?”

  等聽見楊書記說,這裡的26台全部都要買走,更是大喜過望。

  至於一點點價格差異,廠長在向上級報告之後,農業局那邊也立刻派人過來,核實清楚之後,便在原價的基礎上再降200。

  乾事意味深長地看了看他們,最後視線落在陳凡臉上,笑道,“只要是用於農業作業,可以隨便改造。”

  陳凡咧嘴微笑,妥了!
  農業的范疇可是很廣的哦,除了耕作類的機器外,灌溉機、脫粒機、軋棉機、榨油機……等等等等,這些是不是可以都算呢?!
  而且就算不能明目張膽地改成拖拉機,那用一台收割機做牽引,後面拉一輛大板車,是不是也可以呢?!
  反正只要機器到手,可操作的余地不要太多。

  ……

  這些收割機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如何運回去也是個麻煩事。

  剛造出來的時候,發給下面的生產隊,都是加滿油之後,直接開回去的。

  不過盧家灣有大船,便可以用船運走,還能省點油。

  接下來幾天,大船送貨回來,就順便帶四五台機器,隻用了六天時間,將所有收割機全部帶了回來。

  而早在第一批機器抵達的時候,陳凡便開始帶著挑選出來的一批人進行改造。

  先將脫粒和清選的部分全部拆卸,只剩下一個收割功能,然後對機器進行檢查,看看收割部件的尺寸是否合適,合適的經過調校後保留,不合適的直接拆除,再參照手扶割曬機進行改造。

  如此經過十來天,第一批4台機器全部改造完畢,只等著月底秋收的時候,上陣檢驗到底合不合格。

  ……

  盧家灣一口氣買了縣農機廠26台“殘廢”收割機的消息,也在整個孤峰縣不脛而走,大部分的公社都紅著眼睛說著風涼話。

  甚至等著看盧家灣的笑話。

  而南湖公社本地的,也坐不住了。

  公社那邊,錢書記第一時間將楊書記叫過去,問清楚情況後,才將心頭大石放下,並表示只要盧家灣真的能將這批農機用上,柴油供應可以由公社解決。

  反正南湖公社有個水運公司這樣的吃油大戶,每年的柴油都用不完,隨便省一點就有,完全不用擔心。

  公社領導們在乎的是,盧家灣到底能不能把這些機器用上,如果可以,那麽其他幾個生產隊也能迅速推進機械化。
    手扶收割機也是機器嘛,上級考核的時候,又不會去管你用的是聯合收割機還是手扶收割機,總比有些地方將全靠人力的輪式插秧機也算成機械強吧。

  公社穩坐釣魚台,靜靜等著秋收時檢驗機器。

  其他四個生產隊可沒有將楊書記他們招過去的資格,便一個個跑到盧家灣來,實地考察情況。

  不過這些事情,已經跟陳凡沒關系。

  改造方案他已經做完了,並帶著一幫精通木工的人做了一遍,這些事情本來就不複雜,剩下的交給他們去做就行。

  包括公社給的拖拉機手培訓名額,他也不聞不問。

  因為這個時候,他等待已久的消息終於出現了!
  ……

  10月12日,陳凡坐在廣播室裡,手裡拿著報紙,臉上笑開了花。

  正在學習的張翠娥不自覺地抬起頭看了一眼,正好看見他傻笑的樣子,不禁奇怪地問道,“師父,你笑什麽呀?”

  陳凡將手裡的報紙遞給她,笑道,“你看。”

  張翠娥接過去,視線在版面上掃過,很快便鎖定目標。

  她猛地抬起頭,驚喜地說道,“恢復稿費啦?!”

  陳凡點點頭,指著報紙笑道,“今天宣布的消息,國家出版總局發布《關於新聞出版稿酬及補貼試行辦法的通知》,其中第二條規定:‘著作稿每千字二元至七元’。”

  不容易啊,等了大半年,終於等到了!

  雖然這個稿費標準,只有50年代的三分之一,60年代的二分之一,並且一次付清,沒有印數稿酬。

  但是,這就是一個信號,既然已經恢復了基本稿酬,印數稿酬還會遠麽?!
  想到這些,陳凡意氣風發地站起來便往外走。

  張翠娥正在看報紙,聽到動靜,趕緊抬起頭問道,“師父,你去哪裡啊?”

  陳凡頭也不回地說道,“回去寫稿。”

  看著師父的身影消失在門口,即便是對師父百分百信任的張翠娥,此時也不禁頭冒黑線。

  至於麽?
  千字兩元到7元,按照師父每個月在《江南文藝》上發表的文章在4萬字左右計算,也不過是80到280元?
  咦,確實挺多的哦!

  算清楚帳,張翠娥也兩眼放光。

  師父都這麽有名了,肯定不會是2元的稿費吧,最少得按5元算,甚至是6元、7元,所以一個月的稿費最少也有200塊,一年就是兩三千?!
  好多錢呐!

  難怪師父那麽著急,換她她也急。

  ……

  陳凡騎著馬快馬加鞭往回趕,完全不管大隊部院子裡,其他4個大隊的書記、隊長都在辦公室裡面,跟楊書記他們反覆拉扯,要求租借收割機的事情。

  他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麽這些位生產隊領導會對自己這麽有信心,還沒驗證過呢,等秋收開始,驗證之後再提不行嗎?
  不過反正跟他沒關系,論技術,把南湖公社綁起來都不如他,但是論耍心眼談條件,十個他也比不上一個楊書記。

  總之不會吃虧就對了。

  小母馬奔馳在田野上,似乎能感受到主人急迫的心情,四條腿跑出了虛影,3分鍾不到,便跑進了知青點的院子裡,隻留下一地盧家灣社員驚訝的眼球。

  跑得這麽快,陳老師怎地啦?
  陳凡跳下馬,看了一眼綜合室,沒有人在,他便直接往後面走去。

  到了新房,果然薑麗麗她們都在一樓客廳的茶台那裡學習。

  楊隊長說是等秋收完就給她們放假備考,其實從10月1號之後,就沒有再叫過她們去上工。

  之所以說秋收之後,只是希望她們能參加秋收而已,那時候雖然不如雙搶忙碌,卻也是人工緊張的時期,四個青年女生也算不可多得的勞動力,當然不能隨便放棄。

  不過現在有了農機,到時候用不用得上她們,就不好說了。

  四個女生各佔據茶台的一邊,正專心學習,等到陳凡走近,她們才驀然驚醒過來。

  薑麗麗趕緊起身,拿了一隻茶杯給他倒水,同時問道,“今天回來這麽早?”

  陳凡笑了笑,接過茶杯喝了一口,看著她們問道,“進度怎麽樣?”

  楊菊伸了個懶腰,揉了揉乾澀的雙眼,笑道,“還行,現在沒去看地理和歷史,只看數理化,進度還是挺快的。”

  陳凡點點頭,“政治、語文和英語也很重要,不能落下。”

  楊菊連連點頭,“嗯,這些都有在學。”

  陳凡笑了笑,再問黃鶯和劉丹,情況也差不多。

  只不過她們兩個是文科方向,數理化學到現在,物理和化學已經放下,只有數學還在堅持,重點也放在了政治、歷史和地理上。

  至於英語,陳凡給她們規定了每天早上一個小時的晨讀,反正應付考試是夠了。

  最後看向薑麗麗,說道,“我的那些稿子,謄抄了多少?”

  他現在已經習慣了用草書寫作,可是投稿的時候卻不能用草書。

  誰敢保證編輯就一定能看懂草書呢?
  所以到目前為止,他的所有書稿,都會交給薑麗麗幫忙謄抄一遍。

  薑麗麗也不嫌麻煩,每天晚上都會謄抄幾頁紙,遇到不認識的草書,也會直接問陳凡。

  她的字雋雅清秀,一筆一劃十分工整,看著非常賞心悅目。

  為了不讓編輯誤會,每一頁紙的下面,她都會用小字標注:“陳凡書稿、小薑謄抄”的字樣。

  從4月份到現在,她已經為陳凡謄抄了60多萬字的書稿,平均每個月都有12萬字,其中已經發表的就佔了一半。

  此時她聽到陳凡的話,立刻點頭說道,“還剩不到兩萬字,其他的都謄抄完了。”

  陳凡笑著說道,“辛苦了,等把最後的兩萬字抄完,就不用再抄了。”

  薑麗麗愣了愣,“啊?”

  黃鶯立刻問道,“陳老師,你不寫文章了嗎?”

  陳凡搖搖頭,笑道,“不是,以後我會自己謄抄,就不用小薑那麽辛苦。”

  薑麗麗聽到這話,默默低下頭,喃喃說道,“不辛苦的。”

  黃鶯她們三個也滿臉驚訝。

  之前她們不是沒想過,取代薑麗麗、幫陳凡謄抄書稿,可是她們的字確實比薑麗麗的要差一些,不甘心也沒辦法。

  可是現在怎麽就不要她抄了呢?
  陳凡看到她的樣子,輕聲笑道,“不讓你繼續抄,是因為你要學新的東西。”

  薑麗麗抬起頭,不解地看著她,“新的東西?”

  陳凡點點頭,“從今天開始,我教你畫畫。”

  薑麗麗先是一愣,隨即兩眼放光,抿嘴著嘴輕輕點頭,“哦。”

  此時她心裡滿是歡喜,原來不讓我抄,是因為要教畫畫啊?
  她沒忘記自己跟陳凡說過,以後想做個服裝設計師,那麽畫畫自然是要學的。

  頓了一下,她又輕聲說道,“其實,我可以繼續抄書稿的,不會耽誤學習。”

  她還以為,陳凡不讓她抄書稿,是為了給學畫畫騰出時間。

  陳凡搖搖頭,咧著嘴笑道,“以後我寫文的速度會加快,也會經常投稿,你的時間就來不及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