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千禧大導演》143.第142章 預估票房出爐,加冕商業片之王
  第142章 預估票房出爐,加冕商業片之王桂冠!

  “少女腳踩出來的酒,喝起來肯定非常甘甜。”

  “三葉和林君之間的感情實在是太純粹又美好了。”

  “這部電影真的是華夏的導演拍的嘛,要不是岩井俊二的電影也在上映,我真的以為這是岩井俊二的作品!”

  “阿,三葉和林君最後相遇的場景,看得我哭死了。”

  “這電影裡面的歌也很好聽,有人知道這幾首華語歌叫什麽嗎,能在網絡上搜索到嗎?”

  東京三井花園酒店內,劉一菲和胡戈坐在透明落地窗下,正聚精會神的看著東寶這邊幫忙翻譯出來的網友評論。

  《你的名字》在日本上映已經一周了,每日的票房都依舊居高不下。

  放映至今,累計已經拿下了20億日元的票房!

  商業片對大眾的吸引力,真的不是文藝片可以比的。

  吳淵的《入殮師》,在日本的口碑也非常的高,被譽為華夏近五年最優秀的電影。

  然而這部電影在日本的票房只有26億日元,就算是在吳淵夢中,原版《入殮師》取得的票房成績也才38億日元。

  而《入殮師》達到這樣的票房,在日本足足上映了三個月。

  相比之下,《你的名字》吸引的觀影熱潮,簡直就是摧枯拉朽的級別。

  “吳導,接下來全國各大影院都會繼續加大《你的名字》的排片,預計一個月內這部電影的票房能達到40億日元!”

  “最終總票房成績或許能有180億日元以上!”

  東寶株式會社的代表比吳淵還要激動,攥著手一臉崇拜的看著吳淵。

  能在好來塢混的大導演就是不一樣啊,拍好來塢大片能大賣,拍一部華夏電影居然成績還更好!

  縱觀日本電影歷史票房榜,《伱的名字》的上映勢頭也異常驚人。

  從目前的票房走勢來看,本片最終很有可能衝擊180億日元以上的票房數字,一舉殺入日本歷史票房榜前十。

  對日本電影市場來說,每一部破100億日元票房的電影,那都是足以被記住很久的。

  就和華夏這邊票房破億的影響力差不多。

  去年一年,日本電影市場票房破100億日元的電影只有三部!

  分別是《跳躍大搜查線》的續作,《哈利波特與密室》以及《黑客帝國2》!
  這三部電影分別取得了173.5億日元,173億日元以及110億日元的票房成績。

  相較之下,《加勒比海盜》都隻以68億票房的成績位列榜單第六。

  而《英雄》則以40億的成績位列第十。

  這部電影也是靠的日本市場才終於回本賺錢了。

  40億日元的票房大概有三億多人民幣,中方製片公司可以分走六千多萬,大大回了一口血。

  而吳淵的《你的名字》,目前東寶株式會社預測很有可能最終票房能破180億日元!
  180億日元按照現在的匯率,可是13.8億多人民幣呢!

  這可是內地票房成績的將近十倍!是一個無比誇張的數字!

  這讓吳淵怎麽不重視,怎麽不喜愛日本影迷啊?

  “好!”他含笑拍了拍東寶株式會社代表的肩膀,“和貴公司的合作非常愉快,以後我們一定還會有合作機會的。”

  好日子還在後頭呢!

  《畫皮》也是專門為日本市場準備的亞洲文化下的奇幻電影!
  “嗨!吳導選擇我們東寶株式會社,這是最雙贏的選擇!”東寶株式會社的代表一臉自豪的說道。

  他確實有自豪的資格,東寶株式會社幾乎佔據了日本電影發行80%的市場,就連出身日本的索尼,都沒辦法在本土和東寶對抗。

  東寶在《你的名字》這部電影上也賺麻了。

  在日本,電影票房收入的概念有兩種——“配給收入”和“票房收入”。

  簡單粗暴的說,日本電影院票價全國統一,為1800日元(少數個人影院可能會有波動),總票房就是賣出所有電影票的總額。

  但配給收入不一樣,配給收入其實就是內地的“製作方+發行方”能拿到的錢。

  也就是說,光時代和東寶株式會社,只能在這“配給收入”裡再去分錢。

  而這個“配給收入”,是需要發行方去和院線談的,不同電影,能夠談到的數字不一樣,能徘徊在 40%到 70%。

  諸如發行方的政策、影片的類型、影片的預期商業成績,都能影響比率的大小。

  東寶株式會社作為日本最大的發行商,自然是和小型發行商比起來,她們有足夠的底氣硬氣,去和影院談一個好的分帳比例。

  本來海外電影進入本土市場就已經多經過一道篩選的了,整體來說能夠賣座的概率確實高些。

  所以東寶株式會社給《你的名字》談下來的分成比例也不錯,能拿到總票房的60%!

  也就是180億日元裡,製作和發行方加起來能夠拿走108億日元,7.8億人民幣左右。

  然後光時代再和東寶來分這108億日元。

  按照兩家公司談好的合同,在扣除副本費(膠卷拷貝費用)和宣傳費後,剩下的錢裡光影時代拿60%,東寶拿40%。

  這已經是吳淵能談出最好的條件了,也就是他是好來塢的大導演,自身有《入殮師》和《加勒比海盜》的人氣加持,東寶又看好《你的名字》的票房成績,才能談到60%的份額。

  不然一些華夏和好來塢很一般的電影,只能拿走40%-50%,基本是和發行方平分的。

  也就是說,在這7.8億人民幣裡,扣除大概3000萬的宣發成本後,光影時代最終能拿到手的淨利潤,能有4.5億人民幣。

  東寶也能分走3億人民幣,要知道東寶隻付出了3000萬的宣發成本,而這筆錢還是“墊付”,電影上映後怎麽都要先平這個成本,然後再分利潤的。

  相當於東寶用極低的虧損風險,就輕松換取到了3億人民幣的淨利潤。

  這怎麽能不讓他們滿意?
  他們恨不得吳淵以後能繼續帶著這麽能賣票房的華夏電影來日本和自己合作呢!

  就像國內以分帳形式進入的好來塢大片,全被中影壟斷發行,吃了個飽飽。

  而能拿到4.5億利潤的吳淵,也非常的滿意了。

  雖然和預估總票房的13.5億相比,這錢只剩下了三分之一,大頭都被日本院線和發行公司合力拿走了。

  但做電影嘛,在哪個國家上映不是這樣?
  《你的名字》國內票房1.4億,光時代最終也只能拿到38%的分帳比例而已,只有5300萬,還不夠回本呢!

  相比較之下,日本市場能這麽給力,已經讓吳淵無比滿足了。
    “山下先生,你們東寶不愧是日本第一大電影製作和發行公司。”吳淵翹起大拇指,對東寶的代表說道:“確實厲害,實力強勁!”

  “我們快要回國了,接下來《你的名字》在日本的宣傳和後續上映工作,就交給貴公司了。”

  “希望我們能聯手創下一個新紀錄出來!”

  目前日本影史華語電影票房最高的是李小龍的《龍爭虎鬥》,獲得了50億日元的票房成績,如果考慮到通貨膨脹,放到現在最起碼是一百多億日元的成績了。

  現在看來,《你的名字》這部電影是有望打破李小龍先生保持了30年的紀錄。

  就是可惜,哪怕《你的名字》有望殺入日本電影票房前十,今年可能也沒辦法拿到日本票房冠軍了。

  今年的年底,宮老爺子的《哈爾的移動城堡》就要上映了。

  這部電影可是在日本狂攬196億日元的票房成績,強勢登頂今年的電影票房冠軍。

  吳淵版本的《你的名字》,怎麽都不可能取得夢中那單片250億日元的票房了,最多也就在170-180億之間徘徊,勉強拿個今年的第二名吧。

  說是勉強,但實際上吳淵笑的嘴都合不攏了。

  “茜茜,胡戈。”吳淵衝還在盯著電腦看評論的倆人喊道:“收拾收拾,我們在日本的宣傳差不多結束了。”

  “過兩天回國!”

  對吳淵來說,《你的名字》的宣傳工作,到此就算是全部結束了。

  雖然這部電影也會在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地上映,但這些國家的上映都不值得讓吳淵親自帶隊去跑宣傳了。

  哪怕是全球第六大電影市場韓國,也不值得他親去。

  韓國現在正在大力推行扶持自己的本國文娛產業,雖然不至於到閉關鎖國的地步,但確實也不是很歡迎外來的電影在他們國家搶食吃。

  除了美國爸爸靠著其霸權影響和“宗主國”地位,能讓好來塢電影在韓國暢通無阻,其他外國電影都很難爭取到好的排片。

  《你的名字》在韓國想要有好的票房成績,只能靠低排片高上座率來彌補。

  吳淵也不用去熱臉貼冷屁股。

  4月16號,吳淵帶著胡戈和劉一菲,從東京飛回了京城。

  時隔半月,再次回到了京城,他們面對的待遇可就完全不一樣了。

  京城國際機場外,專門來給他們接機的記者和粉絲,加起來足足有數百位,將接機口圍的水泄不通。

  雖然他們人在東京,但國內的媒體記者們,可全都在關注著《你的名字》在日本上映的一舉一動呢!

  當下的國人們,太需要一些華夏出海成功的事情來振奮人心了。

  不管是民企成功在國外站穩腳跟,還是文娛作品出海,又或者優秀人才在國外拿了什麽獎。

  只要是能提高民族榮譽感,國人自信心的事情,那都會被大書特書,大肆宣傳。

  《你的名字》在日本席卷全場,上映一周票房就破20億日元,半個月拿下了60億日元的票房,成為了整個4月最熱門的電影,在日本各大主流電視台、報紙上頻頻霸佔頭條。

  這一切振奮人心的消息,都被第一時間傳回了國內,在國內爭相報道,又引發了國內大眾的轟動。

  就連央視,也在早間新聞專門提到了《你的名字》在海外引發觀影狂潮的消息。

  雖然這個海外隻單指日本.
  可依舊足夠讓大眾震驚,然後迅速為吳淵所自豪了。

  去年,《英雄》在北美上映,獲得了5371萬美元的票房,全球票房累積1.77億美元(14億元人民幣),讓華夏影迷們為之振奮,感受到了華夏電影崛起的味道。

  今年就更犀利了!

  吳淵的《你的名字》眼瞅著居然要打破《英雄》的紀錄了!
  雖然這部電影沒有在北美上映,但目前在全亞洲已經獲得了8億人民幣的票房,距離《英雄》的14億元已經不遠了!
  《你的名字》的放映期才到中場而已!

  吳淵這下是徹底被國內大眾所記住了。

  一部《你的名字》,將吳淵依靠《入殮師》和《加勒比海盜》累積下來的,飄在半空中的名氣,徹底夯實了下來。

  華夏、日本兩國的大眾、影迷,都對這位年輕的華夏導演,有了清晰的認知,不再是以前隻聞其名,不知其作品的尷尬狀態!
  吳淵在中日兩國,真正的成為了一線頂尖大導演。

  在國內,他與張一謀的名氣並駕齊驅,或許在獎項上比不了,但在知名度和地位上,已經不分伯仲了。

  上街頭隨便抓個人隨機采訪,問他華夏最有名的導演是誰,不是回答張一謀,就是回答吳淵。

  張一謀的國內票房成績,一部大片《英雄》,讓無數圈內導演仰望,追趕都沒辦法追趕。

  吳淵的海外票房成績,一部《加勒比海盜》再加上《你的名字》,更是同樣讓包括張一謀在內的國內導演,都望之生畏,連挑戰的勇氣都沒有。

  以前吳淵票房成績高的電影都是好來塢的,有全球市場加持,國內的導演酸歸酸,但還真沒覺得吳淵這就牛了。

  多少有點“我上我也行”的想法,沒少幻想過,如果他們是吳淵,有好來塢的商業大片可以拍,他們也能做到這樣的票房成績。

  但現在,現實狠狠的打了他們的臉。

  你淵哥還是你淵哥。

  一部純內地班底的《你的名字》,不但在國內拿下1.4億票房,成為《英雄》之後第一部票房過億的內地電影,在亞洲多地上映還都獲得了周票房冠軍。

  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上映當周都獲得了票房冠軍。

  韓國雖然沒拿下票房冠軍,但也進入了票房前五,單周獲得26萬觀影人次。

  日本就更別提了,眼瞅著《你的名字》都要成為日本年度票房冠軍了。

  吳淵用自己的硬實力,向整個華夏電影圈證明了。

  他就是華夏最會拍商業片的導演!

  就算是張一謀,在商業片領域,也不見得能比他強!
  經此一役,馮導的國內商業片之王名頭,再無人提起。

  吳淵正式加冕新王!

  一個屬於他的華語商業片時代,即將拉開帷幕!

   前文日元匯率換算錯了,數據已經修改了,以這張的數據為準。

    
    2001年上映的《千與千尋》25天票房破100億日元。

    2003年日本有兩部票房170億以上的電影作品。

    比起原版《你的名字》250億日元的票房成績,我覺得這個成績還是合理的.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