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星辰大遠航》第24章 科技倒退
  第24章 科技倒退
  嶽淵沉吟片刻,繼續講道:“當一個辛勤勞動的人與一個吃了睡睡了吃的人都獲得社會的同等待遇之時,那麽這個社會離混亂也就不遠了,如果這個社會是整個人類,那麽滅亡的禍根就已經埋下了。

  我們不能讓這樣的禍根埋下,所以值此人類新生之際,就應當制定出一系列預防措施”

  躺平、摸魚、磨洋工,挺起了似乎沒什麽大不了的,但要是換一個詞,那可就世人皆知的嚴重了。

  那就是:非暴力不合作。

  這可是能動搖到人類政府根本的行為,而在這種背景下,很可能人類就因為這種行為而自我滅亡也不一定。

  嶽淵知道此間嚴重性,所以他提出了這個看似荒唐的方案。

  所謂的非暴力不合作,就是非暴力、不合作。

  摸魚躺平磨洋工的超級進化版就是這個。

  以前人多的時候有那麽一批甚至一大幫閑人,問題都不大,但現在不行,嶽淵時刻不忘人類的脆弱,他必須想盡一切辦法讓幸存者都擰成一股繩。

  在嶽淵的言語中,部分無腦反對的與會人員也逐漸安靜下來,他們開始思考其中利弊,開始代入如今人類處境去思考問題。

  漸漸地,讚成人數變成了大多數,剩下的少數也沒有反對,只是投了幾張棄權票。

  投票通過後並非馬上就可以實施,畢竟只是一項提議,具體內容還需司法部相關法律專家去,當然其中涉及到財務的內容也少不了財政部參與。

  當然有財政部。

  雖然就這麽點人,但只要思想覺悟還沒有達到人人聖人的境界,那就還需要貨幣。

  木衛四新政府的貨幣體系也沿用之前的體系,只不過是發行虛擬信用貨幣的機構變了成了新成立的人類銀行罷了。

  當然了,以後如果物資大豐富了,是有必要對各種生存物資實施共產製的,但現在還不是時候。

  會議還在繼續。

  在大建設問題上,眾與會人員都沒有任何意見,全部都認為人類需要開足馬力使勁乾。

  大型建設設備需要擴大生產,食物加工、機械製造、材料加工、電力工廠、礦業加工、鋼鐵工廠等待一系列工廠都需要建設起來。

  還有不可或缺的航空工業和教育機構。

  人類不會忘記星空,也不會丟棄傳承。

  “我們計劃在木衛四一處較為平整的土地上建設一台軌道質量加速器。”工程部部長在會上慷慨激昂地說道,“鋼鐵工廠、機械工廠以及電氣等相關工廠建立建立起來後,應優先生產軌道質量加速器所需的材料。為此,我們還需要擴大技工隊伍,需要更多全/半自動化設備,需要更多工程車一句話,我們需要人。”

  “勘探礦產,開采礦產也需要人,有些工作機器沒法代替。”被安排負責木衛四礦產資源開采的負責人也不再沉默。

  “人力、物力、資源開采、勘探等具體問題你們各部門自己回去開小會想辦法。”嶽淵打斷了會議上你來我往的對話,他說道:“本次會議主要確定大方向問題,關於這方面,你們有什麽見解可暢所欲言。”

  嶽淵話音剛落,早就準備好發言的甘德便第一個開口,作為天文學家,他需要將目前人類所處的宇宙環境介紹給眾人知道,他說:“根據最新觀測數據以及我們木衛四的流浪方向判斷,未來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系統是范馬南星、Epsilon indi A、GJ9066恆星系統,但遺憾的是,我們木衛四不會穿過它們任何一個系統。
    退一萬步講,即便我們木衛四未來會遇到恆星系,我們也等不到那個時候,畢竟以目前木衛四的速度飛出原本太陽系范圍都需要三十年。

  也就是說,木衛四只能是我們短期的棲息地,我們人類想要活下去,還得在木衛四的能源、資源被消耗完畢之前,離開它,找到新的恆星系。”

  有人迫不及待地問道:“最近的恆星距離我們多遠?”

  “目前是巴納德星,距離我們6光年,沃爾夫359其次,距離我們7.7光年,不過在未來,它們都將漸漸遠離我們而去。”甘德資料都不用看,便直接說道。

  “未來?”一位參會代表遲疑了一小會,接著說道:“我們可以不用等那麽久,只要我們的工業都恢復了,我們可以建設一艘或幾艘星際大船直接離開木衛四,我想以我們的技術跨越六七光年的距離應該不成問題吧.”

  力學博士鬱南風接過話頭回答道:“以我們目前成熟的核裂變推進器,有足夠燃料持續加速,最高能達到1%光速。”

  “足夠了,別忘了我們有冬眠倉。算它距離八光年,我們八百年就到了。”那位代表簡單的算了一下。

  鬱南風搖搖頭:“可我們現在仍然處於恆星氣體雲中,我們沒法將飛船加速1%光速,且在這樣的環境下航行,飛船會受到阻力而慢慢減速,以至我們很可能會在半路上耗盡燃料”

  多帶點燃料呢?

  多帶燃料的話,飛船總質量也會上升,將飛船加速到1%也會消耗更多燃料。

  如果不是處於超新星爆發形成的星雲中,1%光速的航速加冬眠倉或許可以睡到目的地,但現在卻不行。

  “可控核聚變呢,我來木衛四之前就聽說,這東西好像快成功了,好像就差什麽拚圖來著?”另一人問道。

  “常溫超導。”材料學博士許真義回答道。

  “對對對,不是說這玩意再搞個幾年就可以搞不出了麽?”那人一臉喜色,仿佛看到了希望。

  “哎”許真義苦澀道:“那是在地球,而非木衛四.”

  “什麽意思?”

  沒有人回答他,因為除了少數人之外,所有人都沉默了。

  許真義說得很明白了,那是在地球,而非木衛四。也就是說快要成功搞出可控核聚變的是以前的地球,木衛四從來都沒有這個項目。

  隨著地球的毀滅,所有關於可控核聚變的核心資料、核心設備全都煙消雲散了。

  木衛四雖然號稱是各種設備最齊全的太空基地,但也不可能擁有可控核聚變實驗室,甚至核心技術資料都沒有。

  可以說,本以為還十分遙遠的技術倒退,已經實實在在發生在幸存的人類身上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