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星辰大遠航》第4章 軌道質量加速器(2)
  第4章 軌道質量加速器(2)

  而上升軌道再由最外圈的切線方向向遠處延伸,其垂直抬升部分以一座山峰作為依托建造,並向上延伸,此部分延總長度大約八十公裡。

  軌道攀升部分的底部由一根根逐級增高的巨大鋼筋混凝土之支撐著,猶如擎天之柱一般。

  目力所及之處可以看到,隨著電磁軌道逐漸攀升,支撐柱也由垂直地面逐漸變成傾斜角度,且由一根,變成兩根並排,再到三根交叉傾斜支撐,最後才是依托山體的垂直部分。

  如此設計主要是為了抵消空天飛機從平直地面變為垂直地面上升過程所帶來的巨大壓力。毫無疑問,從地面的盤旋到逐漸垂直爬升的軌道可以看出,這是一條專門為載人空天旅行設計的。

  如此冗長的軌道以及複雜的爬升曲線設計,主要是考慮人類承受加速度極限問題,保證加速過程產生的加速度不超過一般正常人類能承受的6個G。

  除了發射空天飛機的載人軌道之外,還有四道用於發射貨物的電磁軌道。這些軌道分布於載人軌道地面圓盤兩側,每邊四道。

  相比於載人軌道,貨運軌道的設計就簡單多了。

  因為不需要考慮重力加速度問題,貨運軌道就短了很多,隻被設計成地面筆直部分和爬升曲翹兩部分,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大力出奇跡,將運載貨物的航天器像電磁炮一樣彈射出去,脫離電磁軌道之後再由航天器本身攜帶的燃料輔助推進,以達到克服空氣阻力保持航天器速度的目的,到了預定軌之後也是由航天器本身攜帶的燃料進行姿態調整。

  雖說短,但是最短的一條軌道總長度也有7公裡。

  顯然,四條貨運電磁軌道長度並不一樣,長度的不同主要是用以運送不同類型的貨物。

  簡單的說就是,可以承受更大加速度的貨物,其適配的配送軌道就越短,反之越長。

  就拿這條最短的電磁軌道來說,7公裡的長度,簡單換算一下,就可以粗略估算出通過這條電磁軌道發射上太空的貨物大概要承受450個G的加速度。

  其實如今人類輕輕松松就可以用電磁炮令炮彈的加速度超過60000個g,不過貨物可不是炮彈,不僅質量比炮彈大,且太大加速度是會把有些貨物壓壞的。

  而由於電磁軌道加速的特點,貨物只有還在軌道上才會受到電磁力的加速,所以物體從靜止被推到第一宇宙速度,必然是在軌道上完成的。

  這就需要保證軌道必須是磁懸浮的,否則若是有實體接觸的話,如此大的速度,一次發射所產生的摩擦熱量就足以將軌道或者航天器融化。

  遠遠望去,這四道貨運軌道加上一道載人軌道猶如一個巨人將手掌虛握後置於地面之狀,五道軌道就想如來那掌中佛國的五根手指一般,看起來甚是宏偉,令人不禁聯想到些許神話色彩。

  當然,由於中間的載人軌道是呈弧度上升之狀,眼光獨到的網友往往暗地裡將其看作是一根較突出的中指。

  嶽淵在網上就偶爾看到一些宣傳軌道質量加速器的視頻下有一些‘扣天之指’的評論。

  不得不說,不論什麽年代,評論區永遠都是神隱之地。

  這會兒嶽淵接到了朱丕特的消息,說是行李托運手續已經辦好了,登機牌置辦完畢。

  回了一句明白了之後,嶽淵便兩位保鏢一起向已然就緒的空天飛機登機口與朱丕特匯合。

  空天飛機的形狀跟飛機類似,不過為了減少發射阻力,機翼被設置成了後掠折疊式,發射的時候機翼就想蟬翼一般收起來。

  為了匹配軌道質量加速器,空天飛機腹部內設置有一架電磁基座,降落所用的輪子此刻則縮在機腹內。

  起飛前被固定在電磁軌道上的空天飛機,從外表上看,呈半包圍將軌道包住,就像是被軌道從底部貫穿一般,穩穩地在上面滑行。

  嶽淵接過朱丕特辦好的登機牌,步入機艙內。
    由於買的是頭等艙,此次倒是少了些許嘈雜。

  頭等艙一共有八個座位,步入艙內,嶽淵發現其他位置的乘客已然滿座,他目光掃視了一圈,見其余四位乘客兩男兩女,聽其稀疏的談話可以分辨,關系應該是一對夫妻和一對情侶。

  夫妻之中的男人梳著大背頭,雙眼之間的鼻梁處有些凹陷,應該是個戴眼鏡的,不過已經摘下了。

  嶽淵知道,原因是空天飛機規定,從啟動至太空過程不允許乘客佩戴眼鏡,這是為了乘客安全考慮。

  男人早早就將眼鏡摘下,想來是個守規矩的人。

  看女人精致的打扮與其談吐話題判斷,這對夫妻應該是生意人。

  至於那對較為年輕的情侶,男的黑發微卷,黑眸置於深陷的眼眶之內,五官立體,一副歐洲人模樣,大概率是個意大利人。其情侶則是黑直長的秀發和水汪汪的大眼睛,典型的亞洲面孔,還說著一口純正的中文,應該是國人。

  說實話,這個時代可不興崇洋媚外,而是反過來,所以看見這樣的搭配嶽淵感覺有些奇怪。

  其言語間,嶽淵依稀聽道阿爾忒彌斯之類的字眼,想來應該是去月球阿爾忒彌斯基地的。

  航天事業發展至今,人類在地外已經建設了不少基地,所以除了科研人員外,也有許多正常人居住在基地裡頭,或工作或旅遊,不一而足。

  因為天宮空間站在這個時代已經成了一個中轉站,所以一般座空天飛機前往太空的,都是去月球或者火星的。

  嶽淵一行四人並不多話,只是禮貌的點頭示意,便各就各位。

  沒過一會,機艙內便響起了航班介紹廣播:“尊敬的旅客們,大家好,歡迎乘坐本次空天航班,我是您的機長。現在,我將為大家介紹本次航班的信息。”

  “本次航班般號為:神舟KT666,起飛時間為BJ時間下午16點30分,目的地為天宮空間站,預計電磁軌道在軌加速時間為102秒,空天飛機發動機助推加速部分為190秒,軌道交匯對接時間為3小時40。”

  和貨運一樣,載人軌道也需要航天器本身燃料助推,原因也是脫離大約全長三百公裡的加速軌道之後,雖然速度已然很快,但航天器本身依舊處於大氣層內,必須使用航天器本身燃料助推繼續推動,否則會因為阻力問題使得航天器失速墜毀地面。

  當然了,要是將載人航天器還在軌道的時候加速超過第一宇宙速度,那當然好,只是這樣一來,軌道長度就需要更長了。再保證加速度不超過6個G的話,估計總長度得達到六百公裡才行。

  所以從本次航班介紹的數據中就可以大概算出,空天飛機回在軌道上被加速到大概6公裡每秒,再由空天飛機本身燃料助推,完成從6公裡每秒以同樣的加速度加速到7.9公裡每秒,這個過程需要190秒。

  在這190秒中,空天飛機將以弧線形式劃過地球上空,路經2223公裡之後進入與天宮空間站對接的預定軌道。

  接下來就是長達3個小時40分鍾的姿態調整、軌道對接等動作了。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軌道質量加速器的缺陷了。

  所以說,大規模載人進入太空的最佳方案其實是太空電梯,奈何如今人類並未掌握能夠支持建造太空電梯的材料,只能退而求次,選擇建造技術於材料條件都達標的軌道質量加速器。

  若是隻用於貨運的話,軌道質量加速器也不差就是了。不過,雖然缺點擺在這,但是比起傳統化學火箭推進卻不知強上多少倍。

  大規模太空建設靠的都是它。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