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星辰大遠航》第3章 軌道質量加速器
  第3章 軌道質量加速器
  當然了,嶽淵也給在京實驗室留了不少自己的血清樣本以供研究。

  對此他並不反感,既然那種未知物質已然絕版,那就從收益體開始研究,研究出一些東西的希望還是有的。

  可以說,現在嶽淵等七人比熊貓還熊貓,也難怪之前朱丕特如此謹慎了。

  說實在,為了安全起見,按理說嶽淵也應該留在京師的,不過一來七人所表現的特征並無二致,二來木衛四基地確實還少不了他,三來嶽淵個人也已經習慣在木衛四基地工作,所以最終他還是選擇回到木衛四上。

  嶽淵洗了個澡,然後舒舒服服地看了一會之前朱丕特拿過了的文件,上面都是一些熒惑基地的專家基本資料。

  這次前往木衛四基地,嶽淵不僅要在廣寒宮基地順走一個專家,還要在熒惑基地弄一個走,誰讓那五位得力專家留在地球了呢,不補充一下的話,工作可不好開展。

  對於嶽淵的合理要求,上頭也是十分乾脆就批複了。不僅如此,還給木衛四基地配送了一套最先進的設備用於研究。

  研究什麽自不用多說,肯定是關於基因類的,意思不言而喻,就是讓嶽淵在那邊也把這個項目抓起來,正好可以與地球環境的實驗數據組對照。

  嶽淵雖不是主攻科研的,但他的科學素養還是有的,要不然也坐不上這個職位,屬於知道多但不精的那種,說是真正懂理論技術的領導也沒錯。

  設備已先一步往木衛四運送了,估摸這現在已經越過火星軌道了。

  放下文件,嶽淵進入了夢鄉。

  瀚海從東至西大約一千公裡,以遊輪的速度,大約28個小時就能到了,也就是一天多時間。

  清晨醒來清潔完畢,習慣性的鍛煉了一下身體再用完早餐,很快就到了響午。

  遊輪靠岸,嶽淵簡單的收拾了一下生活用品,便向碼頭而去。至於其他行禮以及物品,自有相關人員安排。

  這次返回木衛四,嶽淵可是帶了好多地球特產,諸如各種罕見的瓜果蔬菜、肉類食品之類的,在木衛四基地都是極為受歡迎的。

  難得回一趟地球,嶽淵自然不會錯過機會。

  遊輪緩緩停靠在碼頭上,遊客們陸續下船,嶽淵雖不是正經遊客,但也跟著遊客大部隊有序下船,誰讓他有專機不做非要犯賤坐船入藏呢。

  “咦,巧啊,那不是那個嶽什麽淵的麽!”

  剛走下輪船,嶽淵便聽到似乎有人在呼喚自己,尋聲望去,果然見碼頭上於熙熙攘攘的遊客中,一女子衝自己招手。

  嶽淵視力很好,雖然相隔較遠,他還是看到那女子臉頰上隨著笑容露出的淺淺酒窩,正是昨日船頭偶遇的許焰詩。

  嶽淵注意到,這會兒許焰詩旁邊還有一位稍微高一些,戴眼鏡的姑娘,想來就是她說的同學了。

  “巧”嶽淵提橫握著小行李箱,三兩步走到兩人面前打了聲招呼,然後露出笑容道:“兩位在等人?”

  “是啊,這不在等你這個大帥哥呢.”許焰詩眼鏡滴溜溜的轉了一圈回答道,不過剛說完,她立刻打了個哈哈:“啊哈哈,開玩笑的開玩笑的,我們在等同學。”

  這玩笑可不興開啊。

  感覺到在自己右側不遠處的朱丕特壓了壓帽簷,嶽淵心中吐槽了一句。

  兩人又隨便交談了幾句沒營養的話,然後嶽淵便以趕路為由告別了這個熱情的姑娘。

  碰到如此投緣的姑娘,若是其他時候,嶽淵倒也不介意多聊聊的,奈何自己如今有些特殊,許多東西不便多說,況且選擇座遊輪走水路已經給朱丕特與其余幾個保鏢的工作帶來了極大了壓力。

  嶽淵是個能體會下屬的人,這也是許多人信服他的原因之一。
    一路無事,嶽淵一行四人坐上一輛朱丕特已經安排好的車,水路換陸路,向軌道質量加速器所在駕去。

  軌道質量加速器,其實就是一個大號電磁彈射器,或者說大號的電磁軌道炮。

  軌道質量加速器的原理是利用電磁相互作用,將航天器加速到第一宇宙速度,向太空射去。但實際上由於空氣阻力的關系,很難在軌道上就加速到第一宇宙速度,所以現實是待航天器離開電磁軌道後,再用自身燃料輔助加速從而掙脫地球引力,抵達太空後也是用自身燃料系統進行軌道姿態調整,與天宮空間站對接。

  相比於傳統的化學火箭,軌道質量加速器的幾乎全是優點,首先是發射成本大大降低,畢竟軌道質量加速器一旦建成,那便是一勞永逸的設施。

  其次航天器可以重複利用。當然,並非傳統的載人火箭發射艙,而是空天飛機。相比於傳統返回艙,空天飛機可以實現滑翔回收,成功突入大氣層之後,空天飛機就是一個特大號的飛機。

  軌道質量加速器與空天飛機的搭配,使得載人空天往返的成本直線下降,甚至可以實現航班次的發射,為人員在地面與天宮空間站的往來提供了便利的交通。

  同時也使得人類能夠在近地軌道建設更加龐大的空間站。

  其實當初種花家(種花=中華)有設想過建造太空電梯,但受限於材料技術,只能退而求其次,建造技術完全成熟的軌道質量加速器。

  畢竟自上個世紀初以來,種花家的電磁炮技術便已獨步全球,而在軌道材料領域,也因當初高鐵的發展獲得了十足的技術積累。

  可以說種花家能建造軌道質量加速器並偶然,也非外星黑科技,而是實實在在的技術積累。

  所以說令人意外的,反而是軌道質量加速器的選址。其實最初方案是建在低緯度地區的,畢竟低緯度地區可以更好的借助地球自轉以節省能源,物資運輸與建設條件也比高原地區好。

  只是由於軌道加速器的龐大耗電量問題,最終還是選擇放在雪區。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這兒電力管夠。

  瀚海工程沿途配套建設的十個水電站,巨大的海拔落差為水電站帶來了強大的發電能力,再加上雪區太陽能、風能資源豐富,可以為軌道質量加速器提供了足夠的能源保障。

  相比於其他地區需要調配全國電力來說,再次架設遙遠的輸電系統來說,這無疑是最好選擇。還有一點好處,那就是這地方海拔高,空氣畢竟稀薄,相對的空氣阻力也較低海拔地區小。

  況且,因為瀚海工程的關系,將來會使得原本大片沙漠盆地也變成了適用水路運輸的存在,從而使得大宗貨物得以通過輪船運送入藏。從另一方面來說,也降低了運往軌道質量加速器的費用。

  再加上種花家在高原地區建設的經驗與技術積累,使得質量加速器的選址最終塵埃落定。

  當然,要建設如此巨大的軌道質量加速器當然不是種花家一家的事,畢竟這玩意建成之後可不止種花家一家使用。

  所以相比於瀚海工程的單乾,軌道質量加速器工程變成了一項國際合作項目,米、歐、俄等傳統航天強國或地區通過合作投入了巨大資金,阿三、帶英、日、寒、巴西、埃及、以及諸多中東國家也沒有錯過這次機會,紛紛加入這項偉大工程之中。

  種花家自是來者不拒,畢竟軌道質量加速器這種關系到人類太空探索的裡程碑式工程,也不可能獨自使用。況且有那麽多夥伴擠破頭加入合作,那資金不就不用愁了,簡直是雙贏嗯、多贏。

  來到軌道質量加速器現場,嶽淵再次看到了這項工程的浩大。

  在一片星羅棋布的配套建築之中,那條如滑梯般的衝天電磁軌道尤為顯眼。

  從嶽淵所在的位置望去,可以看到軌道質量加速器的地面部分呈圓盤狀,地面電磁軌道如同卷盤蚊香圈一般層層盤旋,地面這由內而外一圈圈環繞的部分總長度大約有兩百二十多公裡。

  整個軌道質量加速器佔地面積最大的就是這部分。

  (本章完)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