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新三國終結者》八、中國異族及其國家(一)
??夷

中國古族名。東夷族的自稱為「人」,夷從人從弓,「弓」古意為穹。夷即天底下的人或天底下的大人,本與炎黃同祖,戰敗後,與華夏族融合,被歧視所以成為古代華夏族對住在東方和東北方以鳥為圖騰的各少數民族的貶稱,為夷。廣義的東夷還包括住在東北方的肅慎系諸部。(徐夷)、萊夷、玄兔、樂浪、高驪、滿飾、鳧夷、索家、束屠、倭人等。九夷又分為畎夷、於夷、陽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等。「九」是言其多,實為許多東方族類相近的民族的統稱。商代時的人方為商所滅,後來大部分淮夷小國均被魯所滅。萊夷為齊所並。太昊就是遠古東方地區夷族的一個大酋長。是伏羲第四代居陳(今河南睢陽縣)。其後裔分支最著者,有任(今山東濟寧市),宿(今山東東平市),須句(在今東平縣境),顓臾(在今山東費縣)等,均在洛水流域。少昊、舜、皋陶出自東夷,少昊的後裔著名的有郯氏、莒氏、萊夷等,以上均在今山東,商的遠祖也是東夷。以後的淮夷、南夷、徐夷均為東夷南遷後之別稱或其支系。傳說蚩尤亦屬東夷族遠古時之首領,戰敗後,一部分被迫退居南方,留北方的曾建立過黎國,後亦被炎、黃兩族消滅,被俘之民在兩周時稱「黎民」。漢時,又把西南各少數民族統稱西南夷。

東胡

古族名。其先為玄夷、奚夷。又稱山戎、北戎,因居匈奴以東而名。相傳最早實名鮮卑,曾建無終國於屠何(徒河)城(今遼寧錦西西北)在燕趙之北,為燕之勁敵。春秋戰國以來常常侵擾燕地,後為燕將秦開所破,活動在今西遼河上遊老哈河西喇木倫河流域。秦末東胡日漸強盛,曾向匈奴要馬,向閼氏要土地,後為匈奴冒(音mo)頓單於擊敗,退居烏桓山(在今內蒙阿魯科爾沁旗)一帶的稱鳥桓,退居鮮卑山(在今內蒙古呼倫敗爾盟大興安嶺東北或洮兒河之南)一帶的稱鮮卑。當時在東胡之側還有林胡、樓煩、肸(音西),貊等族。趙武靈王和趙將李牧曾大破林胡、樓煩、滅煩、襤破東胡,東胡退卻千餘裡、燕築長城以禦之。當時北方的匈奴尚未強盛起來,寇邊之事尚不多見。

鮮卑

古族名。東胡的一支,最初遊牧於今西喇木倫河與洮兒河之間,秦漢時附於匈奴。北匈奴西遷後,進入匈奴故地,留居故地的匈奴餘眾十萬落也自稱為鮮卑。桓帝時首領檀石槐在高柳北彈汗山建庭立製組成強大的軍政聯合體,分為東、中、西三部,各置大人率領。檀去世後,聯合體瓦解。步度根、柯比能等首領附屬漢、魏。西晉南北朝時,慕容皝、慕容泓、慕容垂、慕容德、禿髮鳥孤,拓跋猗盧、乞伏國仁先後在北方建立過前燕、西燕、後燕、南燕、西秦、南涼、代等七國,代又是北魏前身(前燕滅於前秦,存在三十三年;後燕滅於北燕,存在三十三年;西燕滅於後燕,存在十年;南燕滅於東晉,存在十二年;南涼滅於西秦,存在十七年;西秦滅於夏,存在五十四年),後改稱魏,代滅前秦,存在六十一年。北匈奴西遷後留居原地的東部匈奴也自稱為鮮卑。語言屬東胡語(古蒙古語)的分支。北魏是西晉時北方強國。習俗與烏桓同。

由於鮮卑族的漢化,隋唐以前鮮卑已不再作為一個政治實體和民族實體而存在,但他們的後裔在隋唐兩朝均居要位。隋唐的建立者楊、李二家都是鮮卑化的漢人;而他們的母妻又是漢化的鮮卑人,居相位的就有20餘人,其它達官貴人不勝枚舉。其著名人物有長孫無忌,宇文愷、元稹、元好問等……。

契丹

古族名。東胡的一支,有文字、語言屬古蒙古語族東胡語支。原為鮮卑宇文部的一支。曾臣服北魏、突厥和唐,北魏時活動於今內蒙西拉木倫河一帶。公元九0七年耶律阿保機代遙輦氏為契丹主,並八部為一國,九一六年稱帝(神冊元年)國號遼。相繼征服周圍奚(即庫莫奚)、習、黑車子、室韋、女真、烏古、吐渾、黨項、韃靼、沙陀、阻卜等部,攻取營(遼寧朝陽)、平(河北盧龍)等州。九二六年滅渤海。九二七年,耶律德光繼位,九三六年援石敬塘叛後唐建立後晉,石敬塘割燕雲十六州以獻。前後立國二百一十九年。公元一一一五年滅於金。留原地的契丹人為金的屬居。一部西遷新疆建立西遼又稱哈喇契丹、黑契丹。前後又延續八十八年(一一二四至一二一一年)。遼與五代共始,與北宋同終。西遼亡後,一部西遷伊朗克爾曼省建立兒漫王朝稱後西遼,轉信伊斯蘭教。另一部入雲南。

室韋

源於東北九夷的封稀氏又名豕韋。室韋又是皮屋(蒙古包),的譯音又名失韋。豕韋是以養豬為生的一個氏族。在靺鞨之北。下有五大部、數十小部,臣屬突厥。唐時從太宗至懿宗與唐友好。以後蒙兀室韋部與韃靼族融合,成為以後蒙古族之皇室。語言與契丹同,蒙兀室韋是缽室韋的分支,缽室韋的先民是西周前的彭或發的分支。



三代前古族名。肅慎東胡契丹的遠祖之一。初名麽和系,善造車,少昊之後。夏代奚仲為車正。活動在遼東半島以及環渤海地區,商代為諸侯國,南北朝時稱庫莫奚與契丹同是鮮卑宇文部的一支。先是服屬於突厥(在契丹西),唐太宗時內附。唐在奚置饒樂都督府,改五部為五州,任大酋長可度者為都督。賜姓李,安史之亂前常叛唐,唐末、契丹漸強,奚被契丹征服,逐漸與契丹融合。奚最強時與契丹並稱「兩蕃」。語言與契丹同,奚為以手作辯之示。

鳥桓

古族名。東胡的一支亦稱鳥丸,戰國以來常與匈奴、鮮卑聯合騷據燕趙北方沿邊各郡。燕趙曾築長城以禦之。漢初附匈奴,武帝以後附漢,遷至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塞之外。建安十二年曹操自征鳥桓,俘二十萬人,以後遼東太守公孫康又擊之,遷鳥桓萬餘落入中原,部分留居東北,後漸與各地漢族和其它民族融合。語言與鮮卑同。

肅慎

古族名。亦作「息慎」、「稷慎」,其先為玄夷,傳說舜時已與中原有聯繫。源於夏、商之前,臣服於周。曾貢楛矢、石弩(有毒之弓箭中人即死)史家多認為秦漢和隋唐時挹婁、勿吉、靺鞨、女真(又名女直)等族均和它有淵源關係。

挹婁

古族名。來源於肅慎。是肅慎系統的一支,公元前三世紀至五世紀分佈在長白山北、松花江、黑龍江嚇遊。東濱大海、住土穴、種植五穀、好養豬、織麻布、作瓦鬲,也從事狩獵。產貂皮、赤玉。各部落自有首領,父子相傳。自漢以來受夫余奴役,三國曹魏黃初(二二0至二二六年)中,才擺脫了夫余的統治,向魏納貢。北魏時稱勿吉、靺鞨。肅慎族除挹婁外,尚有裨離、養雲、寇漫汗、一群、牟奴、模盧、末利、蒲者、繩余、沙樓等國,前四國曾向中原朝貢,後六國歸東夷校尉統管。

靺鞨(末合)

古族名。來源於肅慎,是肅慎系統的一支,兩漢時稱挹婁,北魏時稱勿吉。隋唐時稱靺鞨。分佈在松花江牡丹江及黑龍江中下遊,東至日本海。部落眾多,後發展為粟末、伯咄、安東骨、指涅、號室、黑水、白山等七大部。其經濟文化生活已比肅慎勿吉時較高,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兼狩獵。北朝至隋時多次朝貢。唐武後聖曆元年(公元六九八年)

靺鞨諸部和高句麗一部,以粟末部首領大祚榮為首建立渤海國,初稱振國,亦稱震國。玄宗先天二年(公元七一三年)派崔忻至渤海,封大祚榮為左驍衛大將軍,渤海郡王,設置勿汗州,加授為勿汗都督,改稱渤海。渤海也按漢製建立政治經濟制度,使用漢文。以後經常至長安朝貢,請封號,並多次派學生到京師學習文化。最盛時有五京一十五府,六十二州。上京設在龍泉府(今黑龍江省寧安縣城西南東京城鎮),遼太祖天顯元年(公元九二六年)被滅。靺鞨在五代時稱女真。渤海,本是靺鞨粟末部,屬高麗。高麗亡,粟末據挹婁的東牟山,首領大祚榮建國稱王。開元十年(公元七二二年)唐封黑水靺鞨大酋長倪屬利稽為勃利州刺史(今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開元十三年,在此置黑水軍,次年又置黑水都督府。



古族名。亦稱「貉」,秦漢時與貉並稱,其後史家註明貊居北,貉居東北。又註明:「貉即貊也。」以後貉貊往往連稱。或異寫作「貉」,「穢貉」、「藏貊」。一說「貊」即山戎」,一說來源於「北發」。或以為「貊」散處中國北方,「貊」居東北,因族類相近,語言相通,遂逐漸融合為一族。秦漢以來,聚居在嫩江、松花江一帶稱為夫余。一部分向東遷徙,分佈於鴨綠江,圖門江一帶。貉、都是高句麗的分支,或高句麗之先民。

夫余

古族名。國名,又稱「扶余」、「鳧余」,為貉族之國,本地也。分佈在松花江中遊平原上。最早建國在今吉林市,以後遷農安,並以今吉林農安為中心,南至今遼寧省北境,東與「挹婁」接,北有弱水(黑龍江)。從事農業,產五穀,又出馬、貂、赤玉、大珠。用柵作城,有宮室、倉庫、牢獄。部落首領有「馬加」、「牛加」等稱號。邑落有豪民,名下戶皆為奴僕。法律嚴苛,殺人者死,沒其家人為奴隸(三國志魏志)。兩漢時也世代向漢朝貢。晉至南北朝時,多次受鮮卑族慕容氏和高句麗的襲擊。因國事漸弱,五世紀時,居地被靺鞨(勿吉)所佔,余部遷入高麗境內,後為高麗所滅。前後延續六百餘年。

豆莫婁,夫余之後,一部遷嫩江東,又名達莫婁。

高句麗

中國古代東北民族名、國名。亦作高勾麗。屬,貊系統。漢武帝時置玄菟郡,屬縣有高句麗,因族名縣,其地約當古鹽難水(今渾江)及小遼河流域(今蘇子河一帶)。

高句麗於西漢末年建國,都國內城(今吉林省集安縣城),祖先為夫余。

高句麗建國後,仍屬漢玄菟郡。後屢次侵漢,漢降之。三國時曾助曹魏司馬懿討孫淵,後又侵魏,魏降之。

以後,高句麗和鮮卑慕容氏互相爭戰不已,終於被後燕降服。

南北朝時長期臣服於北魏,接受北魏封贈,後遷都平壤,成為朝鮮半島三國之一。改稱高麗。

女真

古族名。亦稱女直,來源於唐代黑水靺鞨。五代時分佈於黑龍江、松花江下遊。原為遼的屬部。北宋末年(一一一四年)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各部。於一一一五年建立金政權,稱帝,前後共一百一十五年。至一二三二年後為元所滅。

金亡後,至一五八三年,建州女真興起,首領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於一六一六年稱帝,國號金(史稱後金)至一六三五年,皇太子極嗣立又改女真族為滿州,一六三六年太子極即皇帝位是為清太宗,又改國號為清。



古族名,其先為燧人氏。古代漢民族對西方各少數民族的泛稱。戎的支系部族因居的地方不同而名稱不同。殷周時有犬戎、緄戎、鬼戎、玁狁(又名獫狁、葷粥、獯粥、熏育、熏允等)。春秋時有巴氏之戎、北戎、西戎、允姓之戎、伊洛之戎、驪戎、茅戎等,在秦之西北還有狄、邽、冀之戎和義渠、大荔之戎、薑戎、姬戎、陸渾戎,戰國時晉北有林胡、樓煩之戎,燕北有小戎等。這些戎的部落在與漢族或同族間的鬥爭中,均被消滅或融合了。如徐戎為吳所滅,鬼戎(鬼方)為周所逐,秦所滅,玁狁早在黃帝時就被逐北遷,其餘在後來均為齊、秦、楚、燕所滅。有些戎族如姬戎、薑姓之戎,本是周人,只是因文化,經濟比較落後,所以周人也把他們稱之為戎。犬戎在周秦時為漢族在北方的主要強敵,又是匈奴之先民。漢族史藉有時又把羌和戎連稱,把戎和狄連稱。



古代漢族史藉對住在北方各少數民族的泛稱。狄亦作翟。其先為葷粥,傳說在殷代為鬼方,周代為玁狁。春秋時長期活動於魏、宋、齊、魯、邢各國之間,公元七世紀時分為赤狄、長狄、白狄三部。他們又各有支系,統稱北狄。秦漢以後,也融合於漢族和其他民族之中。玁狁在春秋時叫戎或狄,是匈奴的先民。

匈奴(胡)

古族名,國名。是古代北方一個強大的遊牧民族,活動於長城以北廣大漠區。第一個單於駐頭曼城(今蒙古包頭市境內)。戰國以前又稱胡。胡,是匈奴的自稱,又是他稱。漢族史籍把住在東邊的稱東胡,住在西邊的稱西胡,西胡又是漢族對匈奴及其以西各少數民族的泛稱。住北邊的稱北胡。匈奴經常侵犯漢朝北方和西域各族。公元前二0九年,冒頓殺其父頭曼,廢推舉製自立為單於。冒頓在位期間,勢力最盛,控弦之士達三十萬,南並樓煩、東滅東胡,西逐月支,北服丁零等族。到老上單於時,又從伊黎河流域逐走月氏,服烏孫,遂成東至遼河,北抵貝加爾湖,南至長城,西至蔥嶺的一個草原大國。漢武帝時曾兩次派大將軍衛青、霍去病和李廣深入漠地二千裡大敗匈奴於寘顏山(今杭愛山南支)、狼居胥山(今烏蘭巴托東側)。以後匈奴分為南北匈奴。南匈奴附漢,屯居朔方、五原、雲中一帶(今內蒙地),助漢守邊。北匈奴留居漠北,仍經常入侵北方內地,燕、趙、秦曾分別築長城以禦之。東漢明帝、和帝時曾派祭彤、吳棠(出高塞闕),竇固、耿忠(出酒泉塞)、耿秉、秦彭(出居延塞)、來苗、文穆(出平城塞),分四路出擊,大敗北匈奴於天山和蒲類海,兩次奪得伊吾城(今哈密),竇憲、耿秉又大敗北匈奴於燕然山(今蒙古人民共國和杭愛山),降者二十萬人,命班固刻石而還。永元三年竇憲率漢軍再次大敗北匈奴於金微山。匈奴戰敗後,便離開了蒙古高原,向西遠徙,從此,便一蹶不振,其故地全部被鮮卑族佔領。留下的余部曾建立悅般國,其王仍稱匈奴王。西遷的北匈奴曾在四世紀到歐洲,四世紀末戰勝阿蘭人、東哥人,又戰勝羅馬帝國,建立匈奴帝國,東起裏海、西至萊茵河,公元四五一年沙隆之戰失敗,四五三年阿提拉逝世,帝國迅速瓦解。十六國時,入居塞內的匈奴族劉淵自稱漢王,存在二十五年(中間改國號為前趙)亡於後趙。赫弗鐵連氏建夏,存在二十四年,亡於吐谷渾。沮渠氏建立北涼存在四十二年,亡於北魏。匈奴是以犬和狼為圖騰的古老民族之一。

柔然

古族名。一說是東胡苗裔,一說是匈奴別種,又名「蠕蠕」、「芮芮」、「茹茹」。始祖木骨閭鬱久閭氏原為鮮卑貴族奴隸,四世紀時率眾萬餘人逃亡,依附純突鄰部。至其子車鹿會時始有部眾,首領屬鮮卑族,部民多為高車突厥族,後漸強大,自稱柔然。始建庭於額(音遏)根河上遊粟水一帶。五世紀至六世紀時,遊牧於蒙古高原,首領社侖在四0二年自立為可汗。最盛時,北至貝加爾湖,南至陰山,東北到大興安嶺,東南至西喇木滄河,西達準喝爾盆地。先與北燕、後秦友好,曾數犯北魏。前後存在二百餘年。後臣服於北魏,再後為突厥消滅(公元五五五年),余部入關中,一部分人逃至中亞和歐洲。

突厥

古族名(廣義包括鐵勒各部落)。公元六世紀時遊牧於金山(今阿爾泰山)一帶。首領阿史拉原為柔然鍛工、後至首領土門時,率眾擊敗鐵勒收眾五萬餘落,五五二年破柔然,建政權於鄂爾渾流域上遊的都斤山。被稱為突厥第一汗國或前汗國。疆域最廣時,東至遼海。西達裏海(一說鹹海),南至阿姆河南、北至貝加湖北。有文字、官製、刑法、稅法等。從西魏、陳、齊、周至隋、唐時期,是中國北方的主要強大民族。當時西魏、北周、北齊及隋末不少起義首領,包括李淵、均爭向突厥求助。齊、周兩朝還爭向突厥獻媚,聯姻,並不斷厚輸財揚,突厥日益驕橫。陀缽可汗曾對其下說;「但使我在南邊兩兒常孝何憂於貧。」隋文帝即位後,不再給突厥送禮,突厥怨叛,起兵入寇,文帝採用長孫晟「離間強部,扶助弱部,遠交近攻」之計終於製服突厥,後一度屬隋。隋開皇二年突厥分裂為東、西兩突厥。語言為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唐貞觀四年被降*,高宗永徽元年擊擒*車鼻可汗,*亡。顯慶二年破降西突厥,西突厥亡。永徽二年(六八0年)突厥反唐復國稱後突厥,並有鐵勒諸部及黠戛斯骨利乾等地。七四四年唐破後突厥,七四五年回紇滅後突厥。突厥故地全歸回紇所有。在內蒙烏蘭察布草原岩畫中有大量的突厥古文字元號。還有大量的山羊圖,山羊是突厥汗國的象徵,唐闕特勤碑額上的山羊符號與岩畫上的山羊圖形十分相似。

突騎施

古族名。原屬西突厥。唐武則天時,勢力漸盛,聖歷中(六九0—七00),徙牙帳於碎葉川(今吉爾吉斯共和國楚河流域)為「大牙」,以伊麗水(今伊犁河流域)的「牙帳」為小牙,有文字。玄宗開元前,黃姓蘇祿部強盛,開元後,黑姓蘇祿部代興,屢遣使朝唐。突騎施蘇曾娶吐蕃,*,唐三國女為可敦,後因使者在安西受辱,蘇祿反唐攻安西、唐與大食曾聯兵攻之,以後戰敗被部屬殺死。代宗大曆初(七六六年),葛邏祿強盛遂取代突騎施,zhan有西突厥故地五弩失畢地區,包括碎葉城,怛邏斯城。

葛邏祿

古族名。突厥之一支,有三姓,一是謀落,一是熾俟,一是踏實力,常稱三姓葛邏祿,唐初屬薛延陀,後屬西突厥乙注車鼻可汗,唐平乙注後,歸唐。顯慶二年(六五七年)唐以謀落部為陰山都督府,熾俟部為大漠都督府;踏實力部為玄池都督府,後又分熾俟部一部為金護州。天寶中,助回紇攻後突厥,強盛後取代突騎施zhan有西突厥故地,統治七河流域,建牙於碎葉城(在楚河南)。德宗貞元五年(七五九年)曾與吐蕃、白服、突厥連兵攻回紇後失敗,一時在漠北、西域形成回鶻,黠夏斯、吐蕃、葛邏祿、大食五國爭鬥的局面。文宗開成五年(八四0)漠北回鶻汗國亡。大部西遷。其中十五部進入葛邏祿境內。十世紀中葉,與回紇等族建立喀喇汗國(黑汗國)。十二世紀初,服屬於西遼,後名哈喇魯,降元。葛邏祿是突厥諸部中最先接受伊斯蘭教的部落。

鐵勒

古族名,漢稱丁零,後音變為敕勒、狄歷鐵勒等。因所用車車輪高大又稱高車。隋以前分佈甚廣,東至獨洛河(今圖攔河)以北,西至西海(今裏海)。分西部鐵勒,北部鐵勒,東部鐵勒三部。以後,東部鐵勒西遷與西部鐵勒會合在交河西北自立為王,首領阿伏至羅為「侯婁匐勒(匐音泌)大可汗,北部鐵勒奉回紇部樹者為主,先臣屬北魏,後分屬東西突厥。其漠北十五部以薛延陀與回紇為最著。高車,也是以狼和犬為圖騰的部落。丁零曾助漢破匈奴,以後一部入居塞內。

薛延陀

古族名,國名。原為鐵勒諸部之一。由薛和延陀兩部合併而成。最初遊牧於土拉河流域,役屬突厥。唐貞觀初,首領夷男率部七萬,重返漠北鄂爾渾河流域,趁勢聯合回紇等部抗擊*。唐太宗封夷男為真珠毗伽可汗,遷牙帳於烏德犍山,有勝兵20萬。汗國疆域東起大興安嶺,西抵河爾泰山,南界河套,北至色楞格河。境內包括回紇、仆固、同羅、撥野古、阿跌、習等部。後反唐失敗,夷男死。其子自立為多彌可汗,後又被回紇人殺死。國人另立其侄咄摩支為伊特力失可汗,後降唐,唐於其地置六府七州,各以其首領為部督、刺史。

黠戛斯

古族名。漢稱結骨、堅昆,主要部分居住在今葉尼塞河上遊,從事農牧業和狩獵,有文字,今稱鄂爾渾——葉尼塞文。薛延陀亡後,貞觀二十二年附唐,唐以其地為堅昆都督府。黠戛斯破回鵑後,受封為大河汗,十至十二世紀大批黠戛斯人移居天山西地區,與當地居民融合成為我國今日的柯爾克孜族和中亞的吉爾吉斯人。

回紇

古族名,國名。公元六*七年回紇開始建國。原為鐵勒十五部之一。其先世可追溯到丁零(漢魏時期)或狄(春秋時期)。北魏時,是東部鐵勒的韋紇部落,後來人口繁衍分支為葯羅葛、胡咄葛、咄羅勿、貊歌息訖、阿勿嘀、葛薩、斛素、葯勿葛、奚耶勿。總稱九姓回紇。六三二年收契苾、撥悉密及葛邏祿三部,稱外九部,又稱九姓回紇,後又加上阿跌部,又稱十姓回紇。最先葯羅葛部酋長吐迷度一面接受唐的封號,一面自稱可汗。遊牧於鄂爾渾河和色楞格河流域,臣屬突厥。唐初為反抗突厥與薛延陀、仆固、同羅、撥野古等部結為聯盟,後又為突厥征服。天寶三年(七四六年)回紇、葛邏祿、撥悉密三部乘突厥內亂合兵攻殺突厥可汗骨咄葉護,推撥悉密酋長為頡跌伊施可汗。在唐的幫助下,回紇葛邏祿又攻殺頡跌伊施,立骨力裴羅為骨咄祿毗迦闕可汗,受到唐的承認,並封骨力裴羅可汗為懷仁可汗。建政權於烏德犍山(即抗愛山)與昆河(鄂爾渾河)之間,稱回紇汗國。轄境東及室韋、西逾金山、南控大漠,成為當時西北方繼突厥之後的一個大國,曾助唐平安史之亂,密切了與唐的關係,世世與唐友好受唐封贈,多次與唐聯姻。貞元四年,自請改稱回鶻。唐開成五年(公元八四0年)為黠戛斯所破。部眾分三支西遷:一支遷吐魯番盆地,稱高昌回鶻或西州回鶻;一支遷蔥嶺西楚河一帶,投奔葛邏祿,稱蔥嶺西回鶻;一支遷河西走郎,稱河西回鶻,遷入吐魯番盆地的西州回鶻,成為維吾爾族的先民。回紇文在八世紀至十五世紀曾流行於今新疆吐魯番盆地和中亞楚河流域。

黑汗

古西域國名。又名黑韓。九世紀中葉,由樣磨、葛邏錄(割錄)、熾俟、九姓烏護等突厥語各部聯合組成的一個大汗國。在西州回鶻之西,又稱喀喇汗國,實行雙王製,由汗國內最長者任大可汗,次長者任副可汗。大可汗稱為阿爾斯蘭(突厥語意為「獅子」),喀喇意為「偉大」、「最高」。副可汗稱博格拉(意為「公駝」)。大可汗王庭在八喇沙兗(今吉爾吉斯共和國托克馬克東),副可汗王庭在怛邏斯(今哈薩克共和國江布爾)和疏勒(今喀什)。歷史上是第一個接受伊斯蘭教的突厥民族的王朝。公元九九九年破波斯薩曼帝國,領有阿姆河以北中亞地區。公元一00九年滅於寘。國力到達最盛時期,與宋不斷有交往。一一四0年,喀喇汗王朝在河中地區的統治者布裡特勤伊卜拉欣脫離東部大可汗的統治宣佈獨立,自稱桃花(意為「中國」),博格可汗。從此,統一的喀喇汗國分裂為東,西兩個汗國。西遼時服屬於西遼,元時服屬於元。

喀什,又稱喀什噶爾,又稱斡耳坎特(意為「汗城」)。

喀喇可汗王朝同當時中國的其他幾個皇朝都有密切的外交貿易關係,由於唐朝皇帝曾以公主下嫁回鶻,故回鶻世代稱中國為舅。五代以後到喀喇可汗時亦不例外,稱宋朝皇帝為「漢家阿舅大官家」自稱「外甥」。史載:喀喇王朝派出的使團多達五十多次。這些使團實際上多是商隊,運去的貨物以乳香為大宗,運回的主要是絲織品、衣服、金銀器皿和茶葉。喀喇可汗王朝與遼的關係也很密切,互相聘向也相當頻繁,並結為姻親,每當春天,大地鋪上綠毯時,契丹商隊便運來了中國的商品。喀喇汗同高昌回鶻、西夏是近鄰,交往更多。



古族名,源於小月支。一說和匈奴有淵源關係,一說屬粟特系,曾附屬於匈奴。魏晉時散居上黨郡(今山西晉東南),與漢人雜處,從事農業,受漢族地主的奴役,被稱為「羯胡」。信奉胡天「襖教」(拜火教),晉時石勒曾建立後趙政權存在二十二年,滅於冉魏。

韃靼

古族名。最早見於唐代記載,為突厥統治下的蒙古族的一些部落。有九姓、十三姓之分。突厥衰亡後逐漸強盛起來。與唐、宋、遼、金均友好。其活動擴大到原室韋所在地,當時許多室韋人也自稱韃靼,在漢族史籍中,也與室韋同稱。後為蒙古族另一支所並。元亡後,明清時又把東部成吉思漢後裔各部稱為韃靼。



古族名。殷周到南北朝,活動在今陝、甘、川等省,從事畜牧業和農業。最早受匈奴統治後附漢。秦漢時和秦漢多有爭戰。漢元鼎六年(公元111年),就有滅氐王,設武都郡以統之的記載。這是漢朝在氐族居地設郡縣之開始。當時統治氐人的郡以下設道不叫縣。如廣漢郡有剛氐道,甸氐道,蜀郡有湔氐道等。從秦漢至魏,晉南北朝,大批氐人被多次遷徙至內地,因此氐人大量接受漢族的文化和生產技術,說漢語,穿漢服,習農耕,從漢姓。十六國時前秦(氐符氐),後涼(氐呂氏)、成漢(巴氐李氏)等國均為氐人所建。秦漢前氐,羌同是一個族體,以後分為氐和羌兩個族體,氐以農為主,羌以牧為主,後來部分氐,羌南下至四川、西藏、雲南與土著先民融合,又成為現今西藏、四川、雲南、青海、藏緬語族各族的先民,又是構成漢族的重要組成部分。氐在甘肅還建立了一個仇池國(後稱南秦)其先為楊茂,存在二百一十年,後降附北魏。前秦存在四十三年亡於後秦;後涼存在二十七年,亡於後秦;成漢)後改國號為漢—存在四十三年亡於東晉。氐與羌,一說羌為大名,氐為小名,羌又稱薑戎故有「古西戎各族皆羌也」之說。

羌(薑姓)

最古老的族名。以羊為圖騰的燧人氏即是古羌戎的一支,本是西羌各族的共祖,後來落後了,變為少數民族亦為中國現有少數民族之一。殷商時,稱羌方,與商的關係時好時壞,後臣服於商。最早,羌人即與姬姓的周人世代通婚,並多次與周結成部落聯盟。周初在分封異姓諸侯時,薑姓貴族最多,如齊(今山東東北部)、許(今河南許昌東)、申(今陝晉之間)、呂(今河南南陽西),紀(今山東壽光)、向(今安徽懷遠)、州(今山東安丘)、鄣(今山東東平)、歷(今湖北隨縣)等都是薑姓的羌人封國。戰國時,羌人主要活動在河、湟地區,爰劍(秦之奴隸)逃回河湟後,教會羌人農耕、畜牧,被推為大酋長,羌人把奴隸叫做「無弋」,因之他被稱為「無弋」爰劍。秦強盛以後,爰劍之孫卬昂率大部羌人西遷數千裡,遂與其它羌部隔絕不相往來。據說其後子孫繁衍不息各自形成部落有一百五十多個,有記載的就有耗牛種越雋羌(西昌東南)白馬種廣漢羌(川西),參狼種武都羌(今甘肅武威)等……爰劍的曾孫忍和午仍留湟中。屬於別種的羌人還有先零、當煎、牢姐、發羌、唐耗等。羌的另一部還遷徙西域。漢時天山以南有婼羌,其西有蔥茈、黃牛以及西夜無雷,依耐、蒲犁等羌族所建之國。羌也是構成漢族的重要組成部分,秦、漢時羌與秦漢亦有過多次爭戰。十六國時,姚萇建立後秦存在三十三年亡於東晉;北宋時黨項羌李元昊建立西夏帝國,與宋時戰時和,存在一百九十多年。史載炎、黃兩族原來也是羌的兩個大支,應該說夏、周、秦之先祖亦均是羌人,傳伏羲也是羌人。西王母也是羌人。三代以後部分羌人南下後與南下之氐人又與當地土著融合形成今日川藏、滇、青諸省各族的先民。唐武則天時,西域尚有許多羌人所建之小國。

三苗

古族名。又稱有苗。梁啟超認為三苗即蠻為「苗」之音轉。最早分佈在江淮,荊州一帶,實為是九黎之後。堯、舜、禹均與苗族打過仗,舜時即被遷到三危(今甘肅敦煌一帶,戰敗被俘的一些人成為奴隸稱「苗民」)下落無考。又說,西羌之本,出自三苗,羌姓之別也。以後南方的苗族可能是三苗一些部落的後裔。又說:三苗是渾敦、窮奇、饕餮三族之苗裔,南下後,君九黎,故謂之三苗。反映了炎黃之爭和炎、黃與東夷族之爭。宋以後之苗、瑤族,可能都是武陵蠻之後裔,無論苗、瑤支系均以百計。

九黎

古族名。是東夷系的一個重要氏族,蚩龍是他們的首領。兄弟八十一人,是為八十一個兄弟部族,以金作武器,並能呼風喚雨熟知天文氣象。後與黃帝戰於涿鹿,失敗被殺。一部分留居北方,建立黎國,以後為周所滅。一部份被炎、黃族所俘。一部分退回南方,是後來南方苗蠻各族各個部落的先民。



古族名。分佈於湘、鄂、川等省,稱呼很多。在湘西居住著古老的以犬為圖騰的盤瓠蠻,又稱武陵蠻。後來武陵蠻一部北遷中原陸渾(今河南嵩山東北)餘眾又稱五溪蠻(雄溪、楠溪、辰溪、西溪、武溪)。在今鄂西,以東地區居住著以虎為圖騰的廩君蠻又稱巴蠻或巴郡南郡蠻。四川嘉陵江邊還有愛好歌舞,以射虎為事的板楯蠻。當時巴渝舞已成為漢朝廟堂的一種歌舞。人死後,以獨木舟為葬具,名為船棺葬,後來船棺葬的消失,說明板楯蠻從西漢時起,正經歷著與漢族融合的過程。蠻族後來又繁衍到豫、浣、皖、贛等省,出現了豫州蠻,荊州蠻等。蠻族以種植穀物為主業,也從事狩獵、紡織等業。西漢以來,漢王朝就在這些地方設郡立治加以統治徵收賦稅。如對武陵蠻徵收「貢布」大口每歲一匹,小口二丈,向廩君蠻除徵收賦錢外,還徵收賨布八丈二尺,雞羽三十簇,向板楯蠻每戶納「貢錢」四十(因板楯蠻在漢時期經常被徵募作戰屢著戰功,曾助漢高祖攻下關中,所以蠻中七姓渠帥得以免除租賦,其他一般蠻戶則實行輕賦。板楯蠻在漢時又稱為「賨民」因其交納的賦稅稱為「賨」,以布代賦稱為「賨布」。)

百濮

古族名。秦漢以前分佈於楚國江南各地。無統一君長,故名百濮,後與當地各民族融合。又說:百濮的一支,到了雲南與土民融合成為西南哀牢一帶的濮系各族。

百越

古族名。秦漢以前即已分佈在長江中下遊以南,部族部落眾多,故又稱百越。越又為古國名,亦稱於越(姒姓),始祖是夏少康庶子,戰國時為楚所滅。越之南有甌越、閩越、楊越、南越等。相傳百越的一支到了雲南成為今雲南傣族的先民之一。古越的一支到了台灣成為今台灣高山族的先民之一。



古族名,百越的一支,又是魏晉以來,對分佈在川、滇、黔、桂、粵地區一些少數民族的泛稱。僚和濮人交錯而居,濮住山區,越僚人則住河谷地區,是兩個不同的族。「僚」古滇越人,「鳩僚」之後又稱「葛僚」、「圪僚」。古滇越人和「僚」後來又分別形成雲南德宏的傣族(又稱金齒、白衣)和西雙版納的傣族(又稱茫蠻),「僚」的一部又成為雲南壯族的一部。(今天在壯族地區有些部族仍稱「僚」或「葛僚」)。是南越的後裔。

南越

古族名。國名,古代南方越人的一支,也稱南粵。秦於其地置桂林,「南海」和「象郡」。秦末龍川令趙陀兼並三郡,建立南越國。漢武帝時曾助漢擊敗閩越的進攻,後來南越又反漢、漢武帝元鼎六年(一一一年)滅南越,置九郡。

閩越

古族名。古代越人的一支。秦漢時分佈在今福建北部,浙江南部的部分地區。秦以其地為閩中郡。首領無諸傳為越王勾踐之後,漢初受封為閩越王。治東治(今福州)。後分為繇和東越兩部,漢武帝元鼎六年,東越王餘善後漢失敗,部分族人被遷至江淮地區。

駱越

古族名。古越的一支。為百越西方部落,秦漢時主要分佈在今廣東、廣西及越南北部,與現在我國的壯、黎等族有密切的淵源關係。

甌越

古族名。又稱東越東甌。傳為勾踐之後,秦漢時分佈於今浙江甌江,靈江流域。首領搖助漢滅項羽,惠帝時封東海王。因都東甌(今溫州市),又名東甌王。武帝時遭閩越攻擊,族人被遷居江、淮一帶,後來均逐漸與漢族融合。

揚越

古族名。被遷居到江淮一帶的閩越甌越人,居揚州的很多故又稱揚越,以後又是對越人的泛稱。留在原地跑到山上居住的越人則泛稱山越。

黨項(西夏)

古族名,又稱黨項羌,古羌人的一支。南北朝時活動於今青海黃河上遊和四川松潘以西山谷地帶。唐代,吐蕃興起,逼黨項北遷,故地為吐蕃佔領。安史之亂,吐蕃,黨項聯軍反唐失敗,郭子儀把散居在靈、鹽、慶諸州的黨項人遷到銀州(今陝西米脂)以北,夏州(陝西橫山)以東地區。形成東山部落和平夏部落。唐末,平夏部落首領拓拔思恭率部助唐鎮壓黃巾起義,被封為夏國公,節度使,賜姓李。從此黨項便據有銀、夏、緩、寡、靜五州。歷經五代,黨項利用當時藩鎮爭戰,朝代更替,勢力逐漸強大,割據一方。到宋寶元元年(一0三八年)首領李元昊正式稱帝,定都興慶府(今銀川市),國號大廈,史稱西夏。其地東盡河套,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控大漠,方園萬餘裡。其政治、軍事、文化制度均仿唐宋。與宋時戰時和。西夏王國從景宗元昊到末主李現共傳十帝,歷時一九0年,於一二二七年為蒙古所滅。李元昊稱帝時曾創造西夏文。後失傳,今已發現。陰山,曼德拉山、賀蘭山岩畫中均有黨項文字。



古族名,國名。氐羌族之一支是從叟人中分化出來的。分佈在四川偏西地區,曾參加武王伐紂之盟,到蠶從時始稱蜀王。以後杜宇(望帝)禪位於開明(杜宇相)遷成都。周慎靚王五年(公元前三一六年)滅於秦。秦於其地置蜀郡,主要從事農業,以後蜀人與入川之秦人,逐漸融合,成為後來漢族的組成部分。杜宇生於朱提(今昭通),教民務農,娶朱提梁氏女為妃,以汶山為畜牧,南中為囿苑。其後保子帝「雄長僚僰」,意即控制了滇、川、黔邊僚人僰人地區。「有滇、僚、賨、僮、仆之富。其時,在蜀之西還有「徙」(在漢嘉今四川天全雅安)還有「邛都」(在今四川西昌、涼山)兩個獨立的大部落。



古族名。春秋戰國時分佈在川西滇西北地區,是「六夷」的一個古老民族。後與南下的氐羌族融合。笮在今四川鹽源、鹽邊及雲南華坪、永勝、寧蒗一帶。產名馬名笮馬,體形較小,但能負重有耐力,適應山間小路。為歲納貢品。



古族名。國名。《山海經?海內經》巴為太昊之後。《華陽國志?巴志》又說:巴為黃帝,高陽氏之後。主要分佈在今川東、鄂西一帶,廩君為著名首領。因以前居湖北長陽西北,後向川東擴展。因助武王克殷封為子國。稱巴子國。為廩君蠻、板楯蠻、武陵蠻、江夏蠻(又稱五水蠻)的先民。戰國時,巴與蜀「世代有爭」遂北向聯秦,秦借口救巴,遣歸儀,司馬錯率兵入蜀,蜀亡後,又滅了巴,苴(在今四川北部昭化一帶)。東漢西晉時,廩君蠻與板楯蠻已逐漸融合稱為巴人或賨人。漢末一部分巴人北上歸附漢中的張魯,以後,宕渠的巴人也北入漢中,曹操把巴人也遷入漢中,曹操把巴人遷到略陽與氐人雜處,又被稱為巴氐。後來巴人與漢人的差別已逐漸消失,其餘巴人和苗、瑤族融合。苴:蜀王封第葭萌為苴侯,命其居地為葭萌,因其弟私親巴人,故蜀、巴世有戰爭。又說,苴,實為巴族之一支。其時,巴之四周降苴以外,還有賨、共、濮、奴獽、夷蜑諸蠻。奴獽、夷蜑均為被統治之國。「共」是賨的分支,是板楯蠻,七姓渠師龔姓之別稱。



古族名,國名。氐羌族的一支。「僰」是自稱,又是他稱。秦時滇東北的僰道(今宜賓)曾為僰候國的所在地,後來大量僰人淪為奴隸,稱僰僮。秦漢修五尺道和西南夷道都以僰道為起點,向南延伸從會無(今會理)渡瀘(金沙江)至高狼(今會澤、巧家)直至滇中,沿途均為僰人居住地區,稱為濮人之邑。濮,古讀為僰又稱滇僰。《水經?漢水注》引地理風物誌說:「夷中僰最仁有人道,故字從人」。這是因為僰族當時經濟文化有較高發展之故。西漢末年朱提(今昭道)的僰人已修了「千傾田」,種植水稻。冶銅技術也較為發達。今滇中的通海,江川至石屏一帶是西漢的勝休縣,王莽為了鎮壓僰人把勝休縣改為勝僰縣。公元一世紀,僰人首領若豆,孟遷起義擊敗了王莽派來的二十萬大軍,可知滇中直到西漢末年乃是僰人的主要聚居地區。武帝設益州郡後,「靡莫三屬」和「滇王」不再見於史冊,是時滇國已衰,滇之名也隨之消失。

這一時期並沒有大量僰人遷入滇中的記載,說明也是原業滇中地區的主要居民。



古族名,又稱僕人。魏晉南北朝稱濮。唐稱卜子蠻、宋元稱蒲蠻,卜蠻。明清稱哈喇,卡瓦、卡喇、崩龍,為現今布朗族、佤族、德昂族的先民。住在古雲南西南部的濮人不是南方的濮人,也不是滇中的「僰人」,更不是春秋時參加武王伐紂和成王成周之會的濮人。古代元江因流經濮人居住地區故又名「卜水」。殷商時,卜人就向商王朝獻「矮狗」(短狗),向周王獻丹砂。直到明清時期,王朝仍規定順寧(今風慶)的蒲蠻以矮狗(即短狗)為貢品。當時「儋耳」「焦僥」也是濮人,後來分化為「卜子」和「望」兩族。前者形成今天的布朗族,後者形成今天的佤族。又:相傳古代南方百濮的一部到雲南後也可能與雲南的濮人融合。另一部或屬巴或屬楚,屬楚的巴人,是近代布依、侗、水族的先民。



古族名。東漢末至三國時,是滇池地區和滇東的主要居民。王莽鎮壓僰人起義的二十萬大軍,都是從天水、隴西、廣漢、巴蜀等地征來,這些地區都是叟人住地。叟又稱氐叟和僰人稱氐僰一樣。南中叟人主要分佈於滇中,滇東及四川西昌一帶,與秦漢時期僰人分佈的地區大體相同。說明他們之間有一定的近親或繼承關係。叟人大量移入滇中,是民族壓迫的結果。僰的名稱消失又和叟人大量南遷有關。原來以僰人為主的滇池地區和朱提郡(今曲靖)由叟人取代(今晉寧縣晉城),滇池地區成為雲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昆明

古族名。漢晉時,居住在滇西滇東和滇中山區的「編髮,隨畜行徙」的一些部族,叫昆明諸種,或昆明之屬。是雲南境內人數最多和分佈最廣的民族集團。當時,漢人把雲南境內各少數民族又泛稱為「夷」或「夷種」。稱大種曰「昆」,小種曰「叟」。與昆明人同時存在的還仍有嶲(音西)、笮、邛等同族部落。屬於「隨畜遷徙,毋常處,毋君長」的原始社會時期。他們多次阻斷了漢武帝尋求通身毒(印度)的通道。東漢時,劉尚渡瀘擊「昆明諸種」追至不韋(今施甸)並在洱海和保山地區設西部都尉(後改為永昌郡),管理這一帶的「昆明」人。住在滇池以東的「昆明」人,在他們住地都留有「昆明」這個地名。諸葛亮南征後,移南中勁卒青羌萬餘家於蜀。「青羌」,與交納賦稅的賨叟不同。他們當是住在山區從事遊牧的「昆明」人,與住在壩區從事農耕的「僰」、「叟」人處於垂直分佈狀態。史載三國時雲南有所謂「上方夷」和「下方夷」之分。「上方夷」即是山居的昆明人。西晉以後,朱提郡的「叟」人和「僰」人大量西遷,滇東遂成為「昆明」人的主要聚居地區。由於居住在「爨」氏統治地區的東部,後來又稱為「東爨」。但族屬上區別於「西爨」。蜀漢時,原居住在滇西的「昆明人」,又大量移居至滇中和滇東北與原來居住在那裏的「昆明」人匯合。隋唐五代時聚居在滇東北的昆明人曾建立過「羅殿國」。「滇僰」西遷和「昆明」東遷,是東漢至隋唐時期民族遷徙的主流。

烏蠻、南詔

古族名,國名。唐時主要分佈於今四川、雲南南部、東部、貴州西部,為東爨、六詔的主要部分。屬氐、羌氏。唐時以烏蠻為主體包括白蠻等族曾建立過南詔國。開始以蒙舍首領細奴羅建立大蒙國(貞觀二十三年,公元六*九年),以巍山為首府。開元年間其王皮邏閣在唐的支持下統一了六詔(蒙舍詔、浪穹詔、施浪詔、瞪賧詔、越析詔),遂建立南詔國,遷都太和城(今雲南大理市南太和村西),被封為台登郡王,後又封為雲南王。六詔的統一,成為唐朝在西南抗拒吐蕃的屏障。天寶九年(公元七五0年)反唐陷姚州,臣服吐蕃,後屢敗唐兵,將唐勢力逐出雲南。安史之亂後。又乘機北取嶲州南部地,繼向周邊僚蠻部落大事開拓。歷史上叫西開「尋傳」,其國土,西至伊洛瓦底江上遊東至滇黔邊界烏蒙、烏撒部,南抵紅河上遊,同時築拓東城(今昆明市),以控東南,成為唐時西南一大強國。貞元十年(七九四年)又轉而通唐反吐蕃,奪取了神州都督府址(今劍川、鶴慶、麗江、中甸一帶)和昆明城(今鹽源)。又南征「茫蠻」、「黑齒」等部,拓土南至女王國(今泰國南奔一帶)。大曆十四年遷都陽苴咩城(今大理市)。歷傳十三王,其中,十王受唐冊封,前後共三四七年。唐天復二年南詔中興五年(公元九0二年)為其清平官(宰相)鄭回之後鄭買嗣所滅。主要原因是連年用兵,曾西掠驃國,兩陷安南、掠邕州、攻黔州。四次攻打越嶲、成都擄掠搶殺,民怒沸騰,終於引起廣大奴隸和百姓起義,鄭買嗣只不過利用了這個時機而已。

白蠻、大理

古族名,國名。段思平,出自白蠻大姓,世為南詔貴族。公元九三七年,原通海節度史段思平滅大義寧國(南詔亡後,相繼出現大長和、大天興、大義寧三個小國),建立大理國。大理國基本上繼承了南詔的疆界,段思平在位時作了一些改革,後為大臣楊義貞所代。僅四月,鄯善(今昆明)領主高升太起兵滅楊義貞,恢復段氏政權。繼後,高升太驕橫跋扈,遍封其子弟於八府、四郡,實際上控制了大理政權。公元一0九四年,段氏讓位給高升太,高氏自立為王,號稱:「大中國。」但是其他領主不服,起而反高。二年後,政權復歸段氏,高氏任大理相。當時少數部族首領相繼進行封建割據。三十七部中的於矢部(今曲靖地區東部和貴州的西南部)建立「羅殿國」,「些麽徙」部(今曲靖地區南部和玉溪地區東部)建立「自杞國」。滇南各部則各自稱為「特磨道」(今文山州),「羅孔道」(今紅河州外),「白衣道」(今元江及附近地區)等等。當時在西雙版納地區還有「景龍金殿國」。這些大小領主都是後來土司的前身。不過,大理政權基本還是穩定的。一直與宋修好。宋王朝也於太平天國七年(公元九八二年)大渡河上建造大船:「以濟西南蠻夷之朝貢者」。為了加強與西南各族的政治經濟聯繫,宋王朝還封大理王為「雲南八國都王」。後來改封為「雲南大理國主,統轄姚、嶲州界山前山後百蠻三十六鬼主,兼懷化大將軍、忠順王」。淳化五年,政和七年進一步冊封大理王段和譽為「雲南節度使、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空、上柱國、大理王」。宋末,大理國是南宋王朝抗禦蒙古貴族西部戰線的主翼。公元一二四四年大理將軍高和統率雲南各族人民在九禾(今麗江九河)打退了蒙古軍隊的進攻。在這次戰爭中,高和戰死,至今九河地方還保著「白王塔」的遺跡。元滅南宋後於元憲宗四年(公元一二五四年)派軍南下攻克押赤城(今昆明市)俘段興智,大理國亡。大理國前後傳二十二世,共三百一十八年,大體和宋朝起訖的時間相同。白蠻是現在白族的祖先。宋時(北宋、南宋)均與大理國友好,無戰爭。大理亡後,滇東三十七部些麽徙自杞國還對元軍進行了頑強的抵抗。



古烏蠻、白蠻大姓,又是古地域名。魏晉南北朝時由今雲南東部地區統治集團爨氏大姓演變而成。晉宋至隋唐時爨氏分為東西兩部(均在雲南東部),大抵以曲靖至建水為界。東部以烏蠻為主,西部以白蠻為主。元代一般以烏蠻為黑爨以白蠻為白爨。明以後爨則專指「羅羅」。西爨地區的白蠻,是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以滇僰、叟、爨為主體而不斷融合其它各族(主要是遷入這個地區的漢族)人民而形成的一個接受漢族文化較多的民族集團。當時住在洱海地區的「河蠻」及其附近的「松外蠻」,雖都是「白蠻」的一部分還不在爨氏統治的範圍內。

東爨的烏蠻,主要居住著「昆明」人的許多部落。號稱「昆明十四姓」、「烏蠻七部落」。主要有「阿竽路」(今東川)、「阿猛」(今昭通)、「夔山」(今大關、鎮雄)、「盧鹿」(今宣威及貴州水城西)、「磨彌劍(今宣威、曲靖)「暴蠻」(今貴州興義、普安)以及四川涼山地區的「勿鄧」。

到了唐宋時期,雲南腹地的白蠻和烏蠻,通過異源同流和同源異流的不同途徑,逐步形成今白族和彝語支的彝、納西、哈尼等族。



古族名,國名。滇又稱滇僰,意為滇池的僰人。滇國以僰族為主體,在其轄境內尚有「昆明」「叟」等族。氐,羌之別種,史稱氐僰,亦稱羌僰,當為氐羌族中的氐人。羌族又是從氐羌族分出來的一大族體,夏以前即有部分氐羌族南下四川、雲南、貴州等省。戰國時楚國農民起義領袖莊礄失敗後率眾數千經貴州入滇,征服了夜郎和滇池地區周圍的莫勞浸,靡莫等數十個部攻,建立滇國,稱滇王(在數十個部落中,以滇為最大)。莊礄原想在滇池地區蓄積力量,然後返鄉與楚國統治者決一死戰,後因秦遣司馬錯奪取楚國的黔中郡(公元前二八0年),隔斷了歸路。起義者隻好留下來同滇池地區的人民共同從事開發。史載「今西南諸夷,楚莊之後」,「自夜郎以西,皆莊礄余種」。實際上應該是不同族屬的融合和經濟文化交流的結果。滇國的形成比「巴」「蜀」稍晚,其轄境相當於武帝時益州郡的範圍。在滇國形成前僰族早就與內地有交往,在雲南江川,晉寧、楚雄、祥雲等縣出土的青銅器文物其文化發展水平與中原一致,就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古族名,國名。撣國在古雲南永昌郡西邊(今中緬邊境),早與中原有友好往來,撣人為緬甸東部撣邦的基本居民。居住在雲南的撣人是傣族的先民之一。

附國

古族名。國名。地在今西藏地區東部,屬漢代西南夷之一。《隋書?附國傳》載:附國距蜀郡二千裡,其境南北八百裡,東西一千五百裡,民二萬戶。產青稞、小麥、牛、馬、金銀。東與嘉良夷、南與薄緣夷,接西為女國,東北為黨項。後為吐蕃兼並。附國為羌族所建之國。

女國

古族名。國名。六世紀中葉存在於青藏高原,保持著母系製,有關記載見《北史》、《隋書》。女國原名唐氂(蔥茈)又說女國即羊同地處蔥嶺以南,北接於闐,東接吐蕃,有萬餘戶,世代以兩女王共管國政,王夫名金聚,不預政事。俗貴女輕男,婦女任吏職,男子為軍士,生子皆隨母姓。地產金、鹽、硃砂、麝香、氂牛等,常售鹽於天竺,售金器於吐谷渾,人民以狩獵為生。曾數次與黨項、天竺爭戰,隋開六皇六年遣使朝隋,玄奘《大唐西遊記》記此國為「蘇伐刺拏瞿怛羅」(梵語)、意為金氏即產金之國。女國曾受吐蕃統治,後與羊同象雄合併,後為吐蕃兼並。與此同時,在青藏高原東邊還有另一個女國,《新唐書》說它源於西羌,東女王號「賓就」。女官號「高霸」均為世襲。有戶口四萬餘,大小八十餘部落有湯、董等大姓,國人居層樓重屋散在山谷間。有文字。隋大業中(六0五——六0八年)蜀王楊秀曾遣使招撫,唐武德至天寶初(六一八——七四二年)數遣使朝唐,受唐封。天寶後轉尊男子為王,受吐蕃役屬。唐貞元九年又請附唐,此後其王雖受封於唐,但又結好吐蕃,故又稱「兩面羌」。其地望在今四川茂汶之西,雅安之西北,阿壩藏族自治州境內中心在大金川上遊。《新唐書》記南詔國稱之為「西山女王」。又說象雄,羊同、蘇毗、孫波乃女國之別稱後均為吐蕃所並。

吐谷渾

古族名。亦作吐渾,鮮卑族的一支。首領吐谷渾是鮮卑慕容氏單於涉歸之庶長子,最初遊牧於遼河流域,後西遷至青、甘一帶,始以吐谷渾為姓氏。國人多為羌人,實際上是羌化了的鮮卑族國,受漢文化影響也很深。南北朝時先屬北魏、宋、齊。到誇呂時首領始稱可汗,建庭於伏俟城(今青海省青海湖西岸),諸曷缽時附唐,為唐附馬,封青海王。龍朔三年為吐蕃所滅。歷三百五十年,後來,餘眾遷靈州,再遷朔方,再後與當地漢族和其他民族融合。

吐蕃

古國名,族名。族人大多為羌族。公元七世紀至九世紀時,由住在青藏地區以雅隆部落為首的農業部落聯盟所建。最早的首領為達布聶賽囊日論贊父子。在贊普松贊乾布時降服蘇毗(孫波)、女國(唐氂、蔥毗、羊同、象雄)等部,自山南匹播城(今澤當、瓊結)遷都羅些城(今拉薩)建官製,立軍製、定法律、創文字,統一賦稅,採用曆法,重視農牧業,形成了以吐蕃國為中心的集權奴隸主貴族統治。原崇奉本教,後改信佛教(喇嘛教),九世紀中,贊普達磨死後,統治集團分裂,奴隸,屬民起義,吐蕃瓦解,前後存在二百餘年。至宋、元明初時,史籍仍沿稱當地土著族,部為吐(土蕃,或西蕃、西番)。「蕃」是藏族的自稱,是「本教」之「本」的音轉。「吐」是漢語「大」的音轉。是時「吐蕃」入唐,又自稱「大蕃」。詳見前唐吐蕃段。

夜郎

古族名,國名。屬越僚系。初屬南越,武帝滅南越,降漢,封為夜郎王。漢使至夜郎,王問:我與漢孰大?後世遂以「夜郎自大」譏諷高傲自大之人。傳其先為漂流在江中竹筒中出生的嬰兒,未出生前即啼哭不止,後為一女子抱至家中,夜半從竹中出,故名夜郎,長大後勇猛雄健,眾推為首領,以竹為姓,以夜郎為國名。其領地在今貴州省黃平縣以及雲南曲靖地區東部和文山、紅河東南部。夜朗附近尚有句(音勾)町、漏臥等國,後皆降漢。

;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