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少年李巴山》第一章 做生意啦
嶗山太清宮,四月廿八,此時山上山下,到處都是遊人。因為是藥王爺孫思邈的聖誕,所以平常人家爬山,燒香祈福,富貴中人坐轎,布施求壽。

無論人海之中有多少是虔誠的,還是有多少是功利的,這一切在苗顯眼裏,不過都是生意罷了。管他貧窮還是富有,只要不是神仙,就都有需求,就都得消費。還記得山哥跟他說過,對待所有的客戶要一視同仁,因為只要他們消費,他們的錢是不分高低貴賤的。山哥是誰?苗顯的山哥,就是rì後威震江湖的李巴山啊!不過此時的李巴山,還僅僅是苗顯的山哥。

苗顯和李巴山合夥在嶗山半山腰弄了這個攤子,主要經營宗教用品,道門、佛門來者不拒,山寨八卦鏡,曬乾的小葫蘆,木如意,自製木劍號稱桃木劍,親筆畫的各種不靈的符,號稱檀木的木梳,小核桃串的佛珠手鏈等就地取材的東西。

因為這裏是嶗山,沒有官府的人來收費,也幾乎沒有潑皮來搗亂,最重要的是人流量多,所以生意一直不錯,而且客戶都是來燒香的,素質也都不低,很少惹氣。總的來說,哥倆那是相當的滋潤了~~

今天上午李巴山沒來,藥王爺法會遊人太多,苗顯一個人應付地十分著急,好在他乾攤位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已經有了些職業素養,最起碼這標準的銜枚式微笑,從早上一直掛到中午,竟然沒從臉上掉下來。

正午的太陽上了中天,李巴山也上了山的中間。「唉呀媽呀,山哥,餓抽我了,怎才來呢,帶酒沒啊?」飢餓的苗顯一眼就現了混在人群中的李巴山。

李巴山笑道:「辛苦了顯子,今天廟會人多,給你累這樣!來吧,我給你帶了一斤牛肉。酒等收攤了想怎喝我陪你。」

苗顯左右手各抓了一把牛肉,等他把右手的吃完之後,說:「恩,來勁了!對了,山哥,早上你上鄭老二那要他欠咱們的錢,怎現在才回來呢?」

李巴山哼了一聲,眼中一亮,:「擦,那貨前天說的多好,說昨天早上給我錢,不耽誤咱倆今天廟會做買賣,結果昨天鼻涕一把淚一把,說沒錢,害咱倆只能依舊賣以前的東西。」

這時苗顯更來勁了:「可不是怎的,昨天早上他要是還錢,咱倆就可以去藥店進點藥丸,今天藥王廟會上一賣,利潤立馬好幾倍!後來呢?」

李巴山聞言苦笑兩聲:「哈哈,今早我又去要錢,鄭老二在家抽大煙呢,他說沒錢,我說你有錢抽大煙沒錢給我,就拿他家板凳給他兩下,他才給錢。旁邊人報了官,差點給我拘了,我把錢分了三成給捕快才脫身。」

苗顯深sè突然暗了下來,「山哥咱以後像這樣人就不能幫,說話不算話。看在鄰裡鄉親的份上才借他,這是好錢,咱們也沒訛他,他都還不上。」

李巴山一聽,也悶了口氣,「嗯,也不知道啥時候能改變現在的生活,整天跟這樣人打交道,不勝其煩,什麼時候咱們也能過富貴的rì子,與賢良、豪傑共舞,那是何等氣魄!」

哥倆此時對望了一眼,繼而又同時望著遠方,彷彿這滿山的遊人和自己的攤位都不存在。

就這樣直到黃昏,遊人也漸漸稀少了,雖然「靈丹」因鄭老二事件導致資金鏈斷裂而沒有賣上,不過在他哥倆這買小法器去道觀裡開光的遊人還是不少,大略算下來,也夠哥倆十天半月的吃喝。

哥倆正要收拾攤子,這時從山下慢步上來三人,一個中年道人,身後跟兩個少年,都和李巴山、苗顯差不多年紀。要說這是嶗山,道人多了去了,少年也多了去了,不過李巴山還是注意到了他們,苗顯也不例外。主要注意的還是其中一個少年,那少年,眉毛黑得亮不說,還特別的長!有多長?反正就是長!同時又打量了那個中年道人和另一個少年,那道人jīng神飽滿,身形挺拔,頭烏黑,皮膚很好很好,可一眼看去就是個中年人,這種感覺平時可能很難被注意,但細細一想,確實不可思議。最後那個少年,小小年紀居然眼含慈悲,看得李巴山和苗顯既感覺親切又起雞皮疙瘩。

起初李巴山和苗顯只是覺得這三個人有些特別,不過沒太放在心上。因為一來他倆在嶗山也擺了兩年攤,來來往往不知見過多少奇葩,二來他倆小生意的客戶範圍從來都只是包括信徒之流,而真正的宗教人士才不會光顧那些山寨八卦鏡之類的東西。

要說一切皆是緣法,那長眉少年眼力極好,一眼就看到李巴山、苗顯的攤位上的珠子手鏈上幾乎每個珠子都刻了一個「佛」字。這本來很平常的事嘛,佛珠佛珠嘛,沒「佛」字能叫佛珠嗎?也是李巴山哥倆山寨的勤快,雖然他們用的是小核桃做的珠鏈,幾乎沒有成本,不過本著要山寨就要山寨到盡善盡美的原則,哥倆把每一個珠子都刻上了字,有的刻「道」,有的刻「佛」,有的刻「仙」。不過這裏是嶗山,是道家的道場,而且哥倆為了迎合環境,在攤子旁邊插了一個旗子,上書「道法自然」,用以招攬顧客。所以長眉少年一眼看到之後,就覺得彆扭。

長眉少年問道:「二位店家,這裏是嶗山道場,而閣下的店名也叫『道法自然』,為什麼還賣帶有『佛』字的物件?」旁邊眼含慈悲的少年此時眼中除了慈悲,又多了一層詢問的意思,倆人一組合,跟雙簧差不多。

這種情況,以前也不是沒有遇到,一般遇到這種情況,李巴山會說:「客官法眼明鑒,只是此處人山人海,雖都是向道而來,不過也有看到佛珠而福至心靈的善人,我們雖是做生意人,卻也不好限人緣法。」苗顯會說:「客官有慧根呀,客官知道佛是大覺金仙呀,道佛不分家的啊,只要一心向善,都是一樣的啊!」這都是他哥倆長期在此處耳濡目染的結果,他倆身心修沒修別人不知道,那兩張嘴可算是各有接近半個出家人的功力,尋常信眾不開口則罷了,一開口基本上都被哥倆「福至心靈」了。

李巴山、苗顯剛要還「長眉」和「慈悲」二少年一個雙簧,忽然聽到那中年大叔道人,呵呵的笑了,很是爽朗,聲音不大卻讓人聽得很清楚、很舒服。中年道人說:「呵呵,人家二位小友做生意嘛,什麼『佛』啦,『道』啦。」

李巴山、苗顯哥倆一聽,頓時清爽了不少,沒錯,就是清爽的感覺!以前他倆那套說辭忽悠忽悠人,順便忽悠忽悠自己,開始還能有點樂趣,時間長了,也忽悠累了,而且自己都快信了。現在被道長一說,去偽存真,心裏突然沒那麼多包袱了,而且也省了眼前的一頓忽悠,頓覺脫啊,能不清爽麽。這不覺間,哥倆就有些愣神。

這一愣神不要緊,中年道長領著兩個少年繼續往山上去了,李巴山回過神來,趕緊追了上去,左手包在右手上,抱拳道:「道長有禮,小子姓李,諢名巴山,剛才道長看得通透,是巴山來嶗山出攤這兩年前所未見。或許別人也能看出,但卻只有道長點破,讓巴山好像突然開竅了,這難道不是道長與巴山有緣嗎?」

中年道長聞言微笑了一下,「長眉」少年眼睛一亮微微點頭,「慈悲」哥這時候彷彿更慈悲了。

中年道長正要開口,這時候,苗顯也回過神來,跑過來說:「你們好,我叫苗顯。剛才道長叔叔你的話,我有和巴山一樣的感覺啊,這樣,你們等等,我和山哥商量一下。」李巴山樂了,「商量啥,我知道,好的,哈哈。」然後巴山轉向道長他們,說:「道長,二位朋友,我兄弟倆也沒什麼好答謝的,我兄弟意思是如果三位不嫌棄,就請到敝攤挑選自己中意的物件,都不貴重,聊表寸心。」

中年道長剛才被打斷,此時不以為忤,微笑說道:「我可以說兩句了,哈哈,既然小友如此真xìng,黑眉,至善,你倆各去挑選一件。」

黑眉和至善來到攤前,黑眉看中一個小木梳,條紋自然,也很jīng致。至善則拿了剛才黑眉和他疑問的那個佛珠。

這時候苗顯看見中年道長站在原地未動,好奇的問了一聲:「道長叔叔,您不選一件麽?」

中年道長看苗顯機靈可愛,和藹的笑了笑:「都是年輕人的物件,我一把年紀就不湊熱鬧了,哈哈。」說完之後,想想一想,又說:「我雖不挑物件,不過也不好駁你二人的盛意,這樣吧,明rì卯時,後山來見,到時你二人來了,便知何事。」

哥倆這半天就等這話,立馬答應。這時候,黑眉和至善挑完了物件,三人正要離去。巴山突然想起什麼,開口說:「道長慢走,敢問道長尊號如何?」

中年道長三人越走越遠,道長哈哈大笑說道:「明rì見我,就知道了。哈哈哈哈。」

巴山和苗顯收攤下山,心神爽快,山風吹拂,好似神仙。苗顯走著走著跟李巴山說:「山哥,我現你有時候和平時不一樣。」

李巴山納悶,問道:「怎個不一樣呢?」

苗顯哈哈說道:「有時候一碰到像樣帶勁的人,山哥你說話就跟教書先生似的,全是文詞,之乎者也啊。裝文化人呢?哈哈。」

李巴山一聽樂了:「在這山裏擺攤都兩年了,經書都看了幾本了,再有你還說,要不是你這撮鳥上道德家借的《水滸傳》給我看,我說話能那味嗎?哈哈哈,走,跟灑家吃酒去。」

山上暮鼓敲響,山下依舊繁華。哥倆有說有笑往回走,算算今天的收穫,不止是金錢,還有遠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哥倆因為都是孤兒,相依為命,早就結拜為異姓兄弟,住在一起,不過可以保證,他們百分百不是基友。

剛到了城郭,正要直奔酒樓就碰見鄰居牛結實在逛街,平rì裡這牛結實和李巴山、苗顯哥倆關係處的非常結實。一見他倆,立刻緊張起來,趕緊拉住,說:「快跟我來,大事不好!」說完拉著他倆往僻靜處去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