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之玩轉大宋》四九六 東京保衛戰(三)
談判講究漫天要價,就地還錢,銀術可沒想到他隨口說的條件那李邦彥竟然一口答應下來,不禁有些疑惑。由於宗望的漢話並不熟絡,所以銀術可又用女真話將剛剛跟李邦彥所說之事跟宗望敘述了一番。

宗望沒有想到這個銀術可隨口開出的天價索賠,這李邦彥立刻就答應了下來。這個根本就不符合人之常情,宋朝就是再富有,也不可能短期內拚湊出如此天量的財富。莫不是宋軍真的在拖延時間!

宗望思忖了半天,問道:「你們多長時間能將犒軍財物湊齊。」

李邦彥道:「還請上國大王多多寬限幾日,畢竟這財物過於龐大。」

宗望道:「我隻給十日時間,若十日內金帛不到,我便親自率領大軍進城自取。」

李邦彥隻想早日離開軍營,那裏敢反駁,道:「放心!放心!小人定當稟告弊國皇帝,湊足勞軍之資!」

銀術可道:「三日內必須派丞相和親王來營中為質!」

李邦昌道:「一定照辦!一定照辦!」

李邦昌越是答應的痛快,宗望和銀術可越是疑惑。宗望道:「來人,先寫下文書,讓南國使臣簽字畫押。」

自有書記官將銀術可開出的條件一一紀錄,不一會議和條約就你好了。條約是用契丹文和漢字寫成,當時的女真文字還不成熟。李邦昌看了看漢字,確與銀術可所說的一致。

宗望道:「南國來使,若無異議就請簽字畫押吧。」

種師道這些年創編的評話風靡大江南北,尤其是那個《射鵰英雄傳》,更是家喻戶曉。種師道編寫故事將歷史的背景設定在了南北朝時期的劉宋時代,那個評話類設定了一個漢奸名為韓侂胄,李邦彥突然覺得自己要是簽了這個東西,跟評話裡的漢奸並無二樣了。想到此處他猶豫了起來。

宗望見他猶豫,怒道:「你為何不簽。」

李邦彥道:「王爺明鑒,小人只是使者。這合約只怕要弊國皇上同意用寶才算數。」

宗望道:「你也要簽,然後拿回你們的朝廷,讓你們的皇帝蓋章用寶!」

李邦彥跪在地上,看著合約顫顫微微欲哭無淚。

此時站在一旁的婁室大怒,他喝道:「這南蠻好生囉嗦,宰了他,直接打入東京倒還痛快些!」說著,抽出腰刀就放在了李邦彥的脖子上。

李邦彥慌忙答道:「我簽!我簽!」李邦彥就這樣成為了揭開中原靖康恥開局第一人!

宗望看著李邦彥簽字的合約,道:「你快些回去,休要誤了時辰。」

李邦彥道:「下官不會騎馬,能否給我派一頂轎子。」

宗望看著李邦彥,「哼」了一聲,道:「給他準備一個牛車。」

宗望趕走了李邦彥,左思右想也看不透李邦彥的來意。他不相信世界上竟然還有如此懦弱之人,更不相信堂堂的中原大國竟然不進行抵抗,就這樣答應了己方提出的議和條件。

宗望問銀術可道:「南國真想議和乎?」

銀術可道:「南蠻狡詐,不可輕信也。」

宗望道:「如今河北各處叛軍四起,到處襲擊我軍糧道,其他各地南朝勤王軍也陸續聚齊,此處非久居之地。我得最新戰報,宗翰遲遲無法攻陷太原!若南蠻借談判拖延時間,這宋國可是有百萬大軍的,若天下軍馬都匯聚此地,對我軍大大不利。」

銀術可道:「王爺,我定三日之期也有道理。明日幽州兵可到,後日劫掠附近州縣的猛安某克就可驅趕附近數萬百姓到東京,3日後,南城的投石機就可安裝完成,各種攻城器械就可打造完畢。若宋軍真想議和,3日後必然派遣親王來到咱們大營,那時節東京城防守必然鬆懈,我軍可乘機攻城,一舉拿下東京。」

宗望道:「那南蠻用詐又當如何。」

銀術可道:「即使詐降,我軍也準備停當,攻城就好。」

宗望點點頭道:「你要詳細安排,休要怠慢。」

李邦彥帶著所謂的議和條款交給欽宗皇帝,欽宗看到這些險些氣暈過去。這個條款中所需的金銀、金帛,別說十日,就給他十年,這東京城內也難湊齊。

欽宗皇帝無奈,隻好召集諸臣商議。這次他不僅召集了文官,就連四品以上的武將和平時不上朝的親貴也都召集在一起,召開了大朝會,商議議和之事。

李邦彥回到東京後立刻就從一個奴顏婢膝懦夫變成了趾高氣昂英雄,他在朝堂之上正氣凌然的敘述自己多麼剛直不阿,在金軍面前據理力爭,讓金軍作出了巨大的讓步,才得出如此優渥的議和條件。

種師中聽後已經氣的不想說話了,他此刻臉色蒼白,雙目緊閉,若不是在金鑾殿上,他只怕要拔出劍來直接斬了李邦彥。種世仁就戰勛貴的隊伍中,看到種師中這種表情,心中惶恐,生怕種師中當場發作,暴打李邦彥。

朝中文武聽完金軍開出的條件後,也都紛紛的議論開了。宋朝是中國歷史上比較富裕的朝代,到了宋真宗年間,宋朝的賦稅一年收入就高達1萬萬貫(古代的億是十萬意思)以上,這個收入一直到清末的洋務運動後才被超越。但是這些賦稅確不全是銀錢,而是包括糧食、布匹、茶葉、鹽巴等商品折價而成的。雖然朝廷定價是1兩黃金相當於10兩白銀100貫銅錢,但是這只是官價。實際上大宋朝黃金和白銀都是非常缺乏的,在北宋年間1兩黃金往往可以換成20多兩白銀,1兩白銀可以3-4貫錢。

金兵開出的價格按照官價換算成白銀的話也超過了1.1萬萬兩(500萬黃金算5000萬兩白銀,1000萬匹絹算1000萬),合算銅錢需要3、4萬萬貫。北宋朝廷是無法支付的,因為北宋賦稅雖然高,即使到了北宋末年的徽宗當政的時期,收入還有8000多萬貫,但是開支也是非常龐大的,北宋豢養官員、軍隊也都是歷史上較多的朝代,每年這些官員的俸祿、軍隊的餉銀,已經開始讓朝廷入不敷出了。到徽宗年間,朝廷已經開始虛增「會子」(一種紙鈔,最初叫交子)來你補朝廷用度的不足。

宋欽宗見眾臣議論紛紛,有些煩惱,道:「都肅靜,諸位臣工有何妙法,」

李綱出班道:「陛下臣有本上奏。」

宋欽宗此時一見李綱就頭痛,道:「李愛卿愛國之心,朕深感欣慰。但如今金人強勢,朕今日隻想討論如何湊齊賞賜的財帛,讓金軍速速退去,其他事宜一律容後再議。」

李綱真的有些惱怒了,他略帶頂撞道:「陛下,太祖皇帝立下規矩。官家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我朝歷來敬重士大夫,為何今日不讓微臣說話?」

宋欽宗一時語塞,無奈道:「汝有何言速速奏來。」

李綱道:「李邦彥所簽合約乃喪權辱國之事也,請陛下速斬此僚,召集天下兵馬與金人死戰!」

宋欽宗道:「還有嗎?」

李綱聽出了宋欽宗的不滿了,因此沒有繼續說。

宋欽宗並沒有理會李綱的話,繼續道:「其他臣工還有奏報嗎?」

張邦昌跳出來道:「陛下,李綱這才是禍國之言。那些金人,生性殘暴,昔年大遼國與之對抗不過數年就亡國滅種。當年金人與遼國決戰7000人就攻破了遼國百萬大軍。如今我朝雖說有兵馬百萬,可是太平日久,武備不全,不能力戰。而金國此時有精兵幾十萬,若以卵擊石,此乃自取滅亡之道也?

若給與金帛讓其暫時退兵,我大宋君臣齊心協力,內修仁政,外練精兵,等兵強馬壯之時就可即刻北上收復幽雲十六州,定可完成我太祖太宗之遺願也。」

李綱聽了肺都要氣炸了,道:「金人貪得無厭,今日許以重利,他日要再次南下又當如何。」

欽宗皇帝道:「休要提起他日之事,先過來眼前難處再說。張大人,咱們國庫之中還有多少金銀可以調動。」

張邦昌一聽這話就傻了,道:「陛下我朝每年賦稅雖接近1萬萬貫,可是用度也是甚巨,道君太上皇南巡又帶走了大量金銀。如今國庫幾乎無銀可調。」

欽宗皇帝一聽,啪一拍龍書案,怒喝道:「無銀可用?爾等一個個雍容華貴,驕奢淫逸,哪一個家中不是金銀滿庫。如今國家用錢之際,卻無錢可調。這些年朝廷厚待爾等,爾等入仕為官時,哪一個不是立志要為國盡忠,為民立命!到如今爾隻想聚財享樂,不知為國分憂,還有臉說沒錢!那查抄李彥的府邸就得錢百萬貫,一個宦官就有如此家資。張邦昌你家無錢嗎?」

張邦昌沒想到皇帝竟然發起火來,嚇的體如篩糠,道:「陛下恕罪,臣願出資10萬貫,助朝廷渡過難關。」

欽宗道:「我朝厚待士大夫,就是想讓士大夫有朝一日能夠為國分憂。今日丞相(張邦昌)帶了一個好頭,朝中文官四品以上都要捐資,朕也從內帑之中出黃金1萬兩,兩日之內各位臣工要想法湊足黃金20萬輛,白銀400萬輛,運出城去賜予金軍,以彰顯我中原大國乃誠心誠信之邦。其餘所需,由張邦昌、李邦彥為主全權負責,在百姓中徵集。」

種師中一聽,心中拔涼,沒想到天下居然有這等昏君。金人索要之物,九成竟然要讓著城中百姓貢獻,只怕這百姓要遭殃了。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