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之玩轉大宋》三七一 畢勒哥突襲伊犁州
高寵帶著高懷遠的靈柩進入高昌州,劉光世與高寵算是叔侄見面,大哭了一場。劉光世在高昌州祭奠了高懷遠一番。

這幾天楊志拐彎抹角的將高寵一行人的行程摸清楚了。原來高寵和種天英在伊犁州分手,高寵就帶著1000人的出殯隊伍和傷兵向東出發,在距離伊犁州不到100裡的地方遇見了畢勒哥。

畢勒哥對高寵的隊伍並沒有什麼特別的交流,他只是打了聲招呼就分開。由於在伊犁州的時候他們已經收到了哈桑下達的公文,說是有一隻隊伍前去助戰,所以高寵也就沒有在意。

楊志分析來分析去,總覺得那裏不對勁,卻又說不出來。這一天高寵跟劉光世告別,帶著隊伍繼續東行。劉光世為了表示對高懷遠的尊敬命令全城大小官員都有送行。

哈桑就站在楊志的身邊,他看著高寵的隊伍遠去,自言自語道:「真的看不懂你們漢人的習俗,這送葬的隊伍弄這麼多人幹什麼,到像是一隻敗軍!」

哈桑的話傳到了就在傍邊的楊志耳朵裡,楊志大吃一驚,他一把抓住哈桑的領子,道:「你說什麼,再說一遍。」

哈桑本來用的回鶻話說的,他以為楊志聽不懂。但是楊志也來了西域快一年了,大概意思他還是聽明白了。

哈桑以為楊志發怒了,於是急忙解釋道:「親愛的楊大人,你別誤會,我不是那個意思。」

阿凡提也過來打圓場,道:「楊大人,不要生氣嗎?有些東西在你們漢人是尋常的,我們回鶻人看起來就是非常奇怪的。」

楊志見他們誤會了,於是放開哈桑,道:「我沒有生氣,只是剛才你說什麼奇怪呢?」

阿凡提攤開雙手,道:「親愛的大人,您回頭看看你從西域帶來100名華夏軍,那是多麼的威風。然後您再看看押送靈柩的那隻隊伍,還帶著那麼多的傷兵,他們難道……嗯,難道不像一支敗軍嗎?」

阿凡提用的是漢語,他完全聽明白了。楊志聽著聽著,倒退了幾步,彷彿看見了什麼恐怖的東西,他道:「壞了!壞了!我明白了。」轉身就向王掌櫃的商棧跑了過去。

劉光世看著楊志遠去的背影,道:「這些錦衣衛都是神神叨叨的。」

種師道此刻已經看完了楊志親筆寫的文書,在那個那個文書中,楊志分析畢勒哥並沒有真心的歸降,而是待價而沽,左右逢源。看華夏軍和西遼軍誰能獲勝就投降誰,所以他把楊志和阿凡提支走,然後自己在草原上遊盪,就是在等西域決戰的結果。

此刻楊志判斷畢勒哥看到了高寵的隊伍,會以為這是華夏軍的一隻敗軍。如果他有了這個判斷,有可能攻擊伊犁州!因為那裏存放著大量的輜重,而且守軍也他別少。

種師道看了楊志的分析,道:「這個楊志倒也是個人才,分析在理。只是這個消息來的有些晚了。畢勒哥已經動手了。」

朱五道:「這個畢勒哥如此反覆無常,還值得招降嗎?」說著他看了看剛剛寫好的赦書。

種師道說道:「他若是識得抬舉招降也就招降了,就像石寶一樣閑置他幾年再說。如果不識抬舉,那倒簡單了。這個赦書去交給頭曼。另外你跟林沖一起出發,這個畢勒哥非常狡猾,林沖勇猛有餘智謀不足,別讓他吃虧了。」

朱五親自把赦書交給了頭曼,並且交代給頭曼,無論畢勒哥是否投降,龜茲部落都將立下大功,他讓龜茲部落的部眾左臂纏紅布,以示區分。

龜茲部的頭曼首領那倒赦書之後,生怕林沖帶領人馬跟回鶻人起衝突,傷及他那2000人的部眾,因此只是帶領數人,輕騎快馬,先於直奔伊犁州而去。王定六怕頭曼出現意外,特意讓李二和李三化裝成頭曼的隨從,跟隨頭曼一起前去伊犁州。

畢勒哥現在有些後悔了,正如楊志預料的那樣。畢勒哥誆走了楊志後,自己帶著3萬大軍就在草原上轉悠起來了。他們反正也是遊牧部落,那裏水草好就在那裏住幾天,而且這個地方原本就是高昌國的國土,地裡也是很熟悉。他們在這個草原上轉了將近1個月,估計西域大戰快有結果的時候,他們才慢悠悠的向高昌國和東喀喇汗國的邊境靠近,那裏矗立一座新城,就是華夏軍建立的伊犁州。

他們在伊犁州附近遇到了高寵的隊伍,畢勒哥派人上前探問,由於畢勒哥派出去的人不懂漢語,高寵帶動部隊回鶻人也少,兩方面一傳話,就出現了誤判。畢勒哥把他們當成了一隻敗軍。

畢勒哥對薩穆哈道:「薩穆哈大人,我非常確定的告訴您,我們遇見的是華夏軍的敗兵。他們光傷兵就有五六千人,這些還是輕傷,能走路的。那走不了路留在西域的重傷員有多少,死亡又有多少?這只是一隻殘兵,我覺得我們還會遇見很多殘兵,華夏軍敗了。」

薩穆哈巴不得華夏軍失敗,那樣自己攻擊歸義城的事情就不會有人追究了。於是道:「那咱們就投靠大遼國,攻打華夏軍。」

畢勒哥搖搖手道:「睿智的薩穆哈大人,您是怎麼了。攻打華夏軍是必須的,至於是不是投降那群契丹人,還要看看他們實力。也許到時候他們投降我們也不一定呢。」

薩穆哈道:「那我就提前恭喜偉大的可汗成為草原的主人了。不過咱們先打那裏呢,是揮師高昌州嗎?」

畢勒哥道:「高昌州離這裏有些遠,而且那裏城高牆厚,不好攻打。不如去那個新建立的伊犁州。那裏新建的城池,不會太堅固。而且咱們在草原上看到華夏軍的輜重都聚集在那裏,這是佛祖賜給我的禮物。」

薩穆哈道:「偉大的可汗,您總是那麼的睿智。我願意為先鋒官,為您披荊斬棘。」

於是畢勒哥不在磨蹭,催促人馬就奔伊犁州而來。

種天英來到伊犁州進行駐紮,他曾經管理國歸義城,對於管理一個剛剛建立的小城自然不在話下。他到這裏整理帳目,查看來往文件、轉運各種貨物,很快就把這裏打理得井井有條。

伊犁州的面積很大,這座城是沿著當初華夏軍駐紮的營盤子修建的,因此並不十分牢固,很多地方是將營盤的木柵欄夯築城土圍子而已。不過好在營盤很多,一個挨著一個的,經過華夏軍的修建,伊犁州形成了外城、中城、內城三層的城牆,其中內城最為堅固,那裏原來是種師道的中軍大帳所在地。

種天英來到之後,盡量將重要的物資都囤積在內城,然後派士兵加固中城,派遊騎兵巡邏外城,這樣能夠最大限度保證輜重的安全。他在整理文書的時候發現了高昌州的公文,得知有一隻3萬多人的回鶻的助戰的隊伍準備進入東喀剌汗國,這讓種天英也是非常緊張。他這裏滿打滿算只有3000人,加上運輸的商隊也不過4000人左右,而且商隊是隨來隨走的,並不在這裏常駐。萬一這隻隊伍覬覦這裏的財富,突襲城池,那當初歸義城的慘劇就可能重演。

種天英派出探馬去尋找這隻隊伍,3萬人的隊伍在草原上太過顯眼了。探馬很快找到了這隻隊伍,不過探馬發現這支隊伍只是在草原上遊盪放牧,完全沒有西行作戰的意思。

也就是在這幾天,也不知道這支隊伍發了什麼瘋,突然加快速度直接就向伊犁州撲了過來。種天英真是不明白這些回鶻人是怎麼想的,如果真的要偷襲這裏那也得不緊不慢的來,或者裝出真的要相助華夏軍的樣子,這麼氣勢洶洶的來前來,任誰也知道這是來打仗。

畢勒哥和薩穆哈之所以這麼明目張膽的突然向伊犁州前來,主要是他們認為華夏軍已經失敗了,伊犁州的守軍已經準備逃走了或者已經開始逃走了。畢勒哥突然加速而來,就怕華夏軍撤退的時候把輜重都帶走或者毀壞。

薩穆哈帶著先鋒部隊直奔伊犁州疾馳,他不住的催促著自己士兵,道:「快些,快些。別讓那些中原人將輜重都帶走了。」

他手下的士兵也是一個個興高采烈的,好像這次不是去打仗而是去撿拾財物一般。種天英見回鶻士兵氣勢洶洶而來,並不擔心。他只是覺得手中沒有足夠的士兵,否者就向回鶻人這麼大意,他自己一個反衝鋒就能消滅這些回鶻人。

種天英先放棄了外城,將士兵退到的中城,他計劃依託城牆盡量消耗敵人。同時給種師道發去了求救信,請種師道儘快發來援兵。

薩穆哈來到伊犁州,看到這裏所謂的城池不過就是一些土圍子,因此根本就沒有將這裏的防禦放在心上。他帶人很快就弄開了幾個豁口,然後帶人就沖了進去。

衝進伊犁州的外城他可是有些傻眼了,土圍子裏是一個個的院子(就是原來各營的營盤)一個連接一個的,在這裏騎兵的衝擊力完全都沒了,他們只能搜索這向城中心前進。

這是華夏軍依靠熟悉環境,不時的從院子裏射出幾隻弓箭,投出幾個轟天雷,等回鶻人衝進院子時,華夏軍早就不見了。

薩穆哈無奈命令士兵拆除擋在面前的院子,他們冒著華夏軍的偷襲,花了一天多的時間,拆了百餘間院子,這才看到了伊犁州的中城。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