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之玩轉大宋》三七二 攻伊犁畢勒哥損兵折將 頒赦書薩穆哈再起波瀾
伊犁州的中城也是夯土而成,不過重要的地方修建了幾個「尖角」,形成類似的棱堡的形狀。這個土城其實也是不很堅固,但是對於沒有什麼攻城經驗的回鶻人來說,這已經是非常難以攻打的障礙了。

薩穆哈命人將從拆除的院子的廢墟中尋找木料,打造了一些簡易的長梯。經過了一番準備後,就向中城發起了衝鋒。

種天英手下只有3000人馬還有一些直溜在這裏的商隊,好在這裏是軍需物資的中轉站,跟中武器儲備充足。面對扛著簡易長梯,舉著各種武器,甲胄也不齊全的牧民組成的烏合之眾,華夏軍毫無懼色。隨著種天英的一聲令下,城頭之上弩、箭、炮、石齊下,打得薩穆哈的隊抱頭鼠竄,很快就丟下了一地屍體退了回去。

薩穆哈原本以為這裏只是由一群殘兵敗將困守,應該可以一戰而下,沒想到這裏部隊能有這麼強的戰鬥力。一時之間也不知道怎麼辦好了,於是隻好暫時紮營,等待後續的大部隊過來。

薩穆哈伊犁州等了3、4天,畢勒哥才帶著大部隊趕著牛羊,拖家帶口的過來。他到這裏問了一下情況,然後毫不在意的說道:「可能是你攻擊太急了吧。這些華夏殘軍貪戀這裏的財物,故而死守。不如派人去勸降一番。」

薩穆哈道:「我覺得這裏的人不像是打了敗仗的殘軍,他們是鬥志昂揚,並不畏死。我只是封住了一面城牆,如果是他們想逃命,從別的城門跑也就是了。」

畢勒哥道:「無論怎樣,先勸降一番,如果不降,再集中兵力攻打。」

畢勒哥派遣了一個懂得漢語的士兵來到城下,他對著城頭喊道:「城上的華夏殘兵聽著,我們高昌國北廷可汗畢勒哥大人仁慈,只要你們能夠放下武器投降,我們保證你們的生命和個人的財物。」

守在城上的華夏軍都覺得這個勸降的傢夥有些可笑,這些高昌軍被當年的西夏國打得都無還手之力,在華夏軍眼裏他們隊伍就是一群牧民。他們那裏來的勇氣說這個大話。

種天英:「那裏來的烏鴉聒噪,給我取一張神臂弓來。」

親兵立刻取了一架神臂弓,上好了弩箭遞給了種天英。種天英端起神臂弓就是放了一箭,本來他的射箭本領就是一般,放箭也是嚇唬嚇唬這個使者。也該著種天英露臉,這一箭正中那勸降之人的面門,那人慘叫一聲,墜馬而亡。

守城的華夏軍見狀歡呼跳躍,畢勒哥聽到城頭上的歡呼聲,眉頭緊鎖。他暗道:這是一隻敗軍嗎?

不過事已至此,他也只能組織士兵強行攻城了。畢勒哥強行攻城了3天,除了損兵折將外毫無效果。無奈之下,隻好先駐紮下來,再思它策。就在此時,他派到東喀剌汗國的打探消息的探馬回來了。

這個探馬他早在別失八裡就派出去了,他一共派出3個探馬,現在隻回來一個。這個探馬還是直接跑到了別失八裡,發現畢勒哥已經南下了。然後這個他就一路尋找而來,直到今日才找到畢勒哥。

探馬帶來了畢勒哥和薩穆哈最不願意聽到的消息,就是華夏軍根本就沒有敗,而且還將西遼國的都城虎思斡耳朵(樓蘭州只是華夏軍的稱呼)團團圍住。畢勒哥一聽就傻了,看來自己這一寶押錯了。

畢勒哥此時也不敢再次進攻伊犁州了,只是將部隊暫時駐紮起來。畢勒哥想撤退,可是又不知道往那裏撤,於是他隻好再招薩穆哈來商議。

薩穆哈也知道現在畢勒哥處境尷尬,早知道種師道能夠困住虎思斡耳朵還不如當初痛痛快快的帶兵前去助戰呢。現在往哪裏跑,自己真的沒有好主意。他隻好再一次向畢勒哥建議去遙遠的巴格達、麥加。

畢勒哥道:「尊敬薩穆哈大人,你別天真了,你可是摩尼教土,你說的巴格達是真理教的地方。我的部落裡信奉真理教的不多,我們到了西方,聽說那裏的宗教非常厲害的,只要不信奉他們的宗教就是異教徒,因此會發生戰爭。聽說更西方的信奉十字教十字軍就跟信奉真理教的王國以為宗教信仰打了很多年了。」

對於發生在西方的宗教戰爭,薩穆哈也聽說過。不過他是不理解的,自己信奉摩尼教,高昌國大多數人信奉佛教,乃蠻部信奉十字教,但是他們雖然小有矛盾,但相處的也是非常不錯的。

薩穆哈道:「要不咱們向南去,聽說那裏盧甘國,那裏的也是黃頭回紇建立的。再往南的吐蕃各部也是信奉佛教的。」

「黃頭回紇?哼!虧你說得出來,咱們是西州回鶻,跟黃頭回紇打了幾百年了。我寧願去投打鐵奴(西方的突厥人)。」

正在他們商量往那裏撤軍的時候,突然有士兵來報說是頭曼首領來來。畢勒哥一聽是龜茲部羅的頭曼,以為是華夏軍的先頭部隊到了,他曾的站起身,問道:「來了多少人馬?」

那士兵一愣,道:「只有不到10人。」

薩穆哈也是長出了一口氣,道:「莫不是帶來了種師道的旨意,咱們還是聽聽他說什麼吧。」

畢勒哥道:「快,隨我前去迎接。」

畢勒哥見到頭曼首領非常高興,他覺得頭曼一定可以給他帶來好的消息。畢勒哥高興的跟頭曼擁抱,道:「頭曼首領,我的兄弟。您到來讓我大營充滿了溫暖。」

頭曼也說道:「尊敬的畢勒哥可汗,作為你忠實的部下,我給您帶來了福音。」

這時薩穆哈也走了過來,跟頭曼見禮。頭曼非常討厭薩穆哈,他覺得這次高昌國滅國,以及在西域的這場大戰,就是薩穆哈造成的。面對笑臉相迎的薩穆哈,他只是冷冷的說了一句:「牛羊肥壯。」然後就跟著畢勒哥直接夠奔大帳而去。

薩穆哈見頭曼非常無禮,當時心生憤恨,可是又不敢發作。他望著頭曼的背影,狠狠的往地上啐了一口痰,然後跟了上去。

畢勒哥進入大帳吩咐擺下酒宴,薩穆哈見頭曼身後站著兩個漢人模樣的士兵,這二人正是李二、李三。有些挑釁的問道:「這兩個漢人是什麼來頭,來招降的華夏軍嗎?」

頭曼見薩穆哈語氣不善,道:「薩穆哈首領,你這又是來挑事嗎?」他特意把這個「又」字的語氣加重。

畢勒哥見狀急忙打圓場,道:「咱們都是好兄弟,來來,看看我準備了咱們高昌最好葡萄酒,這是吐魯番的普通釀製的,好的很。來來喝一口。」

頭曼端起酒杯喝了一口,薩穆哈也端起了酒杯喝了一口,他是摩尼教教徒,雖然不禁喝酒,但是他有些受到真理教的影響,不喜歡喝,這次能夠跟頭曼喝酒算是給了畢勒哥好大的面子。畢勒哥見二人還都給自己面子,不禁高興的笑了起來。

畢勒哥道:「這才對嘛,我們都是兄弟。回鶻就是一家人的意思。」

頭曼道:「正是這個『回鶻』讓我我們成為了一家人,我這次給尊敬的可汗帶來了來自東方偉大國王的最新赦書。」說著就拿出了赦書,遞給了頭曼。

種師道先後給畢勒哥下了3道公文,第一道是檄文,就是寫給還沒有正式歸降的畢勒哥。第二道是敕令,因為種師道沒有稱王,在畢勒哥表示歸順給他發的公文,封他為北廷可汗。這是第三封,稱為「赦書。」

赦書本來就有赦免過錯的意思,再加上這封赦書是出自朱五之手,朱五在中原也就是以秀才而已,他的寫的赦書當然不會太客氣。先是指責了畢勒哥背信棄義,攻打伊犁州,最後說明赦免他的過錯,還是讓他做北廷可汗。

畢勒哥收到的檄文和敕令,都是出自伊斯馬爾之手,是漢文和回鶻文並立的。這封赦書只有漢文。畢勒哥翻來覆去的看也看不明白,但是他看到了這個赦書上蓋著的東喀剌汗國的國璽,就明白了華夏軍又滅了一國。

畢勒哥看了半天,笑道:「親愛的頭曼首領,您看這個赦書我是看不懂的。」

頭曼道:「我帶來了兩位使臣,可以為您宣讀。」說吧就請李二、李三前去宣讀。

李二、李三原本不識字,但是加入錦衣衛後需要傳送消息,不得不練習識字。好在種師道發明的漢子拚音之法讓他們現在讀一些文章已經沒有問題了。於是李二、李三結果赦書來當場讀了起來。

要是這個赦書讀給任何一個懂得漢語有些學問的人來聽,都不會好受,因為這裏用詞十分嚴厲,甚至充滿了威脅。但是畢勒哥等人卻不懂漢語,他們只是聽出來了自己可以繼續做北廷可汗,所以異常高興。

畢勒哥:「快給二位使臣設座,咱們共同飲宴。來,歌舞起來。」

一時間畢勒哥的大帳之內觥籌交錯,歌舞昇平,一直到掌燈才逐漸散去。

薩穆哈回到大帳並不高興,因為他覺得頭曼紳士無禮。他甚至擔心頭曼的無禮是因為得到了華夏軍的暗示,可能未來華夏軍會對付自己。此時,他已經有了逃走的想法了。就在這時,他的一個隨從來到了他的大帳。

這個隨充從伊州就一隻跟隨他,而且他原本就是負責伊州回鶻跟歸義城做生意的。此人名喚阿裡得,由於跟歸義城的商人做生意的原因,他是粗通漢語的。

薩穆哈問道:「你來此何事。」

阿裡得道:「尊敬主人,您可知道那個赦書的內容。」

薩穆哈問道:「不少赦免我們的罪責,恢復畢勒哥可汗的稱號嗎?」

阿裡得道:「確實是這個意思,但是語氣可是非常強硬的。」於是他就把赦書的內容說給了薩穆哈聽。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