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大宋:拯救趙氏》第八十四章沙漠蝗蟲
這世上怎麼會有這麼脫俗出塵的女子?這個清華如月、炫麗如日的女子是誰?

眾人無一不在心中暗自猜疑,對號入座,但任憑他們一個個搜腸刮肚,也沒有想起誰家才有這花容月貌般的盛世容顏……

「霞兒,你代父皇送公子一程!」皇帝趙廷美微微晗笑道。

原來,這仙氣飄飄,好似不食人間煙火的絕世美人,乃是公主殿下!

眾人嘖嘖稱奇,心下釋然。

自趙楠穿越大宋以來,走馬太行高粱酒,黃芩豆油入汴梁,以身恃險若平地,獨倚長劍凌清秋。可謂驚心動魄,九死一生,終完成拯救趙氏一族的使命。

朱仙鎮。

白露暖空,素月流天。

趙楠回到書房,想著這段日子日夜奔忙,也該喘口氣,好好休息一下了。

忽聽「咚咚咚」有人敲門,未等趙楠開口,苗小玲就迫不及待地推門進來,手裏還抓著一隻蝗蟲。

趙楠大惑不解,道:「小玲,此舉何意?」

「公子,我有一事不明,想向你求教。」苗小玲低聲道,「公子知道,我是苦出身,從小就跟土地莊稼打交道。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莊稼人,不怕乾旱也不怕水澇,最怕的就是蝗蟲。」說著拿起手裏的蝗蟲給趙楠看。

「不瞞你說,公子我對蝗蟲也是一知半解,只怕不比你強多少。」趙楠正說著,管家手裏拎著一包茶葉進來,看到苗小玲就指責,「小玲,我和你說公子累了,明天早上再議此事,你趁我去拿茶葉的工夫就溜了進來。夜已深,你真忍心打攪公子休息嗎?」

「管家大人贖罪,此事對莊稼人來說,確是非同一般,我才……」苗小玲自知不佔理,聲音越來越小,忽然覺得是不該打擾公子休息。

「無妨!管家,給小玲沏茶!」趙楠吩咐,「你坐下,別急,且詳細說來。」

「公子,莊稼乾旱,可挑水澆灌;莊稼水澇,也可開渠引流,雖說都會大幅減產,卻不至於餓死人。蝗災就不一樣了,我親身經歷過多次,已經留下抹不去的陰影。因此,只要看到蝗蟲,我比別人敏感的多。它們的破壞性極大,飛到哪裏,哪裏就會一片荒蕪。一大片蝗蟲,遮天蔽日,浩浩蕩蕩,所到之處,寸草不生,糧食絕收。最終餓殍遍野。」

趙楠陷入沉思,他以前曾看過有關北宋的蝗災記載。

據統計,在北宋年間,蝗災就發生過六十多次,百姓深受蝗蟲困擾。

歷朝歷代,勤勞的人民都在不斷地與蝗蟲作鬥爭,只是限於生產條件和技術落後,收效甚微。

蝗災頻發於夏秋兩季,一旦發生蝗災,會引發嚴重的糧食短缺而發生飢荒。

趙楠覺得此事甚大。

蝗災往往和嚴重旱災相伴而生,謂之久旱必蝗。

蝗蟲必須在植被覆蓋率低下的土地上產卵,如果一個地方極少有裸露的土地,蝗蟲就無法繁衍。

大宋,樹木繁盛,山河蒼翠,這兩年除了一場雪災,可謂是風調雨順。尤其是朱仙鎮,綠植如茵,山清水秀,何來的蝗蟲?

若說大宋蚊子成災,趙楠相信。說到蝗蟲泛濫,絕無可能啊!

趙楠把疑問告訴了小玲,她馬上答道:「這也正是我的不解之處。我以前從未見過這種黃色的蝗蟲,心中驚懼,才不得不打擾公子。」

「你的意思,以前都是綠色的?」趙楠問。

「是啊,正因為有陰影,見了它才倍覺刺眼,忍不住抓了幾隻。」小玲心有餘悸。

趙楠瞬間就明白過來,此蝗蟲絕非本地繁殖的,而是來自於西域天竺國的沙漠蝗蟲。

又是天竺。

如果沙漠蝗蟲分批次從天竺的土壤裡孵化出來,蝗蟲的天敵消滅一部分,再加上青藏雪域高原這道天然屏障的阻擋,無論如何,也越不過吐蕃諸部,更不會出現在朱仙鎮。

拋去自然因素,餘下的只有一種可能,這是人為的一場陰謀。

人為創造條件,使沙漠蝗蟲在同一個時間同一個地點孵化,同時出土,使得沙漠蝗蟲形成了龐大種群。

而詭異的是,龐大的吐蕃諸部,竟會聽之任之,並未加以製止。蝗蟲猶入無人之境,一路啃食,便到了大宋,到了朱仙鎮。

這一點,也從側面證明,吐蕃在助紂為虐,煽風點火。

吐蕃諸部勾結天竺,也是有歷史原因的。二十年前,大唐消滅了吐蕃政權,吐蕃就陷入了混亂割據,分裂成四個政權,形成現在吐蕃諸部的局面。

儘管趙匡胤陳橋兵變,大唐已成為過去,大宋也早已不是曾經的大唐,但吐蕃諸部仍耿耿於懷。

放蝗蟲過境,不惜一切代價報復大宋。這種殺敵八百自傷一千的奇葩事,也只有吐蕃這種未受教化的蠻夷才做得出來。

「小玲,多虧你及時發現了這只在常人眼裏根本不起眼的小蟲子,它的危害,遠比我們想像中要大的多。」趙楠分析道。

「其一,天竺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大肆為沙漠蝗蟲繁殖創造條件,不惜天竺國顆粒無收,可見背後有一隻手在推波助瀾。」

「其二,吐蕃諸部本是緩衝地帶,若他們採取一定的滅殺措施,蝗蟲也到不了北宋。放任蝗蟲不管,就證明他們與天竺沆瀣一氣,欲圖使我們陷入糧荒,隻待來年大地冰雪消融,他們便會合兵一處,進犯北宋。」

管家聽得一愣一愣的,瞪大眼睛問:「公子,他們同樣也受到蝗災,糧食絕收,何以支撐大軍遠伐我北宋?」

「你有所不知,天竺和吐蕃諸部一樣,盛產牛羊,可用風乾的肉干做口糧。眼下,天竺的波羅王朝四分五裂,他們定然是想將矛盾外引,只有引發戰爭,他們才會暫時放下恩怨,一致對外。既然天竺人早有圖謀,當然會有所儲備,他們倚仗著火槍無敵,氣焰正盛,諒他們也不會儲備太多。」

「公子,寺廟裏的僧人都傳天竺人不殺牛,更不吃牛肉,可是真的?」

「哈哈哈!」

趙楠笑道:「當然是真的。他們絕不會讓老百姓吃牛肉。天竺的高種姓人婆羅門,不但一日三餐頓頓牛肉必不可少,還要賣給別的國家賺錢。老百姓吃了,就斷了他們的財路,因此婆羅門謊稱牛是濕婆的坐騎,吃牛肉會遭報應的。但他們深知牛的胃口之大,如果天竺不吃牛,牛將吃掉整個天竺。」

「哦,原來是一場騙局!」管家被公子淵博的學問征服,覺得趙楠無所不知無所不能。

苗小玲則更是震驚不已。她萬萬沒想到,她只是擔心地裡的莊稼被蝗蟲吃光而已。公子寥寥數語,竟分析出背後隱藏著一個驚天陰謀。

苗小玲目光熱切,直視趙楠,心道:公子好厲害,我好崇拜你喲!

「管家,事不宜遲,你馬上通知丞相、統帥、諸位將軍到聚義廳議事。」

「公子,夜已深了,你幾天都沒有好好休息一下了。再說,咱們的菜有大棚遮擋,莊稼有長在地下高產作物土豆、紅薯,有何懼?也不在乎這幾個時辰,明日一早我便通知下去。」管家自認為沒有必要這麼急,阻攔道。

「管家,此言差矣!」趙楠耐心解釋說,「一小撮蝗蟲已到,若不儘快部署應對之策,等蝗蟲遮天蔽日飛來,將損失慘重。我們是在與蝗蟲搶時間,務必要搶在大批蝗蟲飛越我北宋之前,將其擋在吐蕃諸部。」

「好,我明白了。」管家轉身出去。

「小玲,你先回去休息,明天一早再到地裡,觀察蝗蟲情況,有什麼問題及時告訴我。」

「是,公子。」小玲一聽能幫公子做事,喜滋滋地回去了。

趙楠走進聚義廳,桌案兩旁已經坐滿了人。

眾人相互見過,他直入主題,簡單介紹了一下發現蝗蟲及背後的陰謀。趙楠沉聲道:「時不我待,我們要做的,首先是搶收莊稼;其次是消滅蝗蟲;最後,粉碎敵人的陰謀詭計。」

說完,如此這般地安排了一番,眾將領命而去。

吐蕃諸部。

西平郡,行宮。

一座高大的建築,飛簷挑角,雕樑畫棟,彩旗獵獵,風闕高達丈余,上刻有鳳來儀。正殿曰藏王殿,沿途皆是漢白玉砌成的階陛。

大殿兩側,東邊是鳳凰闕,西側是神明台,天橋連通,勾欄鑲玉,聳以高高的旗杆,用梵語刺繡著「藏王」二字的旗幡迎風飄揚。

早朝。

藏王李立遵,本是僧人,有妻妾家室。因早年在吐蕃日光城的大昭寺廣傳佛法,信眾甚多。

吐蕃王朝分裂,他索性帶領信眾自立山頭,聲稱要一統吐蕃,要求趙匡義封他為藏王,遭到拒絕後,於是他自立為吐蕃王,即贊普。

李立遵懷恨在心,暗中勾結天竺人,定下先用蝗蟲襲擊北宋,而後囤兵北宋西涼府附近,坐等北宋無糧自亂,待來年與北宋決戰之計。

「陛下!」吐蕃大將軍格爾恭聲道,「斥候發來消息,大宋皇帝趙廷美前日剛登基,改國號為北宋,昨日就發現南宋四十萬兵馬圍攻太原府。而詭異的是,太原府的守軍並不抵抗,棄城而走,南宋軍一路追趕,北宋軍無處可逃,竟然全部逃到了我們的邊境線上,他們雙方在此地展開了拉鋸戰。還請陛下示下。」

……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