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大宋:拯救趙氏》第八十九章燈會(下)
看到潘虎出現在詩會,趙楠暗忖,我怎麼把他忽略了?

趙恆之所以能成功避開皇城司和錦衣衛的層層監視,原來是靠潘仁美這顆暗子。

想當年,神仙山一戰,趙楠與潘仁美鬥智鬥勇,用計逼潘帥寫下反書,令他敗走麥城,宋太宗懷疑潘仁美裡通外敵,將其革職,一擼到底,流放他回鄉隱居江湖,永世不得出山。

宋太宗布局的這顆暗子,現在被韓王啟用,巧妙瞞過了眾人的眼睛。

不論韓王府的人到偏僻閉塞的鄉下,還是身處鄉下的潘家人到吐蕃、再繞道天竺,這些微不足道的因素都會被錦衣衛的情報網忽略掉。

隱秘的潘仁美父子,也就理所當然的成為韓王府與天竺之間狼狽為奸,互通音訊的橋樑。

原來如此。

等趙楠理清思路,第二題詩詞的題意已經呈現在畫軸之上:詞愁、詩癡。

通篇要求只有兩個字:愁與癡。一詞一詩,可謂言簡意賅,乃詩詞賦中的極簡主義。

敵我已明,趙楠當仁不讓。提筆龍飛鳳舞,收筆墨過留香,一氣呵成。

寇準將詩箋直接遞給了冷嫣然,她凝神靜氣觀看,不禁念出聲來:

《愁·詞一首》

趙楠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癡·詩一首》

趙楠

「一縷清風幾絲愁,一滴雨露度春秋,一簾幽夢鏡中花,一絲細雨望天涯。」

「一抹斜陽映黃昏,一念你人方知深,一見傾心終不悔,一生只等一人歸。」

冷嫣然聲情並茂,讀完久久回味,珠淚滾下臉頰,這一刻,顯然她已化身愁女,癡癡地仰望著懸在高空的那一輪明月……

正搜腸刮肚尋找範文的韓王,聞聽此詩此句,心裡明白他已經輸了,頹然推開紙筆,低頭沉默不語,不再做無謂的對抗。

畫軸再度緩緩伸展開來,釋義一如題目般簡約:

愁,怎一個愁字了得!

癡,一生無悔,等你歸來!

現場的文人騷客,手抄口誦,已經忘記了歡呼,忘記了鼓掌喝彩,一門心思都沉浸在詩詞裡,好像再也走不出愁與癡的意境……

第三題題意緩緩展開:賀新朝。

趙楠下筆如飛,似行雲流水,卻一反常態,偏離了主題,把新朝描寫成了慘烈的沙場。

寇準接過詩箋,先是一愣,便馬上釋然,知恩師要出手教訓這些賣國求榮之徒了,隨即轉呈給了冷嫣然。

她滿心歡喜,當然以為是又一首傳世之作,小心接過詩箋,誰知張口隻念了一句「殺盡西北百萬兵」,便戛然而止,獨自在風中凌亂……

懊惱的韓王正無計可施,忽聞此句,好似一個溺水之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又好似一頭殘暴的惡狼嗅到了血腥味,瞬間變顏變色,對趙楠發起攻擊。

趙恆一把奪過來冷嫣然手中的詩箋,深吸一口氣,中氣十足大聲吟道:

「殺盡西北百萬兵,

腰間寶劍血猶腥。

賊寇不識英雄漢,

隻管嘵嘵問姓名。」

吟罷,他直呼:「反了反了!趙楠,你頭頂天下第一才子的桂冠,久負盛名,此詩卻驢唇不對馬嘴。你非但不感恩新朝,還故意把朝廷抹黑成一個殺人成性的好戰分子,本王問你,該當何罪?」

一直藏匿在台下暗中觀察的李沆,他身著粗布衣服,混雜在人群中,鼻子輕哼一聲,自言自語道:「趙楠,你真可謂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儘管你掌管的雄兵何止百萬,此時只怕任誰也救不了你,你一死,天下仍是韓王的!」

「太傅,你離帝師僅一步之遙啊!趙楠雖名震天下,但他手無縛雞之力的軟肋終究還是被我們拿捏得恰到好處。」他旁邊同樣身著老百姓粗布衣衫的王旦附和道。

「是啊!他平日依賴展昭護身,靠穆桂英帶兵打仗,今日卻僅僅帶了一個管家在身邊。寇準呢,也是書生一個,也同樣白給。這下就輪到韓王大顯身手了!」李沆顯然是收集了大量有關趙楠的情報,分析得頭頭是道。

「自作孽,不可活!我們隻一心看戲便是。」

多數人這時方回過神來,皆驚詫不已,倍感疑惑,如此之快的反轉,也太不可思議了吧?到底發生了什麼?

趙楠雲淡風輕道:「本公子情知文不對題,也深知上元燈會吟詩作賦之際,這字裡行間的確殺伐過重,血腥恐怖,與當下的寧靜祥和格格不入。」

「好!果然是一條敢作敢當的好漢。」韓王用力拔出腰間的佩劍,搶過話茬道,「上元之夜你公然寫反詩,藐視朝廷,還叫囂你是英雄好漢,你先問問我手中的寶劍答不答應,看劍!」

「哈哈,好戲,好戲連台。」寇準正欲起身出聲阻止,坐在他身後的管家賈如拽了一下他的衣袖,製止了他,還讓他看好戲。

危險逼近,趙楠本能一閃避開。

台下人看得真切,忙連連驚呼「好險!」

趙志英姐妹更是揪心不已,大氣也不敢出,唯恐趙楠有一絲閃失,畢竟和當初趙楠出手打傷自家的護院有所區別,趙恆自幼受名師指點,武功深不可測,況還有寶劍在手。

「韓王,想展示你文能安邦,武能定國的經世之才,這是你最後的機會,如果百招之內能斬殺我,你勾結天竺之事一筆勾銷。反之,舊恨新仇一起算,今天就是你的末日。」

潘虎暗自竊喜,他深知趙楠出手一招致命,但潘虎只能怪他自己學藝不精,為報當初斷臂折腿之辱,他便投靠了自幼就喜歡舞槍弄棒的韓王,尋思著今日終於可以一雪前恥了。

韓王暗忖,真是天助我也,蒼天有眼哪!父皇,你的牢獄之災不日可除,孩兒今日定手刃趙楠,為您老報仇!

韓王凝神靜氣,內力傾注劍鋒,手腕揮動,幻化出數道寒光,將趙楠團團圍住。

剛才一擊,被趙楠輕易化解。這次,出手就是殺招。

外人眼裡,幾乎是不可能避開的,冷嫣然嚇得臉色煞白,不知所措,趙志英姐妹倆當即閉上眼睛,不忍直視。

空氣都是緊張的。

趙楠冷笑一聲,不再躲避,而是循著劍鋒,飛身進入劍陣,與寶劍平行旋轉,趙恆頓時失去目標,驚惶收手。趙楠翩然落下,已在他的眼前。

趙恆見劍法劍陣根本奈何不了趙楠,登時惱羞成怒,後退兩步,豎起手中之劍,左右畫弧成圓形攻擊,三百六十度無死角。

趙楠足尖輕點,衝天而起,瞬間就立在了趙恆身後。

「林黛玉」的小丫鬟咯咯笑道,「看把你們緊張的,一個個比韓王還失魂落魄的。」

咦?韓王失魂落魄?

她們一聽話茬不對,睜眼偷窺,哇塞!什麼鬼?此時不是應該趙楠渾身是血躺在地上嗎?怎麼成了韓王獨自舞劍自嗨?

難道,這是友情比賽,友誼第一?還是排戲現場,拿錯劇本了?

良久,台下的人方緩過神來,你一眼我一語評論道:「聽說韓王聞雞起舞,習武不輟,今日怎麼了?手持武器與他人空手對陣,甭說傷害了,就連對方的衣角都碰不到。」

「我嚴重懷疑韓王的文治武功只是炒作而已,換成秀才我,大不了也是這樣的結局。」

「韓王手中之劍莫非是假的?輕飄飄像紙糊的,要不就是他根本就不懂武術。」

「詩詞不行,劍術還感人。傳言上馬能戰,下馬能治,原來是以訛傳訛,不學無術,唉……」一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站在趙楠的角度,他的動作無非是跳躍騰挪,在別人眼裡卻是光、是電、是一襲飄逸的影子。眼花繚亂看不清,根本無法捕捉,更別提刺中。

還是那句話,趙楠也納悶,他如何做到的乾坤大挪移,他也不清楚,這是他身上的一個未解之謎,他唯一知道的,逢災難當前,總能化險為夷。

混跡在百姓中的李沆和王旦聞言,臉上掛不住了,不是韓王無能,是趙楠太快了。

「失策啊,」李沆低嘆,「我們的情報有誤,才致今日惜敗。」

「我相信,沒人能料到,此子詩詞造詣之高無人企及,功夫竟也如此高深莫測,與文武雙絕之人為敵,是我們預判的重大失誤,不知太傅可有挽回的餘地?」王旦安慰一番。

「當然有,不過……」李沆捋了捋鬍鬚,「需要推倒重來。」

說完,他與王旦匆匆離開。

「你……」趙恆彷彿眼前出現了錯覺,一改往日的沉穩與風度,驚惶道,「你是人是鬼?」

「你說呢?」趙楠眼神凌厲,直逼趙恆,反問道:「你是人是鬼?你是北宋朝廷的王爺?還是勾結天竺人,欲圖謀不軌的鬼?」

「……」

趙楠沉聲道:「你行悖逆之事,反而血口噴人,倒打一耙,誣陷他人,可見你不知悔改,也是一條道走到黑的人。」

……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