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大宋:拯救趙氏》第六十五章兵伐西夏(中)
夏太宗只能自欺欺人,一廂情願地認為,天竺人的貪婪和慾望只是金錢美女,多多給予便是,而非窺視著他的帝位皇權。

其實,他早已嗅到了天竺人危險的味道,只是目前他還得依靠天竺人,這種矛盾,在他內心驚悸不安,所以他的性格變得越來越暴戾乖張,動輒大發雷霆,常對文武大臣喝罵泄憤,朝堂之上,群臣噤如寒蟬,唯恐不小心說錯話,招來殺身之禍。

夏太宗見無人奏事,他便吩咐相國張元道:「張卿,你令人繼續打探,阿散將軍一到,好生侍候著,不管他提什麼條件都要盡量力滿足,對付南宋的幾十萬大軍,這些天竺人是我們唯一的指望了,千萬不能得罪,切記!」

「微臣遵旨!」

吩咐完,夏太宗情緒低落,憶愛妃,更是無限感傷,慵懶不想說話,一副病懨懨的樣子,隻低著頭揮揮手,示意退朝。

這一日,趙楠率軍攻打到賀蘭山的三關口,此關自古即為阿拉善高原進入塞上江南的重要通道。

賀蘭山一脈相承,十分陡峭,大軍前行在崎嶇蜿蜒的小道上,道路越來越窄,不多時,被一座大山擋住去路。

若繞過此山,繼續逐黃河而上,也無不可。

只是對照地圖來看,可能要多折返幾百裡,那時,也許會錯過雨季,錯失消滅天竺人的契機。

這當然不符此次出兵的目的,是趙楠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那就只有一個選擇:衝出血路,踏平賀蘭山,直搗西夏老巢。

趙楠傳令大軍駐紮。

據斥候傳回的消息,此地名喚迷羊谷,方圓百裡沒有人煙,人跡罕至,是興慶府北部的天然屏障。

都城要塞,必然會派重兵把守,此地卻並無一兵一卒,現場也未發現有人生活、居住過的痕跡。

事出反常必有妖。儘管西夏軍擦除了一切可疑之處,都城重要的門戶大開,這本就極不正常。

「迷羊谷……迷羊谷……」趙楠邊觀察地形,邊喃喃自語,閉目苦思,「迷羊谷,此名如此耳熟,卻一時想不起源出哪裏,有何事發生。」

趙楠發現,大山中間僅有一條峽谷,顯然不適合大軍通過,如果劃分成若乾小隊,必然有中埋伏的危險。

只等趙楠一聲令下,鑽進西夏人預先佈置好的口袋,他們馬上就會切斷後路,山上的滾石,火把,滾燙的桐油,順勢而下,獵殺南宋大軍,正中對方的請君入甕之計。

請君入甕,便是口袋戰。

現在聽起來,口袋戰高大上,在後世卻是爛大街的戰術,無論哪朝哪代,只要有兩軍對壘,就總有它一席之地。

別人設伏,等你往裏鑽,趙楠想不通,古人軍隊裡的斥候是幹啥吃的?不會上山偵查一下嗎?

趙楠當然不會中計,鑽入別人擺好的口袋,任人宰割。

事實也正如此。

西夏軍在迷羊谷定謀設伏,藏有一支伏兵,故意敞開門戶示弱,誘敵深入,而後突然襲擊,拖延住南宋軍征戰的腳步,為天竺人趕到興慶府爭取時間。

說是伏兵,其實就是炮灰,是被夏太宗拋棄的一枚棋子。

西夏共計七十萬大軍,都抵擋不住南宋的攻勢,區區一支伏兵就能把守住迷羊谷這個天塹要塞?

夏太宗也知道,這無異是癡人說夢,只是情勢危急,他已顧不上這些人的死活,只能把他們這幾萬人添了坑,能拖延一時是一時。

趙楠回到帥帳,他翻看了一本關於西夏歷史地理志的書籍,卻正好沒有記載與迷羊谷有關的隻言片語。

他想不出來所以然,索性帶著管家,楊排風,趙廷美等人,去實地考察一番。

趙楠爬上一條斷崖,巧遇一採藥人,採藥的老丈介紹道:「狹長的迷羊谷,地處兩山之間,地勢低窪,入口狹窄,最窄處每次只能容兩三人並排通過。整個谷內又割裂成一塊一塊大小不等的橢圓形平地,就像一串糖葫蘆」。

趙楠呵呵一笑道:「你別說,這迷羊谷還真是誘敵深入,關門打狗的絕妙地帶。」

老丈聽不懂趙楠話裡的意思,彎腰聳肩調整了一下背簍的姿勢,帶著他們幾人,來到一棵迎客松下,舉起他手裏用來代替手杖的樹枝,指著前面道:「越過前面棧道,便可直達國都興慶府。」

棧道?

趙楠恍然大悟,猛拍了一下自己的腦袋。

是了,這迷羊谷,便是百年之後,楊家將的領軍人物楊宗保殉難之地。

那一日,楊宗保領兵途經此地,勘察地形,被西夏巡邏的軍兵發現,一陣亂箭射來,楊宗保不幸中箭,因為箭頭有毒,不治身亡。

可憐楊宗保,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趙楠仔細觀察棧道四周,草木繁盛,雖未發現人跡,卻看到有許多新挖的灶洞和一些石塊磊的灶台,石塊上明顯有火熏得痕跡,還有一些大面積倒伏的花草。

這說明,棧道附近曾有兵馬短暫停留,埋鍋造飯,稍事休息後,他們前往下一個地點,或藏匿在它處。

兩世為人的趙楠,決定用知識碾壓西夏,打一場出乎意料,又在意料之中的戰爭。

趙楠謝過採藥的老丈,悄悄撤回軍營,擂鼓聚將。

帥帳。

「大將軍暴風聽令!」

「末將在!」

「明日一早,你親率火器營,兵分兩路,從兩側谷頂,由東向西搜索敵軍,發現後全部消滅。而後原地待命,多備石塊,滾木,聽到谷底有人馬通過時,不要驚擾,待有人馬原路返回時,就全部扔下去。」

「得令!」

「西宋統帥楊排風聽令!」

「末將在!」

「你率三萬步軍,於天亮之前,迂迴到半山腰的棧道上,偽裝潛伏,一旦發現敵軍,全力痛擊。切記,打的他丟盔卸甲即可,不要追趕。」

諸位將軍按趙楠吩咐,散去各自準備,只剩下趙廷美、楊排風二人。

趙廷美則疑慮重重,認為趙楠的作戰方案似有不妥之處。

「公子,」趙廷美施禮道,「本王隨太祖東征西戰,大大小小的戰場也歷經無數,類似的場面也見識過,好像除了改道,並非良策。」

「魏王!免禮,請坐。」趙楠站起身來,走到趙廷美跟前,「不必拘禮,以後有事直接說就是了,不需要那麼多講究。」

「謝公子!」趙廷美坐到一旁的綉墩上,面露擔憂之色,「公子你怎麼確定山上必有埋伏?退一步說,既然知曉有埋伏,敵軍兵馬未詳,我們只派出火器營千餘人上山搜剿,是否不妥?極有可能遭敵軍剿殺,豈不正中敵人圈套?」

「嗯,言之有理!」趙楠來回度了幾步,對楊排風道,「排風,你可有異議?」

「回公子,末將沒有異議!」楊排風的潛意識裏,聽公子的話,緊跟公子的步伐,永遠都沒錯。

「嗯……」趙楠沉思了一下道:「雖說軍情不可泄露,目前沒有外人,我就答疑解惑,簡單介紹幾句我的作戰思路。」

「其一,迷羊谷作為西夏國都要塞,怎麼會不設一兵一卒?國門大開,那就必有伏兵。而此谷正是請君入甕的絕佳之選,敵軍必定埋伏在山谷上方兩側,伺機而動。」

「其二,西北高原的崇山峻嶺,皆是羊腸小道,恐怕只有熟悉地形的樵夫、採藥人才知曉路徑,能安然到達每一處險峰。作為國都門戶,這一帶的守軍當然對此地了如指掌,只是礙於山勢險峻,谷頂兩側,並不會有多少人,只能有一小撮敵人藏身,用來投放石塊,滾木等偷襲,潑灑熱桐油也極有可能,因為谷頂樹木繁盛,即使起鍋熬油,釜底冒煙,身處谷底的人也是什麼都看不到。」

「由此推算,西夏大軍只能在半山腰的棧道,和山谷盡頭兩處駐紮待命。」趙楠總結道。

「公子的分析,有條有理,果然透徹,只是,我還有一事不明,請公子不吝賜教!」

「請講!」

「公子斷定,敵軍定會穿過山谷而來,我卻擔心他們按兵不動,那我們仍然會兵困迷羊谷,無法攻破。」

「魏王,你試想,棧道有排風把手,過不來。谷頂有他們的伏兵,他們會不會穿谷而來?」

魏王一時懵住,苦思冥想也沒想明白。

趙楠微笑著度了幾步,站定,繼續引導道:「換句話說,如果換成你是西夏軍統帥,國都門戶大開,敵軍來犯,已攻入棧道,你卻拒守不出,怎麼向朝廷交待?」

「妙!果然妙,妙不可言!」趙廷美聞言,忍不住舉起拇指點贊。趙楠一分析,形勢豁然開朗,對魏王來說,可謂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禁感嘆道,「公子神機妙算,就連西夏軍的身不由己都算了進去,可謂絲絲入扣,毫無破綻啊!」

趙楠笑而不言,親手為魏王捧上一杯熱茶,悠然品茗,自不必提。

且說第二天早上,火器營人人荷槍實彈,沿著谷底往山峰而上,由東向西展開搜索。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