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穿越大宋:拯救趙氏》第六十四章兵伐西夏(上)
兩軍對陣,有雨當然最好,沒雨就想辦法讓士卒多帶水具,模擬出一個雨天來。

雖然現在沒有後世的消防車、灑水車,不能像劇組在拍攝現場時,利用科技呼風喚雨,無所不能,然而,古代的人工增雨技術,卻早已有之,只需稍加利用即可重創天竺人。

趙楠仔細研讀了好幾遍《三國演義》第一百零三回:上方谷司馬受困,五丈原諸葛禳星。諸葛亮設計把司馬懿引進絕地上方谷,引燃山火,想用火燒死魏國軍隊,沒成想突來一場大雨澆滅山火,司馬懿成功逃脫。

諸葛亮看到此情此景不由得深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強也!」

熟知氣象的趙楠當然知道,實際上這是一場大火引起的對流雨,與人無關,也與天無乾。

科學原理是這樣的,大火形成的空氣熱對流運動,把林草中的水汽帶到高空,富含水汽的熱空氣在上升中降溫,水汽就會凝結成水滴降落,引發對流雨,把山火澆滅。

無獨有偶,又想起中學時代背過一篇先秦古文《荀子·勸學》,裏面有一段話:「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興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就是通過人工積土成山,改變下墊面熱力狀況,創造地形雨。

由此可見,兩千多年的戰國時期,古人就掌握了人工降雨的科學方法。

打定主意,第二天早朝,趙楠命鳳仙、楊延朗二人,保障後勤轉運。命錦衣衛傳書西宋,令楊排風率軍三萬,在鄂多斯右翼後旗匯合。他則親率暴風、蕭天佐、蕭天佑等將士,領四十萬大軍,三日後趕往西夏。

魏王趙廷美自是不甘落後,屢屢找趙楠請命,要前往西夏殺敵,都被趙楠婉拒。

公子這裏說不上話,那他就只有找郡主想辦法了。

礙於之前,趙廷美壓根就不相信趙楠的種種表現,還三番五次在郡主面前鄙視恥笑趙楠,勸她和公子不要走得太近了。

現在又要在郡主面前,不但全盤否定他自己的觀點,還要郡主替他美言幾句,這個大反轉,魏王委實拉不下這個臉。

既想求郡主,又不想丟面子,魏王一時間進退兩難,在郡主的門口長籲短嘆轉圈圈。

趙霞早就聞報,父王駕到,於是一直在家恭候,卻是左等右等也不見人。

趙廷美既不進門,也不走遠,就一直在外面來回溜達……

趙霞當然理解父王的心思,他不想在南宋吃閑飯,更不願做一個讓人瞧不起的閑散王爺,便主動請纓出戰,求取軍功,莫使爵位蒙塵。

郡主手書字條一張,捲起來,吩咐丫鬟小青出門去,塞到王爺手中。

魏王接到字條,打開一看,撚須大笑道:「知我者,郡主也!」說著仔細把字條收入袖籠,邁著方步,哼著小曲,大搖大擺而去。

出征在即,趙霞親自找到趙楠,說明來意。

見心愛之人發話,趙楠當即點頭,同意趙廷美參戰,征討西夏。

西夏,地處西北僻壤,大軍開拔,踏上西京道,直奔兩國邊境鄂多斯右翼後旗。

此地黃河自西向東流經而過,庫布其沙漠橫亙東西,地勢險要,地形複雜。

趙楠率軍逆黃河而上,正逢楊排風率軍沿河而下,兩軍會合,開始西征。

一路征戰,勢如破竹,大軍如入無人之境。跨過沙漠,掠過灘地,攻陷河谷,並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

以農為本,糧草豐盈,一個富足、穩定的西夏,才具有佔領的意義。

趙楠命趙廷美率人專門安撫當地百姓,輕徭薄賦,勸課農桑,男女效耕織,夙夜無怠遑。

南宋大軍攻城略地,卻從不驚擾地方百姓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西夏都城興慶府。

西夏王宮。

早朝。

夏太宗李德明身著龍袍,神色凝重,雙拳緊握,搭在龍案上,聽取大臣奏報前方戰況。

軍師、國相張元恭聲道:「稟聖上,我軍攻打大宋,遇河北路元帥楊延昭頑強抵抗,受阻太原府。」

「此子名不見經傳,也能阻我三十萬大軍?」夏太宗臉色陰沉,雙拳擊案,茶水濺濕袍袖。

張元,乃宋朝落第秀才,詩寫得不錯,因懷才不遇,便投靠西夏助紂為虐。

「此人乃楊業六子,初出茅廬,主鎮幽燕北方,故稱為楊六郎。」張元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小心回道。

「嗯,又是楊業。」夏太宗氣哼哼道,「朕垂涎大宋的富庶已久,傳旨給野利旺榮,要他不計一切代價,攻陷東京,二十萬援軍隨後就到,拿不下太原府,提頭來見!」

「遵旨!」

這幾年,大宋皇帝趙匡義忙於血洗政治對手,把全部精力都用於屠殺陷害弟侄等至親之人。

而南宋一心謀求發展,也未動刀槍,這使西夏贏來了一個黃金髮展期,快速野蠻生長壯大。

西夏國正值兵強馬壯之際,朝廷上下,難免自我膨脹,全都野心勃勃,想率先對大宋發起進攻,為西夏謀取利益。

另外宋朝前太師潘仁美及幾位重臣,和西夏在暗中時常勾搭連環。一旦西夏出兵,潘仁美這個叛徒就會中相助。

何況,似乎天助西夏,冥冥中派來了無敵的天竺人。

所以夏太宗他不計後果,派西夏大將野利旺榮掛帥犯宋,以求速勝。

大將軍張浦出列奏道:「稟聖上,南宋大軍入侵我朝,一路高歌猛進,亟需增援!」

「南宋吃虧不夠,就讓他來好啦!」夏太宗不屑道,拿起案上擺放的一塊手帕大小的絹布,擦了一下袖子上的水珠,「天竺人正在趕來的路上,讓他們先高興幾天,樂極生悲,眾卿等著看笑話就是了。」

「聖上,」張浦面露難色,咬了咬牙,奏道,「臣聞聽天竺內訌,宮廷失和,紛爭不斷,並不是一個統一的王朝,受局勢影響,阿散將軍的火槍軍,也被各種人為因素掣肘羈絆,能否如期抵達,令人憂慮,這是其一。」

「嗯?……好,你繼續往下說!」夏太宗有些不耐煩地看了他一眼。

「其二,天竺人有功於我西夏,萬人目睹,這是事實。只是……只是……」

「有話就說,何須吞吞吐吐,你還有沒有一點軍人的樣子?」感覺他要戳中人人都知而不言的痛點,夏太宗不悅,催促道。

「只是,那些天竺人,恃功倨傲,在我興慶府欺男霸女,胡作非為,引起百姓不滿,就連末將的小妾也被阿散凌辱,懸樑……」

「咳咳!」

夏太宗故意乾咳了幾下,阻止他繼續說下去。「此事朕已知曉,朕意已決,此次利用天竺人將南宋大軍趕盡殺絕後,定會替你討還公道,將軍務以朝廷大局為念,暫忍一時。」

「是!」

張浦施禮回列,嘴上畢恭畢敬應承。

他卻腹中暗咒:呸!你這個縮頭烏龜,混帳王八蛋,你自己的愛妃野利金珍遭阿散禍害,尚不敢出頭露面,隻得忍痛割愛,下旨將愛妃賜予阿散,還好意思說替別人討回公道?你他娘的日哄鬼去吧!

夏太宗同樣腹黑:張浦小兒,你給朕等著,金殿之上,你以失妾之痛,揭我喪妃之傷,是何居心?走著瞧!

君臣失和,若非戰事頻仍,值用人之際,夏太宗定會羅織個莫須有的罪名,使之丟官棄爵,鋃鐺入獄。

一時圖口舌之快,逞匹夫之能,揭帝王之短,夏太宗能不惦記著你嗎?

因此,西夏王朝眾臣,苦阿散久矣,竟無人敢在朝上提及。

這一日,趙楠率軍攻打到賀蘭山的三關口,此關自古即為阿拉善高原進入塞上江南的重要通道。

賀蘭山一脈相承,十分陡峭,但到三關口處陡然平緩下來,關口地勢十分開闊。

行軍到一個名喚迷羊谷的山谷,西夏軍在此定謀設伏,示弱誘敵,以求突然襲擊,拖延住南宋軍前進的腳步,為天竺人趕到西夏爭取時間。

說是伏兵,其實就是炮灰,是被夏太宗拋棄的一枚棋子。

趙楠傳令大軍駐紮,他自己在帥帳閉目苦思,「迷羊谷,此名如此耳熟,卻一時想不起源出哪裏,有何事發生。」

他翻看了一本關於西夏歷史地理志的書籍,卻正好沒有記載與迷羊谷有關的隻言片語。

趙楠想不出來所以然,索性帶著管家,楊排風,趙廷美等人,去實地考察一番。

爬上一條斷崖,巧遇一採藥人,採藥的老丈帶著他們幾人,來到一棵迎客松下,給他們指路,說越過前面棧道,便可直達西夏國都興慶府。

棧道?

趙楠恍然大悟,猛拍了一下自己的腦袋,是了,這迷羊谷便是百年之後,楊家將的領軍人物楊宗保殉難之地。

那一日,楊宗保領兵途經此地,勘察地形,被西夏巡邏的軍兵發現,一陣亂箭射來,楊宗保不幸中箭,因為箭頭有毒,不治身亡。

可憐楊宗保,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趙楠仔細觀察棧道四周,草木繁盛,雖未發現人跡,卻看到有許多新挖的灶洞和一些石塊磊的灶台,石塊上明顯有火熏得痕跡,還有一些大面積倒伏的花草。

……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