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漢末三國之亂世道皇》第九百六十三章 巡視長安
萬年縣大營,劉協巡視了一遍大營的防衛,又找來慕容賢,換上便裝,出了大營。

來到長安好幾天了,因為拖住四大家族,所以一直沒有外出。今天正好有空,劉協帶著慕容賢和潘穎,去看看長安城。

記憶中的長安城高樓林立,現代化氣息濃厚,不知道兩朝國都又是怎麼個樣子。

官道上,無數的馬車向著長安行駛,大部分是西遷來的官員,他們拉著滿車的輜重,或是去官邸整理辦公場地,或是把自家的物資送去新購買的屋子。

外郭城門,有一什士兵把手,不過劉協下令,不收入城費,允許人們自由出入,所以他們都很清閑,只是拿著長槍站在城門口就是。

進了郭城門,就到了外城,這裏房屋不少。有的連成一片,形成一個小小的居住區。有的單門獨院,外面修建高高的圍牆。田地房屋交錯,倒是一個宜居的環境。

入城的車隊逐漸分流,帶著家屬的官員,拉著自家的物資,向著自家的屋子走去。他們大多是中小官吏,沒有足夠的錢財購買內城的房子,所以就在外城購買了房子,安置一家老小。對於他們來說,這也不是壞事,外城的房子,價格比內城的房子不止便宜一半,而且還帶著一片土地,沒事的時候,可以種一點小菜,減輕生活壓力。大漢朝重視農業,官員種地不是羞恥的事情。歷史上,劉備不是在自家院子裏面種地嗎?曹操只是認為他很清閑而已,根本沒有因此而嘲笑劉備。

馬車旁邊全是官員的隊伍,順著官道,向著內城走去。很顯然,馬車上的物資是府衙辦公用的東西,需要運道城中辦公地點去。

當然,也有一些人數眾多的隊伍,他們是各大家族的家丁。看他們緊張的樣子就知道車上拉的一定是各大家族從洛陽運過來的寶貝。

「走,先去看看辟雍。」劉協策馬離開隊伍,帶著慕容賢和潘穎先城南跑去。

辟雍是王莽修的,其實就是學校,只不過按照周朝的禮儀,修成了外圓內方的樣子,裏面還有幾層,有明堂太室等建築。聽說王莽曾經在這裏講學,只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只不過,實際情況讓劉協很是失望。

辟雍的房子還在,只是裏面一個學生都沒有,漢白玉雕琢的欄桿上,晾曬著衣物,看著樣子,也不是富貴人家。

四周的水渠已經堵塞,不能流水了,有幾個頑童在水邊玩耍,脫下褲子就往水渠裏面撒尿。

時過境遷,想當初天子講學的神聖地方,如今卻淪落至此。

好吧,光武皇帝建都洛陽,長安就沒有太學了,這裏還保存著這些建築已經不錯了。

「潘穎,回去過後告訴吳循,將這裏的人遷走,修葺一下,重建太學,就叫長安大學吧,讓蔡邕來這裏做祭酒,朕會每月來講一堂政治經濟學。」劉協心情沉重的說道。

人才,特別是自己能夠用的人才,實在太少了。如果不抓緊培養,恐怕自己也會如同歷史上的發麵團漢獻帝一樣,任人揉捏。

安排好了太學的事情,三人策馬向長安城奔去。

六朝古都,的確非同一般,這城牆一點不比洛陽低矮,估計得有五六丈高,按照後世計量單位也該有十五六米,旁邊的城牆稍微矮一些,也應該有十二三米。

正中突出的部分是安門,有三個門道,中間的門道是關閉的,只有重大慶典活動才會打開。今天不是節慶日子,所以只有兩邊的城門打開了。

潘穎上前交涉,城門衛都是認識劉協的,他們一部分是劉協從羽林軍中挑選過去的,一部分是劉協從傷員中選拔出來的,所以根本沒有阻攔,直接放劉協等人進城。

哇塞,從略顯黑暗的門道中走出來,眼前一亮,彷彿是到了另一個世界。

安門大街,這寬度至少有二十多丈,按照後世的計量單位,應該有四五十米。寬大的街面上,全是新鋪的石板,看起來乾淨整潔,十分高大上。

大街的左面有一片府邸,這就是傳說中的東闕甲第了,聽說武皇帝時期,這裏拄著的都是三公級別的人物。

三人走在大街上,不時看到有家僮把東西往這幾座府邸中搬,應該已經開始打掃,準備入駐了。

三人繼續往前面走,前面有兩道門闕,左面那道是進入未央宮的門闕,右面那道是進入長樂宮的門闕。

門闕前面,有一座較大的建築,這裏應該就是武庫了。武庫歸執金吾管理,裏面有人影晃動,應該是有人在打掃規劃了。

穿過左面的門闕,迎面就看見未央宮的前殿,這高度比城牆還高。如此高大的建築,在沒有鋼筋水泥的漢代,劉協還真不知道是怎麼建成的。

站在台階下的平地上,劉協覺得自己是那麼的渺小。

順著台階,劉協拾階而上。邊走邊想,這古人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殿宇下面要用石頭壘砌這麼高的台階,要是有急事,從下面跑到上面,普通人根本累不下來。

好不容易來到前殿,劉協這才發現,這裏一個人都沒有,很顯然,兵衛和郎衛還沒入駐。

輕輕推開殿門,三人走了進去,這前殿也不小,感覺比德陽殿裏面小一點點,不過數千人在這裏集會還是能夠站下的。

在前殿轉悠了一圈,劉協才發現前殿從外邊看著大,裏面卻小的原因。原來,這未央宮前殿裏面是分開的,分為三個部分,最大的部分是大臣們朝會的地方,後面還有中殿,後殿,看樣子是小型集會和皇帝休息的地方。

今後幾年就要在這裏了,劉協感慨的看了看眼前的東西,這些東西雖然都是好東西,但是劉協卻是提不起什麼興趣。

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怎麼樣了?要是現在能夠回到父母身邊,劉協情願捨去眼前這些東西。

出了前殿,迎面一座建築,上面掛著牌匾——椒房殿。椒房殿是皇后居住的地方,緊挨著前殿中的後殿,看樣子是方便皇帝工作過後,過來回見皇后。不過劉協現在還沒有皇后,所以這椒房殿暫時只有空置。

轉過椒房殿,向西面走,就到了少府的辦公地點,左靈去了京兆府,現在的少府卿是陰脩。看到劉協過來,陰脩趕忙上前見禮。

「忙得過來嗎?」劉協關心的問。

「回稟陛下,臣等不累。」陰脩說著,就給劉協介紹起各部的情況:「這邊是從洛陽運過來的物資,需要一件件的清點入庫。這邊是各府衙過來領取物資,需要從清點入庫的物資之中撥發出去。這是左將軍送來的物資,需要登記造冊。那邊是左將軍士兵領取賞賜······」

各個部門井然有序,倒是讓劉協很放心。

繞過少府,就到了中央官署,這裏更是繁忙,各府衙的官員指揮著自己府衙的人,把從洛陽運過來的輜重搬進屋子佈置。有些官員看不到火候,被上官當場責罵,場面就顯得有些混亂。不過還好,府衙還知道管束自己的人,沒有鬧出事。

沒有去打擾各府衙的工作,劉協轉頭向北,來到了石渠閣和天祿閣,這裏是存放檔案和圖書的地方。只不過,這裏顯得冷清許多,因為從洛陽運過來的圖書被劉協收進了乾坤袋,這天祿閣根本沒有圖書可放,眾人隻好將歷代存檔整理入庫。

離開未央宮,劉協又走到長樂宮。長樂宮在未央宮東面,面積比未央宮小一些。這裏城牆比未央宮更厚,門洞比未央宮至少長一丈。

登上長樂宮的宮牆,劉協發現,長樂宮與未央宮相較,這裏更適合防衛。首先城牆比未央宮寬,五人並排站在上面一點都不擁擠。長樂宮周回二十裡,佈置數千兵力一點問題都沒有。

其次,長樂宮東門和南面緊靠內城城牆,因為內城城牆上有城門衛的士兵,所以敵人想從這兩個地方進攻永樂宮幾乎不可能。

再次,在長樂宮中間,有一座高台,有四五十丈高,可以清楚的看到整個長安的情況,敵人想要進攻永樂宮,兵力調動全部都在監視之下。

可惜的是,未央宮那邊已經修繕完畢,而長樂宮這邊的建築還沒有進行修葺。宮牆坍塌,房舍陳舊,地面雜草叢生,就連那高台也是有好幾處損毀了。

離開了長樂宮,劉協又去了北宮、桂宮、明光宮查看。這三處宮殿還沒有修葺,一切都維持原樣,看得劉協直皺眉頭。

劉協最後來到太廟,因為入城的時候,劉氏祖先的牌位要先送入太廟,所以太廟這邊比較忙碌,工匠在加緊修繕,爭取在四月之前完工。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