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點來登入喔~!!
《漢末三國之亂世道皇》第九百六十四章 朝廷請人
在長安城中逛了一圈,劉協回到萬年縣,剛剛坐下,吳循就跟著潘穎過來了。

「陛下,太常寺四月初一就要舉行遷都大典,如今陛下又增加了長安大學和永樂宮的修葺,工期實在太緊,臣實難完成。」吳循見到劉協直接叫起苦來。

「工期太緊?多找點人手不久是了?」劉協隨意的說道。

「陛下,四大家族在的時候,京兆府的勞役已經用完,如今增加勞役,對陛下名聲可不好。」吳循說道。

「朕什麼時候說過要增加勞役了?」劉協有些氣憤,怎麼一說到做事就要老百姓出力,國家養那麼多人是幹嘛的。

「陛下,臣從洛陽隻帶過了一千工匠,不增加勞役,人手從何處來?」吳循終歸跟不上劉協的節奏。

「請人啊?你去各坊市張貼告示,說朝廷需要人手修葺宮室,普通青壯每人每天十錢,技者根據技藝的熟練程度,提高工錢。」劉協說道。

「請人?」吳循有些意外,朝廷請人,這還是破天荒的第一次。過去朝廷用人,從來都是攤牌勞役,那些服役的青壯,自帶糧食過來做事,做不好還得挨罰。從來就沒說過,朝廷找人做事還給工錢。

對,錢,錢誰出啊?沒有錢到哪兒請人:「陛下,這錢······」

「不用擔心,你只需負責把人手找到,然後分派工作,讓工匠帶著做事就好。朕會派太監到現場清點人數,每天收工過後,發放工錢。工人領了工錢即可回家。」

「太監?當場發錢?」

「嗯??」劉協一愣,自己怎麼不注意把太監這個詞說出去了,也罷,既然說出去了,那就正式使用起來吧:「啊,這些人是朕派去了,專門監督做事的,所以······朕想著就叫太監吧,同太醫的意義一樣。」

「哦。」吳偱回味了一下,好像也有道理。

吳循心裡念叨這太監這個詞離開了萬年縣,按照劉協的吩咐,去各坊市設點招人。朝廷招人修建宮室,還當天直接發錢,這無異於在平靜的長安扔下一顆石子。老百姓奔走相告,可是卻沒多少人相信。

到了晚上,各處招工地點綜合起來,也不到一百人。

吳循也沒有辦法,把這一百人分成兩個組,一個組在永樂宮修葺宮牆,一個組到辟雍也就是長安大學疏通水道。

劉協也讓春蘭派出兩個太監,去工地守著,只要從早上乾到下午的工人,在下午收工的時候,按照劉協規定的十個五銖錢,發放到位。

真的能拿到錢,這些原本沒有技術,在家中閑著的青壯,頓時來了精神,不但自己報了第二天的名,還順帶把家中閑著的人都報了名。

第二天,吳循就招到了上千名青壯,其中還有數十名會技術的。

吃驚的吳循把工人分配下去,有技術的根據他們會的技術,分配到對應的工作之中。沒有技術的,挑出一批人幫著技術工人打下手,其他人就去完成挖渠填土等不需要技術的工作。

到了第三天,皇宮裡面全是幹活的工人,各處的宮殿飛速的完善著。

看著修繕一新的長安城,吳循發現自己應該重新審視一下當今皇上了。一個小小的舉動,就讓原本一年的工期縮短到了十天,不但節省了時間還節省的支出。十天時間,少府共計支出不到五十萬錢,但是整過長安從城牆到宮室全部修繕完畢。

如果按照過去的方式,一千工匠,每天不停的工作,時間延長到一年,耗費的錢財也不少於百萬。更讓人不爽的是,這邊修繕完畢,那邊又壞了,整過長安城就沒有完整的時候。

現在好了,過兩天的遷都大典,不管什麼地方,都是嶄新的。吳循這個大匠作,心中覺得自己是整個大漢朝最有本事的大匠作。

洛陽畢圭苑,董卓難得這麼認真的與李儒商量事情。

「文優,殺掉袁隗,我們與袁家的仇就再也解不開了,袁家子弟勢必瘋狂報復,我們準備好了嗎?」

向來果斷的董卓,這時候也是有些猶豫。畢竟,袁家是一個龐然大物,除了袁隗袁基在朝廷之中的勢力之外,袁紹還是各路諸侯的盟主,袁術還掌控著各路諸侯的糧草,二人如果齊心協力,董卓將面臨不小的壓力。

「相國放心,一切盡在算計之中。」李儒穩穩的笑著。

這個時候,李儒不能給董卓吃瀉藥,否則所有的計劃都將胎死腹中。所以,李儒就算心中有些顧慮,但還是做出十拿九穩的樣子。

「如此就好。」董卓坐回身子,端起旁邊的酒,送到嘴邊,旋即再次放下:「文優覺得,先放那一支隊伍進來為好?」

「自然是孫堅。孫堅一路從長沙殺到太谷,給所有人留下善戰之名,只有孫堅率先突破防線,袁紹等人才會相信。」李儒回答。

「這一仗讓誰去打呢?如果輸得太不自然,恐怕袁紹等人也不會相信。」

「自然是胡軫,胡軫自持有功,心高氣傲,看不起呂布等大將。派胡軫領軍,呂布等人勢必心中不服。軍心不齊,早晚會戰敗。這樣一來,袁紹等人就會認為相國不善用人,能夠輕易戰勝,然後從各個方向發起猛攻。這時候,相國再命虎牢關守軍救援胡軫,造成虎牢關兵力空虛,讓賊兵奪去虎牢關。」

「文優啊,太谷和虎牢關都丟了,北面戰場恐怕獨木難支。要是潰敗太快,我們的兵力會受到很大的損失啊。」董卓擔心隊伍損傷過大,畢竟這三十萬大軍才是董卓在朝堂上站穩的根本。

「相國放心,從中牟到洛陽,安排了徐榮李肅等人埋伏,只要他們敢追來,定叫他們有來無回。」李儒信心滿滿,對徐榮李肅等人的指揮能力還是很放心的。

「董承、董璜······」董卓最終還是擔心自己的侄子,董卓這一代只剩下董卓和董旻了,但是下一代的子嗣之中,只剩下董璜一人,這些日子,董卓可是天天寵幸妻妾,可是沒有一個爭氣的。照這樣下去,董家如此大的基業,就得交給董璜。如果董璜失在北面戰場,董卓怎麼對得起董家祖宗。

「相國放心,洛陽這麼多財寶,別人去做相國肯定不放心,璜弟是唯一的人選。」李儒笑著說道。

大漢朝在洛陽經營一百多年,各種設施不少,僅僅德陽殿門口的兩個金人就是一筆不小的財富。還有,洛陽周圍可埋葬了不少皇帝,這些皇陵裡面的財寶可是價值連城,如果不帶走,豈不是便宜了山東諸侯。

「這······」董卓猶豫:「讓董璜去做這件事情,恐怕不好。」

「相國放心,如果讓璜弟手下的親兵換上並州狼騎的服裝在洛陽搶掠,這筆帳自然就算到了呂布頭上。至於皇陵,可讓士兵裝扮成山東諸侯的人,現場也可以留下一些山東諸侯的信物,就算有人知道,也是山東諸侯帶人做的。」李儒笑道。

「如此也好。」董卓端起酒,送到嘴邊,剛要喝下,突然有響起什麼,放下酒說道:「記住了,這些東西不要運道長安,直接運道郿縣老家,免得那些討厭的大臣們說三道四。」

「相國放心,儒已經通知郿縣,修建庫房,存放物資。」李儒當然知道,這些東西不能現世,一旦被那些朝廷大臣知道,董卓還不得被口水淹死。

「要建就建一個塢堡,這些東西都是寶貝,需要有人守著。建一個塢堡,平時也可以回去住。」

「嗯,那就再築一道圍牆,把整個家族保護起來。」李儒答道。

郿縣是董卓的根基,再怎麼修建也不過分。關鍵是,這麼多珍寶,需要人守護,這些吃喝拉撒,也是需要地方的。既然這樣,還不如修建一座城池,好好的把董氏家族保護起來。

董卓對李儒的安排也是很滿意的,郿縣是董家的根基,只有根基壯大了,樹木才能長成參天大樹。董卓不管在外面怎麼風光,沒有董氏家族的人見證,董卓心中還是覺得有些欠缺。現在好了,如果在郿縣修建一座私人城池,董卓在鄉鄰之中就更有面子。到時候,那些朝中大臣當著郿縣董氏族人的面給董卓行禮,董卓想著就高興。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問題
內容不符
內容空白
內容殘缺
順序錯誤
久未更新
文章亂碼
缺失章節
章節重複
其他訊息